清明的散文

时间:2024-08-12 10:45:10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清明的散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的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的散文

清明的散文1

  “寂寂寥寥清明天,燕儿双飞识旧檐。众芳无颜春将晚,白菊香飘魂梦牵。”又到清明,心境悠远。那无尽的对已逝亲人的怀念,如一池春水,静静地流淌。

  难解清明的寂寞,我于诗书中寻求慰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又逢清明,往事如烟,浮现眼前。漫天落下的雨丝,惆怅缠绵。孤烟薄雾,愁鸦啼悲,映照心事重重。怀念的情怀,萦绕心扉。看悠悠天地间,诗人杜牧,脚踩着一路湿泥,踉跄而行。借问酒家何处?遥遥指向杏花村。这场清明的.雨,湮没了诗人的脚印与背影。诗人带着诗中的惆怅,远远走向杏花初开的村落。身后,这一路的清明细雨,便遥遥地从唐朝一直淋漓到今朝。

  其实,纵是清明,也有欢快的氛围,因为春天真的来了,大地充满生机。“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吴惟信的这首《苏堤清明即事》,道尽西湖之春的盛景。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人们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悠扬,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此时的人们,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流连忘返。日暮黄昏,游人散尽,绿林重归黄莺所有,鸟儿欢鸣,春景更美。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曹松的这首《寒食日题杜鹃花》令人眼前一亮,感受春风荡漾,希望在心,人生美好。杜鹃花盛开了,艳艳的,红红的,漫山遍野都是。一丛一丛的杜鹃花,艳丽如同火焰一般,自由奔放地盛开在枝头。寒食须禁火,而这怒放的杜鹃,却似乎是有意要冲破这道人间的禁令,于天地间骄傲地绽放。

  流连于诗词中的清明,耳畔传来许嵩演唱的《清明雨上》,动人心弦:“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

清明的散文2

  乙未清明兮,扫墓依然如故。慎终追远兮,焚香上坟填土。归本朔源兮,敬慕先贤效古。仪式庄严兮,祭奠人文始祖。心到神知兮,稽颡膜拜肃穆。告慰轩辕兮,在天之灵怡舒。文明肇始兮,圣德合于太朴。与道一体兮,万物协和共处。伶伦制琴兮,妙音阴阳互补。合奏宫商兮,天籁移风易俗。仓颉造字兮,苍穹垂象雨粟。嫘祖教民兮,养蚕缫丝织布。岐伯问答兮,精神内守虚无。访道广成兮,阴阳赫赫肃肃。九转金丹兮,道成举宅超俗。遗迹桥山兮,历代仰止今古。

  寒食禁火兮,祭奠子推忠主。重耳罹难兮,追随忠心无悔。绝粮断炊兮,割股为肉果腹。归国继位兮,分封功臣肱股。怀念子推兮,携母绵山不出。火焚山林兮,舍身清明谏主。禁烟三日兮,此乃寒食始初。

  阳春三月兮,草木葳蕤扶疏。柳絮如雪兮,花间蜂飞蝶舞。春雨绵绵兮,甘霖普润万物。溪水潺湲兮,音声悦耳商宫。桃李争妍兮,拂面不寒清风。童蒙散学兮,郊外嬉戏踏青。放飞纸鸢兮,逍遥翱翔苍穹。紫燕衔泥兮,喜鹊呢喃呼朋。大化造物兮,天地之德曰生。乾道变化兮,万类各正性命。既明且清兮,清清阳气上升。自强不息兮,君子厚德无穷。太平盛世兮,自然君贤臣忠。鸢飞鱼跃兮,龙翔凤翥清明。

  歌曰:清明既至,万物萌生。草木葳蕤,天朗气清。春光旖旎,拂面微风。杏花春雨。稼穑春耕。碧空如洗,生机无穷。祭祖怀古,追远慎终。文化绵延,历代宗风。盛世欣逢,既清且明。

  此赋作于二零xx年四月三日晚。田智良撰于菩提精舍

清明的散文3

  连日的奔波,一直有雨相伴,虽添了许多麻烦,倒也少了些许的寂寞……原本只是想,这春天的雨是应季节而来,的确是知时节的好雨。

  清明节的到来,各个车站熙来攘往的人流,道路两旁的公墓,私墓,烈士陵墓……在连绵不断的雨中,祭奠的人们或花圈或鲜花或焚烧冥币等等……不同的形式,相同的思念,一样的心情。

  车箱里,没能回家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到祖茔墓地,看看长眠的先祖和刚刚离开我们不久的慈祥的父亲母亲的.我,心酸酸的……

  郁郁的我似乎对窗外这知时节的雨,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的时候,逢年过节,闲暇之时,我们兄弟姐妹就会缠着父亲,母亲讲家族先贤的趣事,而清明节都是一大家族人一起去祭祖,记忆最深的是姑姑,她总是边烧纸边细数奶奶的养育之恩和她生活的艰辛……我的心情并不沉重,偶尔碰上冷风冷雨,还会有点小兴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写人们清明时节祭奠亡灵时的沉重心情的诗加深了我对清明雨的理解……

  岁月易逝,记忆犹在。先祖的趣事一代一代在传诵,父母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日……感谢清明节,这个让人们情感宣泄的节日,这个让人们学会感恩的节日……这个连雨都带着浓浓情的节日。

  如果说,雨是滋润万物的精灵,那么,一直浇灌着中华民族心灵的雨,就是这缠绵了数千年的——清明雨!

清明的散文4

  清明节

  每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中国老百姓又迎来了一个民间流传很久的节日,------清明节。

  那么,清明节为何叫“清明”呢原先,每当这节气,大自然拉开了春天的序幕,和风送暖,嫩草茂盛,春意盎然,这大概就是“清明”的含义吧!

  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到野外,或祭祀先祖,上坟扫墓,或踏青春游,抓柳插门,有的地方称清明节为“鬼节”但是,这是个祭祀先人的节日。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到墓地祭祀,祭祖时,后人为坟墓前清理杂草,添加新土,燃上香烛,焚烧纸钱,叩拜式默哀。

  传说清明节起源于汉代,到了清明的时候,扫墓到了顶峰,有的不光到先祖的坟上焚烧纸钱,而且还做十大碗菜供在坟头上。

  清明时节,人们还有放风筝、拔河的习俗。

  古代清明节还有把杨柳的`活动。古诗里就有“满街杨柳倒似,画出清明三月天”的句子。

清明的散文5

  五色饭在碗中低泣,

  菊花儿在手中呜咽,

  蜡烛儿在碑前痛哭,

  纸幡儿在风中含泪。

  断魂的行人,

  走在羊肠路上,

  一样静穆的神情,

  一样哀伤的面容。

  拔掉杂乱的荒草,

  摆上喜欢的吃食,

  五色饭、水煮肉,

  亲人们情丝儿凝成。

  风中轻舞的红蜡烛,

  仿佛你灵魂的使者,

  凝望微微含笑的慈颜,

  眼泪似黄河水滔滔奔涌

  虔诚的奉上一支香,

  把心中的话儿和你絮叨,

  家中一切都那样安好,

  只是不见了你欢笑的容颜。

  夕阳悄悄把我提醒,

  心儿却依恋不肯别离,

  多渴盼天天和你倾谈,

  把无尽的思念化做畅快的`语言。

  泪眼婆娑,缓缓挥手,

  断肠的人儿心中呼喊,

  别了,我的挚爱亲人,

  明年清明春风里,再来诉衷肠!

