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师

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时间:2024-07-29 00:25:34 炜玲 中药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给药途径即将药物引入人体内的途径。总的选择目标是要有利于增效解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给药途径即将药物引入人体内的途径。总的选择目标是要有利于增效解毒。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直肠给药、鼻腔给药、阴道给药等多种途径。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多种,其吸收速率由低而高的顺序排列为:皮肤给药、黏膜表面给药、直肠内给药、口服给药、舌下给药、皮下注射给药、肌内注射给药、吸入给药、静脉注射给药。

  口服给药:

  具有简便、安全、不需特殊器械和医务人员帮助、药剂制备较注射剂等简单的特点,一直为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不过,口服药物吸收较慢、吸收不规则,加之昏迷患者不能主动吞服,小儿难以配合,有些药物对胃有刺激,应用中也受到一定限制。

  皮肤给药:

  除按病变部位施治外,前人还主张辨别经络穴位,涂、贴、灸、熨。如涂足心引上病而下之以降火,用治口疮、鼻出血、头痛等;涂囟门,以治小儿风寒、惊风;贴脐,以通癃闭,疗大小便不通、水肿,或温补虚寒。根据近代研究,通过皮肤给药,除用于皮肤局部疾患的药宜直接用在患病部位外,用治内脏或全身疾病的药宜在耳后、脐部、穴位使用。人体皮脂最少的是耳背部,药物渗透速度最快;而皮脂最多的是股部,药物扩散阻力最大;脐部外皮与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联。脐下两侧有腹壁动脉和静脉,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还有第十肋间神经的前行支通过。脐部的动脉壁亦有特殊结构,脐部的屏障功能最弱,敏感度较高,故脐部用药后药物容易穿透皮肤进入腹内,到达病所发挥疗效。通过吸收的药物极少经过肝脏,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口服给药。

  穴位给药:

  可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对内脏或全身疾病产生类似针灸的特殊治疗作用。

  黏膜表面给药:

  其范围较广,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和体腔给药,如从眼结膜、鼻腔、口腔、咽喉、阴道、尿道给药,尤其是鼻腔给药,不仅可以治疗鼻腔局部疾病,还可治疗鼻旁窦、咽喉、口腔、耳、眼及全身疾病。阴道给药,主要是产生局部作用,但当黏膜破损时,药物则容易被吸收,且速度较快、作用较强,在应用有毒药物时应防止吸收中毒。

  直肠内给药:

  古代应用较局限,主要是用蜂蜜、猪胆汁、土瓜根等通导大便。近代应用有所扩大,如用于退热,采用直肠灌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其疗效优于口服给药。

  舌下给药:

  舌下给药是黏膜表面给药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舌下血管丰富,药物置于舌下可由口腔黏膜迅速吸收而发挥作用,又能避免药物被肝脏和胃肠消化液破坏,故自东汉张仲景创用以来,一直相沿使用,但舌下给药仅适用于少数能被口腔黏膜吸收的药物采用。

  吸入给药:

  以烧烟吸入为主,也可用芳香药物煎煮熏鼻,或佩戴香囊、香袋,近代发展采用气雾剂等形式。如洋金花等配合烟丝燃点吸烟防治哮喘,吸入芳香药物之气以治鼻渊头痛或感冒鼻塞等。

  注射给药:

  将中药做成注射剂给药起于20世纪40年代初,其历史不长,但其应用逐渐有所增多。其方法有几种,即皮下注射,系将药液注入真皮与肌肉之间的松软组织内,其部位多选择在上臂外侧,疼痛较明显;肌内注射,系将药液注射于肌肉组织中,应用相对较广;穴位注射,是特殊的肌内注射,通过药物对特定穴位的刺激产生特殊疗效;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静脉血管内,不需经过吸收直接进入血流。为了使药物缓慢进入血流,以便较长时间维持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则可采用静脉滴入法。

  中药的给药途径

  (一)皮肤给药

  皮肤为一身之表,是人体的藩篱,气血循行其间,不仅内合肺脏,还通过经络与其他脏腑相连。外邪入侵,皮肤首当其冲。脏腑病变也可反映于肌表。

  皮肤还是吸收外界物质的一个重要部位。具有皮脂层的完整皮肤,不易透过亲水性物质,相反却可以很容易地透过亲脂性物质。但损伤的皮肤不仅能透过亲脂性物质,也能透过亲水性物质。据报道,如在贴药内加入二甲基亚砜等助溶剂,皮肤的药物渗透性还可得到改善。透皮给药具有以下优点:其一,不像口服药那样受消化道酸碱度、细菌、酶的影响,药物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变化较小,能够提供较恒定持久的血药浓度。其二,可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大幅度减少药物代谢过程。其三,避免了口服药刺激胃肠道的副作用,及注射给药,特别是静脉给药的潜在危险。其四,可减少给药次数,方便患者。其五,药物贴敷后,一旦感觉不适,可立即揭去而消除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皮肤给药,不仅可以发挥局部作用,也可被吸收而产生全身作用。清代医家吴师机认为,外治法与内治法有“殊途同归”之妙,“内外可以同效”。

