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

浅论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分析

时间:2024-10-10 01:57:08 综合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浅论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分析

  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将某种散乱信息片段转化为可以系统应用的战略,由此可以扩展个人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2016浅论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分析

  1概念界定

  在传统的管理学三层含义中,第三层含义指: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条件下,组织都会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中,而环境则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组织管理学理论日益成熟之际,管理学家意识到:管理学虽建立在对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上,但员工反而被局限在单个组织中而被当作组织人来对待。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作为知识的载体,使得知识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前文提到的知识管理是指广义的知识管理,当人们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而需要将个人拥有的资料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时,则需要引入个人知识管理(PKM)这一在国际上流行的理论。PKM是指个人在日常活动中收集、分类、存储、搜索和共享知识的过程(Grundspenkis,2007),以及利用这些进程来支持日常的工作(Wright,2005)。它的产生来自智力工作者对个人提升日益增长的需求(Smedley,2009)。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知识管理方法,而不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方式(Pollard,2008)。

  2理论延伸

  PKM集成了个人信息管理的思想,但侧重于个人技能,并与知识管理相结合,从不同的学科,如认知心理学、管理和哲学等来获得输入(Pauleen,2009)。从组织化的角度去理解,这一研究已发展到扩大人类的认知能力和组织边界渗透性的领域。从元认知的角度看,它比较了基于能力和效能在内的人类认知的各种方式(Sheridan,2008),它是一个发展中的研究领域(Pauleen,2009)。近些年来的研究已经开始探讨“个人知识管理在Web2.0技术背景下的潜在作用”(Razmeritaetal,2009)。

  3已有研究成果

  多西确定了PKM的几个重要方面:信息的检索、评估、组织、分析、表达、安全和协作,提出了21世纪智力劳动者必须掌握的7种PKM的技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有选择地使用。赖特的PKM模型则包括了4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分析、信息、社交和学习。分析维度包括演绎、构想、应用、创建和语境化的能力。信息维度包括获取、评估、组织、整合和信息沟通。社交维度涉及寻找、合作、直接社交网络和间接社交网络的同步发展、对话等方面。学习维度包括扩展模式识别和意义建构的能力、发展新知、提高自我并惠及他人。在野中郁次郎等关于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中,知识可以是隐性或显性的,并且这2个方面可以互相作用而生成新的知识。知识既然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那么PKM也应该可以分为显性的知识管理和隐性的知识管理,将显性的知识内化到个人知识体系中,经过大脑的处理并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外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斯梅德利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利用专家建议和社区实践来帮助个人知识的创建。PKM也可以分为2个主要维度:个人知识和个人管理(Zhang,2009)。

  他将PKM模型发展为组织知识管理(OKM),并将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的“属性”和“管理”作为这一理论的重要两轴。这些组织化和个人化的知识通过OAPI进程(Organizationalize-Aggregate-Personalize-IndividualizeProcess)进行交互,这样,组织化的知识通过个性化进程转为个人知识,而个人化的知识通过聚集处理转化为组织知识。米塔尔(Mittal,2008)认为目前的知识管理理论是由知识创造、细化和执行、转型、话语所组成的循环。现代的组织因为不同的地域造成的多样性问题在专业的工作日益凸现,所以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体系必须适应这种多样性并反映到过程中。组织能够获得、分享和应用合适的知识系统是其在知识经济中竞争获得成功的根本。她的研究侧重于各种知识活动的所有者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活动,并在活动中创造价值,并且建议将某些类型知识习得行为输入组织的日常管理中从而促进组织的知识管理。米塔尔还进一步指出,知识的共享牵涉到知识在人群中的转移。组织不仅应保证所有的知识编制成文,而且也应该准备好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不同类型的知识共享,以促进将员工的知识共享至整个组织。隐性知识的共享通过人们在一起合作或在工作场所相互的激发来实现。显性知识是通过专业系统来整合专家和他们的知识资源(Snowden,1998)。知识是动态的,它通过人类的大脑来会意、创造、传播、融合、概括和解决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章是专业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之间最好的媒介(Zhuge,2006)。

  知识流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将新知不断加入到生成的知识中(MacMorrow,2001)。传统上,知识储存分为内化的隐性知识和通过专家报告、演示文稿、视频和文档等形式外化的显性知识。专业人士的隐性个人知识很难以文件和报告的形式存储,因此很难检索和访问。知识管理的重要前提是使知识和专门知识能够以明确的形式呈现,并能够融入学习组织的知识库中。知识管理强调能够使用先验知识来判断新信息的价值,并吸收和应用它以创建新的知识和能力(Alavietal,2005)。信息可以被分析以创建新的知识并使消息升值,导致下一步的行动。

  根据Oluic-Vukovic的研究,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为它通过合成数据和捕获不同来源的信息来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但具体是哪种类型的信息技术对知识创造具有更大的影响力目前还在探讨中。Ortrun在知识管理理论下提出了一个“软方法论”模型以解决访问和管理一种特定类型的知识:个人隐性知识。利用个人的能力来编辑和演示隐性知识是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一步。信息一旦由个人智力的内化变为知识,这种知识就是可以编辑和展示的,而且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展示的前提是深入的知识理解和更好地沟通效果。知识要外化必须借助于结构化和编辑,这样才有储存和展示的可能性。综上所述,尽管PKM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和阐述,但其实质都是在于如何提升个人的能力。

  4研究现状及展望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PKM就是对个人信息管理(PIM)的新包装。Jones认为可以将个人信息作为一个有形资产进行管理,而个人知识不行。Snowden则声称大多数人不能在传统意义上进行知识“管理”,并主张意会,而不是用PKM进行思考。PKM的目的是帮助个人在个人、组织和社会环境中更有效率(Pauleen,2009),并且经常使用网络软件等技术来实现。然而,有人认为通过技术实现的PKM已经限制了它的价值和效用(Pollard,2008)。通常来说,知识的应用可以按照这些规则进行。首先,需要将与问题有关的知识找到,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找到相关的问题;然后进行第二步,也就是消化、吸收找到的知识,如阅读资料,向专家请教;最后建立模型,设计出比较及评价的方案,在这些模型中挑选出支持决策或得出结论便是完成对知识的应用。头脑风暴、专业会议、沙盘推演甚至聊天都是知识应用的准备阶段,可以帮助个人进行知识的加工整理,形成应用知识的规则意识。在信息时代,PKM必将成为知识工作者获取、管理、利用信息的全新、有效的手段,也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有效的PKM可以充分挖掘个人潜力,开阔视野,提高竞争力。

【浅论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分析】相关文章: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知识讲解07-28

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知识09-13

2017营销师考试《理论知识》经典案例分析题及答案06-24

2017营销师考试《理论知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07-23

摄影构图理论知识10-15

培训模特理论知识08-30

摄影专业理论知识08-10

瑜伽理论知识解答08-10

蛋糕烘烤的理论知识09-11

供应链安全存货管理知识分析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