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故乡的年抒情散文

时间:2021-08-08 18:52:53 抒情散文 我要投稿

故乡的年抒情散文

  一进入腊月,故乡的人们就开始忙年了。当然,这忙年是有分工的,其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男人忙外面,女人忙里面。男人忙外面,主要是准备柴禾,这柴禾就是到山上去砍,砍了柴后,再就用竹背篓背回来,用锯子把那些柴锯成两尺多长,再把它们一截一截地码在屋檐下,等到要烧的时候就来拿。女人忙里面,主要就是洗洗刷刷、收收捡捡,把脏衣服洗干净,把乱放的东西摆整齐,因为要过年了,得有一个新面貌才行。

故乡的年抒情散文

  男子把柴禾准备好了,女人把屋里要洗的洗好了、要捡的捡好了,接下来,就要打过年的豆腐。这打豆腐,要先把黄豆用磨子推成“小瓣瓣”,装在盆子里放上水泡一夜,第二天再用磨子磨成“浆子”,再就放在锅里用火熬。熬二十多分钟后,就放石膏,将它起锅,用一块白粗布把它包着,放在一个筲箕里,将它的水份滤干。这年豆腐很重要,预示着一个新年的好坏,如果年豆腐打好了,那全家人就都高兴;假若没有打好,那全家人都是嘟嘴胯脸的,很不欢喜。要把这个年豆腐打好,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好石膏的份量,既不能多放,也不能少放,要放一个合适恰当才行。一般的家庭打年豆腐,都是由女人作主的,而男人只在旁边当“帮手”——因为女人是“掌锅铲子把的人”,常年弄饭,对这要懂行一些。

  年豆腐打了,随后再就要熬糖。这糖有很多种类,像什么苕糖,像什么米子糖,像什么芝麻糖,像什么黄豆糖,像什么包谷糖……等等,究竟哪家该熬什么糖,这得看这家的具体情况,由具体情况所决定。谁家收获的哪种东西多,谁家就熬哪种糖,这没有一定之规,全由自己作主。打个简单的比喻,假若你家的苕多,那就熬苕糖;假若他家的芝麻多,那就熬芝麻糖——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不管是哪家,到了过年的时候,都得要熬糖,几乎没有哪一家不熬糖的,这是大家都要遵守的“法则”。这熬糖,一般都是在腊月上旬里熬,熬了以后,当时不能吃,就把它用一个袋子装着,由大人悄悄地藏起来,到了过年的那天,才能拿出来吃。假若谁家的小孩提前偷吃,一旦被大人发现,就会挨骂。

  糖熬了以后,紧跟着就要杀年猪了。杀年猪一般都是在腊月中旬。进入这个期间,整个山村,从早到晚,都有猪的嚎叫声,屠夫忙得很,把这家的猪杀了,又要去杀那家的猪,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般的家庭,都是一户一头过年猪,有的家庭人多一点的,还喂有两头过年猪,这猪喂得胖滚滚的,屠夫来杀,要两三个人,才能抬到板凳上去动刀。村民们杀了猪,就将那猪肉分成肥肉和瘦肉两种类型,瘦肉就灌香肠,肥肉就放在缸里用盐淹起来,淹那么五、六天以后,再把它们拿起来挂在屋梁上,这肉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

  年猪杀了,随后就过“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打“阳尘”,把自己的屋子都要清扫一遍,不能让蜘蛛网、烟灰留着,一定要清除掉,说是好迎接“财神菩萨”进门——这个财神菩萨,如果你家里不干净,它是不会进门的,所以一定要打扫干净才行。过小年这一天,人们吃得比平时要稍好一点,有的炒一盘肉,有的煎几个鸡蛋,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过“大年”这一天吃得好。因此,人们还是殷切地盼望着“大年”的快快到来。

  过了“小年”,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大年”的东西了。大年一般都是在腊月三十,因此,就得提前两、三天,把所需要的东西预备好。是自家菜园子里的,就要弄回来,把它们一一地择好、洗好,再放好,只等着那一天用;是自家菜园子没有的,那就得要上街去买,上街去买,男人女人都可以,随便,没有什么规定,谁喜欢上街就上街去,谁不爱跑腿,那就在家里呆着。上街去的人,买了所需要的东西外,总还要买一挂鞭炮,总还要买一副对联,总还要买几幅年画,总还要给自家的小孩买一个彩色的汽球——这是万万不能少的,也是他们不会搞忘记的。

