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父母的优美散文
父亲
提笔之际,思绪蹁跹。关于父亲,有太多感谢的话要说,有太多的字要写,以至于不知如何开头。不知用什么样的言语才能来回报这二十四年来父亲对我的辛勤养育之恩与栽培。二十四年的风风雨雨,几多辛勤,几多困苦,几多不易,几多……
这一份伟大的爱又岂是我三言两语所能表述得了的。
时光飞逝,岁月穿梭,转眼间又是一年一度父亲节的来临。记忆中,在那个贫穷的小山村(车赶村)父亲节没有一丁点儿的痕迹,更别提为父亲送礼物了,就是他的生日也被我们像平常的日子一样轻轻翻过。后来,待我自己挣到一份零工资要在父亲节为父亲挑选礼物时,父亲就会投来责备的眼光“不要瞎花钱,你挣那么点钱不容易,攒着,留着用在正处”,总是这句话,在父亲看来,给他买礼物是瞎花钱,我知道父亲的苦心,他是在教育他的女儿,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1946年,父亲出生在临县车赶乡村的一个贫穷农户家庭中,他4岁那年奶奶与爷爷离异,新来的后妈对他百般虐待,在寒冷的冬天不给吃饭,不给棉衣穿,很多时候,父亲穿着单薄的衣服饿着肚子在街门外的土路上来回的跑,一开始路人和邻居不解这个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来,人们在父亲的口中听到了实情,善良的邻居和路人再次看到父亲那样子时会给他送来一块窝窝头,一块红面疙瘩或者一碗桃酥篸篸饭等。父亲的童年里充满了饥饿,充满了后妈无休止的打骂声以及还有爷爷的沉默声。每次听父亲讲他童年里的那些往事时,我都能从他的眼中看到有闪烁的泪花在打旋,但父亲却从未怨恨过爷爷,他说,你爷爷也不容易,他那样做,有他的苦衷。所以,他12岁那年爷爷在后奶奶的指使下把一间破石窑洞给了父亲让他独立生活时,他也没有埋怨过爷爷,那时,爷爷经常偷偷的背着后奶奶给父亲送一些吃食一举让父亲心中充满了感激。
为了填饱饥饿的肚子,12岁的父亲需要开始学着劳动,做各种种样的活,村里有人修房时给人挑砖,搬石头,担白石灰……
就是这样劳动的累积练就了父亲一身的好力气,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能做的活也越来越多,随之,他也越来越受村里人的欢迎。正是因为父亲有一身好力气,已经16岁了的父亲和村里的另一些年轻小伙子们为了改变生活,决心出去打拼、挣钱。那年,他们一起去了阳泉煤矿。这一走就是八年的时间,在矿上,父亲和他的伙伴们整天的劳累工作,当土建筑工人,一天只挣几分钱,几分钱,在现这个社会里已经没有了任用处,可是在那个年代,几分钱却是父亲工作了一天的工钱。而父亲当时的处境是我现在所无法感受了的,即便是听再多次父亲的回忆,因为我无法去设想那个年代。
但也正是那几年辛苦的打拼,父亲换来了一些钱,回村后,重新修整房子,然后与母亲相遇开始了新的生活。
婚后的生活变得更加不易,一家六口人需要父亲来养活。迫于生计,父亲在栽种一亩亩枣树、果树、梨树,扩大农耕种量之余开始学着做生意,打油酥饼卖,每逢一些节日或是夏天时父亲还要到前南沟进冰棍来卖,以此来多添点生活收入来供我姐姐哥哥们吃饭上学。姐妹兄弟四个中我是家中最幸运的一个孩子,因为我最小,所以摆脱了饥饿,用父亲的话讲是赶上了好生活,1988年时,人们大多数已经摆脱特殊的贫穷,有些精明的生意人甚至开始奔小康了,温饱问题基本已经得到了解决。于是,我童年的记忆里从未有过饿肚子的时刻,而我们也在四年后住进了父亲和他朋友们亲手挖的几眼新土窑里。那一溜土窑先前是一亩田,被我们修成窑洞后就变成了别样的风景,窑洞前面是一片阔大的土院子,院子的东面、西面、南面、北面是一片片望不到尽头的田地。窑顶上长满了一长溜野生的木瓜丛和酸枣树等,夏天时有大片的`树荫落在门前,空闲时,我们全家人就很高兴的坐在树荫下乘凉说话。秋天时我们打木瓜和酸枣来吃。那片院落是我童年的乐园。
父亲吃了一辈子的苦,迈入老年,不成器候的儿女们没有一个能让他享清福。还不时的连累他,每想到此,我的心中就会难过万分。
父亲没有读过几年书,只读到完小四年级。即便是如此,爷爷经常受后奶奶的气,但到底自己的孩子,爷爷对父亲终算不忍心弃之不顾,父亲由此识了几个字。
父亲喜欢读书学习,正是缘于他的那份喜爱,促使他读了许多的书,在时间的推移下,父亲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博学者。
父亲的记力很好,只要是他曾经读过的一些书籍,他至今都会记得里面的内容,每次回家我总能听到父亲为我讲一些历史故事,或者是三国、水浒英雄,抑或者一些民间神话传说……而我即便是听上好几次也记不住故事里的情节,为此我很自愧,在父亲面前,我为我的无为而心里难受。
父亲喜欢文学和写作,我童年记忆里的那盏深夜闪烁的煤油灯就是最好的验证,农闲时,父亲总要挑灯夜读到很晚,他说他曾写过一些故事,散文等,也试着把它们写在信纸上,然后找了一些报刊的址址邮寄出去,他希望得到回应,哪怕是退稿的消息也好,但都没有,他的那些文字后来永远的沉入了无声的时间大海中,再后来,父亲就不写了,他知道他的浅学是很难使那些文字灵光闪现的。但却没有使他消沉,这让父亲更加的热爱读书。
