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风匣的散文
常言说:“老鼠钻风匣——两头子受气。”如果你去榆中农村见过老古式的风匣,你一定会对这个歇后语有更贴切的理解。
风匣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榆中农村家家家户户普遍使用的扇风做饭的工具,它的功能类似于现在的鼓风机。虽然风匣的作用就是“煽风点火”,但在农村,一般不叫“扇风匣”,而是叫“拉火”。风匣的结构很简单,全部构建都是木质的,主体部分是用1公分左右的木板套接成的高50公分,宽30公分,长120公分左右的长方体,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把它当成大木箱子。风匣里面有一块起推风和挡风作用紧靠四壁的木板,周围用胶皮或毛绒之类地东西缠绕着,中间有两根木条一直通道风匣外面的拉手上。靠左侧的底部,有一道用木条粘接成的10公分左右的暗道,中间有两个活动的小木片,木片前面是一个出口,连到灶火的进风口处,这就是风匣的出风口。外部根本没有装饰,除了拉手外,就是前后各有一个十厘米见方的洞,洞里面有一块刚好能遮住这个小洞的活动木片,当挡风板往里推时,风匣后面的木片会合住挡住小洞,使气体不会外溢,只能顺着下面的暗道流出,到达出风口。前面的则在空气的作用下打开,外面的空气会被吸进去。等往回拉时,前面的合住,后面的则打开,如此三番,不论是推还是拉,出风口总会有风。我从来没有考证过风匣的发明者是谁,但这个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风匣在没有电的时代,却给农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我的家乡通上电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初了,加上经济条件落后,生火做饭实用的燃料都是农作物的根茎,因此,儿时的记忆里,推拉风匣的响声一直萦绕在耳畔。我也曾经常帮着母亲推拉风匣,有时性子急,胡乱地再灶眼里塞满草,然后使劲拉风匣,因为灶眼里充满了草,火一点燃,在风地驱使下,往往会从灶眼里喷出来,如果躲闪不及,喷出的火焰就会烧焦头发和眉毛,这时候,母亲便手忙脚乱地在我头上拍打几下,笑着叮嘱我小心。其实,在我的孩童时代,这种“火烧眉毛”的趣事经常发生,现在回忆起来,心底竟生出一种莫名的温馨来。
风匣不大爱坏,一台风匣经常能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只是时间长了,每次推拉,进风洞后面的木片就会“啪”“啪”地响起来,后来看到一句批评人的谚语——“有气的风匣,没在啪嗒(读pia ta,大概意思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干,不要故意卖弄或扩谈阔谈)”,结合风匣的实际,真是忍俊不禁,也真难为了创造这个谚语的人,说得真是绝妙之际!就像创造“老鼠钻风匣——两头子受气”一样,你不得不感慨,最美最深奥的语言其实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的家乡——榆中北山开始进行农村锅灶改造,俗称节能灶,其实,这次改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将风匣换成了小型的手摇鼓风机,灶眼门按上了活动的挡板,如此一来。不但避免了“火烧眉毛”的危险,又提高了火力。鼓风机的样子就好像是个倒放的大“9”字,结构及其简单,里面是个风扇,外面按一个摇柄及转轮,用一根皮带连接,轻轻一转,风就会源源不断地吹出来,这要比风匣轻巧、实用的多了,虽然时间一长,皮带容易断裂,但这难不住聪明的庄稼汉,他们会用粗麻线拧成绳照样使用,效果一点不比皮带差。
而今,惠农政策不断推行,家乡的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农家受益于沼气池改造工程,开始使用经济环保的沼气做饭了,还有些农家直接摒弃了传统的锅灶,开始使用各种电器。自此,灶房里烟灰四溢的现象少了,风匣的“啪嗒”声也消失了。虽然在很多农家的灶房里还能看到手摇鼓风机,但完成了历史使命的风匣彻底退居二线了,它们或被拆卸开来做成其他家具,或被当成柴禾填进了曾经相伴的灶炉,而那些幸存下来被束之高阁的风匣遗忘在农家的某个角落,但我期望,也许有一天,这些幸存的风匣能成为古董走进博物馆,让现在的孩子们通过它们能够穿越时空,去了解过去的日子,过去的生活,而这,对于他们的一生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