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的散文随笔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散文吗?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的散文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的散文随笔1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直都深受国人之热切关注和重视。
家长的溺爱与呵护,让有些孩子形成任性无礼、缺乏宽容之心、不懂感恩等不良的品行。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从而造就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而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单独推给了学校,这是和不合理的状况。还有很多状况我们不曾了解,为了关注农村学生的教育成长问题,我们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党建蒲公英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调研组开展了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研究――以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为例的课题研究。
7月13日上午8:45,等待调研组的组员给孩子们上完第一节课,我们调研组的7名小伙伴们与新闻组的两位美女便开启了我们第一天的调研之路。首先一出新有小学的校门口,便看到一群村民在树下坐着聊天,我们便很兴奋地向他们自我介绍,为他们讲解“家校合作”的含义与及发放问卷。当第一份调查问卷成功填写时,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感动,这让我们看到了前进的希望。其中有一些村民一看到我们的问卷便说不认识字,一开始使得我们有些尴尬,但我们很快就调整了策略,通过与他们的聊天中涉及问卷的问题,从而得出答案,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合二为一的形式,成功获取到有效的信息。其中一位老奶奶知道我们是新有小学的支教老师,还特意跑回家中抱了个大冬瓜来给我们。这让我们感受到村民对我们法政党建蒲公英三下乡队的热切欢迎。
其中,在我们与一位村民的访谈中,我们知道了村民都是支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支持学校老师们主动联系家长沟通学生的问题,希望面对面的`交流,因为觉得电话的交流涉及内容不多。同时知道了家长的文化程度对于辅导子女的功课日益加重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家长对老师教育孩子的期盼也为之增大。
通过7月13日上午的调研,我们获取了许多有效信息,到从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说,效率不高,调查问卷发放不多,访谈过少,有一些村民对我们的访谈和问卷有一些抵制的心理。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方案,吸取其中的教训,从而为接下来的调研开展做更加充足的准备。
推进家校合作、打造幸福教育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对于农村的学生教育与成长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相信我们接下来的调研会获取更多的信息!加油!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党建蒲公英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我们一直并肩同行!
家的散文随笔2
家的方向给我们以力量。
回家,回家。
春运,汹涌的人流是回家的人们急切的渴望和期盼。无论路途有多远,只为了平安和团圆。无论路途有多难,只为了和亲人相拥的那一刻。
春节,这个在华人血脉中流淌了几千年的节日,演绎出了让几亿中国人天南海北大迁徙的壮观场面。
春节,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在这个节日被编织得密密实实。
轻轻地呼唤老家村庄的名字,那种亲切一瞬间便暖暖地包围了全身。老家是根,老家的天也蓝,老家的云也白,老家的风也清,老家的花也香。老家有血脉相连、声息相通的亲人,有伴着日月向前走、日新月异过光景的乡邻。
身在他乡的游子归心似箭,回家的大军汇聚成滚滚洪流。
回家的路,或许山高水长,风雪阻隔,或许车票很难买,车辆很拥挤,脚步很疲惫,但前行的步伐从不曾停歇。羁鸟恋旧林,那张贴近胸口的温热的车票啊,不正是游子归乡的翅膀吗?多少的风霜雨雪,多少的泪水欢笑,都凝结在遥远或切近的回家路上。回家的人,讲述着一个故事;回家的人,写就着一篇文章;回家的人,吟咏着一首诗阙;回家的人,诵唱着一支歌谣。那飘荡在故乡山风里的遥远的召唤啊,让人热泪盈眶。
迫切的心儿跨过高山大河,越过乡间阡陌,穿过大街小巷,那熟悉的老屋濡湿了双眼,旅途的风尘烟消云散。回家,真好!年下,真美!
回家过年,路的尽头是亲人倚立门口的望眼欲穿;回家过年,再一次倾听家人的唠叨和挂牵;回家过年,满眼满耳是乡亲们开心的笑颜和祝福不断。家乡的月亮星星在天边,家乡的方言暖在心间。门檐下红红的灯笼高高挂,大门前张贴起春联喜洋洋,院子里燃起鞭炮脆脆响,厨房里飘出浓浓的香甜,那熟悉的味道、温暖的记忆,永远是游子心中最美的年。
春节,是一年的终点和起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常年在外拼搏的你,无论身居要职还是穷困潦倒,老家都会用她博大仁慈的胸怀拥抱你,为你梳理疲累的翅膀,使你于片刻的休整之后,重新展翅翱翔于理想的天空。回家,吃个年夜饭,慰藉亲人们一年的等待和期盼,在亲人们为你构筑的港湾里,栖息心灵,扬起新的风帆。
回家过年,你被包围在浓浓的.亲情里。漂泊已久的游子,在乡间漫天的飞雪里,在贴着大红“福”字的窗花前,身边是慈爱的双亲,眼前是知心的爱人和嬉戏的孩子,平安,团圆,幸福!
