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 百文网手机站

嵊水村郊的散文

时间:2021-03-19 19:22:28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嵊水村郊的散文

  住惯了大西北的暖炕,浙江嵊水冬季的冷被子是不习惯的。整个身体裹得严实了,可是稍微翻一下身,便很是不适。嵊水的人没有这样的感觉,特别是老人,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天还未黑,就围着被子给孙子、孙女讲汉武大帝或是朱元璋偷牛吃的故事,直听得小孩睡着了,老人叹一声,也就睡下了。

嵊水村郊的散文

  嵊水的小孩和老人的关系特别好,小时候就跟着老人睡,等到长大了,也不分屋,就在旁边摆一张小床,床挨着床。清早醒来,也不忙着起床,老头先抽一袋烟。老婆子就开始骂了:大早晨的,老头子抽什么抽啊。孙子、孙女就在讲,他们老师是多么多么的凶,罚哪个同学站了。

  “爷爷,我今天肚子有点疼,你摸摸,还发烧了呢!不能去上课了,爷爷,你给老师打电话吧?”

  二

  嵊水村子里家家养狗,狗是村庄的守护神。

  狗吃饱了,也不呆在家里,就出去四处转转,像个悠闲的流浪者。

  小狗背痒痒,对着树上蹭痒,直把树摇得乱晃,惹来一顿大骂,它像个委屈的小孩悄悄地走开了。

  大狗听话,吃完了就离开家流浪,该吃的时候就回来。听到主人的口哨,也得回来。狗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

  嵊水的人爱给狗起名字。黄的叫大黄,白的叫小白,黑的叫二黑子。听起来很有意思,外地人过来,看见大人骂狗还以为是在骂孩子呢。

  抗日战争时,日本人侵入嵊水,所以嵊水人很讨厌日本人,于是,有的狗又有了名字叫小泉。

  三

  这里的冬天是没有雪的。有的老人在南方呆了一辈子。听到雪,有的好奇,有的'害怕,那多冷啊。老人不远万里,坐汽车,再坐火车,走了几万里的路,就是要到西北看看雪山和雪。这大半辈子都过去了,可不能让自己再有遗憾。

  嵊水人很干净,大小便都装在木桶里,每天挑到田地里。每家的田地头都有一口大缸,专门装肥料。北方人要是乍一看,还以为是泡菜用的呢。

  老人老了,辛苦了一辈子,有儿女供养着,生活在乡下,一切已成习惯了,要是到了城里还真不习惯了。城里车多人杂,哪里有乡下好啊,吃穿不愁,没事情去转转,看看自己将来的家,儿女都为老人选好了坟地,风水好,符八卦,合阴阳。

  土地啊,土地,养了我一辈子,我就快和你到一块儿了啊。

  四

  嵊水村村有山,山山有竹。老汉在家闷得慌,上山去,打些松枝回来,既可以活动筋骨,又可以做中午的烧柴。

  松枝烧饭,噼里啪啦的,又好听,又耐烧,煮出来的饭也香。

  门前也有竹,苍绿苍绿的,即使是冬天,也是那样的绿,绿得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冬季有伐竹的人,那都是年轻人干的活儿,伐竹的人拉着碗口粗的竹子,拖着地面,唰唰地响。

  拉到山下,等着拖拉机来拉。

  竹子编成板凳、凉席,那睡上才叫舒坦呢。嵊水人用自己编的家具,用着舒服。

  五

  七十岁的老太太,打着把小花伞,顺小路而走,雨天要烧香,阴天要拜庙,这可是咱乡下人的规矩。

  先到土地庙,点上蜡,上香。然后再到大庙,给观音娘娘,还有龙王也上一炷。再到小盒龛烧一个纸灯笼,许下许多愿望。

  看庙的是个老太太,七八十岁了,没有子女,村里养着。她一边理着松枝,准备做饭,一边和来上香的人拉拉家常。

  来的次数多了,看庙的狗也就不叫了,最多就“汪汪”两声,似乎在告诉观音娘娘,有人来拜您了。

  土地婆婆和土地公公地位低,住小庙,他们的面目被遮盖起来。观音娘娘住大庙,可是面目并不和善。

  泥塑的,涂上颜料,地方艺人修建,村长捐钱,成本低。

  六

  嵊水进来了铁牛,人就清闲多了。

  个体户老王头也开始盖新房了,两层的十六间房,简直就是一座小别墅。

  行人来往,互打招呼。

  “盖新房子呢?”

  “盖新房哩!”

  一阵爽朗的笑。

  打竹板的人来,唱一段吉利。

  “打竹板,响连天

  村民个个都欢喜

  ……”

  要喜钱哩。

  打竹板的远去,嵊水在暖暖的太阳下,祥和宁静。

【嵊水村郊的散文】相关文章:

贫村散文07-02

霍村散文05-17

石头村散文11-05

村裂经典散文12-17

《夜泊水村》赏析06-17

关于水的经典散文05-13

女人与水-经典散文05-15

经典散文为水06-11

经典散文《赏水》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