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经典散文:文学的故乡

时间:2021-06-29 13:40:30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经典散文:文学的故乡

  上篇

经典散文:文学的故乡

  201x年夏天,矫健的小妹华华从美国回来,执意要去他们父亲的故乡,也是华华儿时陪矫健回乡插队落户的地方――乳山崖子矫家泊看看。我有幸和朋友一起陪矫健和他的家人一同回去。六十几年前他们的父亲从这个小山村走出去,一路枪林弹雨,走到了大上海,在那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十几年后的1969年春天,这个连十五岁生日都未过的瘦弱少年却被“上山下乡”的大潮,从他自小生长的上海被卷到父亲出生、走出的地方,被迫安营扎寨,学着一个人在陌生的故乡生存。如今,父母已经相继老去;矫健早已离开矫家泊,定居烟台;兄妹远隔重洋,已很少见面。老家和故乡留下的只是一个遥远的记忆和“矫家泊”这个地理上的名称。

  矫健的老房子在矫家泊村后最北边的一个高坡上,砖石砌就的房子外墙看起来依旧很结实。据矫健说当时造房子的木料,还是他的母亲亲自写信给知青办争取来的。造房子用的石料、砖瓦也都是好材料,或许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像一颗种子一样被抛回故乡的儿子,看不到任何回返大上海的希望,是注定要在这个小山村扎根落户,娶妻生子的。牵肠挂肚的母亲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房子造结实点,使少小离家的儿子能够遮蔽风雨。当时,在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做编辑的矫健父亲去了崇明农场劳动,他的母亲实在放心不下远在故乡小山村的儿子,竟着矫健的小妹华华一同返乡,陪着矫健插队落户,一直到矫健父亲从崇明农场返回上海。

  老房子已经别移他人,被新房主围上了一道简易的围墙,一把锁锁住了小铁门,院子里长满了玉米、向日葵,紫色、白色的扁豆花爬满院墙。房后的老柿子树还在,枝繁叶茂。矫健一个人坐在房后的石头上,默默地抽烟。我们都不敢去打搅他,只是远远看着。不敢想象,一个在江南大都市软风细雨中,喝着牛奶,吃着饼干,在武康路花园洋房中,整天爬房子上树的调皮捣蛋的少年,被命运之风刮到这个只在父亲讲述中存在的故乡,出门见山,以地瓜粗粮做主粮,像驴子一样拉着豁子犁地的故乡,在短暂的新奇之后是怎样的恐惧。矫家泊是山区,身体尚在发育的矫健推着几百斤重的推车上山,一使劲,腿肚子竟转到小腿前面去了,吓得他费尽全力才扳了回来;他是高度近视眼,戴着厚厚的眼镜,刚到农村时常常把禾苗当野草给锄掉;种豆子时嘴里嘟囔着:“豆豆,四五六”,一松手,却是一大把豆子撒了下去;又是故乡的外来人,村里人骨子里的小促狭便有些欺生,厚道点的人喊他眼镜,不厚道的人就喊他“驴捂眼”;一样的出工、干活,矫健挣的工分最低,还不及村里的妇女工分多。闭塞、苦累、看不到任何前途的山村生活,让这个来自大都市的少年恐怖。这个小山村是他祖辈安家生根的地方,却不是他开花长果的地方,是父辈梦里萦绕的地方,却是他迫切想逃离的地方。故乡?“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绿色的菜园,遍野的麦浪,明月、朝霞,霏霏春雨和冬雪,统统不是少年矫健想要的,他要逃离这个地方。于是自小被父亲训练出的文学梦想和才气就在这个被称作“故乡”的地方,被强烈的“逃离”感激发出来,开始了一个文学少年的作家梦。他要凭着他的作家梦返回自小生长的上海,返回自小说着母语的地方。

