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儿时的年经典散文

时间:2021-07-02 10:54:37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儿时的年经典散文

  对于一个贫困小山村的孩子来说,一年中最盼望最幸福的日子就是过年了。那时,这个年过完了,我就踩着小板凳,一天一天地把黄历牌撕掉,把下一年春节那天折上,苦苦地等待下一个年。有一次,我觉得时间太慢了,就一股脑撕掉了半个月的日历。当时,母亲正好要去外地办事,就是在这一天。头一天晚上,母亲看了一下日历说,明天就得去了,然后叮嘱我们在家要好好听话,注意安全什么的。母亲每天劳作要十几个小时,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所以时间观念是没有的。而我撕完就忘了这件事。第二天一大早,天还不亮,母亲就起来了,给我们做了一天要吃的饭放在锅里后她就上火车了。到了地方才知道,提前去了半个月,事情没有办成不说,还花掉了六角钱的火车费。回来后妈妈看到日历的情况就问谁干的,我开始不敢说,母亲就让我们姐弟三人全都跪在地上,不许吃饭。我们跪了几个小时,都受不了了,我只好承认。母亲用鸡毛掸子打我,把我的身上抽打的都是血丝。

儿时的年经典散文

  “你为什么要这样?”母亲气愤地问。

  “我想过年。吃好的,天天吃白菜土豆,玉米年糊糊粥,我都要吐了。”我哭着说,身体跪的已经有气无力了。母亲听了我的话,愣了一下。然后抱住我失声痛哭。母亲只是哭,什么话也不说,母亲把我抱到炕上,用紫药水给我擦伤口。泪水掉到我的皮肤上是滚烫的,掉到我的伤口上是酒精一样,刺激的疼到骨子里。

  晚上,母亲就唉声叹气和爸爸说话。“哎,孩子生在咱家太可怜了。今年过年咱们给孩子多做一些好吃的。”

  果真,那一年,我家的年是那么好,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很传统,很能体现中华民族积淀已久的传统文化。比如,除夕的早晨,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母亲是最重视这个春联的呢,年年如此,她都是第一个把对联贴上,邻居家看到妈妈开始贴了 也就出来贴。那些春联都是妈妈提前几天就到街市上买来的。母亲买对联很认真,一副对联要几十分钟,她不认字,她先是看样子好不好看,选好了就叫别人给念,有时不懂意思就让人家给解释,她要选择能让家里人健康的,能让家里富有的,有吃有穿的,这些选好了,母亲开始砍价了,五角钱的对联母亲会砍成四角,省下一角钱能买两个小“福”字。就是买对联这一项就得一天功夫,母亲生活非常节俭,可是买过年的这些东西就要花掉八九元钱,那时我的父亲工资每月才三十元钱。回来后母亲开始裁剪,都安排好后放起来等待过年这一天。

  母亲先是打浆糊,用白面搅拌而成。然后自己去贴,老天从来不可怜劳苦大众,好像每年的除夕日都非常冷。对联不等贴上就冻了,母亲就得拿回来从新抹浆糊。她的手不能戴手套,他怕戴手套贴歪了,或者贴得不板正,影响一家人一年的健康。冻手了,,母亲就回到屋里在炉子上烤烤手,或者在铁锅盖上烙一烙,好一点就又出去贴。母亲贴的对联可好看了,(只可惜那时我家没有相机,要是有我会把它留下来,可以进吉尼斯大全呢。)你看,家里所有的门都是对联,中间是一个福字,横批下面是三个不同颜色的挂钱,挂钱都是剪纸的,上面是各种图案,还有喜庆的字样。窗户上是不同的,每组窗户上只贴一个福字,福字下面是一张挂钱,这组窗户如果是红的,那组窗户就贴绿色的,老远一看,太好看了,看了你才知道什么叫五彩缤纷。微风吹来,挂钱轻轻地飘动,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特别享受。

  这些都做完了。母亲给我们穿新衣服,母亲的手巧是远近闻名的,我家穷,没有闲钱去买新的,母亲就改造旧的,比如,母亲的旧衣服好的地方剪下来,再把姐姐的旧衣服某个地方剪下来,几件不同色彩的衣服合拼到一起,再做成一件新衣服,那款式是人见人爱的,如果放到现在,母亲开一家改旧服装店,上市都有可能。我们穿上新衣服后,就该是父亲发压岁钱了,每人一元,都是父亲事先兑换好的,绝对新钱,我们都把钱放进自己的`领地,当然也只是一天光景,第二天母亲就会要回去,因为家里必须买一下必需品,一个年已经一贫如洗了。

  我们去玩了,父亲开始挑水,我们家没有井,要到别人家去挑,说是除夕这一天必须所有能装水的地方都得装上水,不然这一年就缺水了,不够美满。母亲开始糊灯笼树,灯笼树就是挂灯笼的杆,有三米多高,最上头是一个小树的树冠,母亲把树冠上贴满各种各样的彩纸,有小红旗状的,有花样的,还能飘动。家家如此,整个小村红红火火过大年,简直就是五彩的世界。

  再接下来,母亲就是做饭了,父亲打下手,普普通通的白菜土豆母亲会做出十来样。吃饭的时候,我们是狼吞虎咽,等了一年了,好不容易等来这样的好吃喝,我们恨不得一下子把一年的饭食都吃完,和下一年接上。我们边吃边说着哪个菜好吃,哪个菜味道像肉,母亲父亲只顾看着我们吃,不时地往我们的碗里夹着菜,不时地给我们盛饭。等我们吃完了,父亲母亲才吃,他们不吃,一来是看着我们吃他们高兴,二来他们怕不够吃孩子们吃不饱。尽管如此,我们的饭桌上仍然笑声朗朗,笑声传得老远老远,邻居家常说:昨天又听到你们家的笑声了。那一年,我家吃了二十个炒菜,从来没有过的香。也就是那一年的年,让我记住了母亲的味道,至今,不管我吃什么好东西,都吃不出那个味道来啊!

  到了晚上。母亲和父亲给我们点上小灯笼,让我们出去找邻居家的孩子玩,所谓的灯笼就是父亲用罐头瓶做的,父亲把罐头瓶用铁丝兜好,铁丝有一尺多长,铁丝的最上头系一根小木棒,父亲怕我们扎了手,还特意把木棒用砂纸打磨的非常光滑。母亲会在里面放上半根小蜡烛,点燃后,我们就提着去玩了。

  母亲和父亲就去给火车道公路还有旮旯胡同送灯,给逝去的老人送纸钱。等我们的蜡烛烧光了,我们就回家来,这时,父亲母亲早已把除夕饺子包完了,我们家为了省电,八点多就吃完除夕饺子了,然后大家开始满足地进入疲惫而又快乐无比的梦乡。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什么都没有,春节的幸福只在和父母在一起,吃到父母做的饭菜,尽管太简单了,但那是母亲父亲的味道。

  就是从那时起,知道了,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母亲就是整个的家,父亲没了大梁就塌了,妈没了,家就没了。

  儿时的年是快乐的,幸福的,又是凄苦的,心酸的。

【儿时的年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怀念儿时的叙事散文:儿时的热炕01-05

儿时的味道散文03-30

精选散文儿时旧梦03-22

儿时的暑假-经典散文07-14

儿时的故乡散文06-14

寻找儿时的味觉散文12-14

儿时怪事趣谈散文09-17

儿时故乡的记忆散文09-16

儿时的那条路散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