清明的散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感恩追思的时节。每到这天,都不禁令人想起杜牧的这首诗。如此年复一年,这种满目悲凉的情景又熟悉的呈现在眼前。让人总是心有千绪忍不住想要表达,这一天与思念有关,这一天的文字也触尽酸甜······

  每逢清明,不是阴雨绵绵就是狂风呼啸。也许是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也感动了上天泪雨涟涟,这呼啸的风,诉说着心底无数的哀怨无尽的哀思。潮湿的清明路上也总是足印深深,这清明的雨啊!潮湿了心海,沉沉的,潮湿了眼眶。这呼啸的风!能否传去我思念的声音······

  时光飞逝,往事不堪回首。转眼婆婆已去世十年之久,在那边的世界,婆婆您还好吗?天冷时会不会有人为您倒一杯热水?会不会有人为您披一件外衣?饿了会不会吃到可口的饭菜?上天的安排,让我们婆媳之间仅有十年的相处缘分便就阴阳两隔,留下一份深深的感怀细数着流年中的过往。

  婆婆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性格温和善良。所有认识婆婆的人都夸赞婆婆的随和明白事理,从不东家长西家短的无生是非,碰到需要帮助或是讨要的人,不管自己怎样困难都尽力给予帮助,因而在他人的眼里,婆婆更是一个懂得感恩心地善良的人。只是婆婆自小命苦,不到十岁父母双亡,在叔叔家长大后,经人介绍与公公组织了家庭并有两儿一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如噩梦般的降临在苦命的婆婆身上。听丈夫说,他三岁时小叔子刚过百天,一个雷电交加大雨瓢泼的夜晚,家庭困难房屋因年久失修,在半夜的睡梦中倒塌了一角。婆婆变被这突如其来的遭遇受到惊吓,从此精神失常,不知冷暖的整日游走在大街小巷。无奈中几次三番的住院治疗,反反复复也不曾根治。加之公公平时嗜酒如命,稍有不顺就对婆婆大发雷霆,有时甚至大打出手,生活上更是缺少关心和体贴,因而也不断增深婆婆的病情。没钱住院的日子,任由婆婆风里来雨里去,完全不顾饥寒冷暖不顾病痛缠身。苦命的婆婆就在那种疯疯癫癫的日子里,还常常不忘三个孩子的温饱。经常不知在哪“偷”来的鸡蛋煮熟了,送到学校还没吃饭的孩子手里。去别人家的菜地里,胡乱地摘些菜用破旧的衣服包回来给几个孩子吃。认识婆婆的人同情这个疯疯癫癫命苦的女人,时常给予理解和帮助。

  因为家里困难,婆婆患病的日子,三个孩子经常吃不到饭,无奈中不得不过早地辍学。疯疯癫癫的婆婆惦记孩子的温饱,不知在哪弄来的白面和玉米面混在一起,没有苏打(发面蒸馒头时用的一种食用粉状碳酸氢钠)就用种地用的化肥给他们蒸馒头吃。还不懂事的孩子问婆婆,婆婆说吃化肥长得高长得快!这哭笑不得的回答听得令人吃惊之余更是心酸!可见在婆婆的心底,她是多么渴望孩子能快点长大快点成人!就在那种精神失常不由自己控制的病态情况下,每一个行为举止恰恰体现了婆婆真实的.内心世界,一份母爱的份量和对孩子的心疼!

  直到三个孩子长到十几岁,或多或少的能挣点钱养家了,婆婆的日子稍有好转。病情复发了能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再不用满大街胡同不知冷热的游走。可毕竟这种病的顽固性超强,加之公公对婆婆长期缺少关爱体贴,酗酒成性成瘾,即便病好了也只是暂时的,每逢生气或是着急上火过了一年半载又会发作。孩子们对父亲的不满甚至达到怨恨的程度可想而知,而说多了便遭到父亲的打骂。无奈之余也只能各尽其责做好自己更多的来维护母亲,爱护母亲。因为精神之类的病人,及其需要心理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及体贴,而在公公面前,婆婆得到的极其甚微。长期下来造成婆婆不仅是心理上的障碍,更是心灵的创伤,便也越发的变得沉默寡言,把所有的郁闷长期积压在心底。每逢遇到自己对心思的人经常会说,是自己拖累了孩子们,使孩子们过早地辍学,没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婆婆把一切的责任都怪罪于自己的病,却不埋怨公公嗜酒成性成瘾的恶习,不埋怨公公没有责任担当的不是。其实婆婆不是不埋怨,是自己的病造成了她自卑的心理,把所有的不快深深的埋藏在内心深处,她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懂!为了孩子不得不委曲求全,因为她舍不得孩子,因为她从小就体会到孩子没有父母的苦处。每每病情好转后,婆婆都会把入冬的棉衣为几个孩子准备好,整整齐齐叠放在柜子里。她怕自己说不定哪天病情复发孩子挨冻受苦。

  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在贫困与病情的抗争中,在长期承受心理巨大压力的同时,默默地尽其所能的付出着她的母爱。每每听到丈夫说起过往,眼圈红红的眼眶潮湿甚而落泪,我即刻无语,感慨、感动、同情,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充斥着内心,让我再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泪湿双眼。

  直到我与丈夫相识到结婚,婆婆两年再没有病情复发,这是间隔时间最久的一次。于是婆婆逢人便说,是儿媳给家里带来了福气,自己多年的病也好了,那一刻我看到了婆婆久违的笑容溢于言表,气色神情也比以前好了许多。记得第一次给婆婆剪头时,婆婆笑不拢嘴的样子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直夸我干净麻利,剪得头好看。还说我包的饺子做的饭菜有滋有味的,吃得香。给她买的衣服也很合适喜欢,满心欢喜的婆婆说到此的时候禁不住泪眼朦胧,特别是女儿的出生更添婆婆的一份喜悦。

  然而,好景不长,因公公欠下外债未还,债主追债上门,婆婆因生气着急上火而再次病情复发,不得不送进医院。我和丈夫替公公还了外债,婆婆两个月后安然出院。原以为为此公公会有所收敛,哪知道竟然不知悔改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每逢遇见生人到婆婆家,都担心是不是公公又欠外债来上门要求还钱的,因为害怕婆婆得知后会再次导致病情复发。如此这般便偷偷地替公公把钱还了,同时也希望公公的良心发现而有所认知。但这并没有改变公公的作为,不到一年婆婆又再次复发病情!

  如此反反复复,结婚十年,婆婆住了十三次医院。任谁都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给婆婆造成深深的伤害。而儿女任何的宽容和理解也都没能改变公公的恶习。作为儿女,为父母操的心可想而知,作为儿媳,有过太多的委屈,太多的不平,太多的不理解。十年下来,心力交瘁更是无法言说!必定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家庭。然而,当你走进了婚姻,走进这个家庭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当你嫁了,娶了,家的那一份责任就已然成了你不可忽视的现实!回首那些有痛有泪的日子,有时真的是一言难尽!

  不管怎样,面对婆婆一个病人,你不能与其他正常人相比。不管怎样,我默默的尽着儿媳的本分,妻子的责任与义务,已做好自己为原则。不管怎样,我都不会忘记刚刚怀孕的时候,舍不得花一分钱的婆婆给我买的一盒蜂蜜,说嫁到她家让我受委屈了,生活困难,连怀孕都吃不到什么好吃的。不管怎样,忙碌的时候,总会听到婆婆轻声体贴的话语,别太累了注意身体,总是那么暖暖的。我曾经那么庆幸,我有两个母亲的疼爱,我庆幸遇到善良可亲的婆婆!

