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时间:2024-06-07 14:29:14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经典散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1

  漫笔轻写夏季的热情,播洒一季微风,送进秋雨怀抱,枝枯落叶为你离别,为你着迷,为你入泥化为尘。笔下慢滑一道彩虹般的弧线,轻盈进入冬的灵魂,你用蚀骨的眼眸一眼融化冻的冰心,你用柔情呼唤小草,你用温暖轻拥溪水潺潺,你带着四季的情怀化作诗一样的篇章,令人痴迷,令人神往。

  兰儿从小就爱读书。故事会、读者、小说月刊是兰儿儿时常常阅读的书籍。有次姐姐从外地回买一本书到家就说:“兰儿,送你一件礼物,你一定喜欢。”打开看原来是一本书《丁玲散文集》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散文、阅读散文。

  时光流转,习惯未变,每天习惯阅读,总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细品书中含义,学书中知识。多年来也不知不觉迷上散文,喜欢它清清爽爽,自然真实,简简单单。自从有了网络,无疑给更多人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我也不例外,便经常上网看书听音乐,在网海里书多,知识更多,也有机会再次接触到散文,每天沉浸于此,乐不思蜀。

  散文是一种文体。始于秦代汉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文章均为散文,到了汉代散文推广中到历史的高峰。唐宋后有主张作品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清代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注重“义理”的体现。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的文体。

  散文是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对事或物等特点描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散文常以作者第一人称开始写作描述,文章自然真实,文辞流利优美,体现了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和观察。

  散文分为几种,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写景散文等。作者着重通过一件事或物,找出重点细致叙述描写,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无论是那种散文都是要求散文必须是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选材广泛,题目繁多,写作随意,不拘一格。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乎文辞多优美,而是意境好不好?好的作者写作都经过千锤百炼的,即使很普通的事物也会写出不平凡,这就是意境,散文重在真实感人,凡是有血有肉的散文都是用真的思想写真实的事物,感受至深,读者阅读也会触动心弦。

  喜欢看书阅读,便在QQ里经常阅读空间美文。认识了很多网友,一晃几年过去,渐渐地喜欢在空间写点心情,一友说:“兰儿你的心情真像散文的片段,说不定你适合写散文?”别人不说自己还真的没在意,心情写多了,写久了,一段一段的串联,就串成了一篇散文。

  在去年十一月,便第一次拿起笔开始学习写文,学习写散文。本是笨拙也不知如何写文,不会选材不会构思,便随意写了一篇《沉默是我最浓的情》,过后自己阅读也觉得断章错句连篇,不是文章的文章便在我的笔下第一次写出来了。

  一书笔下真,再续情更浓,我是文学迷,从小便痴迷于文学,学文的喜悦冲击着我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敲击键盘学习写文。自从开始学习写散文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总是不分昼夜的开始阅读大量的散文,从中学习怎么写文。每天都看五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把好的句子摘抄下来,写到一个本子上,曾经为摘抄好词好句都忘记了吃饭。儿子说,妈妈呀,你是不是傻了,你赶快吃饭吧,我竟然一晃看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

  学文写文的过程是甜蜜的,是幸福的,是快乐无比的。不知不觉我已学习写文几个月,因为是初学者,知道自己才疏学浅,胸无点墨,写的文章还是很稚嫩,词句不够优美,文章粗糙不精练,常有断章错句、毫无美感。也感谢那么多人阅读兰儿文章。给兰儿很多指导,还希望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一直相依相伴,用文字点击心语,用感情写出精彩。

  网络是学习的天地,网络是沟通的桥梁,因为喜欢看书,时常写文,便在空间结识了很多文友,倚窗听雨姐姐、红尘一笑姐姐、浅月若寒妹妹等都是我在这个时候认识的好姐妹,她们美丽善良、聪明幽默,博古通今,能诗擅文,是网络不可多见的才女。可以与她们相遇是我兰儿的福气,她们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第一次进入站心是颤抖的,激动的。第一个注册站是散文在线,那里有很多优秀的作者,可以说个个都是精英,篇篇文章都是精品。他们的文章词句秀丽,幽默风趣,深情感人。在以后的时间我有幸接触更多站:、散文吧、读者阅读网,草根,心雅。如果说网友是我的朋友,那文友就是我的知己,站是我的学习家园,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谢谢你们。

  编辑是文章的第一阅读者,也是作者的`第一位老师,不知别人怎么认为,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是很感谢编辑,感谢每一个审核我文章的编辑和没看过我文章的编辑,有了你们的认可肯定,我才有写文的动力。写文一直心里没底,在文章里像初生的婴儿学习走路一样深一步浅一步学习写文,是编辑任劳任怨,不知辛苦,认真审核每一篇稿件,提出不同的意见,教会作者如何写文,没有你们的教诲和指导,就没有今天的兰儿。

  散文也称之为美文,我却喜欢把她称作美丽的公主或善良的天使,散文的内容极少有凶恶的,没有短篇小说惊心动魄,没有长篇小说那样繁琐,没有诗歌那样含蓄让人难以理解,散文就是一位美丽的公主,她似三月的娇花,静雅美丽,她似六月的清荷,纯洁无瑕。散文就是天使,她善良可爱,为人间播洒快乐,驱赶忧愁,我爱散文,我是散文迷,你是吗?

经典散文2

  直到写下这标题,我还在犹豫,是奢望还是奢求。翻阅新华字典才知,两者的不同在于希望和要求。想想此时那心中压抑已久的情感,最后还是选择了奢望。不为他求,只为把所寄托的一切都能化作美美的希望,遥远却值得期待。

  【生,并不懦弱】

  三月,撩人的春风揭起苍凉大地的躯壳,顺带着苍凉的一切也被撕扯的粉碎,生的气息活生生的显露出来。在这气息之中唯有我闻到了死亡的气息,顺着气息,我来到了奶奶的床前。试问生命是不是和自己开了个玩笑,可是看着奶奶苍白的脸庞、和冬天一样瘢痕济济、萧瑟之中无限的惆怅。我才知道,生、有时也会是一种奢望。和煦的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纱窗,照在这被死亡气息所笼罩的病房。奈何,死神那冰冷的面孔丝毫没有被阳光融化,它呲笑地望着床上的奶奶,难道这也是它的奢望,带走一条条被生活所抛弃的生命。走廊外护士的欢笑声终于把我拽了回来,侧耳倾听、果然是一阵阵的笑声。别人的生于她们无关,死亦不会悲伤,只是这恼人的春风,为何带不来生的气息。

  最终奶奶还是撒手而寰,抛下了一切尘世情缘,带着我的思念在三月离去。离去,而又不留一丝痕迹。心电图一条直线吱吱的响着,刺痛生的灵魂,这最后的结局竟让一台冰冷的机器表达出来。护士小姐面无表情地撤掉一根根曾为奶奶带来一丝希望的针管,熟练地扔到了旁边的垃圾桶里,还带着温热血液的针头把这希望又残酷地释放出来,挽不住,抓不到的灵魂赤裸裸地在我眼前跳着、呵唱着离去。这场战役我终于还是失败了,苦苦地乞求老天再给奶奶些许时日、些许就够,我的奢望并不过分,过分的是死神的奢望竟然成真。春风里、阳光下,他还是带走了一条生命。

  生,一个简单的五笔之字,死,一个凝重的六笔之字。为何相减却为零。

  生并不懦弱,只是奢望的还不够彻底。

  【青春志】

  青春哪能没有梦想?老师不止一次地这么说过。可我却不敢轻易地说出梦想,说低了是没有追求,高了就是奢望。梦想本就是无聊人的无聊话题,淡淡的斜阳,谈着你所希冀的一切,无奈月升日落你还要苦苦挣扎,这本就是不应该。梦想被我撕扯的粉碎,生活就是我的工具。说出这些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少伤感,梦想完全被奢望所代替,只要你有一个好的心态。