春节是中国文化的大荟萃。国粹和民俗文化展现在一个大舞台上。到了过年时候,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说着大人们教的吉利话祝福拜年,满心欢喜接过大人们给的压岁钱,大人们则风风火火地走亲访友,吃吃喝喝,逛庙会、看大戏,把沿袭了几千年的春节搅和得欢天喜地。
春节,像华夏大地上一棵生长了几千年的老树,它的根深深扎在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里,随着岁月的洗礼,愈加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春节,是个恒久的约定。每逢春节,让我们打理好心情,收拾好行囊,向着家的方向,出发。
家的散文随笔3
黄家湾有号大人物,那就是五保户田显龙,方圆几十里都知道。出名的不只是他,还有他们家那五保户头衔,因为他们家有三个五保户,母子三人。按说有儿子的母亲就不应该被称为五保户,别急,接下来就听我慢慢解释。
龚老太太夫家姓田,独子,当初还是小龚的她嫁过来才三天,丈夫就被抓壮丁拉走了,自此小龚便一直等待。而这一等,十几年就过去了。田显龙当初还姓王,才三岁,父母早逝,大他六岁的哥哥王世勋便背着他到处乞讨。也不知道他们打哪来,在地里干活的龚老太太看到兄弟俩饿得快走不动了,便抱着田显龙、牵着王世勋回了家。本意是招呼兄弟俩吃一餐,可无处可去的兄弟俩也没有提出要走,赖在田家住下了。龚老太太一合计,反正自己也没孩子,年龄也大了,许是也因为可怜孩子,就向哥哥提出,若是他们愿意改姓田,就收养他们。哥哥已经是有些主见的年龄,坚持不同意,弟弟听说有吃的,高兴的点着头,至此,这对亲兄弟便成了两个姓氏,老龚太太也有了两个儿子。兄弟俩并不管她叫妈妈,而是叫表娘,这是一个很广义的称呼,即父亲表兄弟的妻子,于外人面前,也不至于尴尬。
王世勋人老实、憨厚,一直没说上老婆。田显龙识得很多字,能说会道,也不知道他从哪收罗来的那些故事,总之走到哪都能有笑声。他身材高大,年轻的时候很有女人缘,可他没什么主见,眼看快到家的媳妇儿,只因外人开玩笑的一句:“显龙哥,你媳妇儿脚那么大,以后是留不住的,早晚要和人家跑。”别说,他硬是听了进去,当即退了婚。于是落下了笑话,村里一直到现在都把没主见的人说成田显龙,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刚上学的孩子,时常听见大家伙来上一句:“哟,你怕是田显龙的徒弟吧!”
实际上兄弟俩一直受村里人喜欢,只是终究没个女人,老了以后显得邋遢。兄弟俩都热心,看见有背着背篓独自走在路上的孩子,他们就会帮着背回来。那年夏天,母亲将稻谷挑到村里的大晒坝摊晒,眼瞅着上一刻还是火辣辣的太阳突然就飘来几多黑云,母亲当即撂下碗筷,指挥我们兄妹三个朝晒坝跑。我那时候才几岁,现在想来,没帮倒忙就是给母亲帮了最大的忙。王世勋也赶紧跟了来,挑着自家的'箩筐,由母亲扫和装筐,他一口气都没歇过的往家跑,还圈好围席,收拾得利利索索,一颗也没掉在地上。眼看就剩最后一担了,天空已经飘起雨滴,手脚并用赶来的弟弟急得母亲直骂娘,王世勋放下担子,把小弟弟抱了上去,吩咐母亲背上我,飞也似的朝家跑。当然,兄弟俩对我们家的帮助不仅是这一次,尤其是父亲常年在外挣钱,农忙时节总也不忘给兄弟俩添麻烦。母亲到现在都感念王世勋的好,经常从我们这收些淘汰的旧衣服给他送去,把他的棉衣拿到我们家脱水,每年杀猪给他拿几斤肉,对那个比自己大出十几岁的孤寡老人,力所能及的帮他做点事。
田显龙也算手艺人,会吹吹打打,并且嗓子好,即便是现在,也能唱一个通宵的孝歌。所谓的“孝歌”好像只盛行于四川,就是有老人过世后,子女会请上一队唱孝歌的人,伴随着敲锣打鼓,从去世当晚唱到出殡。前面几天只从每晚七点唱到十二点,最后一晚唱通宵。眼瞅着是个轻松活,就是坐着,家伙什也轻巧,可懂行的人都知道这辛苦,既要嗓子好,又要熬夜,特别是冬天,火兜放在脚边,披着棉大衣,可也冷的够呛。棺材就放在旁边,没冷气那会儿,夏天尸臭味是常事,恶臭扑鼻,唱那几天熏得根本吃不下饭。
有一日,田显龙在外唱孝歌,主人把一垄猪下水送给了他。那时候龚老太太八十出头了,难得沾上荤腥的王世勋赶紧洗好,连夜放在锅里炖上。他找来一些枯树枝,寸步不离的守着锅灶,时而添点柴火,间或也打个盹。恰逢夜里暴雨,“轰隆”一声巨响,稻草盖的厨房整个屋顶都塌了。龚老太太睡在里屋,迷糊的听见声响,便大喊着:“世勋,田显龙不是在隔壁湾里唱孝歌吗?怎么这会儿还放起了鞭炮?”王世勋愣了一会儿,突然哈哈大笑,可别说,整个厨房就剩他坐那块还好好的,雨水还在往屋里灌。他把灶头上的草收拾干净,还一边抹着脸上笑出来的眼泪,猪下水还好好的在锅里,只是地上那口小铝锅被完全砸成了“铁饼”。他狂笑过后,望着起来看的龚老太太,“表娘,你看这锅才有意思呢!”龚老太太气得直想用拐杖打他,不关风的嘴骂着:“你这短命的儿,锅都没了,还笑得出。”
田显龙时常戴个黄灿灿的大戒指,湾里人总打趣:“哟,显龙哥,你戴个金戒指啊?”“呵呵,识货就好。”包着铝皮的两颗大门牙闪着光,他还抬手晃晃,戒指边角处依稀透着黑色。
“只怕这是镀铜的吧?”村里人都这么议论。农闲时节大家也聚在一起打牌聊天,自然少不得拿他开涮。
“显龙哥,你啥时候还是讨个老婆吧?”
“那急啥,皇帝都还没招驸马呢!”