  每次包饺子我都会多包一些,因为婆婆喜欢吃我包的饺子。而每次婆婆来家吃饭,都是那么谨小慎微,坐在那极其谨慎的样子,说害怕弄脏了哪,想帮我一起包饺子,又担心我嫌弃。无论我怎样说,婆婆每个举动都还是小心翼翼。与婆婆闲聊中,婆婆几度眼圈发红神情凝重,我理解婆婆这些年泪早已哭干的双眼,那深埋在心底的伤痛和苦涩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很难真正的懂。每次剪头婆婆都很难为情向我张口,说怕耽误我的时间,又担心我嫌弃不高兴。婆婆就是这样,一向是一个有分寸有尺度的人。尽管我说没事她还是一如既往的谨小慎微。其实我也经常为我母亲剪头,只是给母亲剪头时我很随意,为婆婆剪头我很细心,因为我怕剪不好婆婆不满意而又不喜欢说放在心里不舒服。因为婆婆一向不指责不埋怨任何人,尽管不悦也积压在心里,或许这也是她屡次病情复发的原意之一。

  每次过去看婆婆,婆婆总会留我吃饭,也总说没啥好吃的做的味道也不好,担心我吃的不顺口。而如果不是因为公公有酗酒后和婆婆吵闹的习惯,我会经常的和您一起吃饭,其实我并不嫌弃,我心里高兴有您这样一位随和善良的婆婆。如果不是公公一向恶习不改,我会把您接到家里一直在我的身边,让您安度晚年。只是世事不如人愿。都说自古婆媳是天敌,但我相信,只要有一副宽容理解的胸怀,一颗真诚的心,一份真挚的情,彼此都怀着感恩的心理,谁说婆媳之间就不能情同母女?只是我和婆婆之间的相处时间太匆匆!

  在婆婆得病三十一年,我结婚十年之后,因为长期用药引起婆婆各个脏器受损,导致急性肾衰竭——尿毒症。当时婆婆正在精神病情刚刚复发期间,我做好饭菜给婆婆送过去,发现婆婆脸部有些水肿。我详细问了情况感觉不好,因为婆婆一整天不曾小便。便赶紧带着婆婆去医院检查,用药之后依然没有改变,之后做身体的全面检查。就在检查的过程中,婆婆的水肿现象极具严重发展,以至于检查结果还没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找不到打点滴的血管。等结果出来的时候,刚办完的住院手续,医院便劝我们办出院手续,因为已经没有住院的意义了。即便换肾也已经来不及,因为婆婆的各个脏器没有换肾的基本条件,何况还需要配型的过程,婆婆等不到那个时候了!顿时,我和丈夫惊呆了,一时不知所措,就像做梦一样令人无法相信,一切竟然来的那么突然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无奈转院再次确诊,希望这不是真的。然而结果是同样的回答同样的诊断。丈夫眼圈红了,哽噎着说:“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的肾换回母亲的生命!用我的生命换回母亲的健康!”我瞬间泪夺眶而出。在医院的拐角处,我和丈夫拿着一堆的化验单相视无语,心痛的无法言说······

  婆婆就在一夜之间,她的精神失常突然正常了,满腹内疚的说,是她连累了我们,这些年就为她不断的操心,说是咱家娶了一个好媳妇啊!只是这些年委屈了雨虹,没过上好日子。我无法再听下去句句刺痛人心的话语,泪在心间流淌。为这些年的不易吗?还是眼前这个让人同情可怜善良的母亲?我无法说清,心中五味俱全。其实说什么愧疚不愧疚,婆婆也是母亲。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百善孝为先。一切也只是做儿女应该的,何况我们都是女人,我们都是母亲!

  得知一百多里地有一个老中医,医治肾病很有名。只要有一点希望,都不想放弃给婆婆治疗的机会。连夜丈夫带着婆婆的诊断书化验单前往,七十多岁的老中医也只是摇头说,试试看吧!三副药不见效就没有来的意义了。三副药吃完了婆婆未见好转,但丈夫还是前往又取回了三副药,路上不敢耽搁一点时间,回来时已是华灯初上。连日来的奔波劳碌,加之几天几夜没合眼,丈夫疲惫中睡去。我去给婆婆喂刚刚熬好的药,只见婆婆只是应声再无他语,待我叫丈夫一起过来时,婆婆只应了一声就再也没有睁开眼睛。匆匆地走完了她苦命的五十三个春秋,带着半辈子不曾言说的苦痛,带着无法言说的心伤,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那年我三十一岁,比我大一旬的婆婆永远的去了,从此为我们婆媳之间的缘分永远的画上了句号。

  十年匆匆而逝,我与婆婆便阴阳两隔。生命如此脆弱,最后只剩下了一捧黄土,一缕灰尘,如蜡烛风中摇曳时的悲凉,似黑暗吞噬的灯光,熄灭后便是最后的归宿。我知道任谁都无法改变生老病死这样的结局。从此天地为愁,草木含悲,唯有在这样的日子里,托风儿捎去我的思念,这清明的雨啊,便是我思您的泪滴!

  当我读懂您的眼神,您在哪里?当我领悟到您的沉默,您在哪里?我不会忘记您对儿媳的关心体贴,不会忘记您的善良温和。一直我都觉得您离我那么近从未走远,而又那么远远的无法触及。我常常想,如果您依然健在,我们一定会相处的情同母女,情深义厚,我一定会让您过一个安康幸福的晚年!我真想为您再剪一次头,真想让您再尝尝我做的饭菜,真想再听到您温和地说:“雨虹,别太累了注意身体!”我多想把我怅怅的牵挂和思念或多或少的邮到您的梦里,您的魂里。让您感知到雨虹的想念,婆婆您还好吗?若您九泉有知,一定能听到风儿带去的思念,一定能看到清明的泪雨纷纷,这随风摆动的小草,一定是您欣慰的笑容!

  逝者长已矣,存者永怀念!想起您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我无语凝噎。唯有一份哀思在心底弥漫。临风回首,阴阳两界,奉一株感恩的馨香,寄上我一份心灵的慰籍!

清明的散文7

  四月,若是在家乡,这个季节,这个时候,定是稼禾盈川,苍翠遍野,花开遍地,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它也是个笼罩着灰色凄冷的季节,行走在山川丘壑的人儿,泪雨纷纷。

  是清明了,它如期而至。

  突然间的恐慌,让我无所适从,任由飘忽不定的思绪,折磨我尘封了两年的回忆。

  两年,掐指一算,并不长。于我,它却是捱了两个世纪之久的年轮,我已经无法准确计算出走过的每分每秒,它累积成了具体有多高的时间堡垒,我更无法触摸到被时间掩埋的那张脸,究竟有多慈祥,多和蔼,多亲切,多温暖?

  两年了,还是不够真实的距离,竟然阴阳间隔了这么久,久到模糊了离别的心伤,但却清晰了印在脑海的记忆。还好吗?远在天国的奶奶,今生至爱的奶奶,孙女是那么那么地想您……

  回忆,慈祥的面容

  小时候,六一节大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我也不例外。

  除了有新衣服穿,还可以跳舞、化妆,那一天,无论我们要什么,大人都会无条件的满足。那年的六一节,学校的节目汇演在戏院举行,我的奶奶她顶着火红的大热头,买了好多根冰淇林,穿梭在戏院的各个方阵队,喊着我们兄弟姐妹的乳名,拿着平日里我们最爱吃的冰淇林给我们吃。“你姐姐呢?我找了几圈都没找到,冰淇淋都快融化了。”奶奶看着快要被融化的冰淇林,焦急的神情印在脸上,是那么地慈祥,那慈祥分明含溢着对孙儿孙女的疼爱,突然间很庆幸,这个慈祥的老人,是我们兄弟姐妹的奶奶,不是别人的。

  太阳还是那么火辣辣,我已经热得汗如雨下,奶奶细心的擦着我脸上的汗,我自顾自的吃着我的冰淇林,很香甜。这辈子,我再也忘不掉,那无处可寻的味道。

  回忆,和蔼的眼神

  长大了,聚少离多已是平常事,只有等过年才能其乐融融的团聚。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居然只有十五天的时间可以回家,而在路上就要消耗掉四天,整体算下来,在家的的日子只有十天而已。可奶奶在进腊月开始,就忙前忙后,开始张罗。张罗色香味俱全的凉菜,还有香脆可口的油饼果子,粉条加白菜的杂烩,等等的便食小吃,都只是为了满足我们这些常年在外的馋鬼们。