  青春阳光的日子里,我奢望一次旅行,苍老的古道边、低落的城墙上,留下我一个人的.脚步。奈何,生活还是把我生生的拽了回来,该去上班了、该去洗衣吃饭了,这恼人的生活不留给我一丝停留的时间,哪怕只是一会。

  深深地记住心中那小小的梦想,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奢望。回不到从前的日子,留不住的简短时光,爱一次、走一次、奢望一次又如何。别让爱着的自己落泪就好。

  青春不言志,凭什来说人生光辉走一遭。

  【时光里的空白】

  春花秋月、东升西落这时光虚伪的面具无时无刻地不在身边流逝,带走仅有的些许光华。挽不住、留不下,你那高贵的容颜洁白的梦想终归苍老。

  我爱,时光里委婉的回忆。一幕幕,一场场回放。

  我恨,时光后一切终为回忆。一朵朵,一夜夜滴落消逝。

  清碎的九月,火红的枫叶。爱着的、恋着的、发生着的一切。你怎能抵过花落知秋。什么时候开始奢望,二十四小时之中时光会为我开条后路,单单属于我的空白,时光里空间里我又多出的时间,哪怕短短的七秒。呼吸着的缭绕的空气,生命竟会躲进那窄窄的空白,可惜只是奢望,望而不能求,还有比这更为伤心的吗?如果有,请你告诉我,我会在那简短的七秒为你送上深深地祝福,你的容颜不会苍老。

  奢望下一个黎明过后时光会有所停留。奢望着,祈祷着。

  【爱情】

  总是不自觉地提到这一话题,虽然晃晃几年仍然一人在夜色下凝望,虽然明日依然一人独自漫步。可对于爱情,终究不敢轻易地亵渎。

  阳光下,马尾辫的你。喧闹中,自若的你。可知多少次在梦中留恋而往返,只是醒后泪已湿襟。情难却,泪相思。奢望与你简单的相遇发生着铭记一生的故事,奢望牵过的手终究不会放开。

  亲爱的,在这春风吹绕生气弥漫的季节,趁我还有说出邂逅的勇气,趁我还有告别昨日与你相遇的缘分,我奢望着与你的初次相见。

  仿佛听见你说:你也在等人吗?

  我婉婉一笑说:她说她会来

经典散文3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软叮当。”饭是身体的力量之源,菜是身体的营养之素,人不吃饭就饿肚子,肚子饿了,人就失去了精神,没有了精神就没有了力量。

  人的生活,都和那生生不息的锅灶一脉相连的,幸福生活就是锅灶上的热腾,贫瘠日子就是锅灶上的冷清,锅灶就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锅,是铁打的身板,硬硬郎朗的,稳稳地蹲在灶堂里,任凭熊熊烈火的考验,承受着铲勺的反复敲打。悠长的岁月里,锅总是默默无闻、勤勤垦垦、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灶台,是砖头和土的组合,砖头是灶台的骨质,泥土是灶台的肌肤,灶台的造型,取决于砖头的巧妙排叠。灶堂是铁锅的安身之处,是铁锅的家园。

  如果锅是情女,灶台就是情郎,锅深深地依偎在灶台的胸膛里,就如情郎将情女拥在怀里。锅和灶台结合在一起时就是锅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永不分离的情侣。情侣的组合就是一个家,哪里有家,哪里就有锅灶,家在哪里,锅灶就在哪里,有男无女不成家,有灶无锅不成锅灶,锅灶就是家的幸福和温暖。

  锅灶的诞生是瓦匠师傳的妙手杰作,我亲历过锅灶的诞生的过程,记忆犹新。

  记得,我结婚成家立业了,后来弟弟也结婚了,我们就分家了,成立了新家,吃饭就是头等大事。“安营扎寨”吃饭必须要有新的锅灶,新锅灶是新家的标志。几天前,父亲就到街上为我们买了一大一小的新锅,大锅煮米饭,小锅炒菜,还有一把挟草的火钳和一根烧火的铁棒,这是父母送给我们成家后生存吃饭的礼物。瓦匠师傳把两口锅放在地上,用白石灰粉沿着锅边画下一大一小的圆圈,量好尺寸后外围再画个长方型框,便形成了锅灶的根基轮廓。父亲从田里挑来黏泥土,将土里放进少许短稻草,增加泥土的拉力,这样灶台就不容易开裂,再加进水用铁锹搅拌调和,搬来砖头开始砌了,因为砌锅也是一桩喜事,所以,在砌之前还要举行小小的动工剪彩,即放鞭炮,给瓦匠师傳每人一包烟,接过烟的瓦匠师傳便说了些吉祥语。砌到一尺多高时是锅灶的根脚,然后往外突出一点,这是灶台的主体结构,两口锅要砌两个炉堂,灶口上还要放两个铁圈固定,这样灶口不易损坏,炉堂相当于灶台的两个肚子,是消化柴禾的胃,炉堂口相当于两张嘴,是用来添加柴禾的入口。砌到约一米高时就再往外砌个飞边造型,这样灶台面变得宽阔些了,为了灶台边的牢固,瓦匠师傳还在上面放进麻丝,用石灰膏刮平,再用石灰膏将炉堂里搪一遍,这样炉堂里的砖头间没有缝隙了,烧火的时候既不漏气又不冒烟。然后,在炉堂口这面还要往上砌一人多高的锅箱,这个锅箱子中间是空心的,相当于是人的肺,起到呼吸的作用,既可以为灶堂里的柴草提供燃烧的氧气,又可以排出饮烟,锅箱的背面留有一个小洞,可以放引火用的火柴盒。锅箱往上就砌烟囱了,长长的烟囱穿过屋面,在烟囱的顶端,聪明的瓦匠师傳用小瓦片巧妙地做了个兰花造型,还有两个类似鼻孔出气,非常精致漂亮。笔直的烟囱宛若爷爷吸旱烟的烟杆,那悠长的袅娜饮烟,像是爷爷烟斗里冒出变幻的烟柱。瓦匠师傳将灶台上两口锅的中间还巧妙地安放了一个水箱,在烧锅的同时也顺代将水箱里的水引热了,一举两得。人们常形容一个人“水箱里的水代就代热了”的典故就从这里来的。灶台砌好了,讲究的还将灶台的外表用白瓷砖贴上,洁白如玉,相当漂亮,长方型的灶台就像一尊硕大的鼎,鼎足之势撑起了一家人的幸福和希望。

  灶台口放进两口铁锅便是完整的锅灶了,为了庆祝新锅灶的诞生,父亲再次放起了一串鞭炮,算是为新锅灶竣工仪式吧。为了未来的日子有个好吉兆,家乡人还有个习俗,即新锅第一次烧莱必须先煮鱼,炉堂里的火苗烧得旺旺的,红彤彤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鱼被秸秆燃烧得“咕噜咕噜”的,寓意红红火火的曰子年年有余。小锅里烧的是菜,大锅里煮的是米饭,掀开锅盖,热腾腾白花花的米饭香味扑鼻而来,含铁微素的金黄色锅巴又香又脆,在牙齿间发出“咯吱咯吱”的音符,那是幸福生活的旋律。鱼煮好了,饭烧好了,潮湿的灶台也烘干了,坚固壮实了,忙碌了一整天的瓦匠师傳收起工具洗了洗手,坐在桌子前,端起酒怀,列鼎而食。