有他俩兄弟的地方就有笑声,至于当年被他嫌弃的那个“大脚”女人,后来嫁给了村长。现在嘛,据说孙子都开始相亲了。
家的散文随笔4
暑假里,我回到红安小住。某周日,天下小雨,屋子里非常闷热。于是,我向弟弟提议去华家河镇祝家楼游玩。弟弟欣然同意。
午饭后,弟弟开车带上我去祝家楼。汽车刚刚开出城,就有一股清凉的风穿过车窗向我们扑来,雨点随着风打在我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车窗外,青藤爬蔓,花儿们竞相开放,沸腾的空气中涌动着绿野风情。
进入祝家楼地段,最先吸引我们目光的是路边一池池婀娜多姿的荷花,他们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有的已经怒放。红的似火,白的如玉,粉的像霞……荷花之间密布着圆圆的荷叶,一片片碧绿里爬出满池的清凉与芬芳。
汽车在离祝家楼还有一公里处停了下来。弟弟告诉我,祝家楼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共有大小院落30多座,房屋300多间。这里居住的都是祝氏后裔,自他们的祖先延龄公于明朝洪武二年来此定居,历时600余年,至今绵延23世。祝家楼在20xx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列为湖北省十大发现之一,被誉为中原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同时被列为“湖北省旅游名村”。
走进祝家楼,映入眼帘的是村南高大壮观的祝氏祠堂——“太原家庙”。祠堂左右两边有古民居、古巷、古井、古树。建筑群体分别由五条并列巷道构成,巷道幽深,巷巷相连;巷道由青石板成,门户错落有致,门楼呈双吞口形状,门面上镶嵌着石雕,或飞禽走兽,或花鸟虫鱼,构图生动,雕工精细。我信步走在这斑驳厚重的旧居古巷里,感到无比的兴奋,灵魂与文化一道穿行在历史的音符与文字墨香之间。
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徐徐前行,我看到最早成立的“鄂豫皖五区七乡苏维埃政府”旧址。1930年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机关由河南省经扶(现新县)迁至祝家楼办公。1930年夏,红军医院驻扎在祝家楼。抬头仰望“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几个大字,那段浸染着峥嵘沧桑与无限荣光的岁月犹在我眼前,风吹来清凉的气息,也吹来遥远的空旷与忧伤。转角处,一棵怒放的木槿花在雨中摇曳着身姿,馥郁的香气弥漫开来。
祝家楼像一个洗去铅华、年逾古稀的'女人,深深的皱纹和苍凉的慈祥里,藏着一段段传奇,一个个故事,比如神秘的石刻篆书,神奇的古树。然而,牢牢抓住我思绪的却是村后凤凰山的传说。
相传,洪武二年,祝氏祖先延龄公从江西筷子巷过籍来到湖北后,开始是在临近河南边界搭草屋居住。不到半年,由于周边强盗太多,延龄公就想换个位置居住。他沿着大别山脊向南走,在一个傍晚时分,来到了现在的祝家楼所在地。
当时,延龄公站在如同一个馒头样的小山包上,看到脚下有一片开阔的荒草地,他感叹道:好一块风水宝地啊!就决定在此地定居。
延龄公采了一些野果,正准备吃。突然,飞来一只野山鸡,把野果子抢了去,在一旁吃起来。延龄公也不生气,又去找了一些野果子来,刚送到嘴边,没想到又被野山鸡扑过来抢走了。一而再,再而三,延龄公再也找不到果子了。他索性盘腿打坐,看野山鸡津津有味地吃野果子。
这时,一条蛇正向野山鸡游来,延龄公迅速地起身扑了过去。野山鸡飞了起来,蛇也在那一瞬间咬伤了延龄公的手。延龄公昏迷了,他醒来时已是第二天早上。那只野山鸡正用嘴叼着野果,用果汁喂他。他受伤的手,糊满了一层草药碎末。
夜里,延龄公做了一个梦。他在梦里看到一道霞光一闪,一只鸟驼着一个白胡子老头来到他面前,问他为什么要救那只鸟。延龄公一看那只鸟是他头一天救下来的野山鸡,就笑着回答道:“因为它是一条生命,是生命就应该活着。”老头点了点头,又问延龄公来这里的目的。延龄公说:“来这里落户。”老头又点了点头,转过身,对跪在脚下的野山鸡说:“你抢夺他人口中的食物,不配为天堂鸟。自罚吧!”那只野山鸡便一头撞在延龄公睡的青石板上。延龄公惊醒了。此时,天已大亮。他身边躺着死去的野山鸡。
延龄公用手扒了个坑,准备把野山鸡埋起来。他刚把野山鸡放进坑里,一道金光一闪,呀!野山鸡变成了满满一坑金子。
延龄公明白,这是上天的恩赐,便召集家族成员用这些金子建起了一个古村落,也就是现在的祝家楼。
有一天,观音菩萨西天向佛,途经祝家楼,只见此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藏风聚气,她知道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但有火神魔气罩压,于是,她取出净瓶里的柳枝轻轻一扬,在祝家楼门前开了一口“腰子塘”。这塘有如一方椭圆形的砚台,山上的溪水自西北向东南流淌,汇聚到砚池。果然,祝家楼人才辈出。
原来埋葬野山鸡的馒头样小山坡也变成了一座形如展翅南飞的凤凰状。先民们就把这座山叫凤凰山。凤凰山上森林茂密,灌木丛生,红枫尤其多,一到秋天,这座山就像一只飞舞的火凤凰。
这只是一个故事,我却突发奇想,倘若当初延龄公在野山鸡抢他果子时打死了它,或者在野山鸡撞后把它炖着吃了,会不会有这美丽的祝家楼呢?
万物有暖,处处生香。一个人若能保持温暖的情怀,与大自然、与动物和平相处,大自然必会在他心里种下阳光。
站在凤凰山上向下看,雨雾中的祝家楼更是宛如人间仙境。绿色的草地,又松又软,踩上去感觉比地毯还要舒服。小溪的水清澈见底,在村前静静流过。小鸟在天空静静地盘旋,守候着这片神奇的古村落。屋顶升起袅袅炊烟,炊烟里散发出一种闲适和静谧,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美得令人心醉。
我享受着这份静美,心也随着逐渐开阔的景致变得舒畅起来。草木的清香一寸一寸地沁入我的身体,生根发芽,在发间长出枝条。
祝家楼,我的美丽乡愁!