  年到了,团圆了,围坐在团圆桌上,看着吃像百出的我们,奶奶在一旁开心的笑了。望着我们的眼神,满满的都是怜爱,都是和蔼。只是可惜,已成了永远的回忆。

  回忆,亲切的笑容

  长大了,当年懵懂无知的野女孩,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

  单纯的想法,幼稚的心灵,简单的就像一张白纸,以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像奶奶一样善良,一样爱我。于是,我自以为的相信了,相信了他的甜言蜜语,相信了他的海誓山盟,相信他也会像奶奶一样疼我爱我。可是,我错了,彻底的错了,他只是喜欢我,喜欢的就是那份单纯幼稚,哄骗起来易如反掌。

  等受伤了,翅膀折翼了,扑进奶奶的怀里,讲着一点一滴,哭泄着所有的疼痛。奶奶安静地听着,抚慰着这只受伤的鸟儿,只是轻轻地说道:“娃儿,没什么的`,以后他会后悔的,可你会幸福的。”是这样吗,虽然不确定,可我看着挂在奶奶脸上的笑容,很亲切,很亲切。

  回忆,温暖的爱

  数九寒天的北方刺骨的寒风呼啸不停,零下的低温冻得人伸不出手。

  这时候,总是恋着奶奶的热炕头。透过奶奶剪的纸花窗户,看见奶奶她艰难的跪在烧炕门的台阶上一锄接一锄的往炕坑里增添燃物,突然间觉得自己可恶之极,竟能心安理得的坐在炕上,享受着,却让年迈的奶奶顶着刺骨的寒风在烧炕。下炕,穿好鞋袜,走到门外的炕门口,接过奶奶手里的炕锄,一锄一锄往炕坑里推燃物。没推几锄,硬是被奶奶拽进了屋,她又自个出去烧了,理由是我不会烧炕。

  其实,我知道,奶奶她是怕冻着我,怕燃物的刺刺到我。突然间,心里一阵揪疼,压着哽咽的声音喊道:“奶奶,炕已经很热很热了,您快进屋来吧。”

  这个寒冬,有奶奶的爱在温暖,我不会怕寒冷。

  清明祭,寄哀思

  当这个季节,所有的色彩和线条,都被放牧成忧伤的灰冷,我就可以无所顾忌的想念。只是,我的想念没有邮戳,确切的说,是没有通往天国的邮戳。

  截不断的思念,还在跳跃,跳出一字一句,跳出一音一调,在缅怀,在鸣奏。

  清明祭,猎猎纸钱心中飞。

  寄哀思,绵绵思念在清明。

清明的散文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祭奠自己年少轻狂的过去,我们哭过,笑过,感动过,激动过,被伤过,被爱过……如今,却是在这纷纷雨中,怀念过去的时光。

  折一枝菊,花瓣静静飘落,就像时光这样轻轻走过,从指间轻轻滑过,来不及抓住,来不及追赶,来不及想念。

  依旧这样仰起头感受雨的温柔,我依旧固执地认为雨是你送来亲吻我的小精灵,依旧固执地在雨中合上雨伞,感受你的气息。

  你说,等你离去以后,你要成为雨,要让你对我的想念,对我的爱化作无数的.雨滴,来到我的身边,亲吻我,陪伴我。

  你说,等你离去以后,你要成为风,要让你对我的想念,对我的爱或作千万缕微风,抚摸我的长发,亲吻我的脸颊,让我不再孤单。

  于是,每到雨纷纷飘落,我就认为是你送来的思念,我习惯地合上伞,让我们离得近一点,再近一点,感受你的温柔。

  于是,每到微风拂来,我就会想念你,想念你的一切一切,我想张开双臂,拥抱你,感受你的气息,想你还在我的身边。

  我喜欢在雨夜里的路灯下,仰起头看纷纷落下的雨滴,这样感觉离你很近很近,好像在和你于路灯下诉说心事。

  我总是在风雨中想你,可是,你却不在我的身边,去到我从来没有去过也去不了的地方,你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好好地活下去,我每天都记得,我一直努力让自己过地好。

  清明时节,念君如初。

清明的散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啊,在我记忆的深处,总是不会忘记这个重要的节日—清明节。

  小时候总是期待清明节快点到来,三月的细雨抵挡不住四月的热情,终于清明节到来了。

  三天的清明小长假,我们都要回外婆家。过清明节,最少不了的就是祭奠先人。外婆总是会带着一把锄头,一大把鞭炮和一叠纸钱,等一切都准备好就出发了。我们来到坟墓前,大家都十分恭敬,有的人忙着铲除杂草,有的人忙着挂鞭炮,小孩子们就忙着去找一些鲜花给放在墓前,最后大人们放上贡品,点燃鞭炮,为的不只是图个热闹,更重要的是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的'时候,万物复苏,全家老少都会出去踏青啦!爸爸妈妈总是会带我去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受大自然,去体会大自然,欣赏欣赏这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回家时,还顺手折几只叶芽初绽的柳枝戴上,不仅感受了春天,还领悟了大地。春风和煦中可别忘了还要放风筝呢!清明的风景,最适合放风筝了,全家一起放风筝,感受春的气息,那真是多么其乐融融啊!清明的风筝也象征着美好与祝福,希望自己的秽气伴随风筝的飘动随风飞走……

  可是,我们现在也似乎丢了些什么?

  在这个如此发达的时代里,每当传统佳节来临时,多少人在不停念叨着这一次又要去哪儿玩呢?现在的我们,清明节年年都会到来,而祭奠先人我们还会坚持吗?外出踏青,我们还会继续进行吗?放风筝习俗我们还了解多少?太多太多的回忆在我们的脑子里,而并没有体现在行动上。我们总是在改变着一切,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节,我们却一点一点淡化!我们追崇的是圣诞节的街灯?还是光棍节的狂欢?外国的文化被我们日益壮大,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被慢慢淡化,难道我们真的不是中国人了吗?传承传统文化真的就这么难吗?

  又是一年春回大地,又是一年万物复苏!但愿此时的人们放下手机,都走出去拥抱大自然,但愿此时的国人少追随些流行,多了解些中华民族文化,但愿岁月的长河冲不尽它的繁华,给后人们留下一片天空,但愿清明不再只是我们的记忆!

清明的散文10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人们在享受踏青问柳的惬意之后,追思故人的时节又将来到了。漫山遍野的翠绿应季而生,似乎在为逝去的生命讴歌,濛濛细雨领略哀伤,似乎在为天堂的亲人抽泣,叶片上凝结成的一串串露珠,那分明就是追思亲人的眼泪,那碧波荡漾的绿海,翻腾着我不安的内心追忆。每逢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就特别的想念我的父亲。

  也许是因为淅淅沥沥的小雨,牵动和淋湿了我这颗敏感的心,不尽的思念沉沉地压在我的心头,心不由自主的疼痛起来,猫抓似的,揪扯着全身,思绪的闸门一泻千里而不能自已。每到这个时节,爸爸总能给我托梦,时常汗水淋漓的从梦中醒来,然后就在黑暗中睁着双眼胡思乱想,一直挣扎到天明。这份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心灵却在这份煎熬中似乎有了一丝安宁,仿佛只有这样不停的折磨着自己的肉体,才能获得哪怕一丁点的解脱。精神上总感到自己是一个罪人,因为那份歉疚时刻萦绕在心头。

  父亲辛苦了一辈子,勤俭节约,对自己苛刻的近乎残酷,对他人却总是那么宽容。在我印象中,父亲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穿着朴素的工作服,只有生日的时候才换上一套深蓝色的中山装。那洗得发白的工作装,陪伴着父亲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见证着他的.人生轨迹。粗布制作的工作服结实耐用,象征着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就像的父亲的优良品德一样,令人称道。

