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 百文网手机站

高考哲理散文的阅读训练

时间:2021-07-07 17:39:07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高考哲理散文的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

高考哲理散文的阅读训练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 假如能透过书窗窥见古人窗前的那轮明月,精明的现代人才算拥有完整意义上的聪明。 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呢? 现代城市里的楼房越高,离月亮的距离就越远。都市的灯光早已把明月挤压为昏黄的一 片,明月照样从海上升起,但共此时的都市蜗居里,投射过来的只是高楼斑驳的影子。如果 有几片月光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留出的缝隙,也如受污染的水;汽车笛声、影视音响、 电话铃声,将月光搅得更加浑浊,不留下一小片安静,来安放一张书桌。偌大的城市,月光 和书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门是生活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都市的天空被高楼割裂了,明月也难以进 出喧嚣都市人动荡的心灵。即使是在闭门索居的日子,有几个人能端坐书窗前,让月光布满 内心空间?何况天上的那轮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 钱钟书先生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现代都市人进 出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门,却极少去拥有一框用以心灵眺望的窗子,更无闲人闲读书的闲情 去掬一把透过书窗的月光,来洗涤心灵的尘垢。 偶然记下宋代刘子军的两句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明月不知读书人已 去,淹没在都市的红尘中;明月夜深来照的,也不是书声琅琅的书窗了,有的只是装潢和功 利。都市也有读书人,但读书时想的是文凭、职称、职位,急功近利的他们懂得用描谱仪鉴 定金钱的金黄色的纯度,却无暇顾及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的皎洁银白。临月漫披卷,凭栏且数 星,看不见月和星的都市人咀嚼书中文字为腹内经纶,想到的只是经世致用,读书蜕变为苦 事。月窗搀烛影,风叶乱琴声,聒耳的大概是名利裹挟着的喧嚣吧。 月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了窗邀约清风明月进来占领,其实是拥 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明月。钱钟书先生还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我以为书窗是 人类文明的标志,书窗的退化乃至消失是现代人沦落的一种方式,让高楼大厦侵占了心灵的 家园。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乐事。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到书窗玩月的情景:三五之夜,明 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想,还有半墙的明月大概都筛落在他飘逸的心 头吧。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注重的是读书时的闲逸、闲散,把读书当休闲,忘却虚名 浮利,获得一种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丰富的安静”。并不是休闲时才读书,而是读书时读出 闲情逸致,把知识化为脑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淡去功名之心,以休闲的心态去读书,让书 窗上的那轮明月将思绪漂白、沉淀。 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 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

  1.文章第六段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话“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联系全文,指 出“窗”和“门”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

  2.文章结尾说:“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 认为要怎样才能在“繁华”中“诗意栖居”。

  3.联系全文,概况本文主旨。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首段“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有什么比滋养心智更需要的呢”以反问开篇,引人 深思,该句在结构上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B.作者将挤进霓虹灯光、白炽灯光缝隙中的月光比作受污染的水,是为了表现月光的昏第1页 共8页黄及对城市月光的厌恶之情。

  C.明月只徘徊在都市边缘,在城里办理不到一份“暂住证”,意思是月光很难在城市里 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因为城市拒绝月光。

  D.作者认为精明的现代人之所以将读书视为苦事,因为他们的工作压力过大,文凭、职 称、职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因而无法找到读书的乐趣。

  E.本文多处运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全文语言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行文上富于变 化,这些特点都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

