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年关经典散文

时间:2021-11-19 17:58:25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有关年关经典散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关经典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年关经典散文

  年关经典散文 篇1

  腊月二十三了,过了腊月二十三就进入过年模式了。工业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但生活压力却超过了以往的农耕时代。工业化为主的地区劳动力缺失,农耕为主区域经济收入低下,导致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前往发达地区工作。一家人被迫分离,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才能相见相聚。如果按照准备回家过年来算,从春运开始就进入了过年模式,腊月十五就是旅人踏上回家征途的启动按钮。

  记得曾经看过本古人的笔记小说,说是阴历年十月到了,店掌柜开始给回家过年的店伙计打点结算。古人的交通工具落后,普通百姓是乘不起车马的。就是有车有马,个把月的旅途也是平常事。店伙计拿着掌柜给的年薪,背上一袋子干粮,踏上漫长的回家路。靠着两条腿,一路风尘,饥餐渴饮,走上两个多月才能回到家乡。古人描述的最快的旅程就是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仅仅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已,顺流而下的激流、险滩、暗礁,每一个对于舟船都是致命的。

  现代的交通工具发达了,路途已大为缩短,归途减少了旅途的劳顿。但由于工业化需要的劳动力众多,回家过年的就渐渐形成了一股人的潮流。有人将这种迁徙潮,形象地比喻为鲑鱼回迁。这股潮流充分展示了城市与农村的经济落差,春节回流的区域一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旅程长远,路途险阻,家乡就是再穷都挡不住中国人过年回家团聚的乡亲、亲情。有钱的人,开着私家车或是乘坐飞机回家;普通人大多是坐火车、动车或大客车回家,买不到坐票,就是张站票也不辞辛苦地直奔家去;而一些为了省钱的人或离家近的,则骑着摩托车载着亲人一起回家;少部分穷困没钱的人,甚至不畏艰辛徒步回家。家,具有着中国人最大的向心磁力;年,就是中国人浓郁亲情的集结点。力与点的结合,就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节日年潮。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个年潮也是一个关口,就像是八月十五钱塘江的大潮。这股大潮要跨越一道道坎,既有一线潮,亦有会合潮、十字潮、丁字潮,还有回头潮、冲天潮,这一道道的阻挡着潮涌的坎,就是年关。外乡人乘着大潮,越过一道道阻挡大潮的坎,直奔家乡而去。

  对于年关的描述,在样板戏《白毛女》中写的就很真实。年关到了,家里过年需要钱,债主这个时侯也找上门来了。尽管如此,杨白劳还是买了二尺红头绳,给家里带来一丝喜庆和年味。这个喜庆和年味,是贫苦人在愁苦中挤出的一袭喜庆,是大红边际的一摸残红。这个时侯的男人是最难的,是平穷人家最容易生气、闹矛盾的时候,喜庆的日子里掺杂着一丝不和谐。看着别人家过年不仅带回来了钱,还带回来了年货。再回头看看自家,不仅钱没带回来,家里置办年货的钱也没个着落。这个时侯,男人们就来到了关口。眼看着到年底了,农民工老李领着几个人还在工地忙活着。老李,年底了,今年的钱给了吗?哪儿给了?不过这不是还不到时候嘛,我得领着他们几个先把活给干完了,我们签的合同就是干完活给钱。等干完活,要是还不给钱,我就带着人去厂子里堵大门去。哎!一年到头不停地干活,为着就是年底能够结算些钱,回家好好给老婆、孩儿们过个好年。但这一关、这一坎,老李已经知道很难迈过去。老李不失信,干完活后,带着一帮穷弟兄踏上了要钱的漫漫长路。