家的散文随笔5
总是在黄昏的晚霞中
留恋天边的那一抹嫣红
总是在晨起的炊烟里
闻到家中飘出的一缕饭菜香
总是在飘洒的细雨中
淋着一轮又一轮的向往
总是在那一地枯红的'落叶里
感慨季节变换的悲伤
总是在纷扬的白雪下
留下那一路的彷徨
池塘,三五只青蛙窜上荷叶
来来回回蹦跳嬉戏
田野,数只蚂蚱垂在弯弯的稻穗上
不停的穿梭飞跃
一群光着屁股的孩子
在清澈的河水中追逐闹打
那溅起的水花
也把路边的牛犊惊吓
错落有秩的梯田
叠出一年又一年的希望
遍地的油菜花
落满那一座村庄的金黄
远山的晨雾
覆盖着山水与人家
连天边的云朵
也被引入到高山之下
爷爷坐在门槛木墩上
装满一袋旱烟
吧嗒吧嗒
抽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奶奶围着灶台忙前忙后
嘴里偶尔嘟囔着一句抱怨的话
躺在竹椅上的孩子
抹着满脸的鼻涕
嘴里不停的叫着妈妈,妈妈
钢筋水泥的丛林里
浸透着我的思念
穿过秦岭的万水千山
穿过层层梯田
几丛黄花,几片庄稼
稀疏竹园,茂密灌木
黄色篱笆,红黑砖瓦
以及那深深的眷念
围着我远方的家
家的散文随笔6
原本的我是一只游走在天地之间的一只小鸟,有着父母的呵护。哥哥姐姐的疼爱。朋友的陪伴。可是有一天,我发现,一切都变了……
那是一个早晨,我正做着香甜的梦,突然有一股力量在拉着我起来,我不耐烦的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底的竟是含着泪水的母亲。我瞬间感觉到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因为我知道,坚强的母亲不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轻易的留下泪水。与此同时,我听到了一阵锯子的响声。
母亲似乎也听到了,急忙拉起还未来得及思考的我向外面冲去,好奇的我向后转了一下头,看到的却是我此生都难以忘记的一幕。
树爷爷倒下了,那个陪着我看无数个日落和日出的树爷爷倒下了,我甩开母亲的手疯的往树爷爷那飞去,大喊着不要。不要。听到的却是树爷爷拼劲全力的声音快走,我仿佛看到了树爷爷眼角的泪水。等我飞近一看,看到的却是父亲的尸体和哥哥姐姐的尸体……
等我沉溺在失去父亲和哥哥姐姐巨大悲痛中,母亲却也无声的倒下了,那一刻,我笑了,笑这人们的残酷无情,因为世界上再无如父母,哥哥姐姐般那样疼爱我的人了。
为什么?为什么要伤害我的`亲人和朋友?难道你们人类眼中就只有利益吗?
我发了疯的往上飞,渴望能找到一个属于我的地方,可是,现在的我连眼睛都睁不开,可以触摸到的灰尘仿佛在嘲笑我。我渴望能看见太阳,可是,我用尽全力挡住的灰尘却令我看到了一片灰蒙蒙的天空。
我想要找到一个朋友,可是,我四处望,却看不见昔日的好友,一片生机都没有,我飞向昔日我们玩耍的地方,那里有清澈的湖水,绿茵茵的草丛,蓝蓝的天空,还有白的没有一丝污染的云朵。我想喝水,因为我的嗓子被灰尘给弄得又痒又渴。等我走近一看,我的心瞬间没有了任何希望,原本清澈的湖水现在却变得有脏又臭,上面还漂浮着许多垃圾,旁边绿茵茵的草丛现在却变得一片秃黄,蓝蓝的天空变得灰蒙蒙,白的没有一丝污染的云朵现在也已消失不见。
我沿着河流找到了成片的工厂,原来,河流变得又脏又臭是因为工厂排放的污水和人们随意丢掉的垃圾,空气变得满是灰尘原来是工厂排放的废气。
我放肆的大哭,我讨厌现在的天空,讨厌现在的湖水,更讨厌你们!难道地球就只是我们的家吗?地球也是你们的家,你们这样肆意破坏,受伤害的不只是我们,也有你们!
请还给我一个干净、美丽、温暖的家!
家的散文随笔7
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都有租住的经历吗?短短的几年里我们可能要搬好几次“家”,有时甚至还会遭到房东无情的驱赶。那一刻心情真是糟透了,发誓,我一定要在这座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后来,一切就真的有了,搬进了新居,那一刻房子的距离近在咫尺,心想以后再也不用流浪了…当夜幕来临,站在几十层的大楼里,依偎窗前,看马路上的车水马龙,眺望远方的霓虹灯,突然觉得家的距离依然远在天涯。所以,个人认为家不仅只是外在物质的表现(如房子),更是一种无法言传且又根深蒂固的内心情怀。
对于我而言,或许家乡大院子以及和那里有关的一切才是我骨子里真正意义上的家吧,人或许就是这样,那些曾经你发了疯讨厌的东西最终却都是好的。总觉得在一座繁华都市中,我只是住在那里或短暂或长久的过客,是一个来自异域远方的“草根”,是一个切切实实的流浪者。城市里没有家,或许便是我这个“思想极端”的人又一项认识上的偏激吧!
很久以前,带着梦想,背着行囊,来到了城市并留在了这里,期待一天我也可以拥抱它的繁华,融入它的喧嚣。经过很多的努力,虽然人已属于这里,但心却依然属于远方。时光流逝,很多年过去了,改变的不是岁月而是自己的内心。如火的青春,有被深深烙刻的记忆。虽然现在身处繁华都市,但是随着光阴的久远,心中对青春却愈发怀念,对家也愈发的眷恋。或许这一切皆是岁月未暮心已老的表现。
离开家乡,就是年少时最大的`梦想。而现在真的离开了,又是如此需要故乡的温暖,然而多年以后的今天却再也无法找到来时的路了。那段曾经的追梦旅程,我一直埋头行走,已忘记了自己来自于哪里,因为沿途的风雨早已洗刷了身后的足迹。如今不经意间抬头仰望,发现我所在的天空也并没有理想中的那么蔚蓝,但仍然不得不继续坚守在城市的繁华里,突然感觉有时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
生活在繁忙都市的我们,有多少人早已忘了家的方向,有多少人还能记清来时的路。如今,家的距离是越来越远,有的只是越来越强烈的孤独感。因为,陌生城市的繁华,永远也抵不过那种熟悉的家的温馨。有时,又在想我们与其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里经常迷路,倒不如在一座安静的小村里虽然寂寞却可以平凡的行走。此刻现实已无法改变,或许唯有的便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家的散文随笔8
岁月,真的是一位高明的雕塑家,他手握一把无形的刻刀,在大地上挥舞着。
春天,他的刀在白茫茫的大地上潇洒的一挥,刀锋带起温柔的风,吹醒了种子,吹绿了树木。然后,他用刀尖沾上墨,在各处轻轻点画,一幅幅的山水素描就跃然而显,这时,他点上颜色,挥挥洒洒,这里一描,那里一画,各种颜色就齐了,各种表情也有了,整个大地也就鲜活生动了。
夏天,这位雕塑家可是一刻也不得闲着。各种各样的植被在阳光下可着劲儿地往上窜,他拿着刻刀紧着比划,手舞足蹈,有时候,连雷公电婆都来凑热闹,轰隆隆,哗啦啦,电闪雷鸣,暴雨如注,那真叫一个爽快,透彻!