  父亲在我的眼中就是一棵参天大树,他用坚强的臂膀支撑起了一把大伞,无时无刻都在为我们遮风挡雨,有了他才有了我们这个温馨的家。虽然日子过的艰苦,但我的童年在他的庇护下,依然过的快乐无忧,幸福甜蜜。

  我的父亲心灵手巧,天资聪慧。家里的椅子是他用山上的树枝做成的,经久耐用,刷上红色的油漆就是一件别致的工艺品,别的小朋友都羡慕我家的椅子漂亮,我也时常自豪的说:“这是我爸爸做的!”父亲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追求完美,这也是他为人处事的一种风格吧。我总是形容他是一盒万金油,无论用在哪里都会发挥最好的效应。母亲说在她眼中父亲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这朴实的话语也算一个女人对心爱的男人最高的赞美吧。在我少女懵懂时就很羡慕母亲,梦想着长大我也能找到像父亲一样伟岸的郎君。

  我十五岁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因为自己的贪玩,没有在父亲最危难的时刻好好照顾他,我的内心一直很愧疚。结婚以后离开家乡,就很少回家。也许是距离遥远,也许是心中的愧疚作祟,一直很少在清明时节回家,我害怕看到遗像上父亲的那双眼睛。但是远在异乡,我的思念并没有因为这份距离而减少。

  偶尔回去扫墓,难免故地重游。走在儿时的家乡小路上,那田边地头开满的油菜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明晃晃的,金黄的花朵随着风在不停摇摆,仿佛在欢迎回家的野丫头。那小小的蒲公英开着小黄花,我摘下一朵,想起了秋天的时候,用嘴一吹,漫天飞舞的绒花上下翻飞,十分绚丽。桃花斜倚在农户的院墙上,笑得颤颤巍巍的,粉红色的花瓣像我小时候的笑脸,模样娇俏。白色的梨花开得十分艳丽,一簇簇的花朵占满了枝头,如娇似雪,十分清新美丽。大院里那棵高大的桑树依旧挺拔着身躯,儿时站在树下偷吃桑果的顽皮摸样依稀回到眼前;那银铃般的笑声不绝于耳,冲出院墙,响彻在蓝天白云下,伴着那五彩的风筝越飞越高。

  童年的母校包围在一大片油菜田里,紫红色的菜籽花扬着一张张笑脸,十分喜人。还是那几座旧校舍高耸在围墙之内,我悄悄的从后门绕进去;转过那一株黄梅树,仿佛又闻到了梅花绽开的清香撩人。偷偷的向教室里边张望,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整齐划一的响在我的心头。年少的我也是坐在这些教室里开始学习生涯的,那一张张小小的课桌已经挤不下我渐渐发福的身子了,斑驳陈旧的桌面上刻画着乱七八糟的字体,那时顽劣的我也曾这么恶作剧过,我已记不清哪张是我曾经坐过的书桌。

  穿过学校,顺着田间崎岖的山路,一直走到尽头的山尖上,父亲的坟墓就静静的躺在这里。清明时节扫墓的人多,沿途不时碰上熟悉的乡邻和我们打招呼,那熟悉的乡音很亲切。他们和我们一样提着篮子,里面装着祭奠用的香烛、纸钱,鞭炮、白酒、五花肉,还有糖果和饼干。我提着五颜六色的纸灯笼小心翼翼的走在前面,母亲步履蹒跚,一边走一边念叨着父亲的好;二姐和姐夫扛着锄头默不吭声的尾随其后。

  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完,我们一行人来到父亲的墓地前。母亲眼含泪花注视着墓碑,口中喃喃自语,倾诉着对父亲的思念;花白的头发随着山头的风飞舞着,十分醒目。看着墓碑上鲜红的字体,我跪在泥土地上深深的叩拜着。心中默念着为父亲写的几句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游子回乡泪濛濛。手捧黄土来祭拜,阴阳相隔两茫茫。和风细雨青草长,欲哭无泪魂魄散。”父亲这个词仿佛变得好遥远好遥远,二十年没叫过父亲了,每当想起父亲就忍不住热泪盈眶,天国的父亲,您幸福吗?

清明的散文11

  乍疏雨,洗清明。

  明日又是清明了,心里不免有些戚戚。尽管父亲离开我们多年,母亲也走了将近3年,到了清明节,对这两个给予我红尘生命的人,深深的怀念涌上心头,哀悼,思念,内心还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

  年岁日长,在心中口里的思念里,如今更是加添了反思和悔恨。特别是父母进入老年后,对于他们的思路或者情绪,我们甚至是不理解和不耐烦,现在想来,是我们忽略了什么吗?父母已经不在尘世,这一切似乎没有了答案,但时间的流逝,又似乎给出了答案。

  想起面对父母在生命最后的阶段,对我们这些子女的依恋和温情,尤其让人难以释怀。也许,这就是延续我们生命的除了血脉以外,更多的还应该有爱。

  生命中的爱应该是有很多很多的,对谁都一样。所以,如果你对人的爱的能力缺失了,你缺失了多少,你的悔恨就会有多少。

  也是奇怪,每次清明节好像总是在姹紫嫣红,轰轰烈烈的春天里忽然到来。好像吹来一阵清凉的.风,给这种张扬活力,高举生命的季节,以冷静和徐缓,试图放缓这地球上一切生物苏醒的脚步。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细雨给炽烈灿烂的春日带来了明晰清爽,清新绵柔的另一种春意,给人清醒思考的间隙。让人不负春光,在春光中追逐,也要在生命中不要停止思考,仿佛让热热闹闹的凡尘中的人们,重新思考命定的逻辑推理,清醒人们对红尘的眷恋和想往,超越面对生命的习以为常。

  屋外婴儿的啼哭,宣示这人类新生命的生生不息;楼下小学操场上儿童欢快的笑声,让人看到生命永生的奇迹。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对酒当歌,春花烂漫,一杯清茗,敬父母!

清明的散文12

  从我记事起,在我的家乡——邵阳县就有这样约定俗成的传统:所有子嗣,不管身在何处,清明节都要回乡挂清,祭拜先人。清明节在家乡人眼里是隆重而神圣的日子,比过年还热闹。

  在九十年代初期,家乡人随着一股春风向大城市迁徙,打拼,立足,安家。而我的亲人们离乡背井来到株洲,从事服装生意,陆陆续续,整个大家族都移民了过来,株洲俨然成为了我们的第二故乡。二十多年以来,父亲和弟弟每年都回去挂清,而我回去的次数则屈指可数。有时总觉得生命的一部分还留在故乡,随着年岁的增长,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如一首按下循环键的乡曲在心底无穷无尽的轻唱。

  今年,我早早的把身边的事情处理好,计划随“大部队”回老家挂清。

  凌晨六点,我们向阔别已久的家乡奔去,一大家子,四台车。高速路上汽车很多,下了高速更是拥堵不堪,一条汽车长龙卧地数里。本是三小时车程,却花了5个多小时。

  我的家在五峰铺,那是千年古镇,位于邵阳、衡阳、永州三市经济走廊交汇处,旧时有“小上海”之称。五峰铺被誉为“蓝印花布之乡”,蓝印花布曾销往全国,如今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家乡属丘陵地带,红土岗地发育,为中亚热带季风细润气候,常出现持续阴雨和大到暴雨,雨后红色积水遍布低洼区域,家乡因此成为文人笔下的“红丘陵”。

  随着时代的车轮,回家的路变得便捷而陌生。

  我们村与五峰铺街相距一公里,叫七里田,顾名思义,因大片的水田而得名。儿时站在家门口望向田野,一眼望不到边。而如今,从镇口出发,只见水田上矗立着排排现代化建筑,整齐地蔓延,一条新街道顺势产生,即将抵达我的家门口。

  一行人首先来到坟地。只见山上杂草丛生,荆棘缠绕,无下脚之地。男人们扬起锄头刨土、除草。父亲在墓前摆好三牲、米酒,点燃香烛、纸钱,在坟头插上纸花,我们依次跪下祭拜,礼毕,将鞭炮点燃。