  锅有一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睛,它目睹了岁月变迁的过程,品尝了酸甜苦辣的滋味。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日子过得“揭不开锅”,锅盖就像眼皮一样,时常闭着呈休眠状态,炉堂里缺少了火苗,锅灶自然是冰冷的。当锅的眼皮睁开时,那就是幸福的日子,日子红火了,家里大小喜事也就多了,锅累得连眨眼的时间都没有,但累并快乐着,因为它本也不喜欢沉默冷清,喜欢的'是和家人共度快乐的时光。

  人们常说袅袅饮烟是村庄的印记,是的,饮烟也曾经是我小时候心头的期望。每当放学了,到了家门口,总是先仰望屋顶上烟囱里飘荡出那悠长的饮烟,便知道母亲在家做饭了,马上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了,心里就涌起了一股暖流。

  人们的生活时时刻刻离不开锅灶,锅灶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柴草灶、炉火灶、煤气灶到电磁炉、天然气灶,锅灶的变化是踏着时代的发展步伐一步一步向前的,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从锅灶的小变化可以看出生活的大变化。如今,新农村的日子富裕了,厨房里虽然增添了电气化的锅和灶,但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庄稼人还是保存着那鼎式古老的锅灶,锅灶是世世代代庄稼人心中永恒的情结,袅袅饮烟是乡村永不消失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清新的早晨,家家户户烟囱里飘扬的一缕缕袅娜饮烟,就像仙女舒展的婀娜的身姿,舞动着金灿灿的晨阳;静谧的黄昏,家家户户烟囱里飘扬的一缕缕修长的饮烟,就像是仙女逸动的彩袖,舞动着红彤彤的晚霞。

  烈火的炉堂,就是日子的红火;热腾的锅灶,就是家人的幸福。

经典散文4

  初次知道桐庐,是因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因为其中的一句话“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时就有了这个心愿,希望能看看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山水。

  我们到桐庐后,游玩的第一个景点是瑶琳仙境。瑶琳仙境是溶洞,虽说游览过不少溶洞,但看到风景优美的溶洞,还是愿意去看看的,正如虽然走过不少的名山,但看到风景优美的山以后还是乐意去爬一样。更何况,此景点敢以仙境为名,还是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寻仙问道的。瑶琳仙境全洞共分三个厅,有四个特色景点,第一厅入门处是狮象迎宾,巧了,青狮白象正是佛教中菩萨的坐骑,他们来迎宾,不正暗示来到了仙境吗?第一厅有三个特色景点,首先是广寒宫,一群石钟乳聚集在一起,颇似一群宫殿,在灯光的照耀下,宛如仙宫。第二个是银河瀑布,就是石瀑布,又宽又高大,蔚为壮观。第三个是灵芝仙草,由下往上的一根长石笋,但我看了更觉得是华表,一柱擎天高耸入云。也许为了配合仙境主题,从而这样命名吧。最后一个特色景点是在第三厅,名为三十三洞天,一大推层层叠叠的石笋,错落有致。游玩溶洞,主要就是发挥想象力,加上灯光的配合,把千奇百怪的石钟乳想象成各种不同的情境。瑶琳仙境,以仙为主题,通过导游的讲解,让你感受到一个个仙人仙物仙境,颇为有趣,让人不得不佩服自然的奇伟和景区开发者的巧思。溶洞最后,有一个灯光展示,闪闪的灯光展示出银河般仙境的美景,令人宛如身在天上人间,不知今夕何夕。灯光展示完毕,有一个激流回旋的项目,就是乘坐橡皮艇,从溶洞上方,顺着溪流到溶洞底,不过我们没坐,感觉在暗黑的溶洞中,可能不太安全,再加上我们考虑要游玩漂流,这里就作罢了。

  天目溪漂流。漂流是我们到桐庐来必玩的项目,只是也不知道哪个漂流好,所以选择了最近的天目溪漂流。遗憾的是,到了才知道,天目溪的水流比较和缓,所谓从上游到下游的漂流,几乎就是划船,根本没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感觉。问了船夫,他告诉我们,这时候水位不高,漂流基本都如此,也只能徒唤奈何了。不过,虽然不是富春江而是天目溪,但“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清澈水流,”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连绵群山,是一样的。我们去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在漓江中泛舟,看到一座座山相互辉映,这里的山,却是连绵起伏,山上绿树倒影水中,形成一幅不间断的优美画卷。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没有感受到漂流的乐趣,但欣赏到了美丽的山水风光,也算值得了,只是孩子未免有些失望。

  垂云通天河。垂云通天河是一个奇特的溶洞,整个溶洞就在水中,从溶洞入口乘船,在宁谧安静的水流中游览完整个溶洞。溶洞水流共分两段,第一段结束后有升降机将整条船传送到第二段。整个游览过程,水静无声,只有划桨入水的沙沙声,千姿百态的石钟乳,各种挑战你的想象力,哪怕你不愿意思考,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各种石钟乳从眼前飘过,都是享受。在暗黑的环境中,在安静的水流中,时间不经意间流走,人的心境得到极大的放松,似乎到了物我两忘的禅境。这里还有个地下探险的项目,可惜我们时间有限,不能够去了。

  最后一天,终于到了真正的富春江——严子陵钓台。景点共分三部分,首先是小三峡,就是乘船欣赏富春江沿岸美景。站立船头,目光贪婪地被两岸景色所吸引,终于感受到了《与朱元思书》中的美丽。风景如诗如画,其实,真正的风景,又有什么诗画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来!当然,富春江有幸,有如诗的吴均书信,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均传神地表达出了富春美景。三峡没去过,反正我对这个小三峡的名称很有意见,富春江就是独一无二的富春江,何必借用三峡这个名字?难道富春江自甘下人,列于三峡之后?没必要,反正我觉得,富春江相比盛名远播的桂林山水,并不逊色。

  游览完富春江,就是严子陵钓台。严子陵是刘秀同窗好友,在刘秀称帝后屡次征召不就,甘心在富春江做一个钓徒。钓台有不少的碑文石刻,有称赞严子陵不慕荣华地高风亮节的,有批评严子陵不为国出力的`,但我更看到了光武帝刘秀的宽厚仁慈。中国文人达儒穷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世入世各有所选,均无可厚非也无可褒贬,但严子陵的一则小故事,却让我看到了森严皇权下的宽仁刘秀。

  传说严子陵入京,刘秀没有摆皇帝架子,还是同学情深,言谈甚欢甚至同榻而眠,严晚上居然无意间把自己的腿伸到了刘秀的肚子上。第二天,有星象官向刘秀汇报,昨夜克星犯主,恐有祸乱,刘秀大笑:“哪有克星,是我客人来了,是客星无意间碰到了我而已。”在最高权力罪恶化的封建时代,皇帝能有如此胸襟,恐怕绝无仅有。试想下,如果严子陵遇到的是秦皇这样的皇帝,恐怕会被宁可错杀的,还能安心做钓公,受后人敬仰?所以,更该敬仰的是皇帝刘秀。钓台处有两座小山,我们费尽心力登了上去,远眺富春江,画面豁然开朗,青山绿水,连绵不绝映入眼帘,爬山的辛苦一扫而空。所谓历尽艰辛始得幸福,爬山的时候是最有体会了。景区最后一段是龙门峡,是坐木船绕一个湖心岛转了圈,岛上有真正垂钓的地方,应该是垂钓爱好者的乐园,对我们来说,只是再次欣赏了富春江另一段的美景。

  游罢桐庐,感觉山水之美能一至于斯,真正感慨大自然的伟力。人,只能发现美,真正清水出芙蓉的美丽,只能出自大自然。

经典散文5

  昨夜我听了冷月儿唱了很多歌,沉吟良久,我却流下好多热泪。

  其实默默欣赏一个人,或者说默默喜欢一个人,有时却是在欣赏她的个性,虽然说理解万岁,这只是个词语,一句话,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难。

  已经是黎明了,我静悄悄地爬起来,在黎明静悄悄的思绪中,写作会有最美的想象,一个人在灿烂的求知当中,其实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求得对事物的理解,求得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求得对人生和为人的理解……这就是求知之狭义的概念吧?