雨后的天空可是别样的景致,蓝蓝的天空像水磨过的蓝宝石,水灵灵的亮,湿漉漉的蓝,最干净的云像最干净的蚕丝与棉球,慢慢地飘着,轻轻地浮着,把天空拂得更蓝更亮。金色的太阳,怎么也抿不住如花的`笑靥,关不住金色的闸门,让光剑一样刺下来,水一样泼下来,把大地染的一片油绿,一片金黄,一片亮紫,像七彩的虹散在了大地上。可是,我仿佛觉得,那不是阳光的剑刺,也不是阳光的水线,而是一根根阳光的金条,叮叮咣咣,落在大地上。
秋天到了,雕塑家的刀似乎改变了以往的作画风格,他握紧刀柄,用力的一拧,一拧,又一拧,大地上的景致便变得错落有致,像一卷卷散落人间的山水画轴,高高的灌木丛,整齐的庄稼棵,碧绿的青草坪,都在刀尖的点触中悄悄的换着衣装。墨绿的那张纸,便变得层峦尽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岁月的刀,在一场寒霜的侵袭中,悠然变得稳重,他像一位老者,经历了四季的劳作,已然是筋疲力尽。但是,他手中的刻刀却是更加的有力,更加的稳健,更加的多情。咬紧牙关,他在闭上眼睛的一刻,挥舞着刻刀,画出了最后的杰作,一场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大地,给所有的生命盖上了厚厚的被子。而且,在他抿紧的嘴唇上,吐出来一抹嫣红,于是,雪里的红梅便点在了这个寂寞的大地上,告诉人们,又一个新的春天就要来临。
家的散文随笔9
国人看重家,重视家,历来是有传统的。且不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且不说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归”,且不说陆游“家祭勿忘告乃翁”,且不说家庭宗族诗书传家隆重事,单是一个近代湘绅曾国藩<<曾氏家训>>,其中便包含了多少训诫和规范。即使当下翻开看看,对每一个家庭来说,何偿不是仍然有着很好的教育和借鉴意义。
有歌唱道,国由家组成,家是万千国。常言也说,国破家亡,家败国危。由此说明家庭是组成国体的基本单元,是大树之根,是大河之源,是大楼之基石。家合万事兴。家庭和谐和睦,友爱稳定,是一个国家安定稳固的重要基础。家庭氛围正气健康,积极向上。家庭成员讲求礼仪廉耻,尊长爱幼,见贤思齐。社会风气就会崇尚乐观、正义、友善、民主。国家的面貌就会是清明乾坤,敞朗世界。由此真可以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乎人心国运。“打断骨头连着筋”,家情与国事,分也分不开。
家,虽说是生长的地方,虽说是狗不嫌家贫,虽说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但离家背井却在所难免。譬如进城务工,求学求职,当兵学艺,游走世界,还有很多事情都会外出要离开家。离家的时间长了,又不能常回来,就一定会想家。所谓乡愁就这样产生了。在家时浑然不觉,一旦离开魂牵梦绕。乡愁虽由念家生出,但积攒多了便会动人心魄。所以说世上多少大情大愁都可以从一个小小的“家”中萌生出来。玩笑一句来说,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千万千万不要惹恼了“家”。
一个有趣的现象可以说说。人有时候真得很有意思的,假如很想拥有的某种东西一直得不到,就会千方百计照样创造一个出来,满足自身的获得感。这种情况用来比照另一件事物,我想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比如说解决想家的事,缓解、稀释乡愁的事。大家知道,每一个长时间在外学习、工作的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自然而然就会想方设法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家,不光为自己,也为下一代。尤其是在父母双亲百年之后。对此,不管你想不想这样告白,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熟悉你的亲人、故旧、朋友却能感受得分明。就如雨天中行走,无论如何遮挡也避不开潮湿的气息一样。
把一个陌生的地方呆成完整而温暖的家,是开拓也是创造,需要很多条件和因素促成。譬如起码得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窝,找一个志同道合相互爱恋的伴侣,再生养一双儿女。仔细寻思,好象哪一项都不是容易办到的。先说“窝”。各地房价都不低。中小城市相对好些,大都市简直让人看不懂。且不说各种购房限制,即使具备买房资格,一小套动辄上百万甚或数百万,哪是普通职场年青人力能承担。其次异性朋友,真正能够对上眼的谈何容易。此事不落实,剩下的事就无从谈起。总而言之,家真得是一本难念的经。不下真功夫不行,用了真功夫其结果也未可知矣。真的是百思无解,让人头大。
家是熟悉之物,又是奇怪之物。熟悉是因为朝夕相处,知根知底。奇怪是因为人性的千奇百怪,组成的家自然千差万别。家是沉静之物,又是鲜活之物。沉静是由于家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摆设阵列、环境格局、光影色彩等都是基本有序的。鲜活是由于亲人故旧、长辈后生生活其中,人格秉性各有千秋,活灵活现。家是置身之所,又是寄情之地。是摇篮、是港湾,是游子泪眼中望见的灯塔,是人人心中希望的`篝火,是舍也舍不掉的精神寄挂,是离也离不开的情感滋养。
