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师

资产评估机构知识管理

时间:2024-10-25 23:13:50 资产评估师 我要投稿

资产评估机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现在热门的话题之一,为什么热门?正如彼得·杜拉克早在1965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资产评估机构的知识管理的知识,欢迎阅读。

资产评估机构知识管理

  一、认识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1965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受到1990年代的资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因特网技术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

  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构建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对市场的变迁。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带给企业的好处为: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建立企业新文化。

  知识管理通过知识共享和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并最大程度的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顾客的忠诚度。目标是达到:

  开发一个技术平台——使知识能在全球范围内,跨组织的传递。

  建立一个数据库——使你能在一个庞大的知识库里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组建一个虚拟社区—— 你能找到你所需要的专家与你交流,回答问题并指导研究工作。

  二、知识的运动过程

  从广义的角度看,企业内知识转换及其共享过程大致遵循如下几个过程:

  1.首先根据企业内积聚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可以产生知识,这是由数据、信息到知识的过程。

  2.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正如日本学者野中(Ikujiro Nonaka)所指出,由于知识系统中存在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为了将知识作为创新的源泉,就必须建立一种能使默会(隐性)和明晰(显性)两类知识进行转换的机制,从而达到知识的共享,这是一种由知识到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螺旋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默会知识转换为默会知识,称为知识社会化,如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就是一种典型的由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讲,这个过程需要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才能得以进行。

  第二种是默会知识转换为明晰知识,称为知识明晰化,主要通过对话、调研方式完成,在技术层面主要强调知识挖掘系统、专家系统等;

  第三种是明晰知识转换为明晰知识,称为知识关联化,既是一种将分散知识组织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明晰知识在组织内部转移的过程;

  第四种是明晰知识转换为默会知识,称为知识内省化,这主要通过这主要通过个人在工作、学习中的体验来完成。从这种知识运动过程来理解知识管理,可以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要为知识螺旋的顺利运转提供一个基础环境的支撑。

  3.企业中的知识不仅有不同类型,它们同时也存在于不同的层次,如个人、团队、企业乃至企业间。如何建立起一种跨越多个层次的知识链和知识网,也是实现知识转化和共享的重要环节。所以,这是一种由跨越层次的知识共享过程。

  三、资产评估机构的知识管理实施

  1.资产评估机构进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资产评估机构主要的生产要素就是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个体的知识水平以及资产评估机构的知识积累水平决定了资产评估机构的竞争力。

  要提高个体的知识水平,可以通过招聘、培训等途径来达到,而要使个体的知识成为团队、组织的共同知识,要使个体的知识为组织成员所共享,建立一个组织的知识链、知识网,就必须进行知识管理。

  对于资产评估机构这种人员智力水平比较高、流动性比较大的组织,通过知识管理,即使人员流动,但组织的知识库仍然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和扩充;对于个人,在向组织贡献自己的知识的同时也从组织得到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得到补充和完善。从而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2.资产评估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知识集约过程。

  具体指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

  比如,按照一定的背景和条件对使用过的不同类别的资产价格信息进行收集和分类,并据此整理成标准模式数据库,就是显性知识综合化的过程;根据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修改评估底稿系统,并开发出新的评估底稿模式就是隐形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为了使知识集约更有效地服务于知识运用和知识交流,知识配置可视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做法是用地图表示知识的存放场所。这种地图被称作为知识地图。企业一般将知识地图存放在企业内部网络上,任何员工都可以随时阅览和检索。

  员工看到知识地图,便可知道企业的知识配置情况,比如,谁拥有知识、拥有什么知识、如何与这些知识的拥有者取得联系等。

  第二步,知识应用过程。

  即利用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过程。随着员工把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得出相应的体会和经验,显性知识便被内化为隐形知识。显性知识内部化的结果导致员工隐形知识储备的扩展。积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是加速显性知识内部化的有效途径。比如评估人员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只要利用收益预测软件就能得到收益现值验证的结果,并可以由此迅速地拓宽、延伸和重建自己的隐形知识系统。当然,对计算机软件在评估机构的应用目前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比如利用表格系统、底稿系统完成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而像利用软件对企业各类数据进行分析,来判断企业的风险水平、收益能力、发展前景等影响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

  第三步,知识交流过程。

  即通过交流来扩展企业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

  由于前述两个过程通常以某个部门为单位进行,因此,其结果只能扩展某个部门的知识储备,而不足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知识储备。

  这就有了通过交流将新知识内部化到每个员工的必要性。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种交流方式中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交流方式。

  第一种方式为人与人通过直接交流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正式与非正式的研讨会、学习会、工作午餐、企业培训等。

  第二种方式为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交流与学习的方式,比如,电子会议、电视会议、电子邮件、电传、虚拟团队等。

  第三种方式为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交流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利用信息库、企业主页、各类检索、解析软件进行学习。

  第四种方式为利用知识库进行学习的方式,比如,利用图书馆、书和文件、进行学习。

  对评估机构来说,一要利用自己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来建立自己个性化的知识库。二要积极利用被评估企业的知识库、专家。三要与其他评估机构建立一些共享的知识库。四要通过同行业协会的组织建立行业专家支持系统和行业知识库。

