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路径有哪些
企业文化只要不断创新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路径,希望对你有帮助。
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路径
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培育创新理念核心
企业的价值观是员工对自己从事科研生产经营活动意义的总看法和总评价,起着导向和决定作用。一是要自始至终与集团发展战略保持高度的统一,以集团文化建设为宣贯主线,强化全员对集团理念、精神、使命、战略的认同。二是以实现研究所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为目标创新文化建设,加强对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调动和激励职工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促进文化创新与科研活动良性互动。三是不断挖掘创新文化的内涵,树立“但凡改进,皆为创新”的文化创新理念,把创新文化建设融入职工教育全过程,通过培训宣导,标杆示范,互动参与,动员广大职工开放思维、更新观念、改进行为。四是把创新文化的理念融入到各个单位的各项活动中去,全面铺开,使创新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创新文化精神理念的不断凝练和内化。
深化制度文化建设,构建创新基础平台
制度是创新的保证,创新的载体,要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必须在制度和行为文化层面融入创新思想,构建基础平台。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鼓励创新的配套政策,为创新者提供物质和精神保障。例如,完善创新激励保障制度,加大创新奖励力度,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造性。二是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对内,要发挥研究所资源优势,做好技术传承,例如通过“师徒帮带”、“专家论坛”、“航发文化大讲堂”以及报告交流等形式,增加研究所内部科研成果的交流共享;对外,加强与行业内沟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追踪科研前沿信息,拓展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学习成长空间,激发创新潜能。三是完善科研人员职业道德守则和行为规范,培养改革奋进的时代创新精神,端正科研作风,将创新内化为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提升研究所整体形象,突出创新文化氛围
把创新文化作为推动研究所超常规发展的灵魂,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展示研究所成功的管理模式、良好的整体形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一是从物质文化载体建设入手,精心谋划、科学构思、抓好研究所文化内涵标识等设计,统筹规划、搞好办公区、试验区、生活区等布局和建设,形成环境优美、和谐有序的科研环境。二是通过多种物质文化载体,例如电子宣传屏、OA网络、微信等,广泛开展文化宣传,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三是打造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例如文化手册、形象宣传片等,不仅进行无形“氛围”的创新,使研究所置身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之内,同时要重视企业文化内涵中有形的物质文化的创新,使新的文化因子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以促进软环境、无形氛围的生成与发展。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提升保障创新动力
人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任何一种先进的文化都要体现“以人為本”的思想,并最终作用于人。研究所要实现创新发展,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一是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激励、宽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工作中我们即要关注科研任务的完成,又要注重员工能力的持续提升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二是大力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培树典型,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引导创新型人才自觉培养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的精神品质,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不怕失败。三是加大对创新的举荐和扶持力度,尊重员工创造和成长需要,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企业文化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时机
国内大量的企业文化实证研究表明,当企业遇到以下情况时,可视为开展企业文化创新的时机:当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时,企业不能再沿袭原来的价值理念,应适时创新变革与企业产权机制相一致的企业文化;当企业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移时,如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移,为了适应这种转移,企业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文化;当企业实施“二次创业”计划时,为了求得新的发展,就要启动新的企业文化战略,以实现企业质的转变;当企业高层人事发生重大变动时,新的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有新的思考,这就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新的定位;当企业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时,为了适应国际化、全球化的要求,必须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当企业从垄断经营走向市场竞争时,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以前形成的行业垄断被打破,这时就需要改变原有的企业文化状态,塑造新的企业文化;当企业处于停滞状态需要突破时,此时重塑企业文化会起到强大的提振作用;当企业管理失效、矛盾丛生时,如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机构臃肿、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时,就必须大力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用新文化为企业注入新的生机。
(二)企业文化的诊断与评估
在准备实施企业文化创新之前,需要先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企业当前的组织状况如何,企业以及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何。二是如果按照我们的期望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变革,将来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功。三是目前的企业文化距离未来的成功有多大的差距。对企业文化进行诊断与评估,可以对这些问题做出实证性的解答。企业文化诊断与评估方法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定性分析,收集属于定性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推出一个定性结果。二是定量分析,将企业文化中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量化评估,设计适当的量化指标,方便资料的集合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较为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创新的实施者要对企业的愿景、发展战略、核心价值观、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科研生产等方面进行诊断,通过现场交流、深度座谈、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或诊断模型等方式,从文化的视角揭示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内在原因,找到企业自我评价与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评价有所差异的原因,为科学开展企业文化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三)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头人
企业文化属于强势文化,这种强势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领导者的深刻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综合反映企业领导者责任感、事业心、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式。要进行文化创新,企业领导者首先要积极转变自身观念,全面、深入地理解企业文化,并对企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文化建设现状有清醒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要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为企业文化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其次,还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体员工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领导者应兼具设计师与牧师的双重身份,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企业组织结构使其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布道”引导全体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树立文化创新观念,促使全员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由此可见,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经营管理理念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创新的实效。总之,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头人,只有企业领导者首先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才能有效进行文化创新。