  一切东西都准备好了,那“年”也就到了。过年这天,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新衣,屋子里、院子外都是干干净净的,女人就在厨房里忙,厨房里是一团蒸腾的氤氲的热气,男人就在堂屋的墙壁上贴年画,就在门前贴春联,再就是打来一盆水,洗桌子、擦椅子,反正,把一切都搞得干干净净的。家家户户都把火塘里的火烧得旺旺的,用鼎锅煮猪蹄——这猪蹄是很费火的,不多煮一会儿,是无法吃的。这天一到,那事先熬好的糖,女人就将它拿出来,摆在柜子上,任凭小孩怎么吃都可以,而不会受到什么责骂。小孩吃了糖,肚子饱了,就拿着父母给自己从街上买回来的'汽球,到外边去玩,东边西边地疯跑个不停。

  关于这个“过年”,最重要的是“团圆饭”,这个“团圆饭”,一般都是在中午十二点来钟的时候吃的,早晨的一餐,就随便吃一点,但中午这一顿却非同小可,很是令人高度重视。可以说,为了过这个“年”,男人女人颠颠荡荡地忙一天,就全是为着它的。“团圆饭”做好了,满满的一桌佳肴摆上来,先是祭祖(就是祭祀死去的先人),在地上烧香,大人小孩都要磕头;祭了祖以后,一家大小都拢来,老人坐在桌子的上方,小孩就在旁侧,喝酒的就喝酒,不喝酒的就吃菜、吃饭。在吃“团圆饭”时,每家每户都要放一挂鞭炮,有的是“一万响”的,有的是“五千响”的(这里顺便解释一下,“一万响”就是那挂鞭子有一万个,那“五千响”就是有五千个),把整个山村都炸得轰轰作响,就像锅里炒豆子一样。

  吃了“团圆饭”,席撤了,这时,一家大小就围坐在火塘边,谈谈讲讲说说笑笑,说过去的一年,谈新来的一年,人人都有许多话要讲。此刻,大人就给小孩把“压岁钱”,儿女们就给自己的父母把“祝福钱”。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或者是打工的人,过年的时候,都是要回家的,他们因为在外面挣钱容易一点,而不像在家里种田;所以,过年的时候,他们都要给家里人把钱,不管是老人小孩都要把,钱多钱少不计较,但这是一点“礼俗”,对在“外面工作的人”来说,一定要做到才行。

  到了晚上,每家每户把每间屋子里都要点上灯,就是猪栏里、牛栏里也要点上,一概不能例外,据说这晚点了灯,就会人畜兴旺,年景很好。把屋子里点了灯后,再就是看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看,一边嗑瓜子,一边笑,煞是有意思得很。“晚会”的节目结束后,就差不多是“圆钟”(也就是深夜12点)了,这时,哪家都要关“财门”,据说此刻,财神菩萨已进门了,不能让它走掉,得留下来。关了“财门”后,再就是“守岁”,这一“守”,就要守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能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几乎远远近近都是锣鼓声、都是鞭炮声,玩狮子的队伍出发了,挨家挨户地送“恭贺”,那些打莲花闹的,那些打三棒鼓的,也一个接一个地来,东边唱,西边敲,煞是热闹得很,这“热闹”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才为止(也就是元宵节)。

  这就是故乡的“年”,这就是故乡的“年”留给我的印象。现在,当我离开了它好久以后,这个印象却仍然在我的脑海中留存着,而无法遗忘。对此,今天我就用笔把它记载下来,告诉给我那些远远近近的朋友,好让他们知道我故乡的“年”是怎样的,也就是说,这个“年”是怎样度过的。

【故乡的年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故乡的年味儿抒情散文01-06

故乡抒情散文08-17

故乡-抒情散文03-05

写故乡的抒情散文:故乡的山01-08

故乡的秋-抒情散文04-17

童年故乡抒情散文05-07

故乡的雨抒情散文02-19

消逝的故乡经典抒情散文02-20

故乡的月抒情散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