  这个小山村还记得当年的少年吧,这个说着串味儿上海乳山话,身上延续着矫家泊血脉的少年,豪气、英雄、天真、懵懂、羞怯,背着一个破书包,戴着鸭舌帽,到处寻师访友,做着在别人看来不知天高地厚作家梦的少年。一个个寒冷刺骨的冬夜,水缸里的水已经结冰,需要拿石头砸开才可以喝到水,一盏油灯,一床棉被,矫健就盘腿坐在冰冷的炕上,趴在小炕桌上写作,也练就了如今矫健颇为自豪的“盘腿坐功”;为了省事,一煮就是一大锅地瓜、地瓜丝,以至于地瓜丝都发黑了,村里人开玩笑说猪都不吃,矫健却吃得若无其事;夜晚看水浇地,一把铁锨,一本文学书,就成了矫健最大的享受。苦哈哈的农村生活,有时候也给矫健带来乐趣。小时候被父亲送往少年体校,让矫健练就了一身摔跤的好功夫,这让矫健在力不从心的回乡插队生活里终于有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光荣历史,四邻五村,都知道矫家泊有个戴“驴捂眼”的知识青年,是个摔跤的好手。于是常常有好事的人来找矫健“过手”。矫健在街上走着,有人来拍拍他肩膀:“伙计,来一个”,矫健就眯缝着眼一笑,把那人往肩膀上一扛,来一个,摔遍故乡无敌手。

  如今返乡的矫健,早已功成名就,有过誉满文坛的指点江山,意气风发,历经商海的潮起潮落,大开大合。在故乡的街道上走着,不时会有些人认出矫健,他们热情地叫着他的名字,拉着他的手唠着家常,往他的手上塞着水果,乡音乡情让人温暖。村中央清凉凉的小河已经干枯,白花花的水泥路上偶尔有拉苹果的汽车驶过,几只黄狗懒懒地晒着太阳。但此刻坐在老房子后面的矫健,在外人看来,依稀有几分孤独和伤感。从离开矫家泊,卖掉他曾经以为要扎根落户的老房子,矫健已很少回来,当年他实在是被二妈家盖房子推石头的活累怕了,于是带着在小炕桌上写就的一百多万字的稿子,和未完成的小说《茔盘风波》偷跑出去,开始了他的第一次“逃离”。他在崖子的饭店里,找了张餐桌,推开面前的杯盏狼藉,旁若无人地写着。1973年春天,19岁的矫健带着他在崖子饭店里完成的《茔盘风波》再次逃离矫家泊,去了乳山县文化馆,被慧眼识珠的伯乐发现而留了下来。这是一次永久的逃离,从这个春天开始,矫健凭着《铁虎》走上文坛,后来凭着《老霜的苦闷》、《老人仓》、《河魂》、《小说八题》、《金手指》、《金融街》等一系列享誉全国的作品完成了他的作家梦,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离矫家泊的地理位置也越来越远。

  矫健后来在相距矫家泊不远的马石山下井乔家买了个山村小四合院,山青水秀,很漂亮。矫健有时候和夫人雪行嫂子开车回去住住,有时候邀朋友去玩玩。他依旧眷恋着山村生活,却似乎有意躲开了少年时插队落户的故乡矫家泊。我不曾问询过矫健答案,却能隐约体会他对故乡的那种爱和疼。矫健自小生活在上海,却是以《农民老子》、《老霜的苦闷》、《老人仓》、《河魂》等一系列农村题材的作品享誉文坛,也是他下海经商前写得最多题材的作品。除了《弄堂口》、和《小说八题》里的《轻轻一跳》,以及那篇很有名的散文《到巴金花园去》,下海前的矫健很少写他童年时的上海,而跟“农村”扛上了,农民的纠结,农民的苦闷、农民的期盼和希望、农民的淳朴、农民的倔强,农民的小心眼、甚至小恶习…… 他曾经迫切想逃离的小山村,在他真正逃离以后,有了审视的距离和角度,或许才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故乡,这个故乡让他纠结,让他疼痛,让他远远躲着不愿回望,却让他不得不爱。莫言说: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紧密相关。也许所有好作家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故乡,他们在这个故乡受伤,在这个故乡孤独,在这个故乡爱着,也在这个故乡伤感和享受着。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成名之后的矫健依旧没有返回自小说着母语的上海,而是客居在烟台这个海滨城市,娶妻生子,开花结果。他以逃离的方式离开矫家泊,却以回望的姿态远远看着他父亲和自己的故乡,不离不弃,体味着这片土地的兴盛衰落。