家,真真切切、的的确确是一个生爱的,生恨的,生情的,生愁的大世界。虽说人生百态无所不包,人情世故无奇不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人们经历着,体验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无一不是宝贵的经验,咀嚼的养料。人们爱家就像爱着自己的眼睛一样恒久不变。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珍惜家,热爱家,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家吧。因为她也是最值得每一个人用心血来浇灌,用生命去呵护的神圣事业。
家的散文随笔10
初秋,我随旅游团到了松潘县,在安多藏家做客。
一下车,一位头戴松耳石、蜜腊,腰缠银腰带的安多藏族姑娘用流利的普通话向我们作自我介绍:“我们这里姑娘叫拉姆(仙女),小伙子叫多吉(金刚),欢迎大家来作客,扎西徳勒。”边说边向大家献上一根黄色的哈达。
到了家门口,一个多吉熏着一炉柏枝烟,主持进大门仪式:“扎西德勒,请每位尊贵的客人,用左手将烟朝怀里扇三下,去掉晦气,清除旅途劳顿。然后用左手拔转经筒”。
进入堂中,屋内彩画满墙,对着大门的那壁墙,是用实木雕刻精美的一壁立柜,柜的顶上挂着一排黄亮的铜瓢,从雕花镂空的柜门看进去,下排是碗,有一对银碗,银光闪闪,上排是铜盆、铜锣锅,中排是酥油盒,糌粑盒。柜下面有一米高的一个台,台上摆设一排黄亮亮的铜壶,这些铜制家具每样有十几把。
有两个很大的圆形雕花铜器,主人介绍叫金刚。这是他爷爷磕长头去拉萨,朝圣归来,当地庙里的活佛所赠,这是一种荣誉的向征。老人上了七十,都要磕长头朝圣。有些老人在半路就死去了。能活着回来的,将享受很高的荣誉。
拉姆介绍:我们安多藏族,家家都信仰藏传佛教,家里的财产,三分之一捐给庙里三分之一制金银饰品和铜器,三分之一扩大再生产和生活。家里一般要送一个小伙子在庙里当扎巴或在庙里学藏画,学制银器、铜器。
粮食以土豆、青稞为主,副业靠挖虫草、贝母等药材,最大的收入是牦牛和羊。
安多藏族,干农活以妇女为主,男的行手艺。拉姆说到妇女,感到自豪:我们安多藏族生小孩时,几天就开始干活了,不象汉族要休息四十天。男方选女人的标准要选两大,即脚手大,能干活,屁股大能生小孩。女子十二岁就由父母制银腰带,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长,结婚后,由丈夫制银腰带随着身体加长。当然现在的年轻人逐渐也在改变择偶标准。但银腰带等首饰是不能少的。安多藏族过去发财人都是一夫多妻,穷人一妻多夫,穷的家庭几弟兄讨一个老婆,轮流相会,以各自信物挂在门外为号,生的孩子叫最有威信的为爸爸,其余都叫叔叔,不分家,有的十几口人住在一起。当然,现在是一夫一妻。
拉姆接着说:“我们安多藏族,能走路的人就会跳舞,能说话的人就能唱歌。“说罢边歌边舞,随即端上了手抓羊肉、奶茶。一位多吉敬酒,用拇指和无名合拢沾点酒向天上、地上弹后,在扎西德勒的欢呼声中,干杯!
藏房都有一个大坝子,是专为跳锅庄而建,大家围着圈,由两个多吉领舞,舞罢,大家排上队,把哈达献在墙上的.牦牛头上。
在藏家做客的一系列仪式,由于地域、支系的不同而有差异。就是语言,除通用官话外,地脚话都有交流障碍。民俗大同小异,信仰的都是藏传佛教。转经筒,五色经幡都是一样的。经幡在风中飘拂,风吹一遍,颂一遍经文,以此祈福,保平安。
拉姆说:“ 在佛教信仰中,使人变得善良,知恩图报。藏家以偷、骗为耻,以行善,做好事为荣。寨子里从来不掉东西,做事,老少无欺。
在安多藏寨,我知道了我们民族兄弟的一些传统和民俗。各民族都有先进的东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枉此行。
家的散文随笔11
我酷爱吃葡萄,每次走进超市买葡萄,都会想起大姐家的葡萄园,而每次吃葡萄,女儿总会叹息:“不如大姨家的甜。'
大姐家住在银川的玉泉营,那里是葡萄基地,被称作万亩葡萄园。坐车远远望去,到处都是白色的水泥杆绕着铁丝,铁丝架上爬满了郁郁葱葱的葡萄,如同绿色的草原上点缀着白羊一样壮观美丽。大姐家有十多亩葡萄,每到春天草木发芽的时候,昏睡的葡萄藤也醒了,这时姐姐和姐夫就忙着要把压在一米多深的土层下的葡萄树挖出来,然后再上架。那些藤上先是长出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不久那些叶子便会很快毛茸茸地舒展开了,随着微风在藤上如同翩翩起舞的绿蝴蝶。一般的水果都是春天开花,然后结果,可是葡萄只结果不开花。当四月多葡萄的叶子爬满架的时候,几乎看不见葡萄,凑近仔细一看,黄豆大的小葡萄串已经挂满了枝条,葡萄粒如谷米大小发着黄绿色隐藏在叶子下面,这就是最早的葡萄了。葡萄一天天慢慢地长大,成了青绿色的小串,这时要把多余的串剪掉,每棵树上留八到十串,这样葡萄才能长得又大又甜。姐姐和姐夫每天早出晚归的忙着修剪,打药,除草,虽然很辛苦,但是看着长势茂盛的葡萄,他们总是乐呵呵地很开心。姐姐的三个儿子都很聪明懂事,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每年暑假,三个儿子都会在葡萄园帮忙,全家人有说有笑的在园子里忙地不亦乐乎。这个葡萄园寄托着姐姐全家的希望,就如同姐姐寄托在三个儿子身上的希望一样。
