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作 百分网手机站

运用金融和资本运作知识成就企业

时间:2017-06-23 08:39:37 资本运作 我要投稿

运用金融和资本运作知识成就企业

  本文为yjbys网小编在网上搜索整合的一篇关于“运用金融和资本运作知识成就企业”的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运用金融和资本运作知识成就企业

  金融业对内开放程度过低蕴藏着金融风险,也阻碍了企业的融资途径,在现今环境下,如何在企业和资本之间建立一个智慧而高效的资本供应链?在2012(第六届)中国CEO年会上,围绕“金融变革中的商业机会”主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EMBA邀请首期班学生代表与业界人士对话,探讨未来5年金融变革环境中,企业家如何学习运用金融和资本运作知识,带领企业更好地参与金融活动,赢得商机。

  关喜华:要跳出银行做银行

  主持人:金融改革话题是2012年最热的话题之一。我们的对话主题是金融变革中的商业机会。企业该如何参与到金融活动中?阿里金融已经超过260亿元。请问关行长:这种创新型的金融机构对你有压力吗?首先有请龙江银行行长关喜华来分享她的心得和智慧。

  关喜华:银行现在面临很大压力。一方面,利率逐渐走向市场化,包括汇率市场化。另一方面,中国金融还面临团队建设问题,因为金融高端人才都在投行。我理解传统银行的服务,现在看应该融入投行的一些理念。如果只做银行,没有跳出银行去做银行,就做不好银行。我们银行有一个理念,就是跳出银行做银行,要站在客户角度做银行,因为客户是利益相关者。在团队建设上,我们不仅要把现有人才有效配置,而且要去挖掘一些国际高端人才,成立研究院。我们研究了很多好产品,因为发现了客户需求。很多企业非常艰难,银行完全可以引领产业发展,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提供帮助。在服务理念的引领下,培养企业家团队,支持企业家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有效配置。

  主持人:金融应该市场化。请问关行长:银行能不能为中小企业服务?

  关喜华:银行实际上还是能为普通老百姓或者中低端客户服务的。我们多数银行都是这样的定位。这在国际上叫金融的伦理和道德。实际上,美国金融危机以后,最终风险底线没控制住,就是伦理和道德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服务,为弱势群体服务,为广大低端社区老百姓服务,很多银行高管不愿意做这样的服务,宁愿为大客户服务,因为为一个小客户和为一个大客户服务是一样的,而且为小客户服务可能还付出更多。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银行没有积极性。所以我觉得应该转变观念。其实小客户也是我们未来客户的基础,而且市场需求蛮大的。

  银行同质化趋势太严重。在金融格局中,不同金融体系、金融单位为不同的客户服务,这个很容易对接,也很容易做专。中小企业贡献那么多就业,但其金融的回报却相对较小。金融现在竞争很无序,价格战是蛮可怕的。全国人民都不希望银行做不下去,也不希望银行有风险,否则企业发展的动力也就没有了。

  另外,监管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相结合。在发展初期,国家可能更强调发展,这时监管就应该适当宽松一些。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转型,那时可能需要不断加强监管,调整不同的金融政策。

  周国华:金融政策一定程度被扭曲

  主持人:请问周总,你对金融变革有什么感受?

  周国华:我们集团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资源型企业。利用金融杠杆实现公司成长,我们做过尝试,把集团旗下的不同业务进行合并。我们今年做了一些结构调整和转型,把在马来西亚的公司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中国建设银行,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马来西亚政府不支持中国金融行业对这样的银行进行控制。最后,我们进行诉讼,法院进行了判决。诉讼完成了,合法地进行了交易。

  从这些投资项目来看,我觉得中国的金融服务还不够,他们太强调银行自身的利益。所以我下决心参加金融EMBA学习。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占比不到10%,但投资额超过100亿人民币。我们在广西设立了一个产业园区—马中产业园区,这样就可以打破一些贸易壁垒。园区和政府合作,但过程很苦。我们现在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力度。我们希望我们集团对中国的投资量能逐步达到20%。

  中国加入WTO的时候,我特别担心会有大量国外银行进入中国,事实上这10年下来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局面。外资银行整个占比大概2%,原来预估会达到15%到20%。这是由于管控所致。由于体制问题,金融政策一定程度是被扭曲了,所以改革非常难。

  唐彬:定位一定要改变

  主持人:请问唐总,在当前中国金融改革中,哪些改革值得我们推进?