  岁月中飞翔的瓦 王剑冰 在桥上闲坐着的时候,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臵在瓦片上。 那一片片的瓦以灰暗的色调,涂抹了周庄的岁月。这种瓦从窑里出来便是一种不太光明 的颜色,不像西方的瓦,展现出红和蓝的鲜艳,也不像皇宫和寺庙那种金黄的宗教色光,这 种瓦本就是代表了平民性,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直接进入了生活。那些瓦只在中午的时 候会全部保持一种颜色,早晨或傍晚,阳光会像涨潮一样一点点漫过一层层的瓦,而有些瓦 由于屋脊的遮挡,还是会呈现出灰暗的颜色,让太阳感到无奈。到了傍晚,又如退潮一般, 光线会一点点从一片片瓦上消失,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使一片片的瓦,变成一整个的 瓦,变成一顶巨大的黑色的草帽。 这高高低低的房上的一片片瓦,也确实像鸟的羽翅,扇动着却没有飞走。 小的时候,曾帮人拆过老屋,看似不大的一块屋顶,却能拆下那么多的瓦片,一片片肩 并着肩,膀挨着膀地挤在一起,不给风雨以任何可乘的机会。 瓦其实质地并不坚硬,很小的我,将瓦扣在地上,一挥拳便会让它粉身碎骨,这种瘾是 砸了无数块瓦才出现的,每一块我都会砸成无数瓣,直到砸不动才停止我的破坏,而那些瓦 终是要被废弃的。现在想起来有些感慨,守候了一生,还因我等的调皮而不得“瓦全” 。这种 瓦掉落地上的时候,是不会发出大的声响的,尤其是这些经过了数百年风霜的瓦,它们的掉 落甚至是无声的。 瓦是一种亲密协作的典型。我发现一些屋角的瓦片出现了空缺。正是由于它们的空缺, 其他的瓦也出现了裂隙。不知是在哪一天,一片瓦悄然滑落,坠地的声音没有谁听见。而且 会碎裂得成为一小撮灰灰的土块。不细心的人会轻易地扫走它。有些屋角的瓦是落在了水里, 那同样激不起多大的声响,而且会以极快的速度沉入河底。这些瓦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它 们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失落的,它们绝不想失去自己的弟兄和责任。它们知道由于更多的 瓦片的失落,会改变周庄的形象和地位。周庄的瓦同石头一样,坚硬地同岁月抗争着。很小 的时候,我以为瓦是一整块地盖在上面的,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个体所组成的。 每一块所覆盖的面积并不大,只是因为多了,才显出它们的作用。它们真的不如西方的一块 铁皮,一整块地覆上屋顶,不知省了多少瓦片的劳苦。但是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 的生活。 在有雨的时候,我钻进屋子里,听着薄薄的屋顶雨打瓦片的声音。那声音让人有些伤感。 尤其连日阴雨的日子。是那些瓦片撑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天天一年年,只要瓦片不坠落 于地,这生活就总是延续下去。其实瓦片不知道,屋子里的主人已走了一拨又一拨。瓦片不 仅对同类表示出了友好,也对其他物种表示出亲切的包容。比如燕子或其他的鸟类飞过时忘 掉的一颗草籽或瓜籽,瓦片会精心地为它们保存起来,不致它们死去。即使没有谁找回这些 失物,瓦片也会供养它们生长,长成花,长成草,甚至结成果。 生活中突遭战火或灾祸,会有一个词叫“一片瓦砾” ,可见瓦总是最后的底线。这个底线 没了,生活也就失去了支撑的东西。

  1.周庄的瓦具有哪些特点?请分析归纳。 (每点不超过 10 个字)

  2.你如何看待标题“岁月中飞翔的瓦”?

  3.为什么作者说“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者借挥拳砸瓦的经历,不仅用反衬的手法揭示了瓦的特性,也巧妙地把自己融入了 作品中,使得文章让人读来更为真实、可亲。

  B.“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置在瓦片上”中的“放置”一词化无形为有形,突出了 “我”对瓦片注视的长久和专注,表现了“我”对瓦片的喜爱和思索,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 用。

  C.生活中突遭战火或灾祸,会有一个词叫“一片瓦砾”,这不仅说明了瓦在人们生活中 的重要性,更说明人们在精神深处对瓦的一种依恋。

  D.瓦撑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生活得以延续下去,相较于瓦的深情,屋子的主人走了 一拨又一拨,则是无情了。

  E.文中使用比喻、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周庄的瓦的特点,既写出了瓦与周庄人的生活密不 可分的关系,又表达了自己对瓦的深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