(四)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一个活的生态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层次,具有自己内在的上下游关系。企业文化有这样一个内部循环过程,在形成完整的、有层次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之后,这个理念体系又接着对企业的经营策略、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的制定与形成进行指导,而这种管理实践活动必将对员工的行为形成指导与约束;反过来,企业的经营实践与员工的行为又会为文化理念体系在不同经营环境条件下的变革提供依据。这个循环就形成了企业文化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的过程。基于此,企业文化创新的路径选择应按照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由内向外实施。
1.企业精神文化的创新。
企业精神文化的创新主要包括企业的愿景、价值观和企业道德。企业的愿景是存在于员工心目中的美好景象,是所有员工对企业未来的一种设想和期望,明确的愿景能够告诉员工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动力。愿景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企业外部的政策、体制、环境、竞争对手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就需要调整企业的愿景。建立企业愿景的方法有多种,比如互动提炼法,面向全员征集企业愿景,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酝酿,不断从互动讨论中充实和提炼企业愿景;目标论证法,根据竞争对手情况、行业发展情况和企业自身实际,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对发展目标进行归纳和提炼得出愿景。愿景要被全体员工认可,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企业才有明确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守的、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实践活动获得成功的共同信念。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对企业及其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支配作用,同时也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价值观的创新和发展不能凭空实现,也不是单纯精神力量的产物,而是时代精神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因此,要创新和发展企业价值观,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充分尊重企业历史和企业文化现状,在对企业原有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成分发展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企业价值观以新的丰富内涵。二是要与时俱进,企业价值观的创新要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三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努力建设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价值观体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实现超越发展必须要重视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先进企业的管理思想和价值观。企业管理者可以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理念拿来参考,通过吸收和借鉴结合自身实际,抓住机遇勇于超越,形成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体系。四是要有企业领导者的支持和参与,企业领导者要以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向全体员工传达新的企业价值观,保证价值观创新的顺利进行。五是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价值观创新。员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主体,要让员工充分了解价值观创新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员工的理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最终实现员工从认同到自觉践行的目的。六是要培育创新精神。纵观世界上的成功企业,无一例外将创新精神作为企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坚持不懈地倡导创新精神,积极开展创新精神教育,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和鼓励员工增强创新意识,要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容忍失败,以屡败屡战的决心和勇气开展创新活动,使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及其员工的内在素质。
企业文化的道德建设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方面。加强社会公德要求员工热心帮助他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共建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员工履职尽责,在工作中不谋求私利,不损公肥私;家庭美德教育要求员工爱家顾家,追求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个人品德教育要求员工加强个人品德修养,企业要树立道德模范,以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企业道德的创新,实质上是通过提升员工的思想觉悟,实现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统一。
2.企业制度文化的创新。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保证企业文化理念在企业中得到贯彻和执行,规范着员工的行为。企业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部分。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和领导结构的总称,它不仅影响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还制约着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制度文化的核心。企业组织机构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建立的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组织机构是否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的、带有强制性要求的规定或条例,是企业开展正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保证,同时对员工的个体行为起到约束作用。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原有的规章制度可能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对规章制度进行重新完善。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时,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对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加以废除,建立顺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二是要制定一套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要以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价值观体系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充分体现员工共同的行为方式和特征。三是要建立运转有序的机制,保证建立的规章制度能够得到顺利实施。
3.企业行为文化的创新。
