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福乡随笔散文
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
她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
啊!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
这是多年前殷秀梅唱的《幸福在哪里》中的一段歌词。如今想起,还是因为近期央视火热的“你幸福吗?”的话题。
看着镜头里记者的一次次提问和受访者一个个回答,我不知问者与答者关于幸福的认知是否处在同一个层面,也就是这种探讨有没有一个共同认同的关于幸福的概念或范畴。如果没有的话,我觉得与其不停地问答“幸福不幸福”的问题,还不如探讨一下“什么是幸福”的问题更为必要。
命运的多变和生活的不确定性,总是让人处在一个福祸交替的波谷中。一场灾难之后,常会听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说法。可是多年后,“为什么我的生活还是这样糟糕,我的‘后福’在哪里呢?”的`疑问也常在一些幸存者的口中听到。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不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个说法有问题,而是人们对于“后福”的理解出了问题。因为“后福”中的“福”是一种与物质财富没有必然联系的精神之福、智慧之福,是一种经历过生死浩劫之后面对生活的超然之福。一个经历过生死关口的人,假如对人生没有产生过任何新的感悟和认知的话,即使日后发达成为一个亿万富翁,想来也还是一个薄福之人。
财富与幸福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很大,财富能带给人们的大多只是快感与刺激,并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幸福。它只是走向幸福之门的一种媒介、一个载体,是“指月之指而非月”。财富永远不能替代幸福,一个企望在物质利益的角逐中去拥有幸福的人,终究是徒劳的。这些年,为什么不少的亿万富翁走上了自杀之路,是能够说明这一点的。
真正的幸福是一种源于自我心灵深处的知足与安详,它对物质的要求其实是很低的。
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过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我们在困难时曾经吃过的某一种美食,在后来条件好转时却再也吃不出从前的那种美呋了。这并不是食物本身发生了多大改变,而是我们的感觉系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我们已经没有了曾经那般强烈的对于“美食”的向往与热情了。其实幸福也是一样,只要每个所谓不幸的人都能找回从前的——那种对自己所钟爱的事物、朋友甚至爱人的——热情的话,他还是会拥有幸福的。幸福从来就没有离开我们,离开的只是我们的热情与感觉。
如同佛教的修行一样,如果我们能放下一个贪念,我们也就能生起一份幸福。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没有不幸的人生,只有不幸的欲望,没有不幸的生活,只有不幸的态度。
法国作家雨果说,“思想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佛家讲,“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菜根谭》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幸福无处不在,幸福无人不有。只是你要明白:此心安处是福乡。
【此心安处是福乡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随笔散文02-24
此心安处是吾乡散文随笔06-29
经典散文:此心安处是吾乡06-30
此心安处是吾乡优美散文随笔07-13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抒情散文03-23
此心安处是吾乡经典散文(精选11篇)05-31
此心安处是吾乡抒情散文08-08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赏析06-27
此心安处是吾乡小学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