  倾听滴水 何 羽 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 少年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 , 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滴,滴,滴,滴,然后, 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间或在凝神的瞬间,在绷紧的心思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 滴水的声音在催促。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察觉的速度攀 升。 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 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 一片沉重的混浊。 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 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兴致 勃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 这样快速地过去了;稍慢了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 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 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 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 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 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是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 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 同? 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 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上演着多少出剧目呢? 这滴水之舟,究竟能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第3页 共8页永远留住。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唯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 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 漫步田野,一颗颗露珠正凝于叶尖。无色,无声。 一忽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光芒四射。 露珠们开始闪烁不定,窃窃私语,如忽明忽灭的萤火。 光线慢慢移过来,移过来。在一个恰当的角度,聚集。瞬时,灵犀一点,心领神会,回 应着阳光的这滴水珠便折射出炫目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雍容富丽,金碧 辉煌,如梦如虹……与平生的素朴纯净形成反差。 任何生命拥有的色彩它都拥有,一切大红大绿,大喜大悲,都消融其间,默默包涵,而 自身却是剔透无比,通体明亮,这是一种何等气度的生存智慧? 甚至,这一滴水的华美比之一颗罕世的钻石更无价,因其转瞬即逝,而更富有灵性,富 有生命的绚丽的喧响,因而,美得异常触目惊心,无与伦比。 或许,这一滴水一生的期待,只为了这瞬间的辉煌? 此时,谁敢鄙视,谁敢漠视,这一滴水的存在? 此时,谁还能说,无色与沉默是一种苍白与单调? 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 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来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 (选自《散文》 ,有删节)

  1.为什么“幻觉中的滴水声响”会让作者“惊悸”?为什么说“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2.“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为什么?请 分点阐述道理。

  3.作者从阳光下水滴的光彩,领悟到了“生存智慧”,这“生存智慧”是什么?请用自 己的语言作简要阐述。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引用了一些著名的诗句,为的是说明人生的短暂、脆弱,而滴水却永恒、坚韧的 道理。

  B.本文通过倾听滴水而展开联想,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像小水滴一样的人:外表不张扬, 内心却无限充实、丰富。

  C.作者笔下的小水滴,微小与宏大,柔弱与坚韧,平凡朴素与辉煌璀璨和谐统一,令人 叹为观止。

  D.文中写太阳的光芒四射,水滴折射出的炫目的颜色,为的是反衬水滴的“无色”,因 为只有无色,才能使人的浊心因此而明净。

  E.作者在赞美滴水的精神的同时,也惋惜露珠的“闪烁不定”“忽明忽灭”,追求的仅 是阳光下的瞬间的辉煌。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 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 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 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第4页 共8页视野里。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 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 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 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 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 在。” 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 情结。我很有兴趣地查阅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最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 寄柯敬仲》中,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 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 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欣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淅沥 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腮颊,仿佛想念中伊人的脸庞,那押了韵的思念被雨声一 遍又一遍地洗濯,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小楼一夜 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 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 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 到江南就想到柔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飘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 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质就是忧伤的, 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 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 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 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 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 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 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 嗅着杏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1.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 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中“这句词”指的是什么?根据文意说说引发无数 人共鸣的原因。

  3.沈从文曾说:“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的影子。”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杏 花春雨江南”也终将成为一种遗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的陈 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文中运用了许多引用、比拟等手法,典雅地表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丰 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作者对“杏花”“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现了 江南的不同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D.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 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E.文章的结尾通过对江南春雨的直接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被 雨淋湿的幸福感,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专题检测十九散文阅读

  一、

1.“窗”在文中是人心灵世界的写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而“门”是指世俗生活,象征人对物质的追求。

  2.①忘却虚名浮利(或“淡去功名之心”) ;②拥有闲情逸致,通过读书把知识化为脑 中的智慧,滋养心灵,获得一种“丰富的安静”。

  3.作者用优美含蓄的笔调阐释了一个道理: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功利化 了,读书不再是精神的享受,而成为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读闲书、闲读书、读书闲的 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就像窗外的那一轮明月,随着楼房的增高,月亮却离我们越远了。 (意 思对即可)

  4.AE 解析:

