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百文网手机站

唤醒半寐的心-抒情散文

时间:2021-06-21 09:24:34 抒情散文 我要投稿

唤醒半寐的心-抒情散文

  现在有一个现象,教师关心学生,大多是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其它方面似乎不管教师的事了,只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提上来就万事大吉了,教师也觉得问心无愧了。这种想法对吗?当然让学生学会知识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也不能说是错的,但,学生学生,那是一个生命,一人学习中的生命。一个人,如果只有知识的话,那和一本书,一台电脑有什么区别呢?既然这样,那么,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关爱一切学生”的关爱关心到底是关爱他们什么呢,难道就关心他们的“分数”就够了吗?当然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去学校学习知识不是最主要的—回顾我们每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到了社会上用得上的真是微乎其微,而我们为什么还要那么重视教呢?你会说应付考试,它只是一方面,其实,学知识的真正的目的是把知识作为一个载体,教给孩子们如何做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人格的修养,思维的方式,信仰和理想的形成,良好的习惯的养成,道德的根深于心等,为了他们将来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正是国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我们应当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这才是终生要用得到的,这也符合当前教育的理念,为孩子终身教育服务。

唤醒半寐的心-抒情散文

  我们的现状是,一方面国家提倡全面发展,一方面作为部分教师却还没有真正从内心认识到、清醒过来,还在半寐半醒之间,依然在一些错误的观念下教书,这样教下去,势必把我们的教育引向不健康的轨道,因此,借此篇小文有意唤醒那颗半寐的心。只有醒着的时候才会理智,才会真正走正教育之道,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代又一代继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要如何唤醒,唤醒什么呢?

  首先,只有尊师才能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间情同父子,以生命接入,以生活感化。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尊师重道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近看到一则消息,题目为“尊师重道时髦学校行古代拜师礼”说的是河南少年先锋学校千余名学生齐聚操场,一起向代表人类东西方文明的孔子和歌德画像鞠躬行礼;向创造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鞠躬行礼;向辛勤教育他们的老师鞠躬行礼,老师鞠躬还礼。这三项礼仪分别表示:努力学习我们伟大祖先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踏入学校后,即成为一名学生,应毕生追求人类所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文化遗产;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使自己成长为优秀人才。第三项师生互相鞠躬表示学生要向老师示敬,老师要向学生施爱。这组仪式受到观礼家长的一致好评。我并不是说要我们回到古代,尊古轻今。真理为什么叫真理,是因为它没有时代和时间的限制,到什么时候都是真理。我们传统的尊师重道那就是真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师生之间如何变得愈来愈近,正如我们与我们的父母关系一样,无论怎么变都不会改变。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不知道尊师了,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师傅这个概念,也就是没有谁来确定师生关系,那他很有可能就没有把你当作他的老师,没有把你当作他的老师你又在教他,事实上却是他的老师,你说他怎么能会用师生的礼仪与你相处和交往呢,所以举行一个仪式来确定师生关系不是虚假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只有确定了关系之后才能够按照这种关系所需要的相处的准则去做。学生自然要尊敬老师,只有心中产生敬畏之心才能够信你的道,接受你的道,发展你的道,而这个道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

  那么,师生关系确定是确定了,人家学生也尊敬你了,可是你却还在半睡着,渐渐的他们发现你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尊敬的,你没有教给他们有用的东西,你没有关心他们最能使他们身心发展的东西,你教给他们的你自己都没有做到,没有做好,如此等等。因为只有真的老师才能有真的学生。我们讲“为人师表”,你这个表没有做好,你的学生又如何去尊敬你呢?学生的心也一样是半寐的。这似乎好像是双刃剑,非也,只有你老师这一刃。因为你的学生无论是知识,能力,道德,诸如如何做人,如何去做等等皆来自你老师啊!他们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啊!你说它怎么可能是双刃剑呢?

  其二、思想是灵魂。一个没有思想的人就像没了灵魂。我们老师为什么被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可不是随便叫的。你作为教师都没有思想,你怎么样去传给学生,你怎么样去实行灵魂工程师的作用。人之伟大源于他有思想。说起这个思想,我们大家应该非常熟悉。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尔曾有精辟的论述。“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这就是说思想之于人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知道,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形为。思想决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可以从其行为中不折不扣地反映出来,汇集了所有思想,便形成了其独特而丰富的人格。只有种子发芽了,禾苗才能茁壮成长,思想就是人行为的芽,外在的行为就是从你内心隐藏的思想种子萌生出来的,不管是自然的还是刻意而为的。那么,那心中的思想,就造就了你今天的个性。你一生的命运,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你选择了正思想,即正念,并坚持不懈,就能达到完美的境地,相反,满脑邪思歪念,则与禽兽何异!