  皮肤给药的传统用法中,除在病变部位施治外,前人还主张分别经络穴位涂、贴、灸、熨。如涂足心引上病而下之以降火,用治口疮、鼻衄、头痛;涂囟,以治小儿风寒、惊风;贴脐,以通壅闭,疗大小便不通,水肿,或温补虚寒等,颇具特色,也极有效验。根据近代研究,通过皮肤给药,除用以治皮肤局部疾患的药宜直接在患病部位用药外,用治内脏或全身疾病的药,则宜在耳后、脐部、穴位用药。据国外研究,透皮吸收的障碍是真皮层中的脂肪,而不是蛋白质。试验证明,人体皮脂最少的耳背部,药物渗透速度最快;而皮脂最多的股部,药物扩散阻力最大。现代研究还认为,脐部皮肤深部没有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较薄。脐筋膜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胳部外皮与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胳下两侧有腹壁动脉和静脉,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还有第十肋间神经的前行支通过。脐部动脉壁亦有特殊结构,胳部的屏障功能最弱,敏感度较高。脐部用药后,药物容易穿透皮肤进入腹内,到达病所发挥疗效。通过脐部吸收的药物极少经过肝脏,故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口服给药。此外,由于脐部自然内陷形成一个封闭的脐窝,用药也十分方便。故具有悠久历史的脐疗法,不仅越来越受到国内医家的重视,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兴趣。在一定穴位的体表用药,除可通过局部皮肤吸收部分药物外,还可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对内脏或全身疾病产生类似针灸的特殊治疗作用。

  (二)黏膜表面给药

  黏膜给药的范围颇广,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和体腔给药。但通常所指黏膜给药,主要是为了产生局部作用的黏膜给药。如从眼结膜、口腔、咽喉、阴道和尿道等给药。但一般而言,黏膜的吸收能力较强,常能产生吸收作用。如《圣惠方》用牛黄散曈鼻,治小儿急惊风;《外台秘要》用瓜蒂细末鼻,治黄疸病目黄不除;现代用多种滴鼻液治小儿高热;《备急千金要方》以巴豆霜吹喉,治疗喉闭痰涎壅盛者,现代用于白喉及麻疹后喉炎引起的喉梗阻有效等。但黏膜对药物的刺激较敏感,刺激性太大的药物,一般不宜采用黏膜给药。

  黏膜的吸收能力强弱不一。鼻喉黏膜的吸收能力较强。完整的阴道黏膜的吸收能力较弱。

  由于鼻腔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对药物的吸收能力较强,所以,鼻腔给药亦是中医治病的一条重要给药途径。鼻腔给药,除可治疗鼻腔局部疾病外,还可以治疗鼻旁窦、咽喉、口腔、耳、眼及全身疾病。由于鼻旁窦均开口于鼻腔,鼻腔给药后,药物成分可进入鼻旁窦而起治疗作用。鼻腔的后孔与鼻咽部相连接,鼻腔给药后,药物容易经鼻咽部到达咽喉、口腔起治疗作用。《理瀹骈文》引王晋三语云:“喉风急症,舍吹鼻通肺之外治,别无它法。”鼻咽部与耳有一相通的管道“咽鼓管”。鼻腔用药后,通过这条管道,可对耳内疾病起治疗作用。鼻腔与眼之间,有鼻泪管通联,其开口位于下鼻道的前上部分,因而眼部的疾病亦可采用鼻部给药的方法治疗。鼻腔上部黏膜是吸收药物的主要区域,鼻腔黏膜表面积约为150cm2。黏膜下分布着丰富的血管、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并彼此交织成网状。黏膜下的毛细血管既丰富致密,又具有大而多孔的特点。黏膜上众多的细绒毛大大地增加了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使某些药物鼻腔投药的生物利用率接近100%。当鼻腔投药后,药物能迅速地从黏膜透入血管,直接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中,无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从而避免了肝首过效应,并且避免了胃肠液等对某些成分的破坏作用,因此,药物用量不大,治疗效果却颇佳。鼻腔给药后,部分药物的分子微粒可随呼吸进入气管、肺内,并随气体交换进入肺循环,再经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起治疗作用。

  阴道给药,主要产生局部作用。但当黏膜破损时,药物则很容易被吸收。因为阴道附近的血管几乎均与大循环相连,因此,被阴道吸收的药物的吸收速度也较快。而且由于不经过肝脏,其作用也较强。应用有毒药物时,应防止吸收中毒。

  (三)直肠内给药

  直肠内给药,在古代应用较局限,主要是蜂蜜、猪胆汁、土瓜根等用以通导大便时,采用直肠给药。近年,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如治疗急性肾衰竭,采用直肠灌注给药,疗效在口服之上。