  山上的油茶树泛着绿光,我惊喜地发现了儿时的美食——茶片,摘下送入口中,涩涩的,还是童年的味道。曾经每到清明前后,我们这些乡里孩子像小鸟一样,钻入茶山,翻坡越岭,睁大眼睛,攀枝寻找,摘下茶片顾不得清洗,直接塞进口中。茶片寄托着儿时美好的记忆。我摘下一片给侄子吃,他一嚼,皱着眉头,急忙吐出。

  我们院子叫松树山,本有几十户人家。一条马路将院子一分为二,我的家在马路下。马路下的房子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老房子,红砖黑瓦,常年门窗紧闭,在风雨中飘摇。斑驳的墙面,破损的屋檐,蜘蛛网编织着旧窗,老房子是这个时代不协调的一笔。有几座泥胚房已完全坍塌,像遗址一样记录着时光的长度,它的最后使命是等待主人清明节的归来。不用说,泥胚房的主人,早已在某个繁华的都市里够置了华厦,这堆黄泥只是一种寄托,一种身份的标志,是根的驻点。

  我站在家门前,望着熟悉而陌生的一切,我对自己说,我回来了!我已扑在了故乡的怀抱,心底是忐忑的欣喜。院子里真安静,听不到人声,听不到鸡鸣狗吠,只听到从不远的山坡上传来哔哩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正午时分,我记得儿时正是锅瓢碗响炊烟缥缈的时候,可我闻不到烟火味,空气中飘荡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想当年,只要天不下雨,老老少少就会端着饭碗坐到我家门前的石板路上,大家互相在对方碗里夹菜,一顿饭可以吃到几种不同的口味。

  我家的房子是86年建成的,三间红砖房,两层,当时是院子里最好的房子。父亲将房前屋后用水泥铺好,并在前坪用砖砌了一个正方形的水池,养了鱼,伙房旁砌了几个水泥柱,搭了葡萄架。葡萄成熟了变软,不会转成紫色,很甜。儿时,我们在架下像蜗牛一样盼着葡萄成熟,到了暑假,时不时踮起脚跟,抓着葡萄捏一捏。

  外面的楼梯长满了青苔、杂草,二楼的前半部是露天平台,用来晒稻谷豆子等农作物。父亲常年工作在外,双抢季节,母亲带着我去田里打禾,母亲将打完的稻谷用箩筐一担一担的挑回来,在楼梯下停歇片刻,再挑着上楼。楼梯比较陡,大于六十度,母亲肩上搭着毛巾,不停的擦拭淌入眼睛的汗珠,她咬紧牙,脸上的肌肉在抽搐,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挑上去。

  屋后面是三间猪栏,过去养了两头仔猪和一头母猪,母猪一年下两回仔。我家的母猪一下完仔就变得异常娇贵,只吃野猪草,母亲说是痨月。那头母猪曾是我家的重要经济来源,母亲对它格外的照顾。每年初冬季节,正是野草萧索而红薯丰收的时候,痨月的母猪把我可折腾的够惨,扯猪草成了我放学后的必然功课。渠坝上、池塘边、田垄上、桔园里都留下了我的身影。我一个人,提着篮子,低着头,在枯黄的杂草丛中去寻找那难得的鲜绿。扯猪草也成了我这个乡里娃干得最多的农活。

  透过窗户望向屋内,我的床和书桌还在原来的位置,被厚厚的灰尘覆盖。无数个日日夜夜,我曾坐在藤椅上看书,趴在书桌上写字,严寒时缩在被窝里背课文,每当看着我们在房间学习,母亲疲惫的脸上就会露出一丝笑容。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的劳作,很少让我们干活,她要让我们姐弟三人有充裕的时间读书,跳出农门。她常常在我们耳边念叨,她读书少,出远门坐车都怕。母亲很少生气骂人,她小时候因为挨了外公的骂,而赌气辍学,悔恨不已,断然不会让儿女重蹈覆辙。多年以后,就算我和妹妹下岗了,她还是因为女儿曾经考上了学校而欢喜满足。

  屋后长满了灌木,无法近身,两棵柏树并排站着,枝叶层层叠叠,雄伟苍劲。它们俩俩相望,而又似乎触手可及,就像我们姐妹俩,妹妹远嫁江苏,我们常常微信视频,虽似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这两棵柏树是我和妹妹小时种下的。那一天,妹妹在马路上捡回几把柏树苗,我们栽在了屋后的空地上。我们如获至宝,窃笑不已,密密麻麻的栽了几行,像插秧一样,一蔸栽几棵,且坑浅,后来,树苗陆续夭折,好在有几棵挺住了。在家乡,老人去世时需用柏枝装饰灵堂,渐渐地,几棵柏树被依次砍伐,最终保留了两棵。

  我家旁边有块自留地,父亲从大山里挖了几根毛竹栽在地里。当温润的春风吹拂大地时,笋子一茬一茬的从土里冒出来,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春姑娘笋”。春姑娘笋鲜嫩味美,深受人们喜爱。看到它们破土而出,意味着春天到了。

  毛竹繁殖得特别快,它的藤根在泥土里无止境的扩展、蔓延,几年功夫,就能形成一片竹林。由于无人打理,毛竹以惊人的速度向四面八方生长,周围的路没了。我家屋后有一口井,为整个院子提供生活用水,水桶的“咣当咣当”声在屋后回荡,从黎明到黑夜。如今,自来水输进每个家庭,那条连接水井的生命线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毛竹越过了路面,钻进了邻家的后山,让光不溜秋的山坡变成了连绵的竹林。此时,正是春笋长势迅猛的季节,只见一些零星小芽散落在竹子缝里,正觉诧异,堂婶走了过来说:“这时哪还有什么笋,早被人掐走了,隔壁院子有些人天还没亮就来了,半早上可以掐二、三十斤,送到街上轻轻松松卖个好价钱。”

  屋子周围的水坑被泥沙和树叶填满,父亲挥着锄头清理。我在家门前流连,轻轻的走着,虔诚地丈量着每一块土地。我像一名过客,将房子,摇井,水池,竹林等拍下来存进手机,同时一并存下的还有记忆和思乡情怀,我相信,不管我身在何处,它们定能慰籍那挥之不去的乡愁。

  我们没有打开家门,许多年未打开,越来越没有打开的理由。门上的锁锈迹斑斑,油漆脱落,墙面斑驳,窗台上积累着光阴的沉淀。我小时种的.兰花还在,仙人掌还在,佛甲草还在。桃树枝繁叶茂,树冠长成球形,桃子是不是还未待到成熟就被顽劣的孩子采摘还是成为小鸟窥伺的美食?屋旁的葡萄架已跨倒,葡萄藤早销声匿迹,空留一些酸甜的念想储存在我的脑海之中。

  院子中央有一口大塘,天旱时抽水灌溉,塘堤边有几块大石头,那是女人们槌衣的地方。夏日是孩子们的乐园,我们拿着塑料脸盆“扑通扑通”跳下水,用脚摸田螺、蚌壳,在水中互相嬉戏。常常玩的忘了时间,傍晚时分,母亲们站在土坡上拖着嗓子呼喊着孩子的名字,有些边喊边骂,听到骂声,一个个擦把脸,急忙爬上来,提着鞋子往家跑,身上的水直往下淌。

  我家屋子位置偏后,两面没有房子,一面有房但没住人,惟有前面住着安德叔,他们两老口守着家,三个女儿都已成家,儿子在深圳打工。当我推门进去的时候,安德婶独自在家,她说现在田里没人种禾,全部种烤烟,安德叔承包了七十亩,每天在田里劳作。这时我才想起,汽车开进村时看到田里全是一行行的用塑料薄膜覆盖着,当时觉得纳闷。安德婶说,现在马路下只住着三户人,三对老人。后安奶奶的儿子一家在邵东开服装加工厂,把两老接去才住了一个礼拜,两位老人就吵着回来,前几天,后安奶奶在家摔了一跤,躺在地上一个多小时才被发现,拨打120才送的医院。