  第四步,知识创新过程。

  即企业整体的知识储备扩大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知识集约和知识应用成为日常业务的一环、组织学习也成为企业文化之时,企业就具备了知识创新的条件。

  企业应该及时组织员工学习企业战略,使知识创新与企业战略保持整合性,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地运用知识创新的结果,真正使知识创新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3.资产评估机构进行知识管理的环境条件

  知识管理的效果取决于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四个过程的有效运作。

  这四个过程的有效运作又取决于知识管理的运作环境。知识管理的运作环境与企业高层管理者、知识管理者、企业文化、信息技术、报酬制度、业绩考核系统以及培训制度有关。

  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知识管理中起着引导、指导和推动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

  首先,他们应该为企业以及知识管理建立起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头脑中,使知识管理始终保持明确且正确的方向。

  其次,他们应该精通知识管理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能够具体指导员工,促进他们有效地收集、应用、交流和创造知识。

  最后,高层管理者必须被员工信任,具备高度的协调能力,能够促进企业形成相互依赖的环境。

  具体来讲,在知识集约过程中,高层管理者要引导和指导员工尽快学会知识的利用方法。

  在此基础上,高层管理者一方面要对员工利用知识作出具体的建议,另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奉献给集体,促进知识的共享。

  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高层管理者要促使员工进一步明确知识管理的目的。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探索到知识的应用方法。

  在知识交流过程中,高层管理者要不断地向员工灌输持续学习的思想,采取多种手段促进企业内部形成组织学习的氛围。高层管理者要将部分权力下放给部门和个人,促使他们更快、更有效地交流和积累自己的知识。

  随着知识管理发展到知识创新阶段,高层管理者的作用也更加重要。为了提高知识管理的效果,高层管理者要确保知识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性,要积极将知识创新的结果应用于战略实施过程中,促使知识创新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者指具体实施知识管理的首席知识管理官(CKO)、知识管理部门以及各级部门中的知识管理人员。开展高质量的知识管理活动,提高知识管理的效果是知识管理者的职责。

  企业文化在知识集约过程和知识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开展组织学习与交流需要员工具备自主参与的意识。因而需要形成一个持续学习的企业文化。

  为了营建这样的企业文化,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应该保持定期交流,以便形成相互信赖的关系和统一的价值观。

  信息技术是知识管理有效运作的硬件基础。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加速交流,提高知识收集和知识利用的效率。

  知识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而且还包括企业外部的数据库和信息源以及与客户、投资者之间的信息网络。

  具体来讲,在知识集约过程中,应该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和保管,而且还应该利用检索软件缩短员工应用知识的时间。

  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应该建立内部网络使知识利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还应该利用解析软件和小网络软件,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分类和检索,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参考已作好的知识图把掌握着重要知识的人挑选出来组成专家网。这些人被登录在个人电脑的主页上,作为顾问回答公司内有关咨询。

  进入公司的年轻的职员有工作热情,但是缺乏经验和人际关系网,但是以正退出第一线的为数众多的一代人为核心的职员却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人际关系网。双方利用电子邮件和电子会议方式进行知识传递。

  而且,专家还可以包括退休人员和各种专家、消费顾问等,不一定非是公司职员不可。随着知识管理进入知识交流阶段,企业还应该加入英特网来促进跨地区、跨部门的交流。

  为了提高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企业应该通过业绩考核系统对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

  企业要及时表彰有贡献的员工,并将他们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其他员工,促进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

  比如,企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出实际利用价值高的文件,对文件制作者进行表彰。

  培训制度也是推动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

  这是由于知识管理的参加者是人,知识管理需要发挥员工的创造力。

  有效培训的关键在于培植和强化员工自主开发能力的意识;通过知识可视化等手段促进员工认清自我、明确能力开发的方向;为员工自主开发能力创造机会和场所;为员工实施具体而详细的指导;针对员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强化计划,采取双向型培训方式;创造和改善虚拟学习环境。

  四、资产评估机构知识管理的前景

  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产品、技术、企业或某种事业,都有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周期,具体包括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追求可持续成长,就是要超越特定产品、技术和事业领域的制约,使企业获得更长更好的生存空间。企业的这种成长和突破过程,是同企业的知识积累和创新密切相关的。

  从企业知识的积聚过程曲线上看,它是一种由知识的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种从持续学习到知识创新的过程。

  企业的每一次成长期都是基于该时期的企业知识的。在此成长期中,企业知识存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企业沿着这条路径的成长历史可能会限制企业的选择。

  企业需要在内部实现知识创新,或从外部学习到“额外”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基础,则可使企业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每个成长时期,知识的积聚对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也至关重要,它能够使企业经营优化、成长速度加快,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每一个想长寿的资产评估机构都应该顺应企业发展规律,不断学习和创新自己的知识,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

【资产评估机构知识管理】相关文章:

资产评估机构怎么进行知识管理10-12

融资租赁资产评估的知识07-14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09-27

资产评估的风险及防范措施07-01

资产评估法立法理念解读06-12

资产评估法立法理念解读201707-22

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相关信息08-12

2017年资产评估师考试攻略10-09

价格评估机构资质认定及价格鉴证师注册取消的通知09-07

资产评估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