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经典散文
生在杭州从小就耳濡目染了越剧,自然对它略知一二,至懂事起就迷上了它,曹雪芹的《红楼梦》在我记忆深处也是以越剧最先跃入,时而婉转柔美,时而激情高昂,那种优美的旋律常在不经意间触及。
那时大概有五六岁吧,听说外婆家那里在露天放映电影《红楼梦》,村里的人成群结对的往那里赶,我家自然不例外,太阳还没下山爸妈就带着我和哥哥姐姐去了,外婆家离我们有十来里路,且又有一条山路要行,累了爸妈就背上我们一程,就这么走一程,背一程兴高采烈的也不久就到了。呵呵,看露天电影有趣的是那份热情,先放一段加映,在这青山沟里居然人山人海,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老的少的,在夜幕欲落时人头蠢动,我那时还未能领会这惊世巨作的内涵,坐在父亲如山的肩上仰望,只对剧中人物色彩有感观,蛮喜欢林妹妹的,只知道她挺美的,他们唱的什么根本不懂,只见母亲不时在擦拭着眼泪,那林妹妹肩上扛着花锄挂着花篮在花径柳堤看着纷纷花落且行且唱,却不知为何?后来是在村里的大会堂里也放映了越剧《梁祝》,自然扯着母亲的衣角屁颠屁颠的少不了跟去看,结果还是不懂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只是着迷那坟裂瞬间,彩虹万里化作蝴蝶翩翩飞舞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喜欢蝴蝶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吧。等后来自己渐渐长大,听着广播,收音机,电视里播放的越剧竟把家中的越剧戏考翻个遍,居然能把熟悉的片段学唱起来,什么《送花楼会》,《追鱼》,《西厢记》等等,都会来上一段,至于《红楼梦》与《梁祝》更是喜欢,从头到尾的台词唱曲一一记在心头,什么流派,不管像不像都臭美的唱上几句,各个流派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吧!
由毕春芳创建的毕派发声清脆且富有弹性,音域较宽,善于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汇贯通自成一格,由王文娟创建的王派她以善于表演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王文娟博采众长,追求创新,逐步形成了自然流畅、平易质朴、情意真切的风格。我特喜她演《追鱼》中的鲤鱼精,《红楼梦》中的'黛玉,那唱腔吐字清脆,委婉动听加上她一流的演技把多愁善感的黛玉和空灵古怪充满柔情蜜意的假牡丹刻画得惟妙惟肖。由徐玉兰创建的徐派华彩俊逸,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感情炽热,曲调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尤喜《金玉良缘》这一段。由范瑞娟创建的范派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充满阳刚之气,尤喜《回十八》这一段。由尹桂芳创立的尹派深沉隽永,缠绵柔和,吐字清晰,潇洒而不轻佻,我喜欢《何文秀》中《桑园访妻》这一折。有傅全香创立的傅派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之以情的魅力。我喜欢《白蛇传》中“西湖山水还依旧”这一段。还有戚雅仙的戚派,袁雪芬的袁派,吕瑞英的吕派,张云霞的张派,金采凤的金派,陆锦花的陆派不一一细说。越剧的前身听说是“落地唱书”,早先农民自发在空闲时表演的,都是男演员至三十年代逐步发展成为“女子绍兴文戏”。喜欢梅兰芳大师的京剧,不仅是唱腔更是佩服他反串的演绎,那一颦一笑,回头一笑百媚生,掩袖浅笑舞动兰花指的神韵,越剧中的小生也多是扮相俊美,潇洒温雅翩翩公子,举手投足间流露一种儒雅不失豪放,秀气不欠刚毅这就是反串带来的魅力,李玉刚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呵呵,可笑我想当初还在西湖边扮小生留了影,姐妹们爱不释手拿去作留念了,也着实臭美一番。
若能在闲暇之余,泡一杯绿茶,听一曲,看一戏,再学唱一段岂不美哉,悠哉!那缕缕茶香袅袅升起,我似乎看到了老北京老舍茶馆里品着大碗盖茶的人们洋溢的笑脸,听到了一片“咚咚咚!锵锵锵!”的乐声及叫好声……
【回味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回味 经典散文06-29
夏的回味-经典散文07-01
回味童年散文09-14
回味与感悟散文05-27
回味的年经典散文08-27
回味童年优美散文07-04
回味以前滋味的伤感散文07-05
春节回味抒情散文02-20
往事只能回味随笔散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