  马路上是学校,我在这所学校读完了四年小学。早上一听到上课铃声我抓着书包就跑,到达教室时铃声还没停。我六岁时拿着户口本去一年级报名,老师不收,回家嚎啕大哭,我奶奶后来带我去,好声哀求都没用,那时学生太多,以年龄为准,后来又读了一年的幼儿班。这是我的母校,当我漂泊在外看到一些乡村小学时,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她。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对儿时读书的记忆渐渐淡化,唯有两位老师一直令我无法忘怀。一是幼儿班老师,她是一位长头发、身材苗条的漂亮女老师。有一天,老师教写“五”字,我怎么也写不好,她非常生气,握着我的手教:“你们家一屋的干部,以后只有你当农民!”另一个是李老师,教语文,是本村的民办老师,他戴着厚厚的眼镜,镜片上映着好多的圈。他是每天到校最早的人,他在村小学教了几十年,一直没有转正,直到退休。第一天李老师就把我的名字改了,父亲给我起名为“有良”,李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把“有”改为“友”。后来听说李老师得肺癌在县医院去世,那天下午,运送遗体的汽车经过学校时突然熄火,司机怎么弄都打不发,有人说,李老师可能要回学校看看,半个小时后,再打,车子马上就发动了。

  如今在乡的儿童本来就少,又都送往镇小学,这所村小学随即成为我们一代人的回忆,现在经过翻新,变成了冷冻厂。

  马路就像一条时空线,将一座院子分为两个世纪。马路下保留着上世纪的原貌,马路上是21世纪新兴农村的景象。

  马路边广告牌林立。住在马路上有几户人家,一栋栋大气而漂亮的新房拔地而起,屋门口停放着各种高档小车。屋前种着花草,一棵棵常绿树被修剪成圆形或宝塔形,这是一个鲜明的现代符号,标志着生活的殷实和悠闲。时光流逝,一直坚守在故土的家乡人捕捉到纷至杳来的商机,靠着勤劳的双手,一起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我们曾经的菜土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所大规模驾校,驾校对面是几家机械加工厂,曾经的瓦厂已是大型制砖厂,听说政府已批下一大块地,临近马路的山坡即将被推平,正准备建高档小区……

  院子里许多的老人在生生相惜的红土地上耗尽了生命之光,陆陆续续离世,我的祖父祖母也客居在株洲的青山上。五峰铺,现在是父辈们的家乡,亦是我辈的家乡,她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们,可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代呢,相信,在他们的眼里,已是此乡非彼乡,故乡自然是株洲。

  这次,二祖父也一同回乡。他已85岁高龄,刚从医院出来没几天,不顾儿女的阻扰,毅然的回到了家乡。舟车劳顿,望着二祖父虚弱的身体,父亲很是心疼,说以后老人家每两年回来一次,二祖父听到后连忙摆手,坚定的说,不行,只要能动,每年都要回!我能够理解二祖父的心情。家乡,是人的生命之源,是根。家乡在,人生尚有来处。

  下午三点,全家上车往回赶。望着窗外熟悉而陌生的风景,我在心底默念,别了,红丘陵,再见,我亲爱的故乡!

清明的散文13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 杜牧《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

  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又是一年清明节,其实在我看来,清明,就是一场忧伤的葬礼。法国作家(司汤达)精炼的墓志铭:“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生命就像是一朵花开的时间。我们每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面对甜酸苦辣的生活,面对锅碗瓢盆的精彩,其实每一天的生活,就是一场忧伤的葬礼,就是为自己写下人生精彩浪漫的墓志铭。

  长庭外,落英缤纷,姹紫嫣红;深闺里,泪眼迷蒙,凉了春夏,冷了秋冬。或许,一个天涯,一个海角,才有了心的错位。清明时节,垂柳依依,糜雨绵绵,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漫山遍野的怀念与追思,缀满青柳的枝头。阴冷的春风,萧萧瑟瑟,凄凄摇落灰濛而久远的记忆;薄凉的扉雨,淅淅沥沥,裹挟着厚重而不老的情丝,迷乱了行人的脚步,荒郊野外,但闻幽怨的艾香,不见桃红杏白的繁华。

  擎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先人,顶礼膜拜;燃一卷诗语,划过红月亮的唇边,寥寥青烟缠绵了一树的温柔,忧伤蒙上美丽的面纱,当期盼熬成泪水划过脸颊的时候,醉了的身影布满梦的每一个角落。

  掊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束一屡不眠的月光,搁置心房,临窗而望,让墨染的心事,在经年等待中,开成朵朵洁白的莲,逾越的零点,体温,在无垠的月色下盛开一季繁华。

  栽一丛新枝,植一腔缅怀;划一叶轻舟,徜徉在融融月色里,在心海深处漾起圈圈涟漪。低眉浅笑之际,静候这一场千念爱恋,粉墨登场。细碎的日子附上凌乱的发梢,旖旎成伤。

  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块墓碑一绝唱。萋萋芳草,掩盖了多少凄楚的故事;堆堆黄土,埋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贵胄与卑微,烟消云散,发黄变脆的往昔,寸寸抽离,徒留若干斑驳难辨的字迹。

  滴滴泪珠向青冢,点点旧事萦脑海,月绕空楼,泪撒断旋无曲,深情浅唱,每一句都是红尘中的无奈,来去匆匆的时间里,只有年华在遇见一场又一场忧伤的葬礼,等待土崩瓦解的美丽的嫁衣。直面人生的尽头,此时此刻,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片。

  天下苍生,终究为情所困,自是躲不开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阴阳的界线,如此清晰可辨,自然的准则,无法逃避,流光婉转,岁月轻拂,身边总有一些人,不经意间悄然香消玉殒。

  或空难,或地震,或房屋倒塌,或犯罪枪毙;或老死,或病死,或死于自杀,或死于战争。死法有千万种,殊遇同归,从此阴阳相隔,徒留后人空悲切。只是,死的意义千差万别,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名垂青史,或,臭名昭著。

  清明,是一场忧伤的`葬礼。吊唁,有风的日子,裙舞飞扬;吊唁,一旦萌芽,就势必夭折的爱恋,将相思的只言片语、相恋的残章断句燃成一片灰烬,沉长的记忆,把隔案的影子越拉越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终将驾鹤西去!花开有时,花落无形。人,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死。

  滴一碗晶莹的泪,浇灌干涸许久的绕指柔情,而如野草般疯长的藤蔓,缠绕着一桩桩莫名的心事。手,紧握着一张没有目的的车票,行走在时间的地铁里,流浪的不只是目光,还有不知所谓的心,醉在悠远绵长的疼痛里,倒在无人问津的角落,任凭那流淌着的一地凄凉,开出火红的玫瑰,在风雨中的哭泣,掩藏不住悲哀和颓废。

  逝者已已,可以安息。生者,仍将负重前行,为自己,也为别人。掸落红尘,拨开浮华的虚幻,看清这个复杂而多彩的世界,静守岁月的美好,且行且惜。

  清明,几人能清?几人能明?也许清明自在人心!或许只是新月残缺了思念,或许只是风卷残帘扰了幽梦,或许是时候掩埋悲伤,夜幕里,鸟儿进入甜蜜的梦,醉人的是那甜甜的微笑,还有那弯曲的月亮。

  一缕月光安睡在我身边,可我卧在床榻不敢翻身、不敢动弹、甚至不敢有抽泣,不敢有一点妄动,害怕自己一不小心扰了这一片安然。如果明天能够张开眼睛,只能看见深不可测的落寞在我的空间千回百转,我宁愿,为自己写上辉煌的墓志铭,把忧伤埋葬,闭上眼一辈子不要醒来。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将被抒发,祭祀者的泪珠将串成一段段湿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π=3.88”。

