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方法和技巧2017
中药煎煮、服用方法不同,药效及治疗效果也不同。中医对中药的煎煮方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煮法、服法不同,治疗效果也就不一样。医生即便用药很准确、恰当,如果煎煮、服用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疗效。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药煎煮方法和技巧的知识,欢迎阅读。
中药煎煮方法:
1.煮药用具: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铝等易腐蚀的锅。
2.清洗: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不需要淘洗。如果觉得中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容易溶于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3.浸泡:中药煎煮前先用水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损、破坏过多。用干净自来水浸泡30-60分钟,水量一般以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为宜,以药材浸透为原则。忌用沸水浸泡中药。
4.煎煮火候:指煎药的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一般未煎沸前用武火(大火),煎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以免药汁溢出或过快熬干,减慢水份蒸发,有利于有效成份的溶出。
5.煎煮时间:不同的病症和药物使用不同的煎煮时间。中药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之后开始计时,一般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药煎煮时间要短,煮10-15分钟即可;这类药物性轻扬发散,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长时间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而减效。治疗慢性病或滋补调理药则煎煮时间宜长,一般煮30-60分钟;其余的'中药煎煮20-30分钟左右。煎药时注意搅拌药料,让药物充分煎透。一般情况下一剂药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叫头煎药,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二煎煎煮时间较头煎略为缩短。
6.煎煮次数: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2-3次,以煎2次为宜。因为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这时,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使药效达到最佳,一剂药最好煎煮2-3次。
7.煎药量:儿童每剂中药煎取药液量一般为100-150毫升,小婴儿每剂30-50毫升;成人每剂200-300毫升。
8.服用方法:服用中药一般应将煎煮2次或3次的中药液体合并,搅拌均匀后分为2份或3份,分别于早晚或早中晚服用。一般来说,病情缓和者可每日服用2-3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可根据医生的医嘱,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小婴儿由于胃容量小、喂药比较困难,应以少量多次喂药为宜。
9.特殊煎药要求:如先煎、后下、包煎、溶化服、烊化服、冲服等。
感冒发烧中药煎煮法、服法:
第一煎,大火煮沸后文火煮8分钟;第二煎,大火煮沸后文火煮15分钟左右。煎药量宜多一些,早、中、晚分服。如果用于退烧,服药后必须发汗是发挥疗效的关键,发汗才能达到汗出祛邪的目的。发烧患者,温服取微汗,在服药后喝点热稀饭并盖被子休息帮助发汗,以微有汗者益佳,待出汗热自退,不可令大汗流漓。正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桂枝汤方谓:“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又如《伤寒论》中葛根汤方、麻黄汤方均示:温服,覆取微拟汗。
【中药煎煮方法和技巧2017】相关文章:
7.煎煮中药怎么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