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席散文
小时侯每年到了腊月十几里,母亲要准备过年吃的面粉,挑一个晴朗的日子,把百十斤小麦和一个大盆搬到院子边,父亲挑一担水倒入大盆内,再挑一担水放在旁边。母亲在大盆边的小凳子坐着,父亲把小麦撮一些倒入大盆中,母亲就用一个竹捞捞(也叫灶篱子),在水中搅几下,顺时针方向、左低右稍高地在盆里水中旋转几圈,一部分小麦就进入竹捞捞里,端起来沥水,倒旁边放在脸盆上的竹筲箕里继续沥水,这就叫淘麦子。把洗净了灰尘,淘尽了沙子泥土的小麦倒在一张放在院子里最向阳的躺席上。尽管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但气温低,不易晾晒干小麦上面的'水分,有时还会结冰,母亲还需拿一干毛巾,把倒在躺席上的麦子用毛巾把水吸一吸,然后薄薄地铺上一层晾在躺席上,有两天的时间就能晾晒干,父亲再把小麦送到粮食加工厂去加工成面粉。
那时,躺席是一般农家的大物件。原来我家没有,需要用时,母亲到东家借、西家借,往往我们需要用时别人家也要用,很是不方便。那年父母亲下决心要添置一个躺席。记得有一年的秋天,父亲从离家五六里外的王家湾一个扯皮亲戚家买了三根茶缸粗、几丈长的大斑竹,那家还送了我家三根小竹子,编一个躺席的竹料基本够了。然后不久,有一个从四川上陕西到处找篾活的匠人,就请他给我家编一张躺席,工钱说定、管吃、管住、管吸烟。这个篾匠技艺不错,把竹竿从中一剖为二、二剖为四……直到全剖成一指宽的篾条,再把一根根篾条剥成薄如纸板一样的篾片,通常取一半青一半黄两部分。篾片盘成大圈,放入水沟里浸泡十天左右,使其有了柔韧性,就可开始编躺席了。一片青篾、一片黄篾,一片挨一片,密密实实,不透光亮和风。躺席六尺宽、一丈多长、两头用从中剖开的刀把粗的、略长于躺席宽的竹竿夹住篾片茬头,用细而柔的青篾片捆扎紧,用砂纸把躺席内外的毛刺打磨掉。用时先把地面上扫净,再检查一下地上有无小石子,否则可能将躺席面垫成一个小洞,影响躺席的寿命。不用时,需要两人从一端的两头,按住挡头的夹竿,轻轻向内卷起,卷到另一端成一直径为一尺左右的圆桶,用细绳从中间捆住,收起架在木楼上。
过去,场院地面都是土地面,又无如今的彩条布等,晾晒粮食为了干净,且不混入沙子、泥土,都离不开躺席。到了中秋节前后,该收稻谷了,收稻谷又叫打谷子,这打谷子的工具——拌桶,为了防止谷粒在脱粒中从边沿蹦出,就在拌桶除了打谷子的一方外的三方将一张躺席插入,这躺席在收稻谷时就成了一件农民离不开的农具。
躺席在农村还有一重要用途——缝被子。过去没有被套,被子由棉絮、被子、里子缝在一起。家里人多,经常要拆洗被子,母亲就要常做缝被子这活。把家里堂屋腾出一块地方,把躺席铺开,用湿抹布擦去灰尘,先把被子的里子铺展在躺席上,再由两人把棉絮放在里子的正中,与两端、两边等距离,里子的四周都比棉絮宽,如果被面是棉布,就把同棉絮一般大的面子铺在棉絮上,然后把里子四边翻来压在面子上,用一寸长的大针,穿单股白棉线把四周缝起来,再顺长均匀引三道行线,把里子、棉絮、面子用线缝在一起。每道线,里子上两针一指宽间距,面子上两针一寸长间距。如果被面是绸缎的,先不铺面子,把中间三道行线引好,再把面子铺上,把里子四边翻上压住棉絮和面子边,缝好四周。那时像牵铺被里子、棉絮、面子这些活,我从小就看母亲做,后来常给母亲帮手,次数多了,干这些活就很顺手在行。
那些年,村上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来的客人多,都要在自家门前院子里搭上一个大棚,棚里同时要能开六席或八席,用于宴请答谢客人。搭棚虽没有修房那么复杂,可也不是个简单事,棚全靠在邻居各家借来的躺席盖顶、围起四周来。过红白事,俗话说的好:“支客怕搭棚,厨倌怕抱笼”,这都是辛苦活。后来有了彩条布就不再用躺席搭棚了。
躺席,现在农村已经很少见了,过去它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做出的贡献还铭记在那一代人的心里。
生活路漫漫,躺席相伴行;
时代大变革,远去勿忘情。
【躺席散文】相关文章:
经典散文浮萍躺湖心03-11
盐席的记忆经典散文07-07
经典散文:马年新春一席茶话07-12
无酒不成席散文随笔08-26
花落散落一席梦伤感散文07-14
苍茫天地,唯你一席蔚蓝抒情散文09-06
只留相思一席之地散文随笔06-01
老席经典语录05-20
席幕容情感语录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