去年八月葡萄成熟的时候,我带两个女儿去葡萄园给大姐帮忙。秋天的葡萄园美不胜收,园内碧云层叠,那一垄垄密匝匝的葡萄,远看如同绿色的海洋静静地荡漾着,走近一看,大串大串的葡萄从叶子缝里垂下来,晶莹剔透。那些又大又圆如同紫宝石般的是扎娜;那些翠绿欲滴如玉雕的翡翠般的是维多利亚;那紫红似玛瑙般闪亮的是红提和新华;还有椭圆形带点长黑紫的是马特;那黑油油如圆豆子的是酒葡萄,这满园果色丰富的一串串沉甸甸,水灵灵的葡萄似珍珠般的挂满了藤架,那些翠绿的叶子恰似一顶顶小巧玲珑的遮阳伞给葡萄遮着阳光,葡萄在叶子的陪伴下悠闲自在地成熟着。看着,真让人馋涎欲滴,匆忙摘一颗放在嘴里一咬,那饱满的果汁噌地一下溅满嘴,溅满舌尖,一股清凉的甘甜沁入心脾,滋润着全身,让人感到洪身甜蜜而喜悦。就连麻雀也馋得垂涎三尺,尽管有网罩着,麻雀们还是会想尽办法三五成群地从网外钻进去偷吃葡萄。它们很会挑拣熟透了的葡萄,用尖嘴吸葡萄汁,这么好的葡萄被它们糟蹋,很是生气。一听到有麻雀叫,我们就往外赶,可是狡猾的麻雀就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往西赶,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飞向东边,有时还悄悄地藏在叶子下面,实在赶不出去了,就只能让它们吃饱喝足了自己飞出去。
收获的季节是开心而喜悦的,卖葡萄的是时候,要是有车来装葡萄,我们都忙着剪葡萄,中午饭都顾不上吃。葡萄一串一串的从藤上剪下来,还要仔细地把坏的,小的粒修剪掉,每一串只能提在串根上小心翼翼地修剪,还不能用手抓,因为触了葡萄表面的霜会显得不新鲜,客商不要。有时剪到五六斤的.大串子,提得胳膊也酸疼,但姐姐还是会眉开眼笑地夸赞:“看这串多大。'修剪好的葡萄装回框里,侄子们气喘吁吁地用小木车拉到地头包装。姐夫装箱的技术很好,把一串串的葡萄顺着纸箱的四个角装得象一座座小塔似的,然后上面撒上几片鲜嫩的叶子,打上保鲜膜,透亮美观,惹人喜爱。看着那一箱箱丰收的果实,每个人都感到是那么的开心和快乐。而每次发完货,总会看到姐夫回到家,饭也顾不上吃坐在炕上,半靠着被子笑眯眯地数着钱,丰收的喜悦让他忘了饥饿和疲劳,那时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
秋天总是多雨,那天下了一场濛濛细雨,把葡萄冲洗得更加鲜亮剔透,我抓住这个好时机用手机拍照。亮晶晶的雨珠在葡萄鲜嫩的脸蛋上滚动着,阳光透过叶子斑驳地照耀在不同颜色的葡萄上,闪烁着绚丽多彩的光芒,如同害羞的少女娇美迷人,惹人爱恋。地边上还有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李子树,几颗青绿的大苹果上也挂着晶亮的雨珠,鲜嫩无比。紫红色的大李子挂满树枝,把树枝压得低低地弯下了腰,似乎能听到它们的呻吟声。姐夫和我女儿抓着树枝说说笑笑地摘李子,我趁机拍下了那开心快乐的一幕。
姐夫还会用葡萄酿酒,买的几百元钱的葡萄酒,也比不上姐夫酿得好喝,因为买的酒发酵时加水,加发酵粉等多种元料,而姐夫不放任何东西,把葡萄放在缸里,在热炕上自然发酵二十多天,再过滤出纯的酒汁,甘甜中带点酸,很纯正好喝。听说葡萄酒有调节血压,调整睡眠,养颜美容等功效,因此姐夫每年都会忙里偷闲地酿一些葡萄酒送给亲人们品尝。当我们都夸好喝时,姐姐和姐夫脸上总会洋溢着满足而幸福的笑容。姐姐和姐夫做人也如同这酿酒一样,真诚善良,他们在纯朴简单地酿造着他们的生活。
时光匆匆,又是葡萄发芽的季节了,我每次翻看着这些在葡萄园照的照片,看着那些鲜嫩的葡萄,总有种馋得要流口水的感觉。
家的散文随笔12
天气渐暖,周日明媚的午后,我在家里收拾冬日用品:厚被褥、绒毛沙发垫晾晒后收起,羽绒服、棉衣整理后束之高阁……整理储藏柜时,翻到了汽车的夏日坐垫,便决定顺手把汽车冬日的绒毛坐垫也换掉。
抱着凉坐垫到楼下的车库,打开车门准备换坐垫,发现车里乱糟糟的。家里的车一直是老公开,他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平时不喜欢打理车子。我和孩子是老公的“乘客”,我不会开车,对车子也不感兴趣,所以几乎没帮他收拾过车子。索性趁着换坐垫的机会,好好把车内整理一下。
我先拿出软布,擦拭车内的饰物。当年老公要去买车,我就提前买好了玲珑剔透的玉石平安挂件,希望玉石的灵气能够保佑老公行车永远平安。后来我陆续为车子添置了不少饰物:寓意“平安”的苹果摆件,寓意“路路通”的卡通鹿,寓意“避祸”的壁虎贴图……老公十分珍爱这些小玩意儿,他说遇到堵车或者行车烦躁时,看到这些饱含我心意的小饰物时,他的心绪就能宁静下来。细细擦拭着车饰上的浮尘,想到老公懂得珍惜我的心意,丝丝缕缕的温情便在心底蔓延开来。
想要摘掉绒毛坐垫,先要把放在车内的物品拿出来。平时抱着孩子喜欢坐副驾驶的位子,从来没留意老公在车内竟然放了这么多东西:一家三口的厚外套,我喜欢喝的饮料、喜欢看的.书,孩子喜欢的小玩具、水杯、饼干,还有餐巾纸、感冒药、车载充电器……一家人外出时,遇到堵车,老公会随手拿出吃的喝的;孩子手脏了,老公会递给我一张湿巾;不巧赶上下雨,下车时老公又会摸出一把伞……当时,总以为只是恰好车里有我们需要的物品。现在才知道,是老公有意在车里“备用”了这么多日常用品。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无不包含了老公对我们母子浓浓的爱意。
也许我们很少留意,一辆车子开久了,早就载满了温情。它不仅是代步工具,也是我们能行走的“家”!