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两部分。企业领导者处在组织的最顶端,在企业大政方针的制定、经营决策和运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品性、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走向。因此,企业领导者行为的创新是企业行为文化创新的基础。企业领导者通过谋划、决策、领导和组织等活动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这些人员的素质不同,上述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也存在差异。创新不是一种盲目行为,而是一种对自身判断和决策充满自信的行为。这种自信来源于其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也来源于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人的知识结构会对其判断和决策能力产生影响,而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从书本和实践中学习,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始终处于寻求变化、适应变化的状态,才会更加自信。而自信心提升进取心,进取心有助于激发人的创新行为。因此,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培养较强学习能力是培育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要采用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领导者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培育创新型的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员工的行为体现了企业整体精神风貌和进步程度,在以企业价值观为指导,用制度规范约束企业员工的基础上,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的主体价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人才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根本要素,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构建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模式,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注重培育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自主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共赢。同时,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使员工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实现自我管理和自主创新,对于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创新氛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企业物质文化的创新。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层次,主要指企业的产品、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等。企业的产品是指企业提供的能够满足客户某种需求的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展示给客户的外在感觉,是客户在与企业接触中最先感受到的部分,包括企业名称、产品包装、企业建筑结构、企业员工的办公环境等等。企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指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各种物质设施和职工的生活娱乐设施等,它是企业的硬件条件。技术设备是企业形成物质文化的重要保证,企业技术设备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在企业物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要全面调查市场需求,深入分析市场环境,确保创新后的产品定位的准确性,服务的创新要凸显人性化,用优质的服务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二是企业形象的创新。企业形象的创新包括企业品牌形象、领导形象、员工形象、企业环境等方面,它是企业精神文化创新的内在要求。形象创新是企业最容易着力改进的部分,阻力比较小,容易贯彻实施,见到实效。三是企业技术设备的创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已有的技术设备会逐渐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时就要善于运用新技术、引进新设备,生产出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
(五)企业文化创新机制的建立
要进行企业文化创新,必须建立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具体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评估反馈机制。将项目管理模式引入企业文化创新实践,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机理,科学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个环节。要定期召开文化建设推进会,当一个循环结束后,要对文化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主要领导,对影响文化建设的因素持续跟踪改进,通过控制文化建设的实施过程来检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支撑,推动企业文化生态系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激励机制。要采取有效的物质激励,建立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战略薪酬体系,充分考虑薪酬制度的内部协调性、市场竞争性和薪酬结构的合理性,以提高薪酬的竞争力。要采取有效的精神激励,通过满足员工的情感需要,关注员工的精神诉求,让员工感到自豪和满足,将个人价值观融入企业价值观。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创新人员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免损害其积极性。企业文化创新人员的合法权益除了要获得法律保护之外,还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回报,并使其受到企业全体员工的尊重和认可。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传播机制。在继续发挥企业的文化期刊、文化展板、文化标语、文化宣传片等传统宣传载体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强大作用,如企业互联网站、企业微博、企业微信公众号等,建立完善的文化传播机制。要加强与外部新闻传媒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宣讲企业的文化故事,宣传企业品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另外,还可与出版机构合作,通过著书立说等形式提升企业品牌的文化品位,进一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为企业文化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企业文化创新的原则
(一)现代性原则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创新必须具有全球化的现代视野,创新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不是对各种文化的简单拼接,也并不否定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将外来的文化要素纳入自己新的文化框架之中。这些外来的文化要素也要进行变革,使其适应企业的具体实际,并实现企业需要的意义和功能。
(二)多样性原则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体系下的一种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建设是一致的。在不同社会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下,企业文化也会面临冲突与矛盾。企业文化创新绝不意味着一种文化可以“同化”所有其他文化,也不意味着所有不同的文化放弃自身特点融合成某种统一的文化。企业文化创新强调各种文化的平等交流,强调要以开放的姿态,更多地关注多种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最终形成多样性的文化系统。
(三)本土化原则
全球化经济时代的来临,给企业文化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文化语境,但是在这个语境中,由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可能造成民族文化价值观的迷茫和失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经久不衰、熠熠生辉,在这笔丰厚的文化资源中,饱含着很多激励企业去奋斗、去拼搏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基础。企业文化创新不仅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更要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在历史的舞台上走得更好、更久远。
(四)秩序性原则
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力量上的强势与弱势、传播技术上的先进与落后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文化关系中存在的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对等关系。企业在进行文化创新过程中,对这种关系应进行控制和利用,而不是被动接受,这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一大原则。
(五)特色化原则
企业文化彰显企业的个性,企业文化创新就是要不断挖掘和建立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文化。例如海尔集团的“创新文化”,海尔把创新作为海尔文化的灵魂,创新也是海尔持续发展的动力。再如华为集团的“狼文化”,将狼的“嗜血、耐寒、结群”这三种特性作为华为文化的DNA,强调华为人对市场信息的敏感性、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不断发现企业的特色文化,强化特色、利用特色,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
【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路径有哪些】相关文章:
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2-16
企业文化的主要风险包括哪些11-29
屠格涅夫的主要作品有哪些01-27
企业文化的创新有什么解释01-24
企业文化的作用有哪些01-25
企业文化标语有哪些06-02
企业文化的风险有哪些07-22
企业文化的标语有哪些06-20
物流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有哪些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