  曾几何时,故乡的小河失去了欢乐的声音,浪花似乎不再欢腾了,心潮如涌,我想到了大海,海纳百川,这就是它的雄怀,怀之大莫过于天、但它乃与天比齐。“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大海囊吞万物包括悲伤的雄怀,志气!我爱大海,虽然说生活默默的给予了我洒下了很多泪水,但每走一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都在求知、都在求学,都在求索!天文的、地理的、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

  在我们故乡这个文风很鼎盛,诗礼传家很流行的钟腾村,清朝乾隆年间还出过武榜眼黄国梁。国梁之材乃国之栋梁之意,但武榜眼已经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还独创“魁星踢斗”这门武艺绝活。武榜眼就是武举子(举人)在朝庭殿试进仕考试得进仕第二名的成绩的名称。据说武榜眼最后还到边疆平定叛乱,所以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所以朝庭就拨专款修了榜眼府和余庆楼(圆形土楼),这已经是距今好几百年前的事了。

  这是发生在清朝“康乾盛世”期间的乾隆年间的事了!今人为了记念“武榜眼”黄国梁,我的观点还是要摧陈出新,重在继承和发扬新的东西,钟腾这个地理,地下有很多矿藏,有铜等等金属长眠于地下,说明我们的地理是很厚重,憨实的,牢固的,哪么,我们这个地理,既有土楼文化,又有古老的武榜眼文化传承,又外加山青水秀,地灵人杰,必将涌现出千古人杰来的!我们的山水是出奇灵逸和俊秀的,黄仰东老师。二次到漳州来,我们漳州的钟腾人,霞寨人,都积极响应和支持他把榜眼文化重新修行发扬光大,就黄仰东老师一家,就有三个儿子很出色,都是考上大学的优秀人才,我们黄家也走出黄江山、黄江辉、黄江滨三个兄弟,还有黄志强,黄六味,黄永福,黄科元,黄荣坤,黄海森,黄水明,黄福星等等优秀人才,这不能不说是家乡地灵人杰的映衬,是家乡地理的显灵与个人奋斗双赢的写照!

  在任何伟大的时代,钟腾都是腾龙飞凤的,我们今天所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致奔小康的伟大时代,家乡同样也人才济济,大展宏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我们的家乡,钟腾村及横路下组,都会走在时代的最前列的,因为人才首先是实现伟大理想的根本保证,没有人才,社会就不可能滚滚推向前去,去努力发展,所以人才在灿烂的求知当中,也是为了能得以运用,得以舒展自己才能,而且得此方寸之地,可以有舒展才华和用武之地,就象我们的武榜眼,要舒展“魁星踢斗”绝技武艺,也是要有一番波澜壮阔的天地让他去折腾的!

  所以我默默祝福我们的钟腾,默默祝福我们的横路下组,因为我们首先有了人,有了人才,一切事业就有了保障一切事业就可能兴旺发达,也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

经典散文6

  木已成舟,在大河之中漂泊。

  木于山野,在风雨中长叹着。

  木秀于林,在光和水中涅盘。

  又有多少的惊心动魄,都在木中硝烟。

  我只能把一个个的因为和所以,悬挂在树的枝头上,感天动地的故事与传说,在刀光剑影之中哭泣和呐喊,一声声梦寐了你和我的心声,还有那一片片的土地和山野。

  木的战争,木的传说,木的人物,木的传说,都少不了一个个人为的雕琢,从三国纷争的一匹匹战马开始,就在我们的这一片土地上插上了一块块木牌,然后,用那些浓浓的墨水写下了木的大字,流水中的木船载来了一个个的演变,一根根地化为流水。

  难道我就是木命的吗?手里拿着火。

  大声地说:我就是木我是那样的执着。

  我,走在雪地上,削木为斧,

  亲切地和那位买碳的老翁交头接耳。

  我,手握这一根根木头为剑,

  血雨腥风了一个个生命的昂首挺胸。

  从此,那锋利的斧头和火把,

  深入到了木头的肌肤和丰腴的骨里。

  木水在欢欣,光秃秃了一个个的想象。

  木土在呻吟,疼痛了那些饱满的妄想。

  木火在舞蹈,咀嚼着满山遍野的树林。

  扎根于土地之中,呵护着万紫千红。

  于那古老的年轮,在斧锯着血泊遗恨。

  天和地的悲壮与沧桑,人和大自然的息息相关,都用木来搭起了一个个住所,在一根根木的组合之中排列着人类的灵性与风情,无舟晚唱的岁月,在我和你的梦想里,凝重了一次次的灾难之火,在山野的怀抱里夕阳普照,孤独了那一位被流放的诗人和手拄着木头拐杖放牧的老汉……

  你瞧,所有的鸟群无家可归,劈波地飞翔与那些光秃秃的山野上,只好躯身于那些日渐消瘦的河滩上,望着水草的摇曳想象那些木的遭遇,失业了那位伐木工。

  你听,一群群兽们成群结队了生命的.大迁徙,望着那些惨境,石头也燃烧了,携带儿女到处流浪,告别那些默默祈祷的树林,诅咒那位老板,猎手们的枪已经生锈。

  是的,所有的火光和最终的心思,全都在木头上点燃了,在许多不同的目光中飘然情怀,真实了那一片荒山野岭和心境。让我和你都在木头上雕琢自己的丑陋形象。

  我想,和心中的木,不,是和每一片被砍伐的树林一起挥泪着春秋,在一根根的木头上,控诉什么?狡辩什么?在先哲的一句句预言里摊牌,但愿我们要爱护森林和山野,别在摧残自己和万物了……

  木,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大火。

  木,标志着我们的富有和贫困。

  木,组成了我们的心愿和利念。

经典散文7

  我的父亲是渭南人,因为家里穷,十多岁就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现在一百多里地的三原投师学艺,结果手艺学成了,但却在远离家乡一百多里地的三原安营扎寨,这一扎就是七十多年,渭河把骨肉亲情分隔南北,而我大伯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堂兄也就成了两岸亲情的传递人。

  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我的堂兄虽然在西安上班,但渭南亲人无米下锅的景况却时刻揪着他的心。于是堂兄想起了远在渭河北的叔父因为有一把远近闻名的好手艺家境要好的多,于是骑上自行车,带上口袋来寻求亲人的帮助,当然是有求必应,满载而归。以后生活好起来了,堂兄每隔一年都要来看一下三原的亲人。当然我们也常常回老家看望。由于经常往来。浓浓的亲情才不断延续.

