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

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习题与答案

时间:2024-11-03 11:29:59 自学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年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016年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习题与答案

  1.★教育经济学形成时期,对教育经济学进行进一步数量化、定量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舒尔茨

  B.丹尼森

  C.汉森

  D.韦锥

  2.马克思“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时代传授和积累”这一科学论断概括说明了(  )

  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C.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文化发展

  D.教育具有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

  3.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它的自身价值和所创造的价值的关系是(  )

  A.决定性关系

  B.包含关系

  C.反比例关系

  D.正比例关系

  4.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  )

  A.教育成本

  B.人力资本

  C.知识经济

  D.教育收益

  5.西方称为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的三派理论不包括(  )

  A.筛选假设理论

  B.社会化理论

  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6.揭示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阐释(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

  B.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C,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作用

  D.教育与国民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7.“经合组织”1996年年度报告正式使用“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三个标志不包括(  )

  A.有了初步计量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

  B.“经合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均占50%以上

  C.是对近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特征的概括,也是对未来的概括

  D.“经合组织”是国际权威机构

  8.★目前基本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 )

  B.计划经济配置方式

  A.市场经济配置方式

  C.政府分配方式

  D.市场经济配置方式和计划经济配置方式

  9.扩大地方教育投资来源的主要措施是通过(  )

  A.教育的社会税收

  B.教育费附加

  C.社会集资捐资

  D.国家和社会对教育单位的减免税

  10.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与国民收入固定资产累计额的比例,反映了(  )

  A.基础教育的进步程度

  B.国家对教育的进步程度

  C.国家对教育支持和优先程度

  D.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

  11.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1986年提出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主要是指(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2.教育规模经济是指(  )

  A.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成本增加的比例来源:考试大

  B.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

  C.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

  D.单位平均经常成本因学生人数增加而上升的情况

  13.教育经济效益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直接表现形式,另一种为(  )

  A.教育成果表现形式

  B.教育结果表现形式

  C.最终表现形式

  D.间接表现形式

  14.教育经济效益的特有特点不包括(  )

  A.直接性

  B.长效性

  C.多效性

  D.条件性

  15.教育对国民收入贡献指标中的绝对值公式为(  )

  A.国民收入增长额×平均教育收益率

  B.国民收入增长额/平均教育收益率

  C.教育收益/教育成本

  D.教育收益总额一教育成本总额

  二、名词解释题

  1.教育经济效率

  2.★人力资本

  3.教育的个人需求

  4.教育投资结构

  5.教育机会成本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科形成阶段的代表任务。丹尼森提出“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在具体计算方法上,更加细致和确切,对教育经济学进一步数量化、定量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A【解析】马克思这一论断,阐述的是工人阶级再生产中所包括的技能的传授,说明的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其他选项表述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目要求。

  3.D【解析】劳动复杂程度是由具体劳动性质决定的,与它的教育费用、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它自身价值和所创造的价值等,都是成正比例关系。

  4.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人力资本的内涵。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5.D【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出现了三种思潮和理论,即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这些理论从观点、方法到研究对象,以及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含义都与人力资本理论有关,因此被称为教育经济学第二代理论。答案D不属于,是正确答案。

  6.D【解析】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解释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阐释教育与国民经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即教育与国民收入增长率、教育与社会总产值增长率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是D。

  7.D【解析】“知识经济”的三个标志包括:有了初步计量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经合组织”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均占50%以上;是对近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特征的概括,也是对未来的概括。选项D具有一定迷惑性,说明的只是以“经合组织”为标志的一个客观原因,并不是标志之一。

  8.★D【解析】教育资源配置受制于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不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则不同。目前有两种基本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即计划经济配置方式和市场经济配置方式。

  9.B【解析】选项D是教育投资的社会间接来源。选项A、B、C都是教育投资的来源,但教育费附加是扩大地方教育投资来源的主要措施。

  10.C【解析】教育投资量的分配,反映了一国教育经费使用方向。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与国民收入固定资产累计额的比例反映了国家对教育支持和优先程度。选项D是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所反映的。正确答案是C。

  11.C【解析】单一国家承担教育成本,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约翰·斯通主要指的是高等教育,他主张高等教育成本应由学生、父母、纳税人和学校四方面分担。

  12. C【解析】选项A、B、D指的都是教育规模不经济。选项C是指教育规模经济。

  13.C(【解析】最终表现形式是指教育投资增长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额,在整个国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直接表现形式和间接表现形式是教育经济效益的两种表现形式。

  14.A【解析】教育经济效益不具有直接性,相反,具有的是间接性,因为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15.A【解析】教育对国民收入贡献指标分为绝对值和相对值。此题考查的是识记,正确答案是A。

  二、名词解释题

  16.教育经济效率即教育经济效力、教育机构内部效能、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资效率等。其含义是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17.★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18.教育的个人需求是指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19.教育投资结构也称教育投资内部比例。这主要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投资内部分配和作用的比例关系。

  20.教育机会成本即教育间接成本,是指社会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也叫“择~成本”。它由教育社会间接成本和教育个人间接成本两部分构成。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答: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表现:

  (1)教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经济增强发生作用。

  (2)教育通过培养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增强发生作用。

  (3)教育通过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

  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答: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通过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调节教育的类别、层次、专业结构及各级各类各专业的招生数量。

  (2)通过学费调节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由于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作为教育成本补偿,因此,学费就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教育的供给和需求。

  (3)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在教育市场不甚完善的情况下,是有限的;只有教育市场发育成熟后,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指标有:

  (1)义务教育普及率及增长率。具体指标数据包括: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在校学生数、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数等。

  (2)非义务教育的升学率及其增长率。这主要反映中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占该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该年龄组人口每年平均入学人口,即每年平均增长率,则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速度。

  (3)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及其增长率。以每1万或每10万社会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反映其发展规模;以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增长率反映其发展速度。

  (4)成年人口当中的扫盲率以及职工、农民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和各种培训的增长率等。

  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答: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是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于1986年提出。其优点在于:(1)各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的主体都可以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从而刺激了多主体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总体教育投资总量,从而扩大教育规模,加快教育的发展。

  (2)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制度与扩大学生就学、就业密切相关,因为没有选择权就不可能分担教育成本。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和家长享受较高层次教育机会的成本意识。

  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答:(1)教师工资必须由财政拨款来保证。现阶段我国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但是由于一部分教育经费是学校自筹的,必然导致各校教师工资的不均等。因此,从长远观点来看,教师工资应该由政府来保证,而不是学校自筹。

  (2)确定教师工资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公益事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决定教师工资待遇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事实上存在教师劳动力市场,如果教师工资过低,则会导致教师这种高质量的劳动力流向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师资的短缺。

  (3)确定教师工资必须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4)必须保证教师实际工资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习题与答案】相关文章:

自考《财政与金融》模拟试题及答案11-13

2016自考《美学》模拟题及答案10-28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习题及答案05-24

2016年自考《教育经济学》预测试题及答案07-20

2016自考《审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0-16

2016年自考《财政与金融》模拟试题与答案09-08

2024年自考《美学》精选练习题及答案05-21

2016自考《大学语文(专科)》模拟试题及答案08-12

Linux认证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11-05

2016微软认证模拟练习题及答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