那年,当父亲得知我的文字被登在了书本和报刊上时,我看到了父亲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双手颤抖的捧着《吕梁文学》《吕梁日报》《北武当文艺》和《新方山》报,然后就有一些泪水开始滴落,我知道,这是父亲一生未能实现的愿望。所以,我必须更加热爱文学和写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父亲。
父亲看我写的一些文字,在加以指正词语的运用时还说:“孩子好好写”
寥寥数语,只是对父亲片面的一些书写,我知道自己的语言很浅,无法说出父亲坎坷、艰难曲折的一生。以上文字只是女儿自己的一点小感,又是一年父亲节,在这个节日里,我祝愿我的父亲以及天下所有的父亲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安享晚年。
爸爸——父亲节快乐。
母亲
壬辰龙年农历二月二十日是母亲64岁的生日,母亲生日临近,但作为女儿的我却不知道该送母亲怎样的一个生日礼物,在我成长的这二十四年里,母亲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倾注了多少温暖……这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是我无法用只言片语所能描述得的。记忆中,母亲没有过过一个生日,甚至没有享过一天的清福,每天她总是有做不完的农活,受不完的苦,而每年的二月二十日也被生活的无尽琐碎所劳累,她总是默默无闻的为她的孩子们、为家庭、为了挣脱贫穷而拮据的日子而煎熬着。
母亲出生在吕梁山黄土高原一个贫穷落后、四面环山的小山村——方山县任家山村。记得我五六岁时,随母亲去外婆家,先要搭坐平车到张家塔,然后再步行五里的山路才能到任家山,上山的土路非常的窄,也非常的险要,那羊肠小路仿似一条垂直线似的耸立在了我和母亲的眼前,行至半山上的人是万万不敢回过头向下看的,下边全是深深的沟壑,若哪一个不小心走神跌下山的,他定然看不到次日的朝阳了。
每至此,我只走上几步,就累得走不动了。山路是那样的延绵无尽,我努力向上走着,但总是看不到外婆家,最后母亲只好背着我走到外婆家。外婆家是一间土窑洞,窑洞又深又黑,家什极尽简单,大白天你站在门口也看不到盘腿而坐在炕沿上的人,但只要一听到外婆、外公一家子熟悉的声音,母亲的这一行程就有了闪光的意义。这处窑洞现在已全然破败坍塌,可是它在母亲的记忆里留下深深的印痕。渐渐地,村子里的人们搬走的搬走,离开的离开,留下的大多是年老体迈的人,于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土窑洞就开始衰败,如今我无法预言在若干年后它是个什么面貌……
身为家中最大的孩子,母亲从小不仅必须帮助外公、外婆做农活和家务,还要照看比她小的七个弟妹,这样的家庭条件让她只读了三年的书,但是超乎常人夜以继日的操劳,终让岁月的沧桑过早的显于母亲的身心上,也让病魔有机会可乘,母亲年轻娇人的脸上早早的印满了皱纹,四十岁不到银丝便挂满了头,长满肉茧、指骨节发肿的双手不再灵活,由于风湿性关节炎而引发的骨质增生使母亲的双腿行走不便,一遇到刮风下雨天,病关节处就会像是有锥刺骨一般疼痛……但我却从未听过母亲因病痛而叫喊呻吟过,她总是那样静静的承受着痛苦,生怕她的孩子们知道后为她而焦虑而伤心,她更怕花费孩子们的钱,我一直在想是爱的力量让母亲无悔、坚强的行走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母爱真的是很伟大,而我要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赞美人世间的这份伟大的爱呢?
农历二月二十日这天我终于在街上各种的商店里找到了适合送给母亲的礼物,一把檀木梳,第一次与那把檀木梳相遇时它淡淡的清香就把我给吸引住了,只是在短短的几分钟的注视里,它就带走了我许多的喜爱与不舍,只需花几十元钱,这样我也就不必担心母亲因礼物昂贵而不愿意接受我的礼物,由于母亲一直在窘困的生活环境里生活,所以她总是对我们说,对于生活里的一些东西,如果是必须购买的生活用品就要买,如果是一些无实际用处的东西就不要买,要节约用钱,不要铺张浪费,所以,在熟人眼中,母亲是一个勤捡持家、善良贤慧、性情温柔、待人和蔼的好女人,在孩子们的眼中她亦是一个好母亲。
看着那把檀木梳,我很坚定的想母亲一定会喜欢它的,果然,母亲在看到它后很是欣喜,拿着它在头上梳了一梳感觉很舒服,笑容就像一朵花一样堆在她的脸上,我的心中也甚是欣喜,妈妈女儿终为您选了一件您喜欢的礼物。
【写父母的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优美散文:父母难当04-14
父母的山城之行的优美散文06-10
写怀念父母的散文06-18
写盛夏的优美散文07-05
写美丽的优美散文07-05
写父亲的优美散文05-27
写什么优美散文04-08
写相遇的优美散文02-17
写夏季的优美散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