  如今,堂兄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他解放初期参军,服役后被分配到西安工作,但嫂子和三个儿子却在渭南老家艰难度日,这一头沉的担子是堂兄的城市生活无滋无味,一点也潇洒不起来。为了解决家中的困境,堂兄不到五十岁就办了退休,让文化程度稍高二儿子接了班。然后回到老家一边亲自照料年迈多病的父母,一边挽起袖子就领上老大老三带着自己的油漆技术走街穿巷,经过十多年的打拼,成效还算不错,父母在他的精心照顾下安详的离开,他在当地落下了孝子的美名。也为三个儿子先后盖了三院新房,并先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堂兄也算劳苦功高,儿孙满堂了,他也从踌躇满志的壮年变成年老体弱积劳成疾的老人,本来是该安享清福了,但儿子们却偏偏要和老子怄气,还觉得老子厚此薄彼为他们的奉献不够。而病了几年的老伴也在去年离他而去,所以老年的堂兄整天面对这些的不孝的子孙实在无法快乐。远在三原的我们经常为堂兄鸣不平,多么好的一个人,难得的好脾气,那么的善解人意,那么顾惜亲情,那么勤俭持家,一心一意为家着想,竭尽全力的为儿女奉献,却命运不济得不到儿子很好的孝敬。真是让人可悲可叹。

  今年春节,堂兄又来三原,忽然像变了个人似的,神采奕奕,焕然一新。不知是水土原因,还是心态好的缘故,头上竟然没有一根白发。过去总是穿着别人不穿的过时不太合身的衣服的堂兄,而今年却是新衣新帽新鞋,一看就是专门为自己量身订作的,得体合身干净利落,人一下子像年轻了许多。还没等我们问其原因堂兄宣布一个令人预料之外的好消息,七十多岁的堂兄把自己嫁掉了。一看堂兄喜呵呵的神态,我们就知道,堂兄终于找到了幸福。

  前天,我们兄妹一行五人专门开车去渭南市看望了堂兄的新家和我们那位还未曾见面的新嫂嫂。看到文雅贤惠,知书达理的新嫂嫂,不由人生出无限感慨,堂兄终于放开了胸怀,开通了思想。寻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堂兄终于看开了世事,看懂了世界,追求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听到两位老人对这段黄昏恋津津乐道,看到新家收拾的整洁而温馨,一种从没有过的感动涌上心头,我为堂兄的明智的选择而感动。我为堂兄伟大的转变而感动。我们衷心的为这对老人祝福,我们衷心为堂兄晚年的幸福干杯。

经典散文8

  所谓成熟,是活得有底气

  懵懂时,我们经常犯错。被别人在耳边教诲,还不够成熟。

  成熟是什么?

  所谓的成熟,是你出远门总会自己带伞,很少再把自己淋湿;是你能控制自己的眼泪,很少再把自己感动哭;是你学会善待自己,照顾好生活。

  所谓的成熟,就是活得有底气。你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将生活侥幸地寄托于外在的一切某一个人。没有人,一定会在雨夜接你。没有人,一定会读懂你的心。

  你终于可以自己扛起肩上的责任,不会再因为某个人的离去而失去了精神的`支柱。

  成熟代表着经历了许多的磨练和失败, 遇到事情就会冷静地面对。你能控制住自己心中的情感做出正确的选择,不再害怕生活的未知,不再害怕突然降临的困难,因为你相信,你有能力解决,你相信,没什么大不了,

  成熟是宽容、宁静和淡泊越来越多,狠、狭隘和妒忌越来越少。

  成熟时即使灾难降临也勇于咀嚼苦果,即使成了命运的宠儿也不忘乎所以。

  你自信而不自傲,对人更加宽容但绝不会无原则退让,你不再讨好别人,开始对自己好,追随自己的心,但不盲目任性。

  你不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你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为你的心中,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

经典散文9

  霜降过后的秋风,吹去了笼罩在人们头顶的乌云,使天空渐渐明朗起来。太阳,照射在挂满苹果的树上,人们满脸欣喜地围在果树旁,把老果树的孕育成熟孩子们小心地采摘下来,排列整齐地放入漂亮的箱子里。果树看到人类对自己的孩子有这种关爱,万分感动地掉下几片叶子。果树梦想着自己的孩子去一个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在孕育后代的路上过上幸福的生活,成长的更加茁壮。被装上车的苹果箱,堆满在车上,就像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一般迷人。果树不由得舒心地摇晃了自己的枝梢看着车子越开越远,果树,这位年迈的母亲向自己进城的孩子祝福,在冷风中摇枝挥手。

  突然,果树看到不远的土地上,一个苹果被人们踩进土里,半边红脸露在地表,不由得心酸地掉下几片树叶盖在苹果身上喃喃道:"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太阳的光辉已经无法改变地球上凝结而成的冷气对地球生物的侵害,反而加剧了果树头上叶子的枯黄,百草万木已经无法感受太阳的温情,那些胸怀梦想的母亲,多么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大棚里,不在像自己一样饱经风霜,有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那些初离母亲的苹果,又怎么知道离开了土地的孩子,就失去了扎根立命的机遇,而把梦想寄托在能进入一个高档楼房的名牌冰箱里,哪里懂得被千刀万剐的结果!

  冬去春来,那颗被人们踩进土里的苹果在风中发芽了,果树看着自己的这个孩子,想起那些进城的孩子,果树的梦想里多么希望他们能在春天的阳光下生根发芽。

  果树这位母亲哪里知道,他们的孩子早已……

经典散文10

  滚云浓雾远天分,晚坐夕阳照吾心。

  树藤倚靠环山手,早把湾河揽睡裙。

  作这首诗大概是在十年前,每当看到天边云霓变化万端的样子,我都会不由自主吟诵这首意境很好、且工巧着迹的诗,它总能带给我一点点亲近大自然地信心。

  前天,抬头看天边云霞共舞,其中不失清明朗曜,湛湛灵灵之态,真有美不胜收之感。思虑这些年,走了很多弯路、错路,红尘滚滚,很难摆脱俗物羁绊。千头万绪,于颠倒梦想中错用其心。老师常说我是个简单的人,要我保持我的风格。简单有简单的妙处,没有机心,更与道近。而这些年,为了所谓生活,心态远没了往日的宁静,我也常思考,这种单纯性,还能维系多久?我已离老师逍遥云水般的淡泊心境差之甚远,总在分别妄想的世界里,如无头苍蝇般跌跌撞撞,疲惫不堪。有时,随眼观云,却难与心境相合,它是它,我是我,心物二元,历历分明。那天,抬头观云,看着天空如布,流云飞笔,画尽造物主之诡谲,那一缕缕白丝尺练、如墨迹泼洒于苍穹的模样,真令我身心震荡。

  我们在物质生活的大道上奔驰戏逐,是否该多一些反观内省,看看我们在做什么?烦恼如电,追名逐利,幻妄相交,以盲导盲,狂傲居大等等。唯独缺乏的是那颗归于本朴天真的心,唯独少了对事物的正知、正见、正行。生活逐渐让我们变成了社会属性合格的人,也在物竞天择的.整体思维下,渐行渐远。曾几何时,我亦效仿云水般的生命姿态,而那些美,已经随着追求安逸生活衍生的烦恼,变得少了许多真趣和自在。境随心转,我没有那么高妙的德操,更没有甚深定慧,所以,对于我这个普通人,烦恼未成菩提,却已障心碍境了。

  云,是那么美,也是那么无常,变化着姿态,犹如人生匆匆过客,亦如白驹过隙。也曾想优雅地活在当下,或取名“云水禅心”、或曰“玄自在”等等,可我读书观云时,真的领会个中三昧了吗?

  云行雨施,万物普育,是它的“行”;幻天飞舞,御风留影,是它的“情”;千姿百态,追质无踪,是它的“性”!