  过去,国内外皆认为直肠内吸收能力有限,并且,脂肪、蛋白质与多糖类均不被直肠吸收,所以临床较少采用直肠内给药。近年对直肠内给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有的药物也能在直肠内较多吸收,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从直肠给药,可以避免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其二,可以避免消化液中酸碱度、酶类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其三,通过直肠黏膜吸收,有50%~70%的药物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可以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中的生物化学变化,同时也减少药物对肝脏的危害。其四,虽然在人体内,栓剂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低于口服(动物试验结果与人体结果相反),但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更有规律。因为口服给药需经过胃肠,会受到药物剂型、食物种类、服药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而直肠给药则不然,药物进入直肠后即开始被吸收,所受干扰较小。其五,药物的作用时间较口服给药更长。药物从直肠吸收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循环至全身;二是通过直肠中静脉及直肠下静脉及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大循环。因此,栓剂插入直肠的深度愈小,距肛门约2cm处,栓剂中所含药物在吸收时不经肝脏的量也愈多。

  (四) 口服

  口服是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服具有简便、安全,不需特殊器械,不需医务人员帮助,药剂制备较注射剂简单等优点。但口服药物吸收较慢,吸收也不规则。除了一些小分子物质(如水和一些水溶物)可直接透过胃肠细胞膜而迅速吸收外,多数药物均属大分子而以被动扩散的方式吸收,吸收的快慢则以其脂溶性大小而定。酸性药物在胃酸中呈脂溶性,可在胃中吸收;碱性药物在胃酸中不呈脂溶性,不易透过胃细胞膜,必须在碱性环境(肠中)才易被吸收,故出现作用较慢。有些药物在胃肠内会遭消化液中酸碱或消化酶所破坏,如半夏蛋白注射给药时,对小鼠有中止早孕活性,但口服时则被胃蛋白酶降解而失活。胃肠道的病理状态(如瘀血)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及吸收量。另外,由于多数药须进入肠后才能被吸收,影响胃的排空时间的各种因素,包括胃的盈虚,胃内食物性质(如脂肪性食物)都能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

  此外,昏迷患者不能主动吞服;小儿往往拒服药物而不配合;有的药物对胃有刺激等,又使口服给药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 舌下给药

  早在东汉《金匮要略》就记载有将桂屑着舌下,以配合菖蒲治“尸磨脉动而无气”的用法。近代将麝香做成丸剂舌下含服,治疗冠心病可收速效。

  实际上,舌下给药只是黏膜表面给药的一种特殊形式。舌下血管丰富,药物置于舌下可由口腔黏膜迅速吸收(1~3分钟)而发挥作用。因为口腔黏膜上皮为多层扁平上皮,仅舌表面及口唇部有角化现象。口腔黏膜分布有许多血管,在黏膜内层中形成大血管网。口腔吸收的药物可通过颈内静脉到达心脏,然后随血液循环向全身分布。舌下给药方法简便,且能避免药物被肝脏和胃肠消化液破坏。但舌下给药只适用于少数能被口腔黏膜吸收的药物。

  (六) 吸入给药

  古代,吸入法给药比较简单,以烧烟吸入为主。如《医方摘要》以硫黄烧烟嗅之,治咳逆、打嗝。《外科十三方考》以洋金花等药合烟丝,如寻常吸烟法吸之,治哮喘。此外还有,煎煮芳香药物用以熏鼻,吸入药物的芳香气以治鼻渊头痛或感冒鼻塞。及佩带香囊、香袋,吸入药气以辟秽防疫或醒脑强身。近代则发展成气雾剂。气体、挥发性药物的蒸气和分散在空气中的液体或固体药物,都可用吸入法给药。

  由于呼吸道面积大,毛细血管丰富、致密,药物吸收快,吸收速率仅次于静脉注射。

  (七)注射给药

  中药做成注射剂给药的历史不长,至今应用也不普遍。

  注射给药吸收快、奏效快、作用强,没有口服的那些缺点。

  注射分皮下、肌肉、穴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于真皮与肌肉之间的松软组织内,其部位多选择上臂外侧。皮下注射给药,药物吸收是注射给药中最缓慢者,且疼痛感较明显。中药制剂较少以此途径给药。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于肌肉组织中。肌肉内有较丰富的血管网,故肌肉注射较皮下注射吸收迅速。肌肉内神经末梢分布少,故肌肉注射刺激性小,注射方便,其制剂要求低于静脉注射剂,因而应用较广。穴位注射是特殊的肌肉注射,通过药物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可产生特殊疗效。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入静脉血管内,因不需经过吸收阶段,100%的药物可直接进入血流而到达全身,故奏效尤为迅速。为了使药物缓缓进入血流,以便较长时间维持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可采用静脉滴入法。

  综上所述,不同的途径给药各有其特点。临床用药时,具体选择何种途径给药,除应考虑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外,还需注意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而病证与药物对给药途径的选择,则是通过对剂型的选择来体现的。

【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相关文章:

夏季防暑中药茶有哪些06-19

药食同源的中药目录04-09

哪些中药会升高血压10-17

舞蹈的种类有哪些05-20

徽菜有哪些做法07-16

立冬习俗有哪些11-07

婚姻感悟有哪些04-05

绿茶有哪些种类03-07

街舞的种类有哪些?11-30

竞走的好处有哪些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