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关系的散文随笔
从小到大,我对母亲的吐槽好像就没有停止过。吐槽她的审美,吐槽她的一惊一乍,吐槽她的小气。但我吐槽她最多的,是我自以为的她的虚伪。
我的母亲,称之为人情世故。
路上遇到不熟的人也要热络的打招呼,这叫有礼貌。一旦被母亲发现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对旁边聊得热火朝天压根没有看见我的大妈大婶不打招呼,母亲回家一定会训斥我一通。
起初我也会左耳进右耳出,依旧我行我素,但是后来被说得多了,以至于我竟产生一种自己是不是有病的错觉。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甜甜的唤一声阿姨,到了我这里,就是难以出口。
“内向”是我家里人给我贴的标签。“咱家这孩子啊,太内向。”是我听过亲戚对我最多的评价。
甚至于因为这一在家人眼里给我贴死的标签,母亲还和我的班主任搞了一个超级大的乌龙。那时我刚上初一,母亲觉得我刚刚进入中学,这一年很关键,我开学两个多月后的一天,也没同我商量,母亲自己找去了我班主任的办公室。
母亲的本意是想和老师交流交流,同时获悉我这两个月的学习情况。但不巧班主任当时正在打印月考试卷。打印机很老旧,发着嗡嗡的巨大声响,老班在教室也跟我们吐槽过校长的小气。
打印机巨大的声响遮盖了母亲开头的第一句话自我介绍,老班听到最后也不清楚母亲是谁的家长,最后母亲的一句“我家孩子性格太内向,话也不多,还是请您多多照顾。”才让母亲眼前一亮。
正巧课代表去送作业,老班对课代表说了一句:“去把李XX叫到办公室来,告诉他他妈妈来了。
李XX是我班里最内向的男生。
母亲一头雾水:“我孩子是付XX啊。”班主任像是听到什么大笑话:“你儿子还内向?我这两个月都给他调了三次座位了,他无论在哪都能跟周遭同学打得火热,话多的不行。”
母亲...
周末回家,母亲就这件事同我讨论,我义正言辞:“我从来没说我性格内向,是你们说的。”
这样的议论听多了,就像一种政治正确,我在家里,就该是性格内向的。
我想问问母亲知道不知道,有一次她和父亲吵架吵得特别凶,她平时路上一口一个李婶叫着的人,第二天就扎在人堆里嚼我家的舌根。
那一群人都脸熟,但我父母吵架来劝和的不是他们,他们此时却听得津津有味。
不管你认不认识,熟不熟悉,见到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乱叫一通就是了。这才是懂礼貌的乖孩子。否则,你就会被人议论不知礼数。
后来看多了我发现母亲也是,人前乐乐呵呵情深意重,背后也会对看不顺眼的人吐槽抱怨。
这是母亲口中的人情世故,是那时的我讨厌的虚伪,也是我成年后最为无可奈何的人间关系。
最让你无奈的是,在这种人间关系中,你是旁观者,也是当事人。比起不停的变换身份的煎熬,最痛苦的是你要不断迎合别人的喜好,也异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就是这种感觉,你在一个巨大的没有出口的迷宫,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在心灵的某处地方也恐惧着它的反复、琐碎,让你无力应对。
微博上看到一句话:人间关系真的很像湿衣服吧,脱掉会冷,穿着又沉重又冷。
然而你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听到的教导告诉你没有人能不穿这层衣服,社会不会接纳一个“裸奔”的人。
人这一生会有许许多多个“有时候”,有时候,我们真的很喜欢自己一个人。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在网络上刷许许多多的故事或者生活真实来体验人性美的光辉。而人间关系给我的最大的困扰,就是它总是在错误的时间给予你不对应的人与人的纠缠。
迎合世界的人,总是会丢掉自己。
别人说话刺伤了你,你知道他不是故意,所以你心里安慰自己放宽心。此时正伤心的你,被朋友拉去进行一群人的狂欢,你无法拒绝。
怕被人说孤僻,太知道一个人就像浩瀚海洋东摇西晃的孤舟,没有温暖没有安全感。但一群人就像争夺领地的狮子,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
或许这就是人间关系吧,纠缠在里面会难受,彻底摆脱也不会开心。你总要告诉自己,这就是生活。
【人间关系的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爱在人间-散文随笔04-20
天使在人间散文随笔08-24
人间爱情散文随笔09-01
人间草木的散文随笔08-30
人间自有真情在散文随笔02-23
人间多少沧桑事-散文随笔04-17
李白是人,诗在人间散文随笔02-22
彼岸灯火人间过客的散文随笔08-09
人间五月散文随笔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