  人的心灵就是一座花园,你可以任它荒芜,也可以精心照顾,但不管你漠然视之还是有心栽培,它都不会改变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你播下无用的种子,它就会四散生长,不断繁衍,使你这个花园变得杂草丛生。相反,你播下有用的种子,并如园丁一样精心照顾,时时除去杂草,那你的花园必定繁花似锦,美丽迷人。人们同样可以悉心护理自己的心灵花园,抛弃种种错误、无用的思想,努力培养正确、有用与纯洁的意念。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们长时间的耕耘种植中早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且一直奉行着这一准则,但是人们不知道这条法则同样也适用于内心世界,因为思想深植在心灵的土壤中。因此,好的思想和行为就会产生好的结果,相反则一定不会有好结果。

  不要认为思想是隐秘的,其实,思想会在平日的言行习惯中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要唤醒半寐的思想,让思想纯正起来,活跃起来,形动起来,那么,我们当之无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

  其三、性格决定命运。所谓人的性格,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一整套习惯,包括情感或情绪习惯,以及思编辑评语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道德的楷模,因此一定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不要随波逐流。既然选择了老师就要担负起做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堂堂正正!(作者自评)维习惯。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教师的性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与败。唤醒我们心中的积极、乐观、勤奋、正直,朴实,谦虚,认真、有礼貌等优良的性格也就唤醒了广大孩子们的潜能,向着光明的方面发展。

  人们常说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方式决定我们对于环境和周围世界的看法。可是,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就不一定有如此的戏剧性。它是不知不觉、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慢慢地形成的。你比如,一个易怒的人,不是先天就喜欢生气,而是常与一个爱发脾气、爱生气的老师在一起,每天生活在生气的环境里,日久天长,慢慢地,也就模仿和学会了易怒生气的习惯。你们看,如果一个老师每天对着学生发一次脾气,5年就是1800次,试想想,哪个孩子有如此的忍耐力,经得往多达1800次的熏陶和影响,他怎么不会学会发怒呢?更何况,学生时代是学习情绪反应和思维方式的最佳年龄段。孩子的性格基础,除了养育孩子的双亲就是他们的老师,一起缔造出来的。是他们在与孩子长期共同生活的几万小时内、在孩子对于性格塑造最敏感的时期完成的。谁抚养孩子、谁和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谁就是孩子性格的缔造和决定者。看到这,作为一个老师你还会不顾学生的感受,任意在学生面前宣泄和表现你的坏性格吗?如果你依然这样做,那你就不只是半寐状态了。

  其四、品德是做人的根本。

  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道德就是讲人的形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一个人的品德是立足社会的通行证,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核心所在。一个成功的人,大多具有较高素养和高尚的品德。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水成河,积善成德。生活中的小善,最后积成大善。良好品德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非日积月累不可。而学生时代不抓,何时抓,教师不抓,谁来抓!所以要从小抓起,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今天播下一种行为,就会在将来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德为先”,我们国家要求我们培养的也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有才无德。

  不要只注重学生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虽说暂时体现不出实际的价值,但却是一个人一生的根本,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你像。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立志勤学,持之以恒。自强不息。仁以待人,以礼敬人。诚实守信。修身为本,严于律已等等。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这些美德,而是经过我们教师的培养一天一天形成的。如果一个培养他们的教师都让这些美德睡大觉去了,又怎么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上的人自然的把教师看作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楷模,既然选择了作老师那就不能让社会失望,不能让广大学生家长失望。唤醒欲睡的心,唤回道德的回归。

  其五、理想是人生的航标。

  现在好像一谈到理想,似乎被看作很“虚”的东西。只要把成绩稿上去是最实际的了,将来也就没问题了。可是,假如没有了理想也就没有了奋斗的方向。老师不能启迪他们心目中对未来前途的意向目标,就不会激励他们自觉的用理想中的东西奋发图强,约束自己,不断磨练自己,表现出可贵的品质。如果没有志向理想自身的激励因素的开发,那么,他们就一直被动成长,久之就会变得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得过且过,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主动承担的大气和胸怀,这就又怎么来复兴中华民族呢?

  理想是每个孩子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是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也是追求上进的不竭动力。大凡成功者无不从小就立高远之志。诸葛亮有鸿鹄之志,终成一代政治军事家,他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没有远大志向,就不能在学业上有所成就。诸葛亮不仅阐述了立志的重要性,还揭示了志、才、学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

  孔子可以代表中国人读书观。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理想,所以我们出来了那么多的优秀的治国之才,平天下之才。刘邦只是小小沛县一亭长,最后开创了汉室400年,皆源于在一次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便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这就是他的大志,并最终实现了。

  其实,要举这样的例子中外俯拾皆是,只是现在我们的老师好像很少谈理想了,认为现在是经济时代了,谁还谈理想,那是“傻子”才做的事,这样认为的人才是真正的傻瓜,假如让一个“傻瓜”来作教师,可以想见他们学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然,我说的“傻瓜”是不存在的。只是理想的内容变了。可是,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什么时候,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的基石。有了理想、抱负就有了进取之心,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不会因为在成长的路上找不到人生的价值而迷惘,走上危险的道路上来。

  每个人都有权力有理想,每个人也能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实现理想,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作为一个教师,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的理想是什么?一个没有理想追求的老师,你还奢求你的弟子有理想吗?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句话套过来也一样,有其师必有其弟子。不要让理想在那里睡觉了,发酵了,唤醒它,让它与你一起成长。

  心,不会停止跳动,即使是在我们夜眠时,那么,为什么要人为的让它昏钝呢?为什么不让它时时清明,清醒,做一个真教师,正如陶行知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做一个真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编辑评语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道德的楷模,因此一定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不要随波逐流。既然选择了老师就要担负起做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堂堂正正!(作者自评)编辑评语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道德的楷模,因此一定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大脑,不要随波逐流。既然选择了老师就要担负起做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堂堂正正!

【唤醒半寐的心-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唤醒的抒情散文07-20

月初起心只半弦抒情散文05-26

抒情散文:唤醒记忆的味道06-28

把心唤醒高中作文09-10

半是成熟,半是生长抒情散文03-11

秋心拆两半抒情散文700字07-04

半暖茶香半浮生抒情散文07-10

半块月饼抒情散文07-06

寐于昨日励志文章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