  下篇

  夏村是一个小县城,七十年代初,只有南北、东西两条柏油马路,干干净净的马路两旁,栽着高大的白杨和垂柳。我的家在东边的工业大院,上学的小学在县城中心的县委大院对面,叫夏东小学。因此每天上学、放学要穿过几乎大半个东西马路和小半个南北马路。我的父母每天上班、开会,不曾有过半点的文学浪漫细胞,宠爱我的父亲却托人给爱看书的我办了个大人才可以拥有的借书证,因此我经常得以在文化馆的大院和图书馆进进出出,借书、跳皮筋,偶尔偷摘两朵小花草,扒着窗子看看文化馆的展览大厅有什么好玩的。那时的图书馆也没有什么书好看,《金光大道》、《海岛女民兵》、《霞岛》、《山风》就算是那个时代我能借到的好书了,后来借到一本《卓雅和舒拉的故事》,真是高兴坏了。那是1973年,我上小学三年级。我当然不会知道,在我扒着窗子看文化馆展览大厅的时候,东大厅里住着刚从矫家泊逃离出来,被伯乐发现留下的一个做着作家梦的文学青年,他就是矫健,他住的东展览大厅被他戏称为“东宫”。

  跟矫健熟了以后,他经常开我们这帮夏东小学同学的玩笑:“早知道,就去看看你们了,还得叫我叔叔。”自然是玩笑话。但乳山这片土地的人和事总是和他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他写《老人仓》时去莱西体验生活,莱西的县委书记以前是我们乳山县的副书记,是我师姐的父亲;我的师兄赵健是矫健年轻时的好朋友,我们脱职入大学读书写的第一篇文章“我记忆最深的人和事”,赵健就是写的和矫健一起深夜爬乳山文化馆的墙头,敲着饭盒大声唱歌,在一起神吹海聊什么的。那是1983年。矫健早已凭《老霜的苦闷》和《农民老子》享誉中国文坛,是风头甚健的全国著名的青年作家。因此,赵健活灵活现描写他和矫健亲密无缝的“战斗友谊”,让我们一班做着文学梦的热血青年,羡慕得眼珠发蓝。矫健是我们乳山真正的“名人”,即使他客居烟台,离开故乡,也是正儿八经入了乳山市志“名人录”,载入史册的。矫健于我,是文学前辈,是老师,亦是我敬重的兄长和朋友。矫健是一个颇有故事感和喜感的人,这使他看起来童心未泯,非常有趣,少了很多“名人”的故作庙堂之严肃和高深,随意洒脱,没有架子,一点也不像“名人”。