  小时候,男孩子过年最期盼的就是能够多放些鞭炮,而女孩子不用多说就是希望穿上一件漂亮的花衣。那个时侯的鞭炮都是拆开了放,一个个地燃放,可以持续好几天。三十的夜晚,大人们将鞭炮分发给小男孩,几个小男孩凑在一起,拿出得来的鞭炮,小心翼翼地一个一个拆开来,然后再分为几小堆,那些是初一放的,那些是初二放的……,那些要到破五放,一一规划好,藏在自己的小抽屉里。女孩子们早早地就在街面上看好了花衣,剩下的时间就是天天在妈妈身边磨叽。眼看到了年关,父母们数着指头,算着那个孩子去年添置了什么,老大长高了,今年该给买件新裤子了,老大穿短了的裤子接上一节就能给老二穿。平时吃的都是两面馒头,过年把攒下的白面拿出来蒸些白面馒头;粮店供应的每人二两油肯定不够,得把老家带回来的油用上,初一总得炸些油条、麻叶、麻花什么的吧。碗儿都旧了、破了,来个人拿不出手,过年怎么也得买几个新碗吧。要这样,老大的裤子就没钱买了。父母为着年关合计来合计去,总是满足不了小孩子的愿望。年关是大人们的,小孩子不知道这些,只想着快些过年,不仅能吃好的、穿好的,不用干活,还能痛痛快快地玩个够。

  挣到钱的,享受着丰收的乐趣,春风得意马蹄疾。忙了一年,到头却拿不到分文,空着两只手耷拉着脑袋,在这个落寞的'年关,黯然失措步蹒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人最渴望的是亲情传递。家,有亲人在家企盼着就够了,足以慰藉一颗风寒中归来的冰凉之心。回到家,见到亲人,在外遭受的磨难已经算不了什么。跟家里亲人们围拢在一起,背靠背、面对面,沏一壶茶、温一杯酒,唠一唠过去的时光,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不论这个年关,是喜是悲是乐是犹,都得抬起脚迈过去。春节是中国人的盛会,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无论多么艰难,没有迈不过去的坎。鞭炮声已经响起,大红的灯笼在街头飘荡。父母、儿女在远方翘首,拂去身上的征尘,迈开步伐,朝着回家的路向前!向前!向前!

  年关经典散文 篇2

  年关紧逼,手头的工作仍然很多,而我忙得只剩下无奈的笑。政府机关不再张灯结彩,过年已经没有了往年的喜庆气氛,但我还是弄了大大的一幅对联挂上。各单位职工议论最多的是过年不吃团年饭、不发过年钱、大年三十不放假,似乎士气很低落、听到不少牢骚话。调侃曰:“有一种千年的温馨传统是春节,有一种百般无奈的伤痛叫过年上班;有一种千里的奔波就为回家吃年饭,有一种白痴规定大年三十全部守办公室。”还有人加一句“有一种日疯倒癫的人过年还要查岗!”甚至请假条幽默带酸味: “因父母要求我大年三十回家陪同过年,否则要将我告上法庭,现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及第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之规定,特申请2014年1月30日请假一天陪父母过年,请依法批准为谢!”

  调侃归调侃,牢骚多了伤自己,还是做自己的事情吧。我有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的任务,于是上门给困难的党员和群众送去三几百元,带去党委政府的问候和温暖。一村一村的走,和群众拉着农家话题,倾听老百姓诉说疾苦。握着那一双双粗糙颤动的老手、看着那闪着泪光的质朴眼神、听着那朴素的感谢的话语,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

  走在村公路上,本来残寒的冬季早已升温,可以感受温暖阳光,让金色的斑斓给予身体所需的养分。路边萎黄的杂草,在空中辗转着优雅的身姿;油菜低矮,在风中由衷的说着喜欢;零星的菜籽花,是整个冬季送来的最浪漫的礼物;几只白鹤,在农田里舞动着轻盈的身姿。在乡村笑看落花流水,淡看风起云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豁达。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看不明的事,放不下的情,到乡村来走一走,了解民情、倾听大自然,就有了该有的答案。

【有关年关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有关父亲的经典散文11-11

有关春风的经典散文06-12

有关懒的经典散文11-14

有关等待的经典散文05-31

有关离殇的经典散文06-11

有关海上灵光的经典散文06-03

有关于乡愁的经典散文05-31

有关我的家乡的经典散文11-14

有关父亲节的经典散文06-15

有关于怀念老屋的经典散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