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宜昌江滩散文
还是那句话,宜昌码头的出现就有了帮派,而帮派的出现就产生了帮派文化,因为帮派文化文化又产生了各种庙宇和庙会,这就衍生出博大精深的宜昌码头文化。
1933年夏,宜昌怡大祥钱庄老板黄心怡和九字学校的音乐老师王寿桦倡导成立了一家聊社票房,给宜昌的那些爱好京剧的票友提供了一个业余消遣、提高京剧演唱技艺的场所,他们也会在一些公众场合客串演出、那些票友非官即富,要么就是官二代和富二代,都在当时京剧很盛行的宜昌有名,官场上的、商场上的、社会上的角可以通过买票看戏,给其捧场,普通百姓也可以通过他们在各种庙会的开场唱戏一饱眼福和耳福。几十年以后,因为我的一个哥们娶了当时市京剧团副团长的女儿做老婆,我就因此有幸和当时京剧团的一些著名演员有过一面之交,甚至还有不少的接触。比如样板戏《沙家浜》胡传魁的扮演者、样板戏《红灯记》鸠山的扮演者、还有《平原枪声》马英的扮演者,名字不提也罢。
史料记载,湖北主要地方戏曲剧种的汉剧曾经是宜昌普通百姓的最爱,据说1928到1938年,这十年是汉剧在宜昌最红火的时代,宜昌城里最大的胜利、合记、乐安三家剧院经常上演汉剧,而且座无虚席。据当年的老宜昌人回忆,因为看汉戏比听京剧便宜,并且,汉戏经常演一些反映老百姓疾苦的剧目,所以演出场场火爆、经久不衰。不过我没有看见汉剧的鼎盛时期,却看见了汉剧在宜昌的.最后谢幕,也看见了当时的汉剧院改名为人民剧院。说来也惭愧,我仅仅只是极少的看过汉剧的折子戏,可是我却通过某种关系认识了宜昌汉剧团最著名的旦角刘小培,还有她的儿子和女儿。现在的青年人恐怕没有几个知道那个刘阿姨曾经在宜昌红遍半边天!
宜昌当然也有具有自己特色的戏剧文化。在璀璨的宜昌地方戏剧中,被吹得天花乱坠、记忆深刻的有兴山围鼓(备注:又称“八音子”,因唢呐用八个眼孔吹奏而得名)、宜都梆鼓(备注:又称“梆鼓子”,是在民间薅草锣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曲艺品种)、枝江楠管(备注:又称“拍楠管”,原为天沔一带渔民敲篙竿而歌的渔鼓)、远安花鼓戏(又称“花鼓子”,移植而来、传统的远安花鼓)和长阳的南曲等。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几乎一点名声也没有,宜昌拿得出来的就是京剧团创作的《茶山七仙女》。现在的歌舞团也创作了不少的民族歌舞,不过不如后来那个进了央视选秀节目的土家兄弟,凭着一首“花咚咚的姐,姐儿花咚咚,回呀回娘家,背个花背篓”就拿回一个大奖。
我的印象似乎见过宜昌丝竹,那种起源于北宋、用竹制吹奏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出风格各异、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乐曲的宜昌丝竹又称“细乐”,流行于宜昌鸦鹊岭一带,以其演奏效果上的细腻、婉转、吉祥、典雅而被广泛用于民间吉庆盛典等各种红事场合。不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那种“锣鼓家业”,一个打鼓的、一个敲锣的、一个吹唢呐的,就成了一台戏,在办红白事的时候极受欢迎,缺此不可。
在已经远离我们很久的历史长河里,那些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的戏剧表演形式因为登不了大雅之堂,也不被那些达官贵人、士绅商家所看重,就在宜昌的街头巷尾、茶馆庙会纷纷登场,在街头卖唱卖艺的比比皆是。从现存的这一张历史照片可以看出,当年宜昌从镇川门开始一直到一马路一带的江滩上,到处都有杂耍卖艺、也到处有唱戏吹曲的戏曲班子安营扎寨,好不热闹,这也许就是宜昌城区最原始、最地道、最有地方特色的露天歌者。
1937年南京失陷,1938年武汉被日寇占领,惶惶不可终日的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宜昌作为水路入川的咽喉,一时间,几十万人从全国各地涌进宜昌,许多中国演艺界的大腕纷纷云集宜昌,其中耳熟能详的演艺名人有老舍、赵丹、贺绿汀、白杨、曹禺等都曾经路过宜昌,要么登台献艺,要么参加街头演出,为抗战进行呐喊助威,让宜昌人在家门口领略了个各位大师的风采。一时间,《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歌声响彻宜昌上空;京剧名人尚小云、程砚秋也参加过抗战义演,场场人山人海。
这就是宜昌露天歌者的一大盛会,虽然短暂,可是意义很大。
【浅谈宜昌江滩散文】相关文章:
驻立江滩回想往事散文随笔05-15
宜昌公园的今昔散文随笔08-22
宜昌我的家中华鲟散文08-15
秋事浅谈散文03-14
浅谈信任-经典散文05-26
浅谈爱与恨散文06-22
浅谈婆婆散文08-19
浅谈等待散文09-01
浅谈乡土散文的感悟经典散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