  它的无私、无为和无求,多么像我们本体心性啊……

经典散文11

  江山虽不老,但一样会白头。

  清早起床,看到细雪在晴空中飘散,我想雪不会下得太大。更不会看到地面积雪。所以对这次的雪没抱太大希望。本该越来越强的阳光,却愈来愈弱。寒风一遍又一遍的吹,地面也被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雪浸湿了。慢慢地,雪粒变成了雪花,在空中飞舞。雪花洋洋洒洒地下着,像是妙龄少女的白裙,又像是翩翩少年的白色衬衫,雪花还没落地就融入了大地。

  洋洋洒洒的雪,洋洋洒洒的我们,青春正茂,不会拘泥,更不会畏惧。有的只是不顾一切去追求去争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逝去了最初的梦想,甘愿平凡,不,是甘愿平庸。困难重重,却不见一丝成绩。就像雪花飘飘数个时辰,仍未见积雪。看过很多寓言表达,成功和失败就差最后的坚持。可是又有谁将最后的坚持放入生活去品味。

  在我们最美的时光里,曾有无数个梦,有上千个计划,有上万个想法。也许,我们付出了行动,但是回头才发现,行动与最初的想法距离越来越远。面对现实,我们恐慌,只好拿游戏来麻醉自己,让酒精带我们远离现实,结果却发现。自己甘愿平庸。

  在炊烟升起时,我才发现,眼底江山竟出现片片白迹。是江山真的.老了,还是自然的轮回,原来“老去”这样的事江山也无能幸免。

  在雪中,几个三四岁的儿童快乐的打闹。却不曾疲倦。甚至有点热了。在一旁的大人,却在一旁边聊天,边看着他们奔跑。大人们却冻的跺脚,但他们却没有奔跑,打闹的活力。

  在我们成长中,我们好像渐渐地变懒了,行动力渐渐减弱。我们好似世界的旁观者。但是我们的青春终究是我们的,不能在观看中走完自己最美好的光年,在旁观中荒芜了自己的青春。

  江山不老,染了一头白发,青春易逝,我们岂能儿戏。

经典散文12

  曾经见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一个人在路上走着,是散文;一个人在路上走着,掉进了沟里,是小说;一个人在路上走着,忽然飞上了天,是诗歌。”这段话非常形象地指出了不同文体的特点。小说靠情节,诗歌在于想象,而散文贵在平实而富有情感。或者说情感自然真挚地抒发,是散文的灵魂所在。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道:“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他认为,文章的情感是第一位的,是文章的根本,语言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一篇没有真挚情感的文章,就没有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文字是没有价值可言,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我们常常困惑于散文的写作水平无法提高,就下功夫在语言上进行雕琢,在文章的形式上进行结构,或者追求文章内容的新奇刺激。其实,当我们尝试散文的写作时,当我们的文字足以恰当地表情达意,我们的语言就足以胜任散文的创作了;当我们用纯熟的语言把想要表达的东西条理清晰地呈现出来,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语言组织能力,具备了写好一篇散文的基础。如果写出来的文章还不能令人满意,可能就不单单是技巧问题,说明文章并没有把作者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或者是文章缺少最真挚的情感,而没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就如同没有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文字又如何打动读者呢?我们不妨这样想一想,当我们动笔写一篇散文的时候,我们是否倾注了最真挚的情感?如果我们的文字连我们自己都打动不了,我们又如何希望我们的文字打动读者呢?自己没有倾注真挚的情感,就自然无法获得赞许,这样的文字又如何提升品质,成为文字中的精华之作呢?

  散文是需要技巧的,但所有的技巧都是为抒发情感服务的。如果我们不能明了这一层,我们就会陷入散文写作的误区。读过很多这样的文字,有非常高的表达技巧,语言的运用可以说已经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了。可文章就是无法打动读者,让人感觉像是一片浮萍,飘在水面,看起来很美,却缺少内涵,不够厚重,感情苍白,没有灵魂。

  曾经喜欢一个人的'文字,他的语言很美,文章的内容也很感人。随着对作者了解的多了,发现他的作品大多存在虚假的编造,用虚构的人物和编造的情节来欺骗读者,违背了散文的创作原则。散文不能真挚地抒发情感,尽管文字的技巧很高,终究还是没有生命力的。散文不是小说,应该时刻记得有一个真我在。

  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就是行尸走肉;一篇文章没有灵魂,无异于一堆毫无生气乱码。

  用手中的笔,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抒发内心最为真挚的情感,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我们可以寄情山水,我们可以托物抒怀,我们可以发思古之幽情,我们可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无论我们写什么,那种感受都是自我而独特的,那种情感的抒发都是自然而真挚的,这样的文字就自然会有新意,有真情,有灵魂。

  我们不妨去读一读那些让我们过目难忘,刻骨铭心的文字,让我们明白文章的灵魂源于情感的真挚,文章的生命得益于文章的灵魂。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是这样抒发内心的悲愤的:“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满怀的悲愤娓娓道出,读来不禁感慨系之矣。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是这样抒发失去亲人的痛惜之情的:“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这样的文字读来,谁又不为之动容呢?又有谁不被文字中那真挚的情感所感动?又有谁怀疑作者情感的真实自然呢?《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明代茅坤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古人所言想来当不谬也。

  还有我们所熟知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朱自清的《背影》等等,哪一篇不是情真意切,读来潸然泪下呢?所以南宋谢枋得在其《文章轨范》中引用安子顺的话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真挚的情感是一篇文字的灵魂,只有有了这样的灵魂,你的散文有可能达到最高境界。

  只满足于熟练掌握了散文写作的技巧是不够的,只有我们在写一篇文字的时候倾注了我们真挚的情感,我们才能创作出高品位的作品。动手写文章之前是否问一问自己,所抒发的情感是否发自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的情感是否真挚?否则,我们不要去写。因为每一篇文字要想打动读者,首先要感动作者,自己要感动,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最真挚的情感,否则是难以做到的。蕴含了真挚情感的文章就有了灵魂,有灵魂的文字是会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喜爱的。

  不要用华丽的辞藻来掩盖情感的苍白,不要靠结构的技巧来替代情感的倾注,不要让我们的散文失去应该有的灵魂。否则,我们将无法提高我们的散文创作水平;否则,我们那些技巧纯熟的散文将流为无病呻吟之作。

  有优美的文笔,更要有真挚的情感,这样的散文才是上乘之作。

经典散文13

  一个新闻工作者为什么要关注三农问题?种植农业的农民为什么自己却消费不起有机农产品?中国最贫穷的人为什么是为中国大多数人口提供生命之源的农民?我们在这个时代寻找着什么,又缺失了什么呢?《食为天》以一种温和的叙事向大家展现了食物生产者――农民和土地的现状。

  在这个镜头下面,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关于食品安全的故事,而是在这个有机农业发展充满各项挑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者付出的努力和更多普通老百姓的选择。该纪录片讲述了北京天福园,有机农作物市场与张志敏老师的故事。张志敏老师曾经在国企做过外资,驻外担任过外交官,精通多门外语。非洲外交官任期结束以后,她回到国内,身体开始经常在吃完饭以后出现不适,呕吐、头痛、睡不着觉等病痛缠身,去医院检查并无大碍,也没有具体的病情。具有中医药知识背景的她越来越怀疑是自己吃的东西出了问题,于是她半路出家成为一名农民,自己为自己的健康做保障。

  纪录片里面展现了一个最有趣的现象是:中国农业大学里面的高材生所学的是如何施肥,如何研发新型的肥料来增加产量,他们是农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而国家的农民是弱势群体,他们没有权利来定价自己生产的有机农产品,中国目前也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来保护这样的勤恳的农民――他们致力于生产健康绿色的农产品。

  消费者也应该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消费者对于食物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影响最终农业方式的转变,每一次简单的消费都是为生态环境投上一票,为食品安全发展投上一票,因此消费者需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更加不可否认的是,做有机农业的小农是孤独的,他们缺乏社会支援,大多数农民不适合做有机农业,因为做不起也没有技术做。“其实这么多的艰难困苦都没有让我悲观失望,因为心里有一个深深的'希望,对于生命、对于光明的向往。就像麦地里的麦子一样,现在在这土地上你看不到麦子,还没有发芽起来,但我希望的是哪天就不经意间,绿色就覆盖了这个田野。”张志敏老师说。

  《食为天》:“一部关于食品安全的纪录片,没有动魄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普通人的食物生活,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展现一个团结合作、环境可持续保障与餐桌安全的食物体系。”

