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雨中经典散文

时间:2021-07-02 20:52:10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雨中经典散文

  早有耳闻,甘泉有名山,名曰:劳山,可一直无暇而至。今日得宽余,便自驾与友人到劳山一游,了却了我多年的愿望。

雨中经典散文

  劳山森林公园属国家级森林公园,距延安70公里,位于甘泉县城南30公里处的东沟乡直罗沟内,距210国道18公里。公园总面积52万亩、沟深达30余公里。园内景秀林密,古木参天,森林覆盖率达89%。这里的景色的确不一般,实属避暑和游览的好去处,令人难忘。

  进入山门,时间已是十一点多。天公不作美,刮起了风。四月的寒风把人冷的缩成一团。顶着寒风,我们搭上了开往林区深处的电瓶车。车子缓缓行驶在通往林区的柏油路上,道路的右侧是黄土高坡,坡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杂草,开着各色的野花。车子左侧的平坦处是一片人工林,全是些杨柳。树干有碗口粗,挺拔高耸,排列整齐,宛若仪仗队的士兵在接受检阅。在行进中,天空稀稀拉拉地撒下了雨滴。不一会儿,雨滴连成了线,雨水把树上的嫩叶冲洗的翠绿翠绿的。此时,鸟儿都缩进窝里避雨,森林里显得格外的幽静,偶尔从远处传来人们的笑声。我们坐在车上,被这身边的景色完全吸引,也忘却了寒冷和往日的烦恼。

  过了十多分钟,车子来到了一个三叉路口,这里是电瓶车的终点站。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前方的一片小树林。林子不是很密,透过树林是一道红砂石壁。石壁上雕刻着两个醒目的红色大字——“通幽”。字体为草书,恰似行云流水。通幽石壁的对面有一处石峡叫石门,是进山的一个入口。我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便与友人朝着石门方向前行。此峡入口处宽约十来米,越向前行,峡谷越发狭窄。两侧山石如刀劈斧削而成,挺拔峭立,越发奇异。最窄处仅可供一人通过,石壁上镌有“石门”二字。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感。触目此景,我惊诧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过了“石门”,前面路的上方横着一颗硕大的小叶杨。它的根在我们左侧的山坡上长着,粗大的树干横在路的上方,树梢搭在我们右侧的石崖上,自然搭成了一座独木桥。这树好像是被风吹倒的,无人能把它扶起,因此任他自由生长。其生命力极强,虽然横卧于此,但枝叶依然繁茂。友人很机灵地爬上树干让我为她拍照。拍完照我们继续前行,便来到了石翠峡。

  石翠峡两岸山石险峻陡峭,石崖上的缝隙里长出茂密参天的树木,枝杈相通,望不见天空。山道上人为地设置了一些硕大的“金元宝”。人们说只要踏着金元宝走过去,就会发财。我们便一路踏过了金元宝,以求一年的好运。

  过了石翠峡,便来到了薄姬墓。墓冢依山而建,由于年久失修,看上去其实就是一个依附山坡的土丘,只是在前面立有一块残缺的石碑。相传隋炀帝当年游猎至此,遇一绝色美女,便一见钟情,后按皇家礼仪欣纳为妃。隋炀帝见此处山色绮丽,便在此修建行宫,终日与薄姬饮酒行乐,乐不思归。隋炀帝对薄姬宠爱有加,薄姬殁后,隋炀帝感其情重,命人将其厚葬于此。然而,我以为这一传说有误,历史上的薄姬乃汉文帝刘恒之母。汉、隋两朝代相隔数百年,薄姬岂能成了隋炀帝的嫔妃呢?值得考证。

  过了薄姬墓,我们便来到了芦苇荡。这里的芦苇不像阿庆嫂家乡和白洋淀的芦苇那样长在水里,而是长在旱地里。有人曾经问我,这芦苇荡有苇无水如何荡呢?这里的芦苇不是靠水来浮荡,而是随风浮荡。一眼望去,好大的一片苇草,经历了寒冬的风雪,枯萎了,在微风中轻轻浮动,瑟瑟作响,给人一种凄凉之感。然而,它的根部又孕育出了新的苇秧,充满生机,蓄势待发,顿时又给人一种新生的希望。这使得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白居易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芦苇有着坚强的生命力,不畏环境艰苦,只要春风吹来的时候,便会生机盎然。

  一路上,雨不停地下着。我们来到一个草棚下面避雨休息。小憩之后,我们又动身顺着游道继续前行。游道越向上越陡,我拉着友人缓缓向上攀爬。游道两侧随处可见一些枯死的树木,其形怪异,有的像猴子,有的像豺狼,有的像石人。这些枯树虽然给了人一丝凄楚之感,但也说明这里原始森林年代的久远。

