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 百文网手机站

后梁散文

时间:2021-08-15 20:48:22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后梁散文

  后梁,是家乡一个小地方的名子,地理位置恰好处在山坡与庄稼地的衔接部。虽然沟壑纵横,峁梁相望,但在我心里,它却比苍茫陡峻的四嘴山亲切了不知有多少倍。这种亲切发自肺腑,来至于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回忆……

后梁散文

  后梁距离我们居住的村落比较遥远,所以显得偏僻、荒芜,其中分布着大片首尾相连的庄稼地。大人们需要经常在田间劳作,所以这儿会时不时出现人的踪影和声音,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常常来这里玩耍,从来就没有胆怯过,因为说不定转过一个弯就能见到了自己的爹娘!

  我们之所以爱到这个地方玩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那儿有非常多的“好吃货”。所谓的“好吃货”,是生长在坡坎、塄边、林间的小草或树木上长出来的果实和嫩枝,随着季节不同变化,好多种“吃货”形状不尽相同,滋味千差万别。

  春天到,万物生,大地一片葱茏,地畔洋槐树林里生长的野刺玫枝丫,我们称之为“刺玫胡”,壮硕脆嫩,绿中泛青,青中带红。每人采折一簇,找一阴凉处坐下,细心地一绺绺撕掉外面那层粗皮,然后又轻巧地“断”成像蚕豆一般大小却连接在一起,那种蕴藏其中的纤维细若游丝,肉眼实在难以看得清。湿湿漉漉,晶莹剔透,活像窜起来的珠珠一样,一仰头,便吃到了嘴里去,一咀嚼,草木的清香溢满心田。用这种方法享用刺玫胡我们叫做“下挂面”,现在想来,这个童趣技术含量还是相当高的,非心灵手巧的孩子很难完成。

  夏天骄阳似火,凉风习习,这时候的野生“梅子”熟了。这种“梅子”属于匍匐生长的植物,它们喜好在土塄畔上安家落户,往往是一片一片的。梅子的形状像乳头一般,颗粒状,殷红色,滋味酸酸甜甜。总也吃不够,这么一架匍生的梅子,怎么经得住我们像“饿狼”一样的蚕食呢?在吃梅子的日子里,后梁到处都留下了我们寻觅的踪迹,再热的天也不会感觉到热,美味的梅子牵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立秋节气刚过,庄稼和水果渐渐进入成熟阶段,大人们看着牛角一样的玉米棒和满枝头红彤彤的苹果,满怀希望,笑逐颜开,今年粮食的丰收和经济的宽裕已成定势。这时候,后梁的田间地头有一种像筷子高底、麦杆粗细的植物,对我们这群懵懂顽童来说充满了无穷诱惑力,它就是“地李”。地李与李子同属蔷薇科,因为地李植株矮小往往与蒿草混为一体,所以带有很大的隐蔽性。寻找地李的过程是考验细心和耐心的过程,在绿茵茵的草丛里,那种圆圆叶子并且有点泛黄的,可能就是地李树。地李树低调到了尘埃,结的果子暗红色,数量非常稀少,往往还包裹在树叶里让人很不易发现。但它的味道却非常好,几十年都过去了,一想起来我就不由得口舌生津,滋味依然在唇齿之间流淌缠绵!

  到了初冬时节,万木萧萧,枝枯叶落,天地间一副衰败景象。坡上长着各式版样的杂木,其中有一种显得非常特别,浑身布满了像锥子一样的尖刺,叶子落光但顶端挂着一嘟噜一嘟噜赭红色的果实。这种树叫“菅梢”,果实像红小豆粒一般大小,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浮在树梢像一团红云,无意间给萧瑟寂寥的坡上增加了一抹亮眼的色彩。撸一把塞进嘴里,味道特别,酸酸的,涩涩的,越咀嚼越浓郁,根本停不下来,忍着扎伤的危险吃完了一树还想再吃。小时候我见识太少,以为菅梢只是像我们这样的穷地方独有,没想到长大后才知道这种树木是世界性的,属于沙漠地带常见的植物。菅梢就是赫赫有名的沙棘,根系庞大可保持水土,果实维生素c含量极高,具有止咳化痰、活血化瘀之功效;它的商业价值非同一般,如今各大商场品牌饮料的配方都离不开沙棘果汁。沙棘一草芥,长于荒野间,风蚀霜降浸,醇正更清甜。沙棘是上天给予人类的馈赠,琼浆玉液,自然天成。岁月易逝,物是人非,想再吞咽一口童年时代的菅梢果,不成想却成为生命里的一种奢望,只能在深沉的梦呓里漫漫品咂回味。