经典散文14

  入冬以后,地里就没有什么农活了。可王老汉还是每天都担着鸡屎羊粪,或背着个叉篓、拿着把镢头,趁着中午阳光正好,或是午后天晴无风之时,有事没事地就到地里去转转。有时也不管早晨或傍黑,一天总要出趟门。还不到集市,又懒得去儿女家里添麻烦,也不用骑孙子给买的三轮车,就到地里遛一圈。

  屋里边还没有点火炉,坐上一会就有些冷。安了大锅盖子的电视又没几个台,多咿哩哇啦地说藏语,看不一会就有些烦。花生早剥完几化肥袋子啦,够换油吃。剩下等价钱好剥了卖,也不急。蹲在门口卷颗烟,钻云吞雾地抽几口,也把羊从圈里牵到了院子里的楝子树下面,又抱了花生秧让它嚼。鸡也喂了,狗还不该吃东西,尽管摇头摆尾地撒着娇,也大可不必去搭理它。于是,就裹了裹儿孙们打工回来时给买的新棉袄,也不给老婆子招呼声,就顺手拿了提篮子,肩上扛了个小锄头,吱呀”一声开了门,不紧不慢地向坡里走。

  收秋后的花生地里,落下的花生已发了芽,长了棵。经霜后就黑了叶,不过枝枝蔓蔓地还绿着,这里一丛那里几棵的,地就不显得寂寞。竟还有蚂蚱或飞虫趁着这正午的阳光,蹦跳着,从这棵秧苗飞向那棵枯草,或落到坷垃下不见了踪影。坝沿上的苍耳子棵、野茅草什么的早就干透了,走过去就会不小心沾了一裤腿的小刺球或带尾巴的小尖刺。几十年前这可是烧锅做饭的好柴火,只是这些年都用煤球或树枝,年轻人还用电用煤气,这东西就在坡里傻站着,风吹雨林地朽了去。只是不象自己小时候,能点了火柴烧荒玩,迎着风点了火,一串火苗随着风势往前跑,浓烟滚滚的很好玩。现在村里、镇上的管着呢,不让串荒烧秸杆,说是城里有雾霾。王老汉有时不明白,城里的小车挤满了街,哪个不是烟屁股?有了雾霾空气差,倒怨起庄户人家的.一把草。不烧就不烧,王老汉想,现在的孩子电视、电脑的有的玩,谁还象以前那样坡里地里地野?谁还会闲得没事烧荒去?

  玉米秸也成了废东西。不象以前缺吃少柴的光景里,人们不只每天做饭要烧柴,烙煎饼、烀猪食,更是离不了烧柴禾。秋后冬日里,扫树叶,用竹耙搂坡沿路边霜打的草,就成了大人小孩常做的事。刚会跑的小屁孩就知道拿了铁条串树叶,等稍微大点就懂得拔了嫩茅根、甜秫秸什么的,让嘴馋的孩子捡拾把柴禾拿来换。若是路上见了树枝或朽木,更会欢喜地捡了去。玉米秸就成了硬质的好柴禾,烧鏊子烧锅时可以引了麦秸、干草的慢慢烧。可现在很少有人家再烧玉米秸,所以秋里掰了玉米后,就用镢头砍了堆到沟沿边,风吹雨淋地沤腐着。有的不等地种麦子,就任它在地里傻站着,来年开春再拾掇。

  地瓜刨得晚了些,秧子都遭了霜,这里一摊那里一堆的,倒象是烂透了的脏衣服。也就不甘心腐烂的竟发了芽,抬头伸腰地向上长。地里就显出一些生气来。地瓜早就卖完了,现在没人家再吃瓜干面煎饼,也就不用切晒地瓜干。一到霜降前后,用镢刨或开了手扶翻出地瓜后,拧了泥,装了车,拉到镇上就卖了。镇上替粉厂收地瓜的摊子好几个,一天刨了拉了去,过秤就付钱,见钱快着呢!二毛多一斤,一亩地能卖七八百,不少了。收地瓜后没下过场象样的雨,土茬还是新翻开着的。王老汉用脚踢踢垅沟里的土,竟有落下的地瓜露出来。这是谁收的地瓜不仔细,白白地埋在地里烂掉了。王老汉就用锄头刨起来,一小会竟捞了小半篮。

  没有风,日头明晃晃地挂着,下腰挥锄地干了会活,王老汉就觉得身上热呼呼地要出汗。他用脚搓掉锄头上的土,扛到肩膀上,提着篮子向地边走。坝沿上有棵老枣树,有些岁了。他记得这树在自己小时候就这样弯着身子生长着,那时候秋里夏里地和小伙伴们树上树下地疯,不怕枣枝上的刺扎破了肉,也不怕蛰了毛子蛰疼了腿。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自己不知不觉地就老了,这树还每年郁郁葱葱地生长着。

  蹲在树下卷了颗烟,王老汉美美地抽起来。几只麻雀在不远处的一地枣叶里蹦跳着,还相互“叽叽喳喳”地闲聊着。这东西倒是不怕冷,冬里夏里地不闲着。王老汉想,这小家伙不娇贵,倒比燕子、山雀的泼实得多。燕子一入了秋就飞得没了影,费劲劳力地搭了窝,一年倒有几个月清闲着。而且活得很仔细,一到春里天暖了,就忙不迭地去河边衔新泥,一点一点地垒好了,又仔仔细细地衔些草呀枝呀地铺新窝。吃食也是很讲究,说吃什么虫就专爱吃什么虫,想嚼什么米就专挑那种米,还怕冷怕热地去迁徙。哪象这庄里坡里遍地都是的麻雀,泼泼辣辣地过活着,很随了庄户人的日子了。

  抽了颗烟,看看日头还高着,王老汉就捻灭了烟头站起来,他想顺路去菜园里拔些芫荽去,这也是昨晚老婆子交待的。傍黑时小儿子提了羊腿送过来,说明儿立冬煮煮喝,年纪大了能抗冷。儿子孙子的孝顺呢!王老汉虽然嚷儿子乱花钱,心里还是美不滋得暖。想想现在日子真是好过了,小时候一年吃不了几回肉,这临老了竟能随意地吃。以前年啦节啦地吃不上肉,现在立个冬就要喝羊汤,真是变著名堂地找节过。

  菜园就在河南沿,分把地里种了七八种菜。靠路的一趟山药早收了,山药豆子烀了咸蒿菜,山药等过两天拔了萝卜一块埋土窖。白菜还能长几天,圆滚滚地灌满芯。韭菜早老了叶子不能吃,就让它自生自灭地腐烂去,干叶子能护了韭菜根,一开春就又油油绿绿地发出来。辣椒棵还没想着拔,红的、绿的椒子还一撮一捏地乱挂着。大葱也要过几天刨,干干叶子好存放。芫荽、菠菜的还绿着,立冬时的芫荽正好吃,没有夏天里的臭吧味,王老汉就蹲在菜畦边很细心地用锄尖剜起来。这东西还嫩着,又连着干了几十天,霜降后也没有再浇水,用手很难拔得出根,那样就碎了叶柄不成棵。

  拔完芫荽站起身,王老汉边搓弄指头上的泥,边向菜地旁的麦地看。一畦畦地麦苗很旺实,早脱了刚出苗时的嫩黄色,一地绿绿地很看。虽然几十天没下雨,可墒底到还不缺水,再加上天还不算冷,麦苗就晒暖饮露地生长着。麦苗很会喝露水,清早到地里走一圈,你就能看到露珠全滚进了麦叶半卷的叶筒时,既使叶尖上晶晶莹的水珠儿,也都落到了麦根旁,滋滋润润地保了墒。

  立冬了,天就要变冷了。可麦苗一点也不怕冷,哪怕浇了井水结了冰,等来年开了春,照样会分孽长起来。最好冬里来几场雪,厚棉花似地铺开去,那麦苗就会你挤我,我挨你地,舒舒爽爽地睡了去,也会有耐不住性子的就探出了绿色的头,向呼啸的寒风打探着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王老汉似乎听到了,不觉舒心地笑起来。他好像看到了,这一地的绿,随着季节的变换,已是一片金黄。

