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风明月中徜徉抒情散文
流觞曲水,一歌一咏,潇洒如诗;木屐青衫,徜徉山水,飘逸如仙。南朝人把生活过得花红柳绿,一片明媚。
古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每次读到这诗,眼前就出现南朝人的影子,甚至他们恬淡的微笑。他们长袍广袖,行走在江南山水中,在山林中悠游,在松林下徘徊;或者坐在山石楼台间,捏一支长箫,在如烟细雨中,吹奏一曲,让满腔的幽思,让无边的孤独,都飘洒在无边的烟雨中,和向晚的钟声一同,慢慢飘远。
南朝人爱美,更会享受生活的美。
他们酿酒,杏花村的酒,从他们酒杯中散逸香气,缭绕数百年不散,引来杜牧,寻找酒家,策马而去;喝醉了苏轼,多少年后,仍念念不忘“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阳春三月,芳草如丝,绵绵延延,铺向天边。他们会二三友人,结伴而行,去山上赏花,来陌上踏青,告诉没来的朋友,“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珍惜美好,叹息时光的情味,充溢其间。
在如纱的春风中,在如丝的细雨里,在“柳叶带风转,桃花含雨开”“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的早春,在“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的夏季,在青花瓷一般的江南山水间,他们漫步,他们徘徊,他们细细地享受着生活给予的一切,享受着自然给予的一切,享受着稍纵即逝的美好。
他们欣赏着“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的春景,醉心低首,不思归去;他们捧一本书,坐在西窗下,倾心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浓绿阴凉,舒心畅意;他们在“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的深秋,也会沉醉,迷失。
离别虽凄凉,虽让人魂牵梦萦、肝肠寸断,可是,那分别的地方,还有景色。在他们笔下,都是那般美好:“积石如玉,列松如翠”“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后世的爱情诗中,再也没有了这么美好的离别景色——如果有,也只会出现在古典戏曲的唱腔中。
南朝人善于享受美,是因为,他们灵心独具,慧眼独识,善于发现美。他们永远生活在美中,生活在清风明月中。
几百年后的李白,无限敬仰地道:“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历史的竹青木简上,翰墨流香,名句如月,只有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让一代诗仙低回婉转,赞叹不已——没有对生活的享受、观察,是难以做到的。
南朝人,沉浸在生活中,做一根青葱水草,做一朵六月荷花的,不止谢朓一人。同是谢家人的谢灵运,更是寄情山水的达人:“池塘生春草,暗柳变鸣禽”“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他工笔细刻,写尽山水姿态,因而,也成为山水诗歌的开派大师,站成一座丰碑,一道风景。
南朝人,或独立水边,欣赏着采莲女子“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的动人美景;或走入田野,感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闲散。更多的,则是走入山林,与青山为伴,与白云为友,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因此,南朝人的散文,灵动如云,自然如水,明白如瀑,优美如雪映梅花风吹水面,毫不凝滞,毫不做作,将自然的美,呈现在纸上,呈现在案头,使后人读了,悠悠然走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的水墨画中,自己也仿佛成了画中人物,成了山中隐士,世外高人。
当南朝人走在“风烟俱寂,天山共色”的江南山水间,当南朝人面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的流水前,当南朝人仰望“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的高山时,他们当然会“望峰息心”,会“窥谷忘返”。
因为,他们已经沉醉于他们发现的美中,一醉千年。
后世中,写南朝诗的,首推唐人和宋人。他们写出了南朝人的生活情态,道尽了对南朝景物的赞美、向往。
他们的诗歌,与其说是他们写的,不如说是南朝人帮他们创造的`。
扬州的月下,二十四桥上,明月如霜,美人如月,箫声一缕,翻空飘扬,袅娜一线,直上云霄,把月光逗起一丝丝涟漪,把流霜逗起几朵水花。南朝人,用他们诗一般的艺术,创造了诗一般的美景,供后来人欣赏。
镇江的“金陵津渡小山楼”,是他们建造的,不然,对面的两三星火,难以进入后来者的眼中;京口的城砖,是他们垒起来的,北固楼也是他们修建的,否则,诗人纵使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也写不出这千古名句。
没有南朝人细致的生活,没有南朝人诗一般的眼光,历史上,可能就没有山水田园诗,没有《兰亭集序》,没有吴带当风的美妙画卷,没有梅子雨一般的黄梅调,没有情意万千的《西洲曲》,没有唐诗中很多美好的诗歌。
杜牧,可真得躲进杏花村,喝一杯清明酒,清泪直流。辛弃疾也唱不出“满眼风光北固楼”,只有让浩然长叹,随长江之水滚滚东流。
【在清风明月中徜徉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共醉清风明月抒情散文05-23
清风明月抒情散文(通用5篇)11-30
徜徉在诗词歌赋中03-17
让心灵在音乐中徜徉作文04-26
我在经典中徜徉初中作文02-25
关于徜徉于赏识中的教学设计12-04
让心灵在音乐中徜徉作文3篇11-22
让心灵在音乐中徜徉作文(3篇)04-11
让心灵在音乐中徜徉作文800字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