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打土坯的岁月的经典散文
回到农村老家,住进冬暖夏凉的土坯房中,听娘啦起打土坯的经历,思绪良多感慨万千……
说起土坯,也就是盖房用的土砖,大约有四块砖大小,每块重量大约25斤。在农村,土坯有两种,一种叫“托坯”,一种叫“打坯”。“托坯”:就是在黄土中加入水和麦穰,和成泥以后,用铁锨将泥除进长方形的木制“模子”里,用泥板抹平,然后轻轻提起模子,晒干就成了。托坯由于占用较大的场地,用水也多,又要预先运来黄土,虽然结实耐用,但是真正盖房子却很少使用。
另一种就是“打坯”:就是将预先洇得湿润了的黄土装进模子里,用石杵击打,使之成型,直接上垛晾干。因为打坯可以在土场里操作,用水少,占场地少,所以盖房子的多用打坯。听娘介绍,打坯用的模子都是用耐砸的枣木做成,边框有四、五厘米厚,一端用“矩子”扣住,可以自由打开。杵头是一块约15厘米高、直径20厘米左右的青石,上面安装一“T”形木柄。
另外还要一块长方形光滑的“打坯石”。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鲁中地区桓台县偏僻的农村,农民所盖的房屋,大都是以土坯房为主。正常情况下,地基夯实以后,大都用砖头砌到齐腰处,上面就开始垒土坯了,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建筑费用,在农村只有少数富裕人家才会从下到上全用砖砌。所以说,打土坯在那个时代是个常见活儿,谁家盖屋垒墙都要打土坯,自己打不了,就请别人来打。
我清楚记得,七十年代末期我家盖的'房子就是标准的土坯房,当时为了完成备料工作,母亲在炎炎盛夏时节,每天起个大早,把我与大姐、二姐从睡梦中叫醒,安排我们每人垮着一个提篮,扛着把子,到邻居家的灶台里收集做饭以后剩下的草木灰。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因为需要挨家挨户敲门走动,而且尘土飞扬,因此走不了几户,身上穿的衣服便脏兮兮的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会极不情愿地撅起嘴,但又害怕母亲的训斥,只好选择最近的几户去完成任务。
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不到半月时间,草木灰积攒了有四、五麻袋之多,母亲把它集中放在西屋里保存起来。我家的那次打土坯是在东坡的场地里进行的。知道消息后,东邻的二叔、二婶,西邻的刘哥、李嫂,南邻的高大爷、周大娘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为了保证土坯质量,母亲组织我们先用水把黄土逐一洇透,等到发潮而不粘手的时候,一家人开始工作了。正常情况下,打土坯需要二人合作:一人“上锨”,一人打。开始时,二叔先将模子放在打坯石上,上锨的母亲在模子四边撒上防止粘结的草木灰,再用铁锨装满湿润的黄土,二叔站在模子的边缘上,往手心里啐一口唾液,然后运一下气,便将石杵高高提起,只见他先朝中间猛地一击,然后再打四个角儿,接着打腰部,最后把模具里的土打得平平整整……这些完成后,他麻利地用打坯石一刮,打开模子便将“土坯”搬到一边垛了起来。母亲接着用铁锨装满模子,二叔再打,再装、再打、再装……正常情况下,一天打二三百块不成问题,好的时候一天能打到四百多块之多。
一天时间,尽管汗流浃背腰酸肩疼,可是望着高高垒起的一排排土坯墙,那种成就感自然无法溢于言表。打土坯最害怕遇到天气,特别怕狂风暴雨,这样一天的辛劳很容易毁于一旦。所以最盼望天气晴朗烈日暴晒,因为只有这样,土坯才会很快变得干硬结实,使用的寿命才会延长。听娘说,一座土坯房,如果梁柱挺脱,正常住一百年不成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现在农村的土坯房几乎荡然无存了,人们大都住上楼房和砖瓦房。打土坯的活儿,年轻人已经很少知道了。我想再过多年以后,这些只能作为一个故事让人们去追忆吧!
【追忆打土坯的岁月的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脱土坯经典散文06-25
追忆流年岁月的散文随笔07-13
坯模子与土坯房散文06-12
追忆的散文06-15
追忆经典散文06-21
追忆的经典散文03-28
土坯墙上的格桑花散文02-20
再追忆散文08-08
经典散文:追忆,永恒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