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老胡去读博
9月12日晚,见到老胡,得知他入中国科大读博。
老胡这厮,是我哥们,青藏高原认识,长江两岸发展。上下十几年、纵横几千里,用友情书写我们的交往。记得首次见面,是在20XX年的9月9日。那天,我去青海读研,下了火车,乘坐公交车刚刚抵达师大校园,就见一个男人迎面走上来,笑意盈盈,衣袂飘飘。我知道,他就是手机上早已联系多日的老胡。无需多说,他乡遇故知,激动得两个安徽小人的巨手紧紧握在一起。
接下来,与老胡交谈,方知他来自金寨,与我同属一市,同为农村中学教师,同在安徽教育学院脱产学习过;更令人惊奇的是,我俩同年同学同日生。只可惜,他不是美女;不然,一定撮土为香,双双跪下,叩首上苍,乞求同年同月同日那个了。
青海三年,对我来说,度日如年,难受难熬难挺;而之于老胡,景象却是大不同,因为他除却专心读书外,还致力于一场直奔婚姻的恋爱。基于圈定范围,选择重点,锁定目标的前期努力,老胡经过浪漫初遇,谨慎接触,疯狂进攻,终于占领高地,谱写一曲胜利求偶的高歌,成功抱得美人归。安徽巢湖,在老胡眼里,已是安家巢穴。坦诚地说,促成胡马联欢,我亦功不可没:初期侦查,为掩护老胡,坚决打好胜仗,我总是冲锋在前,在女生楼下,蹑手蹑脚,探头探脑,张望,打量,辨识,故而常常被人误解,以为已婚男在那里欲图不轨,另寻美好。当然,为此我并不感到委屈,一则为了老胡婚姻大事,二则孔老师早就在我读初一的时候就告诉我“人不知而不愠”。
离开青海,老胡携其娇妻小马,恩爱于江北巢湖岸畔,男耕女织,夫唱妇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几年后,收获颇丰,育有一女之外,还双双评得副教授。见状,我为老胡的成就羡慕嫉妒喜;可他,近几年来,每每见我,却是眉头宇紧锁,闷闷不乐。问之,则曰他们学校,包括他们系,甚至教研室竞争激烈,很多比他年轻的同事都考了博士,读了博士,得了博士,而他却多年不见长进,仍是硕士,且更为难堪的是,其已年逾不惑,所以自感形秽,亚历山大。动情处,老胡语言中有时透出深深的遗憾,悔不当初,进入一个高职,那样相对闲适,不需人到中年还去读书,攻博,挣扎,争夺,折腾得精疲力竭,人仰马翻。
虽然他那样说,但我知道老胡是个聪明的人,所以一直相信他必能考取博士,不在今天就在明天,不在明天就在后天。而这几年,迟迟不见他录取的消息,一度也使我对他失去信心,以为是工作忙耽误了他的复习时间,孩子小耗费了他的复习精力,关系弱钝化了他的复习信心。然而一想起他高超的美术水平,潇洒的书法艺术,精妙的乒乓球技,我就相信,这厮总能读博,时间只是早晚,地点不分前后。
请相信,在说话上,我的`绝伦体现,不在美言,而在预言。果然,老胡经过几年挑灯夜战,奔波辗转,终在今年9月走进中国科大,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站在我的面前,这个家伙,上身背一运动黑包,下身着一运动短裤,虽是风尘仆仆,可仍笑意盈盈。良久,老胡却告诉我,辛苦啊,恐惧不得毕业,因为导师告诉他,必须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国内发的不算,因为他要把他的博士弟子们培养成香港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单位都愿意接受的人。说这话的当儿,他语言缓慢,表情如昨。惶惶地,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在稻香楼分别后,我想,我是小人物,学历不长,学业不专,学问不深,不敢对老胡的导师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可我觉得他似乎忘记了“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等概念,而仰人鼻息,以外国的月亮为圆!我觉得,从事学术活动的最高境界, 就是他们搞得我们不懂,我们搞得也让他们不懂。作为有良心的学者,他应该坚定地树立起“以国际接轨为耻,以中国特色为荣”的信念;并永远相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许,我眼界太低了,我就觉得职评时规定的那些期刊就比较好,种类齐全,质量上乘,其中很多,对我来说当是高不可攀。
美丽的9月,在中国科大,老胡由老同志变成小博士。在他华丽转变时,我祝他学习愉快,学业有成!
【经典散文:老胡去读博】相关文章:
胡不归来,胡不归来散文09-12
散文:二胡06-14
胡燕儿情思的经典散文08-11
博友散文07-12
老榆树散文06-25
老谷仓散文06-30
老磨坊散文06-04
老猫散文03-19
老根散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