  唐彬:去年开始,我看到金融行业走向了开放。互联网发展在中国经过了15年左右的时间,现在开始走向金融交易,而交易需要新的金融。信息金融是结合了互联网交易化的趋势,使金融服务简单化和多元化,在中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最大的问题是金融机构的定位问题,它是政府的工具,而不是老百姓的工具。我在美国生活了10来年,发现了很多问题。定位一定要改变,要真正市场化开放,多元竞争。一定要拥抱互联网,这个时代是网络时代。网络化让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还要尽可能开放,分层管理。银行改变得太慢,而且它自身有定位问题,不可能全新改变。像支付宝这样的企业全力拥抱互联网,服务非常贴心。中国经济要真正发展起来,但如果金融不发展起来,光靠资源消耗,就会遭遇发展瓶颈。我们的金融太保守了,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黄悦:尝试产业和资本结合

  主持人:我们应该如何在产业和资本之间搭建起一个更好的平台?

  黄悦:我在商业银行干了10年,出来后就到资本市场,做上市公司的高管。从上市公司出来后,我就做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人。我的感受是,如果想把事情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我想去做一个产业和资本如何结合的试验。实际上我是在走这样一条试验之路。我在汉元旗下搭建了几个平台。我在设计汉元架构的时候,是把PE投资跟房地产相关联的,就是结合现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在我的产业结构里,一个是一级土地开发,二是围绕土地开发所形成的相关联的东西,比如城市污水处理。我认为产业和资本的结合从概念上来讲,应该把金融产业去掉。一些企业实际上是很难得到资金的支持,目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一个结构性的低潮,而不是周期性的低潮。如果是周期性的低潮复苏是很容易的,但如果是结构性的低潮,寒冬期就会还有一段时间。

  主持人:你现在最看好的产业是什么?

  黄悦:我们一直看好医药健康行业,因为不管经济如何不景气,人们对健康还是很重视的。我们一直关注文化产业,其中一些领域还没有开放。文化产业在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是一座金矿。

  索咏红:青睐注重打造核心优势的企业

  主持人:金融机构和企业其实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我有不少朋友经营中小企业,甚至是小微企业。今年以来,有朋友跟我讲,东南沿海有企业倒闭的现象。也有人说企业的好坏跟GDP增速没有关系。我们在做股权投资的时候,是如何甄别企业的?什么样的标准可以保证我们选到好企业?

  索咏红:大家对宏观经济形势本身很关注。其实,我觉得并不是哀鸿遍野。我们怎样挑选它们?怎么甄别它们?我们跟大部分投资机构一样,行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在发展趋势上具有投资价值,企业很早或者前期就开始注重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企业比较早就跟各种融资机构接触,包括比较早就跟我们沟通,甚至跟投行去沟通,不能只是停留在自己企业内部。我比较看重这些特质。

  主持人:索总主要是做股权投资的,在当前金融变革的环境下,你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吗?又该如何把握这些商业机会?

  索咏红:商业机会始终存在,只不过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机会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从我们公司来说,我觉得机会增加了。为什么?因为现在市场艰难,使得企业家更重视战略投资者的价值。坦率地说,挑战也非常大,因为可选择的行业比较少,而且自己必须扎得更深,在整个产业链上下更多的工夫。作为投资人,比较强调企业要做好准备,要完善公司治理,鼓励创业者拥有企业战略发展自主权。

  主持人:五位嘉宾提到各种问题、各种困难,但对未来变革中的中国充满乐观情绪。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们不应该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