  后梁四季有果,无疑它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尽情玩耍的福地。记得童年时代,无论什么时候学校放假了,我们的目的地都是后梁。夏季天长,有时玩得过于痴迷,竟然不觉间就到晚霞满天飞了。这时候在空旷的田野里,有一种鸟儿躲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很有节奏地鸣叫,——“咕噜噜,快回去”。声音悦耳动听,悠扬婉转,似乎是慈祥的母亲在殷殷召唤,于是对着黑森森的树荫我们都没有了胆怯和害怕,我们都欢快地回家了。

  我的女儿和儿子诞生以后,生产队就给我们又划拨了两个人的承包地。因为村落附近早就没有了机动地了,所以两个孩子的口粮地只能是处于后梁的吊边地。这儿的庄稼地坡陡又贫瘠,可以说我们家四口人八亩责任田,竟然有一半在后梁。后梁是我童年时代玩耍的乐园,也是我青年时代养家糊口的田园。对于这儿的一草一木我都熟透于心,记得当时分到地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我的人生坐标已经发生改变了。其实不但是我,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宿命,小时候被人养,成年了必须去养人,这就是人生,就是责任。一介草民,竭尽所能,努力把自家的小日子过好,创造更多生活资料供养自己儿女安然成长,我想这不仅仅是哪一个人,而应该是每一个普通人生命中最起码的担当和情结吧!

  贫瘠的土地虽不能成就大富大贵,却可以满足一家人的口粮供应。父辈说种地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具有“勤俭”二德,有道是:四肢不勤,五谷不丰;克勤克俭,福报百年。土地生万物,这些耕地肥力不足,却被多少人耕了一遍又一遍,收获了一茬又一茬,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我想咱也一定得努力,让这些地在我手里争取要换个模样!

  生产队长给我女儿划分的'是面积二亩大的地块,土质已板结,蒿子长得比人高,更重要的是地里遗留下来的苹果树每一棵都是半死不活的。面对这样一个情景,该怎么办呢?询问高人,理顺思路,我就到集市上去买了一把斧头、一把镰刀、一把?头,回来后,又请人给它们安上了结实的手把。用斧头砍树桩,用镰刀割蒿草,用撅头挖树根,我用了大概整整二十天的时间,起早摸黑,对这片地块重新进行了规划和改造。刚做完这些恰好来了一场及时雨,我又请人把地连续耕耘了两遍,还把伏在上面的大土疙瘩用撅头敲得碎碎的。那一年的秋播到了,我抓住时机,记得在国庆节后两天终于种上了适合贫瘠土壤生长的济麦2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想到第二年夏收的时候,竟然收获了二十八代麦子,我家的粮囤一下子就给爆满了。从此,我家就摆脱了口粮短缺的困境,一日三餐饭食的质量提高了,当然,更重要的是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非常明白,自己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并不适合在广袤的土地上劳作,只是在二十多年前迫于柴米油盐的窘境,而费尽心思在贫瘠的土地上拼搏了那么一回。没想到居然有了些许的回报,其实我最大的收获,还是感悟到天道酬勤的真谛!

  沧海桑田几十年,如今后梁换新颜。农业生产模式已改变,贫瘠的土地成了退耕还林最佳地,我的那几亩吊边地早已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白驹过隙,时光流转,却一直没有机会踏上那块曾经给予我欢乐和启蒙的土地,只能在梦呓里细细的咀嚼,细细的回味……

【后梁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的散文随笔09-02

奉献青春散文经典散文07-11

优美散文精选:琥珀散文03-07

散文阅读-优美散文03-12

优美散文精选:琥珀散文09-04

我是散文迷散文04-02

精选散文05-26

等的散文06-08

经典散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