  我们经过一番努力地攀爬,终于来到一个平坦的地方——林海观景处。观景处原来是一处农家院落,有几孔破旧的土窑洞,院子里长满了芦苇,整个院落已经荒芜了。在路边,有几个茅草搭建的亭子。我们坐在亭子下面歇息,一边远眺林海,欣赏着林海的壮观景色。我惊叹于这里的林海了。林海浩瀚辽阔,连绵起伏,惟余莽莽,不见边际,令人心旷神怡。一周工作带来的疲惫和烦恼顷刻间荡然无存,心情轻松了许多。我们在这里坐了许久,真有点舍不得离开。这里的森林是陕北唯一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堪称陕北的天然植物园和野生动物的乐园。据说这里的植物品种有600多种,野生动物60多种。我为陕北能有这样的.原始森林而深感惊叹和自豪。

  雨小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动身下山。与上山相比,下山要轻松多了。我搀扶着友人很快就来到青冈。隔沟而望,云海翻滚,林海茫茫,对面的山梁和山坡上都是密密的原始森林。春天的树叶经过雨水的洗涤,不沾一点灰尘,青翠欲滴。林间传来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宛如一曲悠扬的乐曲,在微风流淌。

  下得青冈,便是一座栈桥。原来这里本无路,为了方便游客,管委会在这里修了连通谷底到青冈上面的通道。通道依崖而建,这便被称为“栈桥”。走下栈桥,我们来到一个平台处,驻足仰望山岗之上,树冠如巨伞一般遮盖着山谷,偶尔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方能看到零碎的天空和乌云。密林深处,百鸟相鸣,此起彼伏,鸟语不绝。我简直沉醉于这里的美景雅境了,真想与友人一直仙居于此,过着世外桃园的生活,然而这是多么奢侈的梦想啊!这种快乐,这种美景只属于哪些自由自在的鸟儿,而不属于我们这些身处红尘的人类。

  在平台上停顿了片刻,我们继续顺着山道下行。置身于密林间,山道崎岖,游人缓慢地行走在羊肠小道上。山道两侧不时地可以看到一些盛开的野花,有白色的,紫色的,也有其他颜色的,五彩缤纷,香味幽浓。我们边走边欣赏着两侧的景色。忽然,一颗高入云端的大树映入眼帘。走近一看,树下立有一块石碑。石碑的上端雕刻着“树王”二字,下面的正文对此树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这是一颗小叶杨,它是这里最古老最粗最高的一棵树。此树高达28米,胸径150多厘米,需要三个人环抱才能抱住,树龄已有130多年,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巍峨耸立,具有“王者”之风范,堪称景区第一杨,故名“树王”。

  告别树王,我们沿着小道继续前行。小道的两旁全是粗大的参天古树。瞧,左前方有一簇三胞胎的古树。它们出自同一根基,粗细一样,树像也基本相同,高约二三十米,树冠繁茂,郁郁葱葱。酷似一家的三兄弟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不离不弃。

  不知不觉中,我们便来到最后一处景观——千尺峡。进入千尺峡,道路立刻变窄,路面仅有一米多宽。两侧石壁不是太高,约有七八米,石质为红砂石,由于风雨的侵蚀,怪石嶙峋,奇特异常,右侧的石壁上布满了青苔,湿漉漉,毛茸茸,绿莹莹的。两侧石壁的上端长满了树木,仰首而视,仅能看见一线天色。千尺峡名不虚传,峡谷悠长,峰回路转,真有点像《西游记》中的龙宫,我简直沉迷于这神奇的仙境了。我边走边拍摄,足足走了近二十钟,才走出峡谷。走出峡口,回头望去,峡口右侧的石壁上雕刻着“千尺峡”三个红色大字,非常显眼。再向峡谷内望去,峡谷悠长深邃,望不到尽头。转头前行,便豁然开朗,眼前便是电瓶车的终点站“通幽”处。

  在返回的途中,我一直在考虑回家后要写点文字,记录下这次旅程,以便日后也有点回味东西。人生一世,不恰似一次旅行吗?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都应该在自己的旅程中留下一些美好的,值得回味的东西呢?我与友人携手同行,相互搀扶,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我们终于领略到了劳山的全部美景,也感受到了人生相伴而行的快乐,这便是我们此行的收获。

【雨中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雨中的玫瑰散文09-10

雨中寂静散文09-09

雨中花散文09-09

在雨中随笔散文06-09

在雨中优美散文06-19

经典散文雨中微笑06-14

雨中随笔散文05-30

精选散文:《随笔雨中》03-28

雨中随想经典散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