  B 项,无厌恶之情;C 项,“城市拒绝月光”太绝对;D 项,因为现代人 只重名利。

  二、

  1.①颜色灰暗,代表平民性;②质地不坚硬,默默无声(落地无声) ;③亲密协作, 共御风雨(有责任感,坚守一生) ;④对其他物种亲切包容。

  2.①全文线索。②“飞翔”用了比拟的手法,突出了瓦的外形,像鸟在展翅飞翔;“岁 月”则从时空的角度形象地说明了瓦从古至今,经历过的漫长历史。这个标题使得瓦有了动 态之美、沧桑之感,易引起读者的注意。③寓意深刻:虽说瓦的色彩、质地、结局并不尽如 人意,但瓦所呈现出的品质以及与周庄人的相依相偎,让作者生发出对瓦的喜爱与敬意。

  3.①这些瓦不是装饰性的,代表着一种简单的、平民化的生活。②这些瓦经历过数百年 的风霜,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蕴,相当于古老的周庄(铁皮所代表的是一种西方文明,周 庄的瓦所代表的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 。③无数瓦片用自己的劳苦撑住了周庄人的日常生 活,使他们的生活虽历经风雨,但也能世代延续下去。 (意思接近即可)

  4.BD 解析:B 项,“总领全文”说法有误;D 项,“则是无情”属无中生有。

  三、1. (1)因为:①那滴水的声响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②时 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2)因为滴水的落下,犹如生命在律动。就像“我”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时的年轻, 矫健,朝气蓬勃;中年时的矜持,沉稳;老年时的凝重,庄严,充满睿智。

  2.①倾听滴水之声,可以使浊心明净,使人顿悟。②水滴虽小,但滴水可以穿石。③水 滴能汇聚成奔流的大海。④滴水之舟不知承载(包涵)多少悲欢、生死。

  3.生存的智慧:“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如果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也可) 。 阐述:因为水滴是无色的,所以才能拥有任何生命所拥有的色彩;因为它默默包涵,所以虽 然转瞬即逝,却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绚丽的喧响。

  4.DE 解析:D 项,写“阳光”是为了写无色的水珠折射出炫目的色彩,“浊心明净” 是“倾听滴水之声”的结果;E 项,“闪烁不定”“忽明忽灭”是作者用以描绘阳光下露珠的 光彩,并无“惋惜”之意。

  四、1.与下文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 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或答: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 )格调上 一阳刚一阴柔相映成趣,共同体现了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之美。

  2.指的是“杏花春雨江南”这句词。因为它最能体现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杏花” 开放让人联想到江南的美丽景象;人生多苦难,“春雨”滴落的淅沥声,极易让人产生淡淡 的忧伤。杏花可以开在人们的心头,江南雨又可以滴在人们的心里。所以,这句词曾引发无 数人的共鸣。 (意思对即可)

  3.不同意。历史的前进固然不可逆转,但未必一定伴随着遗憾。生活的诗意和浪漫是藏 在心灵角落的,无法磨灭的一种情结、一种向往。随着传统文化的弘扬,文化生活的丰富,第7页 共8页“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生活会传承在我们的心里,传承在我们发现的眼睛里。 同意。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留给人们 的只是向往和怀旧,春晚《小城雨巷》的舞蹈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就是例证。随着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无心也无暇顾及这种农业社会的诗意生活了, 因此,“杏花春雨江南”必将成为一种遗憾。

  4.CE 解析:C 项,“着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有误;E 项, “对江南春雨的直接描写”有误,表现“被雨淋湿的幸福感”有误,应是表现对传统诗意生活的向 往。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五位学生对“分析题”的分析回答反映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大笑”,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表现了同学们潜意识中的功利;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同学们沮丧、气愤,因此教室一片大乱。

  E.文中“年轻教师”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小说中回答问题的五位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共同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6分)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分析题”这个题目含义的理解。(6分)

  (4)试分析小说中学生、教师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结尾,写到老校长流泪,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校长流泪”的认识。(8分)

  安勇《分析题》参考答案

  (1)BD(B项“热爱生活”错。D项“沮丧、气愤”错。)

  (2)五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善于思考,思维活跃……

【高考哲理散文的阅读训练】相关文章:

哲理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07-31

哲理散文阅读训练-石牛07-31

2017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11-06

高考的英语阅读训练12-06

高考训练--阅读理解11-06

高考的英语阅读训练题06-26

高考英语阅读专题训练08-14

《关注父母》散文阅读训练06-16

初中散文阅读题训练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