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 百文网手机站

从电影院到集贸市场散文

时间:2021-09-12 11:53:58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从电影院到集贸市场散文

  前不久偶回家乡,发现小城电影院被改装一新,原先标志“电影院”的影院门额位置,“集贸市场”几个字赫然在目。我就知道,原来那个伴随了自己整个青春岁月的电影院,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去不复返了。我不知道电影院有没有灵魂,若有的话,面对从“电影院”到“集贸市场”这样彻头彻尾不伦不类的门庭改换,它会作何感想?

从电影院到集贸市场散文

  小时候到了省城,全家人进电影院美美地看上一场电影,是最大的享受。从影院出来,才有心劲儿陪大人们再到五一百货大楼、解放大楼、柳巷等处闲逛,度过许多无聊的磨脚丫子时光。有无一场电影垫底,是不同的。心里回味着电影情节,脚下的路也就短了,心里的烦也就少了,逛完商场全家到饭店,吃进嘴里的饭也才是香的,否则,带着闷气吃饭,你没法吃出饭香来。电影给予人多么巨大的精神慰藉,你根本无法估量。事实上这一点根本用不着我在这里饶舌,相信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读者诸君都深有体会。

  上世纪七十年代,乡村露天电影场子里给人的那份快乐和惊喜,与在城里电影院给人的快乐和惊喜是不同的。前者热闹、亲和、自然,像是在过节;后者则郑重其事、品位雅致,就像是履行一个仪式。作为城市文明和文化的鲜明标志,电影院曾经是家乡小城一个重要的场所。能与它媲美的只有新华书店。其他诸如商店、饭店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跟电影院、书店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一直记得置身电影院时那种独异的踏实和满足。从手持影票走进影院开始,座椅噼里啪啦地响着,人们交头接耳,咳嗽着,电影开演后,全场安静,大家都注目银幕上的故事情节,入神了,入境了……那种氛围,不是你在别的场所能拥有的。你经历过,就不会忘记。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电影院的“被改装”,我先是一愣,接着是沉思,然后是释然,再然后,是迷惑。

  其实,精神和物质之间的胶着与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样的胶着和较量伴随了人类社会前进的全程。一方面,人类在执着前行的同时,总是收获着精神和物质的双份果实;另一方面,急功近利和利益需求总是左右着人类的视角和行动,所以,往往,精神的会让位于物质的。这在咱们小小的个体和家庭,也是一样的。谁不是把精神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呢?就比如我,远未达到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地步,时时处处被捉襟见肘的经济窘状所困,就远远谈不上自由自在阅读、写作、看电影、听音乐等等这些被常人视为可有可无的精神生活了。常常忽略它们或无暇顾及它们,专注于琐碎家事的劳累、生计的奔波,也就是必然。

  小城电影院的命运,就说明了这种较量的结果,物质完胜,精神落败。也或者我的话有些绝对。在若干年之后,集贸市场又摇身一变,会成为一座崭新的电影院?也未可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实难料定。不过这毕竟是后话了。

  毋庸讳言,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电影成为人们重要的滋养,城里的电影院和乡村的电影场子也就兼有了时代意义上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市场经济越来越走向广泛深入的年代,电视、电脑的普及,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播放碟片或网上下载,享受到大量的影视佳片,使得一般的电影院空前萧条冷落起来,进影院看电影已经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乡村露天电影也几乎绝迹。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像家乡的小城电影院,门庭冷落业已多年,其破败之相日益趋于严重。而这种状况绝对不是家乡小城电影院所独有。放眼全国,此类现象已成燎原之势。

  现在,眼瞅着像个暴发户一样矗立在那里、喜气洋洋气魄有加的集贸市场,我心里的感触无以尽言。

  诚然,集贸市场的专项营建不可谓不重要。原先散布于街头路边的摊点商贩都集中此地,既改善了市容市貌,又方便了群众购物,还利用了闲置无用的电影院空间,何乐而不为呢?不知这样的良策妙计是什么人谋想出来的,应该授给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最佳个人策划奖吧。

  我倒是隐隐觉得,集贸市场可否另辟场址营建?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电影院是否还有可利用的价值?是否大有文章可做?比如不少人情愿远路风尘赶赴大城市,花高价进电影院享受那份高雅和情趣,这又说明了什么?你一棒子把电影院给灭了,也就彻底排除了建设高雅品位电影院的可能。你可能会说,小城有多少人肯花大价钱进影院看电影呢?这个不经过调查无法说清道明,但总不能说没有吧?再者说了,即使是为数很少,也有发展、渐变的可能。电影院的担当与使命还是应该注重的。尤其是在物质建设被视作理所应当的如今,一个文化阵地取消很容易,建立则相当不容易,真正让其发生作用就更不容易。所以,说到底,不是人们缺失进影院欣赏电影的需求,而是当地没有满足群众需求的环境、条件设施兼备、与时俱进的一流电影院。更重要的是,当政者缺乏一种建设文化阵地、弘扬文化宣传的深谋远虑。惟其深谋,方能远虑。惟其想字当头,才能做在其后。故此,把电影院改作集贸市场,是否属于一种短视行为?

  上世纪八十年代,20岁出头的我步入小城第一大企业,每月厂工会为职工发放福利,其中就有一张电影票,那种漫溢心头的愉悦会延续多日,不仅仅是电影本身带给人的欣喜了。也是在那时候,《老井》、《红高粱》这样里程碑式的影片给予了我有力的震撼,让我对电影这种艺术拥有了崭新的理解和体验,我想受到影响者应该大有人在。九十年代后,儿子所在的小学每逢包场电影,总要求家长陪同孩子去观看,《我的父亲母亲》、《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影片,其内在的艺术特色,曾让我和儿子大谈特谈,尤其是《我的父亲母亲》中那种恢弘壮观的大视野角度拍摄,很入心醉人。电影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小城电影院,得到了充分体现。现在,电影院的式微,使之不仅不再能够承担原有的精神文明建设重任,连普通的娱乐功能也不复存在,只能选择退居二线和幕后,或者干脆被改装,“涅槃重生”。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院”变身“集贸市场”,这倒是蛮“与时俱进”,符合当下经济眼光第一的原则。只是,我忍不住要想,这样的局面意味着什么呢?究竟是说明社会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换言之,何谓进步?何谓倒退?我发现,自己居然越想越迷糊了。

【从电影院到集贸市场散文】相关文章:

到远方散文06-24

春到长安经典散文06-29

到新疆去散文12-09

三到广东散文04-23

经典散文从简单到复杂06-16

经典散文:可以痛到美05-28

散文:苦到深处是无言06-14

到公园去领悟散文07-01

教你幽默到心田散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