  在我所剩无几的童年收藏小人书里,有一本197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铁虎》,是武汉《红小兵》编辑部供稿,根据矫健著同名小说改编,单恂画的。几年前收拾东西时,居然被我发现找了出来,真是个意外的惊喜。几次想赠送给矫健,却终是没舍得。我不曾记得得到这本小人书的具体经过,却一定是知道这个在县城大名远扬的“文学小天才”,无意中用他的作品感动过我们。也不记得那个时候是否看见过矫健,或许在我们顽皮地偷摘花草的时候,在我们开心地跳着橡皮筋的时候,这个戴着眼镜的细瘦青年念念有词地从我们身边晃晃悠悠走过?初到县城的矫健,据说有好几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至今在江湖上流传。文化馆的对门是县委招待所食堂,矫健刚去文化馆都是在那里吃饭。大盆香香的稀饭,松软的馒头,看着就流口水黄橙橙油汪汪的乳山炸酱,让在矫家泊吃了好几个月发黑地瓜丝的矫健如见了亲人般,他吃了一个二两的馒头就跟一块小石子扔进湖里,半点波澜都没有。又吃了一个二两的馒头,还是半点波澜都没有。于是,就着乳山炸酱,矫健不断地排队,吃馒头;再排队,再吃馒头,居然一顿消灭了八两馒头。商业局有一个食量很大的副局长,听说矫健的海量名声,找上门来,用诙谐的乳山土话夸奖矫健:“兄弟,大粮站呐,比试比试?”这次矫健消灭了整整一斤馒头,让那个副局长目瞪口呆。后来,矫健在乳山县城就有了个不怎么雅的绰号“大粮站”。我曾跟矫健求证过这个传说,矫健哈哈大笑,非常认真地告诉我:是真的。当年在矫家泊,地瓜和地瓜丝是所有乡亲和矫健的当家粮,玉米饼子也不可能敞开吃,至于白面、大米只是年节时打打牙祭。正是长身体、长个的年龄,矫健天天吃着地瓜丝上山干活、夜晚追逐着文学梦,他实在是饿坏了,经典笑话背后是整整一代人命运的悲哀。矫健初到文化馆,看到自小熟悉的电灯,高兴地拉开,关上;关上,再拉开。再也不用点油灯了,再也不用忍受烟熏鼻孔了,他终于可以在亮堂堂的电灯下读书、写作,做他的作家梦了。

  “乳山待我不薄。”很多年后,提起乳山,矫健充满了感激。他记得关心他写作的公社书记,记得给过他知遇之恩的伯乐老师和严格管教他的文化馆老馆长,记得灯光球场南有过温馨记忆的小砖瓦窑,记得他从故乡走上文坛,记得故乡给予他的温暖、纠结、创作动力和源泉。矫健曾多次说过,如果没有故乡山村的磨砺,就没有如今的作家矫健,艰难有时候是一笔用之不尽的财富。“乳山”是被我们故乡人称作“母亲山”的,这里灵山秀水,滋养出一代代英才,冯德英、萧平、矫健,都是享誉全国的作家,他们一脉相承,延续着这片土地的梦想和希望。

  矫健是一个有着很强逃离感的人。有谁说过:逃离故乡是文学理想的勇敢选择。面对故乡的愚昧、闭塞和前程渺茫,或许背起行囊逃离、出走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逃离矫家泊,追逐着他的文学梦;当在文坛风生水起之时,矫健却感到了创作源泉的枯竭,于是他再次逃离,跳进商海大潮,起起伏伏;在很多人都会守着进退维艰的财富选择时,矫健却毅然转身上岸,再次回归文学,带着他在商海中用心血碰撞出的文学财富,捧出《红印花》、《金手指》、《金融街》等一大批财经小说。几乎每一次逃离,每一个转身,矫健都会有一次让人惊讶的飞跃。他一边逃离,一边坚持,用他不断的逃离成就着内心坚守的文学梦。日常的矫健,是逃离人群的,他喜欢安静,喜欢沉思,喜欢一个人去海边散步,偶尔三五好友相聚则是随性,洒脱,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矫健对文学和文字的节制和尊重让我敬佩,在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段里,他宁愿去钻研财经,也留下方方正正的文学梦和不断追逐文学梦的大空间。文学的故乡是每个作家精神之河的神秘发祥地,当矫健从武康路被抛回故乡的矫家泊,又从矫家泊逃离,落居这座海滨小城,在商海驰骋,他的文学观照对象也一次次发生变化,不变的是他永远的文学旅程。当他怀揣着梦想一次次上路,出发,故乡永远与他在一起。

【经典散文:文学的故乡】相关文章:

经典散文:故乡02-22

《故乡》经典散文02-20

故乡-经典散文02-20

经典散文:故乡,我遥远的故乡02-22

故乡啊故乡-随笔散文03-18

散文是美的文学精选04-27

爱着文学经典散文07-03

文学的雪 经典散文06-04

经典散文:爱着文学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