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背后散文随笔
去杭州旅游,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西湖,不是各种名胜,而是杭州的车。
那天下午,我从胡雪岩故居出来,过一条没设红绿灯的斑马线。刚走几步,左边过来一溜车,我站在那儿愣了一下,不知是过,还是不过。这时候,我吃惊地看见,最前面那辆车缓缓停下了。紧接着,它后面的车也停下了。一会儿时间,一大溜车,排成一条整齐的线——它们都停了下来,静候我一个人从从容容地走过!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像个骄傲的女王,所有的车,都在为我行注目礼,同时也有些不太好意思,走路的时候腿都有些飘。在国内,我也走过许多城市,可这么多汽车为我停下、给路人尊严的,只有杭州!
想起在家乡或别的城市,在路过没设红绿灯的斑马线时,左躲右闪,险象环生。有时候,明明绿灯,你正大摇大摆地通行,突然杀出一辆车,贴着你的身子,从前面或者后面,疾驰而过。你愤怒地瞪司机一眼,恰遇司机同样愤怒的眼睛,双方似乎都有一千个愤怒的理由。这时候,很可能会发生不愉快。一个说,我正绿灯过马路,另一个说,我是右拐车呀,没有违法……行人和司机,永远是一对矛盾,各有各的苦衷,就是缺乏相互理解。
在杭州,第一次遇到这种车让人的景象时,有些惊异,心想这是不是偶然现象。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在我享受到好几次这样的.注目礼后,已了然于心:在杭州,车让行人是一种文明风气。杭州的汽车普遍开得快,像他们的生活节奏,但所有的车都不跟行人抢道,大老远看见你要过马路,它们就迅速变慢,停下。
问起当地一个朋友,他说,杭州的车,以前也跟其他地方的一样,后来,发生了一起“车不让行人”的严重交通事故。在“车让不让行人”的问题上,全市还有一段时间的大讨论。后来,公交车先做了个好的开头,然后是私家车,再后来是出租车。开始乱,后来时间长了,车让行人,就渐渐成了风气。一个习惯养成之后,就变得理所当然,只要遵守即可。偶尔遇到不让行人的车,被探头拍到后,车主就规规矩矩交罚款吧。
几天的停留,我还发现杭州的车主,似乎都有着好脾气,能等。去龙井村买茶,拉我们的是四十来岁的男子,他把车停在一边,忙着帮我们品鉴,我想他可能有提成吧!可看了半天,我们也没买到合适的茶,他却并不气急,又谈笑风生拉我们下山。问他多少钱,他指指计价器。因为我们事先不是包车,他也坚持只收计程费。只是下车时,他递过来名片,说如果明天想包车,夜里十一点前给他打电话。
杭州的哥只送自己名片,不会索要客人信息,他们希望给你留下美好印象,而后你主动找他。这多么像西湖的风格——我把真诚和美送给你,也把去留的主动权给你,你是客,你是上帝!
再问杭州朋友,为什么杭州的出租车有规矩。答曰,杭州作为旅游城市,除人们本身素质较好外,管理部门也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对违规的惩罚比较严厉。
原来如此。文明的背后,往往是规矩在起作用。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啊!没有规矩,单靠个人修养来维持井井有条的秩序,往往难以达成。孟子云:“修身以养性。”修养说到底是一个动态过程。“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接受各种锻炼,才能提升到一定境界。那么,在接受训练之前,还是先立个规矩吧!
【文明的背后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背后的微笑散文随笔09-01
任性背后是宠爱散文随笔08-24
任性背后是宠爱的散文随笔08-24
国度民族文明散文随笔08-27
文明一小步散文随笔07-31
风景的背后09-05
《诚信的背后》10-26
关于文明礼仪在我心的散文随笔02-24
背后的眼睛经典散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