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家无儿有女-经典散文

时间:2021-06-22 10:24:08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家无儿有女-经典散文

  瘫病在床上的李老汉,已有古稀之年,长病也有七年之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不能说话。但耳不聋,眼不花,脑子还好使的很。在他枕头底下压着一沓纸片,上面歪歪扭扭写满了字,是他这几年自己的心理感受,填满了酸甜苦辣。有时独自静静地流泪,泪水有苦,有酸,有甜......

家无儿有女-经典散文

  李老汉自打年轻时,也像其他普通的人们一样,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过着普通的生活,普通的犹如一粒肉眼看不到的尘埃,漂浮在茫茫的狂野之中。

  结婚,有舅舅见证,与父母分了家,有了自己的三间土屋杂院,艰难而又快乐的淘着生计。经历过建国初期的困苦,有生产队到承包责任田,有挣工分到自劳自得,一步步走的平常,走的艰辛。

  生子,生女,儿女双全。家里虽然多了吃粮食的嘴,日子紧巴,但心里美,吃饭,说话,走路,睡觉,都觉出幸福的味道。

  日子过得习如平常,儿女上学读书,两口子起早贪黑,养家糊口。父母越来越老了,需要人照料,家庭的负担很重。地里的农活的确很累,连续几年的收成不好,只能勉强供一个孩子的学杂费。儿子念书又没那心思,于是就有了让儿子辍学,只供女儿读书的念头。

  儿子倒也乐意,没有埋怨父母,小学毕业后就不去学校了。帮了几年的庄稼活,就试着在村子的划石头队里当小工,后来到建筑工地上学徒,学过厨师,当过菜贩子,几乎没哪样落下的,都学习过。可也没哪样能拾得起来的,日子混的一般。

  这期间,孩子的爷爷奶奶也相继去世,两口子也算尽到了孝心,在村里留下了好名声。

  当父母的,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养儿防老的浓重意念根深蒂固,心里偏向儿子,啥都依着他,偏偏儿子不争气,没能学出个样来。反倒是女儿憋了一口气,学习上不松劲,一鼓作气考上了中专,农业户口转成了非农业,分配到乡里上班。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轰动的确不小,让李家在村里赚足了脸面,父母高兴,当哥哥的也有了吹牛的资本。

  日子依然的如其他户一样,年年的卖着力气,积攒着余下的收入,为的是盖座像样的新房,给儿子说媳妇。女儿那里暂时不用操心了,说媒的挤破了门槛,主动权在自个儿手里攥着。儿子这边,只要修改好了新家,儿子的婚事也是没问题的。

  日子似乎沿着预料的那样慢慢的进行着,儿子在建筑队里成为了老师,女儿的工作步入了正轨,收入越来越高,新房独院也拉起来了,一切都过得像模像样,李家的生活在村里提了上来,属于上游的水平。

  几年过去,儿子娶了媳妇,两口子住西边的两间房,东边的三间房让给了儿子。东为上嘛,看得出来,很是疼爱儿子的。转过年来,添了孙子,全家人每天笑声不断,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真叫人那个眼馋。

  又过了两年,女儿也嫁出去了,找了个非农业的,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体面,着实的在李家的脸上贴满了金,擦满了粉。

  他们兄妹俩的生活,又像李老汉年轻时的那样,为了各自的生计,不停的奔波,一代代的轮回。

  年复一年,各家过着各家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掺杂着责任,义务,充满了欢喜,辛酸,人们忙碌着。

  此时的两口子也被生活折磨的与岁数不相对称,黑发染成白发,步履稳健走成蹒跚,在村里慢慢的变成了老人,也真正被人们叫做李老汉,李老太。

  李老太身子虚,长病后经不住折腾就去世了,留下了李老汉一个人住在西边的两间房里,可也没过多久,李老汉得了脑血栓,全身麻痹。还好,抢救及时,命是保住了,可也就瘫在了床上,几乎是靠着大把的药维持着。儿子只能是舍弃一些时间,来尽到孝道。

  女儿看眼里,急在心里,在当下养老送终的旧习俗中,儿子是第一人选,嫁出去的女儿,也只有多往娘家跑,多看望老人家,算是尽到了自己的孝心。

  然而,事变见人心,没过一年的时间,儿子一家子就有了很大的委屈,吵吵着不养了。不管是儿媳在背后捣鬼,还是儿子本心存有不满,反正他们不管了。说是父亲在女儿身上花的钱比儿子的多,疼爱的分量偏向了女儿,供女儿读书有成,儿子还是农民,不公平。就这样,不顾父亲愤怒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用一辆车把父亲拉到了女儿家,舍弃了。

  左邻右舍看着他们家所闹得事,不好说话,只能在背后议论纷纷,指点儿子的不是。有辈分的老人看不下去了,就站出来说道,儿子硬是不听,毫无道理可言,认准了死胡同,倔强的很。

  女儿很是个孝顺的孩子,她的老公更是个难得的佳婿,不仅劝说女儿不要与儿子闹翻脸,还支持女儿暂养着老丈人。女儿很是感激,庆幸自己没有看错他,眼下也只能先这样了,以后的事慢慢调解。

  可是,这当儿子的铁了心,就是撒了手了,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以后由女儿来尽赡养义务,自己已尽完毕。

  女儿也有那个孝心啊,可毕竟是个女的,这本来有儿子的更好。虽说病床前没那么多讲究,但身为人家的媳妇,担心的也不没有道理。

  可是女儿的担心,是多余的了,女婿与女儿商谈了一下,不要把事情闹大了,都是一家子人,闹掰了不好,最受苦的还是老人家,以后就有他们来养老送终。女儿的心结没了,放心的把父亲留在了家里,精心的照顾起来。

  日久见人心,女儿这一养,就是六年。李老汉的病虽没有见好,但照顾的能吃能睡,病情也不加重。值得赞赏的是,李老汉的心情大有好转,女儿女婿也没有心烦的时候,始终如一。

  儿子在这六年里,没有到女儿家码过半个脚印,也管制着孙子在逢年过节不许去看爷爷,堪称比恶人还恶,臭名传遍了四邻八村。

  李老汉不是一个痴呆的人,这几年的变故,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躺在床上,眼前一遍遍过滤着以往的景象,感慨万千。

  自己辛辛苦苦的操劳一生,为了家,为了儿女,老了老了,到头来落得了个累赘。养儿防老?哎!儿不如女啊!于是,李老汉用笔记录他心中的不满,写满了家无儿有女的句子......

【家无儿有女-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无or有散文09-14

灵魂无家散文04-05

有一儿一女无财产离婚协议书(大全)06-25

有女如此抒情散文07-07

这小屋儿有温暖散文03-11

有家的感觉真好散文07-02

琛姐有儿暖如斯散文04-03

秋水无痕人有忆散文07-03

岁月无痕青春有梦散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