  清明,是一场忧伤的葬礼,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老人的白发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是炎黄子孙对清明的最佳诠释。

清明的散文14

  群山睡醒了,显得很惺忪,在这朦胧的睡意里,它又几次被清明的雨儿淋得湿漉漉的。在清明节几天前,来了一个黑衣的客人,年纪不大,手握一根漆黑的笛子。他就这样,坐在草丛里,坐在坟前,连夜不歇的吹奏着那不知名的曲调。天宇变换着,迎合着他的内心。他的心正如那杆漆黑的笛子,莫名的哀恸。

  我不知道他是谁,为着什么原因,但是他的情感却听到了我的心里面。我感觉有太多的铅沙浇筑着我的'灵魂,我的灵魂正落向莫名的黑渊,我的躯体正被恐怖的吸力牵扯。然而我却也做着莫名其妙的叹息,仿佛那个人就是我,我就是那个人,我正处于一种茫然若失的境地,但是我反感、却又沉迷这种气氛。

  他的笛声很清冽,如同故乡的五粮液,叫人忍不住想要吮吸。同样也很优雅,总是徘徊在我的家门,在这天宇下,在这群山间……我总是看到这缕温柔的惆怅的笛声在我的心里飞远又飞近。当它飞远的时候,仿佛穿透了明亮的天,把这一切的忧伤流放到了太空,我想只有太空才能承受这样的伤感之情罢!当它飞近的时候,简直触摸到我的灵魂,它解散了我封锁在本性上的心灵共鸣的枷锁,因此我在他的笛声中恸哭。

  笛声的波浪流向我的手心,又在我的心灵里流淌。乐声带着他那一抹孤独的影子,在我心中仿佛成了另一个自我。他年纪不大,我觉得至多二十五岁,但也同我一样,嘴上长满了一圈象征沧桑的胡子,远远地依稀可见。但他确实有才,无论是能力还是毅力。连续三四天吹奏,偶尔吃点东西,普通人是做不到的,也不知道那坟墓里的是他的什么人。

  第四天,正式清明时节了。今天天色不算差,没有唐人诗中的那般天气“清明时节雨纷纷”。明亮的天穹,略带一点忧伤的愁云,本该想象着有几点愁泪,可直到傍晚并未出现任何雨滴。这种淡淡的忧伤很快就被春风吹散了。前来扫墓挂青的人脸上也总洋溢着丝丝笑容,仙人虽逝,可子孙旺盛,后辈们小出色小出色,甚为欣慰。

  那黑衣男子的笛声依旧响着,在火炮声中时断时续,不像任何痛苦的呻吟,倒如同滚滚河流,奔腾着咆哮着不屈的抗争着。我能感受到他的意志,那种意志震撼心灵,仿佛要打破天堂的宁静。他的曲声告诉我,他是一只孤独的鸽子,一只失去了亲人的鸽子,他很孤单,需要一个朋友!

  我听到了,也听懂了。几天来,我都站在这二楼的阳台上,与他遥遥相对。我手里虽然拿着一本书,眼睛里却只有那个坐在草丛里的身影。我相信他一样看到了我,因为他的曲意越来越针对我,我能够抓住他此刻的心意。他期盼着我这个朋友,同样,我也在等待着……

清明的散文15

  母亲!年复一年,哀思的清明节又来临,提着花菓与清香,孩儿带着哀伤的心情,和沉重的步履,来到(旧)边和化安坟场,一片郊野凄凉的墓园,触目荒塚增添愁绪。顺着坟墓紧邻着坟墓的夹缝,沿那绿野芳草曲折路径走,很快就见到您的墓碑了。已经打扫乾淨的门面(注),一如您生前特有洁癖的个性。只有些少枯枝乾草被风吹落在墓碑两侧,像是在低诉岁月的流逝!寂静地等待着您的儿孙们来清理。用手拂扫掉乾草枯枝,孩儿本想轻叩那坚一硬的石碑,却怕惊扰您的安眠,唉!也罢,母亲!且让您平静安详的好好长眠吧。

  摆上花菓素菜聊表孝心,还有您爱喝的咖啡与香茶,母亲,六年来您安静的躺在一杯黄土下,可您的音容在孩儿的心目中未曾模糊过,您生前那常带着忧愁的笑脸,也让孩儿时而感歎与心痛。唉!年轻时不富裕的环境,年老的体弱多病,您的笑容未曾从容自在过,七个孩子一手抚养大,生活的`担架硬是拖垮您的健康,可怜号称女强人的母亲,被病魔折磨了数十年的身体,早已不成一人形,如今您已解脱了,从此阴阳各一方,生死幽冥两渺茫。

  可孩儿呢?您的养育功恩未曾报答!可恨“子欲养而亲不待”,仰天长叹悲中来!九泉路的遥远,要再相见,唉!难,难,难,唯有抱恨追心肝。这哀字怎得了……?

  已经修茸过的翠绿芳草萋萋覆盖坟头,母亲啊!躬立在您的墓碑前,正如每年的清明节,孩儿捎来一袋沉甸甸的思念,累积多年的哀伤,要在坟前悲泣诉当年,可抚一摸一着冷硬的墓碑,欲诉无门的心真痛啊!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将孩儿磨练成铁石心肠,母亲!可知否?孩儿早已受伤的心灵,却未曾当面向您细诉啊!想当年,无知的乘过那飞在三万英迟高空的银鸟后,孩儿的精神上就背负了一个,永远甩不开,也卸不下的感情包袱。隻身在外想您想家的痛楚谁能懂?寂寞的异国生涯谁与共?夜深人静,梦与音容两不在,多年的想家、思亲之苦无处诉,只有泪花伴枕眠。

  每次回家总是捧着既兴奋又焦急的心情,奔跑三大机场,生怕错过其中一班飞机,耽误遥远的路途而浪费时间,也害怕您引颈企盼孩儿的归程而心不安。就是这样,每天、每月、每年的工作量,加班加点只为争取更多的假期,能多呆在您跟前享受天伦之乐。纵是体力疲惫内心也欣欢。每每电话中听到您病危时,孩儿的心在泣血啊!异国异地的环境,总是让孩儿力不从心。

  最后的一次,一万多公里的路程,纵然是飞机的高速,也赶不上您的慈魂驾鹤青云西去。就只半天时间而已,您都等不及了。迟到的归期,只能见到母亲紧闭双眼安息的遗容,孩儿撕心裂肺吼哭叫着也难以招魂!母亲,病榻前未尽寸草心,孩儿自知罪孽深重,灵柩前哭断肝肠又有何用?仰问苍天何薄待?竟让孩儿抱憾终生!母亲,当年怕您为远方的孩子担心,孩儿强忍心中积压多年的忧伤鬱闷,如今只能在这个节日向您泣诉了。顶头热一烘一烘的大太阳照射着墓地,已分不出是滚一烫的泪珠还是汗水,颗粒颗粒的,轻轻、轻轻落在您坟前,亲爱的母亲啊!您可曾听得见?

  芬芳的黄菊伴坟前,孩儿将七色彩纸压在石碑上,让路人仰望您不寂寞的墓碑,焚化的纸钱随烟绕,渺渺到阴间,三杯香茶洒黄土,母亲,但愿滴滴下九泉。

  哭悼文!您不孝的孩子写于越南,乙未年二月十八日。

【清明的散文】相关文章:

清明祭的散文06-10

清明散文随笔10-21

清明随笔抒情散文10-28

清明散文随笔15篇11-04

清明节散文(精选43篇)04-10

清明随想随笔散文(精选29篇)04-10

清明节感怀散文(精选19篇)04-16

散文:感恩父母的散文05-30

经典散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