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经典散文:醉心阅读

时间:2021-06-27 18:31:53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经典散文:醉心阅读

  读书之美,古来共谈。劝读之言,不胜枚举。嗜读之人,江山辈出。汉杨雄“年年岁岁一床书”。晋陶潜“好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宋苏子美,《汉书》佐酒,不亦乐乎。明代杨循吉读书来息怒医病。爱读之人,读到心动之文,其中滋味非个中人无法领会。大致来说,其心情往往如饮醇酒,似遇知音,浸润其中,心醉神迷。醉心之时,其举止,可说得意忘形;那滋味,可谓妙不可言。

经典散文:醉心阅读

  这次去县里开会,听到“醉心地读”,蓦地我就想起了《红楼梦》中人读书读的“醉心”的例子。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第二十三回中两个很美的片段。

  第一个是宝玉读《西厢记》: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 ,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暮春时节读书之时,沉醉在《西厢记》中,用心揣摩,品味,将一切浑然忘却。那种心情该是何等美妙啊。这段文字我们读来,也无法不心醉啊。且不说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俊朗无比。单单是读书的环境就美得让我们这些读者心驰神往,想入非非,更何况“细玩”二字,还令人咂摸玩味,回味无穷啊。

  第二个片段是林黛玉接过宝玉手中的《西厢记》来读: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黛玉亦爱《西厢记》,读的时候“越看越爱看”,且“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这书让她感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黛玉才分高,天资聪颖,虽一目十行,但是却过目不忘。可是她并非囫囵吞枣去记,读完这当时来之不易的奇书妙文,她还要细细玩味。“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寥寥数字,写出了她醉心《西厢》。特别是“只管出神”,不仅忘了自己本来是来干什么,也忘了身边的宝玉,还有暮春的大观园。除了那些让人齿颊留香的文字,其他的都不在她的世界里。她真的是醉心书中了。

  能让人醉心读的书文往往文质兼美。比如上面宝黛所读的《西厢记》,构思精巧,辞藻之美,其他的中国戏曲几乎无可匹敌。说它是中国戏曲的珠峰,也不为过。因为美,所以才会让宝黛读得那么沉醉忘我。可是,就算书文写得精妙,假若读者不解其中味,也不过是“满纸荒唐言”,又怎能醉心地读?读书和饮酒截然不同。不会喝酒的人,浅酌即醉,甚至酩酊。但是读书恰恰相反。不解书味的人,就算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红龙梦》《荆棘鸟》《安娜?卡列尼娜》等等举世公认的好书,他们也可能会像心如死灰的僧人面对才色俱佳德艺双馨的妙龄少女,感觉“无他,不过亦白骨一具”,更不用说动情心醉了。“有眼不识金镶玉”的.人《红楼梦》中也有描写。第二十八回,冯紫英宴请宝玉、薛蟠等,行令饮酒时,宝玉的《红豆曲》一出,“大家齐声喝彩”。可是薛蟠却不以为然——“独薛蟠说无板”。 感人肺腑的文字对薛蟠来说,比起那低俗刺激的文字差远了。再设想,宝玉听了黛玉的葬花吟“不觉痴倒”,“恸倒在山坡之上”,那如果是刘姥姥听到呢?顶多也就是心生同情吧。

  现实生活里面不懂精品的人还真不少。拿着精妙篇章,了了草草地乜视几眼,翻书比翻脸还快,却又没有黛玉似的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还妄评:不过如此!这简直就是荼毒精品!就是将灵芝人参当大白菜乱炖,把正宗的正山小种、大红袍当甘草水牛饮,焚琴煮鹤,哀梨蒸食啊。这样的人,怎么能醉心于文字之中?我觉得至少文学性很强的文章难让他读得沉醉。宋范成大曾说:“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清代文学家袁枚也曰:“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这都说明先解得书中味,才品得文美。

  读得懂是前提,可是就算读得懂,也未必能读得醉。总有一些时候,一些人,对着面前的书或者文章,心似无波古井:能理解它,却没办法让自己融进去,沉醉其中,只能很冷静理性的地认识评价,或有心动,也仅仅如微风拂过水面一样,稍稍泛起了一点点涟漪。读者情感始终无法与作者的情感在同一频率上,自然也不会忘情其中的。这不是因为不懂,而是因为文章没有触动你的心弦,还没有与你产生共鸣。假如那里面内容拨动了你的心弦,你就被它不由自主地带进去,入情入境,情不能自已了。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最后,宝玉领命去看望大老爷,黛玉一人回房,路经梨香院墙角,听到那十二个女孩子在演习戏文。“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但是,当《牡丹亭》的戏文一字不落轻飘入耳,她开始“感慨缠绵”,止步细听:

  ……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前面看《西厢记》,黛玉陶醉还只是醉心于里面的辞藻之美妙。现在是由人及己,文字唤起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醉心到了难以自持的地步,以至于心碎心痛。先是听了“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这时多愁善感她的心弦被唱词触动了一下,有了情感的波动。在听到“你在幽闺自怜”,联系自己的身世,父母皆已亡故,寄人篱下,虽有祖母和宝玉的呵护疼爱,但是,处境非常。清高、孤傲的她要步步小心,时时留意,不能授人以柄。贾府上上下下那么多人,大观园里姐妹众多,可是只有宝玉一个真心懂得自己又疼爱自己。紫鹃心疼自己却不是个知音。祖母更疼爱自己,可是毕竟年老体迈,有很多时候未必真能照顾得到。宝玉既疼爱自己又是个知音,可是未必能如己所愿长相厮守。而且,将来一切都未可知,却又无人可诉。所以她的烦闷,痛苦亦只能杜丽娘一样“在幽闺自怜”,而她比杜丽娘还可怜。可以说,这几句基本就是黛玉自身的写照,唱出了黛玉的感慨,痛苦。自然地,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她“如醉如痴,站立不住”,蹲身石上,“细嚼”,“仔细揣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甚至香菱走到她背后她也丝毫没有察觉。香菱击了她一掌,把她吓了一跳,才醒过神来。注意这个“击”,是有一些气力的动作,能看出当时黛玉忘我程度。看过《牡丹亭》的人不少,但是 “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黛玉素不相识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可是几句唱词让她如此这般的“情思萦逗,缠绵固结”,柔肠寸断,思绪万千。就是因为她不但领略了戏文的情趣,而且,这些戏文还触动了她内心的情思,唤起了她心底强烈的共鸣,所以如此啊。

  故,读能醉心,核心在于深深懂的和触发共鸣。而无论是懂得还是触动,都是悄然发生进行。让我们打开那些美妙的篇章,静静地读,细细品,读到醉心。

【经典散文:醉心阅读】相关文章:

醉心湖,醉心人经典散文03-20

醉心烟火优美散文07-04

醉心晨刻-抒情散文03-26

春烟醉心梦-散文随笔04-07

微雨撩人醉心扉抒情散文07-03

歌声飞扬,桃李芬芳醉心房散文06-25

春夜步湖畔,醉心又一城抒情散文04-08

散文阅读-优美散文03-12

陶醉心灵的梦作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