家的散文随笔13
我有个女性朋友天生丽质,身材姣好,但她仍坚持定期去做美容护肤及瘦身保健,同时多年一直坚持晨跑。她很知性,举止优雅、谈吐得体。有次与她共进晚餐时,我疑惑地问,她已令诸多女子羡慕,为何还要如此保养?她轻轻一笑,朗声说,女为悦家者容!
何为悦家者容?她告诉我,丈夫生意特忙,应酬也相当多,但只要没特别要紧的事,他一直坚持每天赶回家吃晚饭。她本以为丈夫是为了赶回家陪女儿,但女儿于去年上大学,现在除了寒暑假都不在家呀。她问过丈夫这个问题,丈夫笑了,说,你一个人在家吃饭,多不香啊!
因此,她总是容光焕发地等待丈夫傍晚时回家吃饭。
其实,女儿刚上大学那一年,她有些倦怠,整天懒洋洋的,对自己不作任何修饰,甚至休息日就那么宅在家里,倦于梳洗。有一次,丈夫仔细端详着她,说:“你应该多出去锻炼,多与人沟通,你最近的气色都没以前那么精神了。”她颇为吃惊,都老夫老妻了,才发现他如此细致!继而,她像变了个人,每天晨跑,经常去做护理,结交了不少同龄女性,相谈甚欢。
一段时间后,丈夫望着她说:“你看起来哪像45岁,顶多30多嘛!”她笑了,女人当然爱听这样的赞美,尤其是自己的丈夫。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对已婚女人来说,最重要的`“悦己者”便是自己的丈夫,而丈夫虽然在外忙忙碌碌,但始终疼爱关心她,一如既往地守护着她和这个家,这让她非常感动,也倍加珍惜。
“女为悦家者容,不是美了自己这么简单的事,是能够让家庭更加和睦和温馨,天天都有春天的气息。”朋友这样说着,说得真好!
家的散文随笔14
走进夏天的田野,心思如阳光一样灼热,灵感如庄稼一样旺盛。
夏天是一位画家,这位画家以大地为纸,以阳光为笔,浓墨重彩,色彩斑斓。水稻金黄,棉树墨绿,青山如黛,溪水如银,这是一幅多么壮阔、多么丰富、多么优美的画卷啊!
夏天是一位表演家,玉米们如同京戏里的老生,蓄上了金黄色的胡须,摇头晃脑,登上了夏天的舞台。他咿咿呀呀地哼唱着,耀眼的太阳是他的舞美灯光,悠扬的蝉鸣恰如动听的二胡,震耳的夏雷是他聘请的锣鼓手。整个夏天,农夫们都陶醉在古老而又新鲜的戏曲故事里。
夏天是一位诗人,水稻是夏天抒写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你看,水田里那一行行排列工整的诗句,是多么的雅致,又是多么的.富有内涵——这些诗句正在怀胎,窈窕的身体在水田里发福。微风吹拂,稻香袭人。棉花是夏天撰写的一首叙事诗,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它,抒写在夏天的田野,温暖了冬天的炕头。
夏天又是一位演奏家,芝麻花吹响了馨香的旋律,吹响了丰收的歌谣。果实虽微小,价值却很高。它们躲藏在一只只小船里,在夏日的山地里,承受着烈日的炙烤,经受着风雨的考验。一旦开花了,那白色的花苞,如同无数只小喇叭,吹响了节节攀升的美好生活。此刻,知了如一位传奇的歌者,它在没日没夜地歌唱,不知疲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几年默默无闻的奋斗,就是为了这个夏天登峰造极的演出。
夏天是一位全能的艺术家,把大地上的一切营造得十分热烈和亢奋,草木庄稼,从早到晚,在阳光下快乐地呼吸、成长,它们享受了夏季最丰沛的雨水,承受了最火热的阳光的抚慰,像一个发育良好的壮小伙,筋骨饱满,血脉贲张。
家的散文随笔15
盛夏,骄阳似火,碧空万里。徘徊在校园里,一阵微风迎面吹拂,杨柳在风中轻轻摇曳。燥热弥漫在空气中。空旷的操场不见人影,球场上也没有了往昔的喧哗,整个校园在炎热的气氛中异常沉闷。
漫步在熟悉的石子路上,脚步没有了昔日的平缓与自如,有些沉重。回忆、过往开始在脑海泛滥。也许,真的要离开了,要和这里告别了。一幕幕往事残缺或不残缺、完整或不完整地浮现在眼前。忆往昔,情感在这里泛起阵阵波澜,曾经苦苦等待,只为那回眸一笑。或许,是前世的错爱,导致今生的擦肩而过。有欢笑、美好,但这根本不会成为生命的永恒。彼此的相遇,犹如流星划过夜空的一刹那,瞬间的光辉,稍纵即逝。
也许,人生是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段会在哪里,道路平坦亦或崎岖,光明亦或黑暗。但我始终坚信,即使行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也会峰回路转,终将会看到柳暗花明的未来。
人总是在离别中成长,在离别中成熟,也是在离别中懂得生活总是那么不可预测,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因此更加懂得珍惜。不敢想象一旦离开,我该如何释怀。也许,离别往往是一个转身的距离,但是毕竟有太多的不舍。
年华的转角处,生命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早已定格在流年的印迹中。六月,鲜花怒放,一场关于青春的盛宴,已经远去。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当一切即将终结时,泪水湿润了双目。过往是一指流沙,初次的相遇,惊艳了时光。我们置身于时间长河里,随着河水缓缓流淌。最终,光阴将我们伤的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初见的美好。我们的一路心灵历程随河流归于大海。在记忆的心海里,再也找不到家的方向,生命的归宿。一指流沙,散落在年华的每一个角落,无影无踪,是逐渐模糊的残缺。
【家的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心情散文随笔 心情散文随笔人生集01-06
散文随笔:家风03-12
夏天散文随笔11-04
火车散文随笔08-03
清明散文随笔10-21
散文随笔习惯11-29
周末散文随笔11-13
心情散文随笔01-06
中秋夜的散文随笔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