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亲情散文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李叔从城里回家乡养老了,小时候土生土长的地方,在外奔波多年,老了又回了家乡,和程二冬家还是邻居。
前年的一天,李叔和李婶刚吃过早饭,突然接到老家程二冬的电话,说上午到家拜访。
李婶听到程二冬要来,一下子脸耷拉下来,说:“一晃我们从老家搬出来都30多年了,和老程家基本没有来往了,走在大街上,迎个碰面恐怕谁也难认得谁了。当初,在村里住的时候,二冬定下了亲,穷得难以拿出结婚彩礼钱。要不是当时我们接济他,这小子还不定光棍一条。他这次来莫非还要借钱。咱拾掇点旧衣服啥的,打发他走算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后,程二冬和程二嫂搭伴来到了李叔家。一进门,让李婶大吃一惊:二冬手提几条鲫鱼,和半袋子泥鳅。程二嫂提着一篮子鸡蛋。从程二冬两口子的衣着打扮看,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了。果不其然,两口子买了10几万的轿车,这次进城是二冬开车来的。
程二冬两口子的到访,让李婶心里随机发生了变化,很是高兴。程二嫂快言快语:“叔婶,这鸡蛋是乌鸡蛋,咱自家养的,这鱼也是咱自家养的。李叔打在村里的时候,就爱吃泥鳅,这不二冬给你带来了,让您尝尝鲜。你们住城里以后,也就是在前几年。农信社进村搞动员,村主任和村支书挨家挨户动员贷款,乡亲们前怕狼后怕虎的没几个敢贷款,我们俩不知道那天哪根筋同时拧上了。一合计,既然干就干大的.,一下子就贷了6万元。我和二冬比着干,他和村里签了合同,包了村里的鱼塘。我在村北建起了养鸡场。虽说一天从早累到晚,但我俩干着有劲,累但心里高兴,钱挣得不少……”二嫂的一席话,让李婶和李叔听得张目结舌,为他们感动。
二冬依旧话少,说:“叔婶,要不是你们那些年接济我们,就不会有这个家。”“我们早就打算来看你们了,可听说李叔的官越做越大,从厂技术员提升到了公司老总。二冬说来看你,我就说,叔每天忙的哪有时间。我们听说今年您退休了,就过来看看。”二嫂接过了话题。
通过拉家常,了解到在程二冬的带领下,村里的人们相继搞起多种经营,广寻致富门路。利用河渠两边的空地,散养鸡鸭。刘家屯成了全县养殖村,刘家屯的乌鸡蛋已注册了商标。为了充分利用好肥料,乡亲们建起了香菇大棚、蔬菜大棚。家家户户通上了天然气,实现了全村全天供水,大多数按上了太阳能,把厕所改成了卫生、环保的沼气厕所。因为乡亲们不怕辛苦,讲求信用。这不,今年全省农信社开展“双基共建”信用工程活动,刘家屯被评为全县的“信用村”, 还多次被省市授予“平安建设先进村庄”和“示范村居”称号。
如今,二冬的俩孩子大学毕业了回家创业,帮助他在家搞养殖,二嫂也有了空闲。现在,村里各种娱乐设施齐全,在李嫂的带动下,成立了秧歌队。李婶听说还有秧歌队,高兴坏了。立即鼓动着李叔搬回家,一向喜欢热闹的李婶恨不得马上回家。李叔当场拍板回家养老。“叔,你回家,咱家的养鱼塘,为你全天免费开放,你愿吃哪条鱼,就逮哪条。”二冬一听两位老人要回家养老,高兴地笑起来。
李叔、李婶送走了二冬两口子,再也坐不住劲了。 乡亲们变化太快了。李叔说:“咱一定回家看看,人家专程来看望我们,还拿了那么多东西,两口子饭都没吃,我们总该买些东西回敬一下吧!”
金秋十月,李叔老两口子回到家乡,对老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惊讶。只见街道宽阔,整洁清爽,村口的“信用村”金字招牌,让李叔为之心动。村庄越来越美丽、生活越来越健康。多年不见的老少爷们述不完的亲情。李叔李婶对二冬两口子的招待更是感动。乡亲们健身喜乐的场面,李婶情不自禁参与其中。李叔耐不住性子,拿起鱼竿进了二冬的鱼塘。
两口子下定决心,说啥也不走了,就在老家住了。这对两位老人来说,这是又一段新生活的开始。
【乡情亲情散文】相关文章:
乡情里的乡情散文05-24
经典散文 乡情06-05
乡情经典散文07-01
乡情散文07-05
乡情的散文08-24
诗中亲情与乡情句子04-22
乡情札记散文09-14
乡情随笔散文09-01
腊味乡情的散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