经典散文15

  青春是激扬的舞步,

  青春是嘹亮的歌声,

  青春是七彩的画卷,

  青春是动感的线条。

  如果说每个人都会记住一段时光,那青春的时光就会让你无法忘怀,你是否有过青春的无悔拼搏,是否多年以后还可以有个死心塌地肝胆相照的死党,是否有过恋爱的刻骨铭心,是否记起多年前印象最深刻的老师,这一切不会因毕业,而让青春光阴的流失,渐渐远去,因为青春是永不掉色的记忆。

  ——题记

  (一)感恩时光

  拎着行李箱来到大学校园,仰望着天空,给自己许下诺言,我的青春将在这里搁浅,一切不可知,新鲜而好奇,梦想正在前方闪闪发光。直到多年以后,舞蹈、电影、音乐、小说、戏剧、这些艺术形式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从不舍弃,终身相依。

  我的大学是艺术的殿堂,在这里的课堂有很多人文和艺术的课程,挖掘了很多才华横溢的作家,舞蹈家、主持人、音乐家,在这里囊括了最热爱艺术的人们。而我们的梦想也正式的从这里开始,我们在课堂中聆听、感受和欣赏中西文学作品,我们在戏剧艺术的课堂中,交流碰撞出作品思想的火花。我们辗转在不同的教学楼之间,便可以看见穿梭着不同的学生,很容易能看出他们的艺术气质,时而也能听见来自播音室、表演室、声乐教室中传来或浑厚或深情的嗓音。而我们也在属于我们的阶梯教室,观看着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影片,不同风格的导演是如何去解读编剧的剧本,既是演员的镜子,指导角色,又是流淌在画面中的音乐人,让一大批学生就这样沉迷在了那个奇特魅力的世界,那个声色朦胧的、意境的、诗意的世界。激发了他们太多创意的灵感,去迸发自己的激情,张扬自己的独特个性。

  我们体会着不同作品的音乐运用,大提琴、萨克斯、钢琴、怎么运用怎么诠释,第一次知道了马友友的大提琴曲,第一次用班得瑞、神秘园这样经典的天籁之音,去诠释自己的叙事作品。第一次进行剧本创作,从构思,编排到执导。舞台上光影交错,台前演绎着我们的青春,幕后编织着我们的梦想,那些年的青春是美好的,那些年的青春,编织着别人的梦,也编织着自己的梦,从舞美到灯光一切都显得很文艺。当然除了文艺以外,我们还承担着电视专题片的策划、摄影、解说词的撰写到幕后的剪辑制作,这些大学时光,共同成就了我们青春最美的记忆。我们执着的坚持梦想,我们的青春在这里疯狂。

  大学中不管是专业课还是业余时间,大部分女孩都会练习形体,那些年红舞鞋编织了少年时期脚尖的舞蹈梦,在大学时代真正的接触了最美丽的人生。夕阳下的校园格外美好,音乐琴房中婉转入耳的琴声,篮球场、食堂、演播室随时都活跃着各色身影。青春让有着纯粹梦想的人学会拼搏,付出努力,让我们不虚度光阴,不管学习什么,都是在丰富生命,做一个情感细腻的人。

  (二)学会珍惜

  记忆就像一串珠子,一颗一颗穿在一起,这样才能让思绪连贯,每个人都有一段值得想念和记起的关于青春的记忆,我想我的这段记忆应该是在我的大学时代。

  大学时代的每个季节在印象中都会上演一段故事,关于友情、亲情或爱情的故事,比影视剧中的生活 往往更加的精彩,这不是我们执导的,而是生活真实的存在。从走入寝室的那一刻,遇见了三个女孩,依依,雪婷,还有小尹,我们就这样成为了室友,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闺蜜。从相处、磨合、到心有灵犀,每天嘻嘻哈哈,没心没肺。有争执,有抵触,但却始终很快乐。在那里我们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得的四年大学时光,现在回想起来以至于念念不忘。我们相约去教室上课,坐成教室的一排,倾盆大雨,我们拎着开水瓶穿街去面包店的狼狈不堪,用饭盒去食堂打饭后又坚持回寝室享用的那份开怀,一起去参加学生会竞选演讲,猜测着台下的学长学姐会给自己的分数,无疑是争取在大一时,到社团或学生会中锻炼自己。

  这些或欣喜或沮丧的日子,是青春最好的见证。直到被孙依依同学解读为以后出的一本书名叫《婚姻、亲情和自己》,让我们豁然开窍。一个为恋爱、为家庭,为自己而活的女人,这就是当时的我们,20岁的年龄,20岁的情怀,从未远离的纯真。我们一同分担着生活中一切如意和不如意的事情。相互帮助,这种帮助不仅仅是完成学业,以及我们能够更好地化解在思想中遭受的烦恼。我们彼此珍惜的走过了4年时光。我们从新同学变成了老朋友,也结识更多的人,遇见了,就是一种缘分。

  (三)永不褪色的是爱情

  爱情,总会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大学时,爱情总会被人深情凝望和守候,凝望那最美好的馥郁芬芳的玫瑰,美好纯真的爱情是恋人间最璀璨夺目的.珠环,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爱情的告白,也是心中的皆大欢喜。校园路上穿梭着漂亮的女孩,她们的得体的衣着,体现了不俗的品味与时尚代言,楼下站着懵懂的青年,是否向往着爱情,寸步不离的坚守在楼下,想着浪漫的约会。食堂,图书馆,校园的林荫小路,甜品店,成为理想约会的地点,偶尔去看一场电影是不错的选择。

  不知在那个时候,大学校园中相遇的恋人,会因为张艺谋的宣传片《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留住了多少同学的心。吸引他们的是成都印象,成都情怀。一座包容拥有一切可能机会的城市,最重要的是这里是慢生活节奏带来的休闲的都市情节让人无法遗忘,爱情也会让人越陷越深,真正走到一起的你们现在是不是无悔当初的选择,希望美好能够延续,爱情总是让人期待。

  (四)真正的艺术家

  真正的艺术家是谦卑的,他们是艺术领域的前辈,学生们关注的不仅是他们博学多才,艺术功底,更多的是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人格魅力。让我大学四年无法忘怀的是引领我走入的戏剧创作的旷老师。学生的每一次作品,受到老师的细心点评,指导,将课本的精华浓缩进了自己的课件,他辛勤的付出,也收获了学生的成功,这是作为老师的欣喜。他将艺术自始自终的融进了自己的生命,一辈子与艺术结缘,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值得学生们由衷钦佩。

  (五)毕业季节

  那年夏天,我们毕业了,从不在青春中迷失自己,拍一部毕业季的影片,为自己赢得喝彩,没有焦急,因为内心很知足很满足。离开,不意味着遗忘,那些在夕阳下从不停下的脚步,那些为未来奋斗的葱茏岁月,不说想念,也不说分别,拎上行李箱,告别校园,我们即将远行,一个华丽的转身,不留遗憾。因为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储藏,储藏的还有我们的青春时光,带上美好的人生信念即将扬帆起航。不管在哪里,永远祝福,请不要迷茫,我们的未来便是扬起生活的风帆,乘风破浪,勇往前行,不惧困难。山高路远有人走,海阔水深有船行,千难万苦无须怕,黑暗过后是天明。不管在哪里,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

【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感恩父母的散文05-30

散文技巧,散文阅读答题技巧08-30

追忆的散文06-15

优秀散文07-21

经典散文语录11-05

夕阳的散文01-12

真善美散文02-14

优美散文02-10

伤感散文05-15

优秀的散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