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知识资料

《老人与海》读后感

时间:2024-07-07 16:04:54 中小学知识资料 我要投稿

《老人与海》读后感

  《老人与海》是我喜爱的一本书,书中蕴含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触,这一次我又把这本书阅读了一遍,我每次读它总能体会到不一样的道理。以下是关于《老人与海》读后感的范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老人与海》读后感

  【1】《老人与海》读后感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多书,但有一本书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它就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因为这个小说的主人公让我很钦佩。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他被别的渔夫看作是失败者,可是他一直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三夜才筋疲力尽,最后还是被老渔夫杀了绑在小船的一旁,但在归程中遭到许多鲨鱼的袭击,他用尽一切手段来反击,回港时最终只剩下一副鱼骨架。

  读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作者没有让老渔夫赢得这场鱼肉争夺战的最终胜利呢?我想这就是作家海明威想通过这本书中来体现的.人生道理吧,用书中老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缺陷,但是知道自己自身的缺陷,努力改变、勇于克服它的这种精神却难能可贵。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缺陷努力克服它的时候,不屈服它的时候,无论他是捕到一条大鱼还是一副鱼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他曾经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过,追求过,奋斗过,难道这不是胜利者所具有的精神吗?我认为老渔夫就是一个知道自己缺陷却努力奋斗的胜利者!

  可能也有读者认为鲨鱼才是胜利者,因为老渔夫最终回港时带回去的只是一副鱼骨架,但在我眼里,老渔夫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他没有对风暴肆虐、无边无尽的大海屈服,也没有对大鱼的拼死抵抗屈服,更没有对鲨鱼的疯狂撕咬屈服,对于我来说,他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强者!就像音乐家贝多芬曾说过的一句话:我可以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命运总是与人作对,人不管如何努力拼搏,终不免失败。尽管如此,人还是要苦苦奋斗,并尽量保持自己的尊严,他在肉体上可以被打垮,但在精神上永远是个强者。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这位老人永不言败的精神,应该就是作者海明威要教给我的人生哲理吧!

  【2】《老人与海》读后感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出生在美国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里,1917年中学毕业后,参加新闻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明威奔赴前线,1918年,他在意大利前线身受重伤,伤愈后就侨居在法回巴黎,并且开始了创作生涯。早期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来了

  》(1926)、《永别了,武器 》(1929)以及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1924)等。《太阳也升起来了》以参加一次大战之后流落在巴黎街头的美国青年们的无聊苦闷生活为题材,写出了当时对社会和个人的出路抱着悲哀和失望的年青一代的形象,海明威以侨居巴黎的美国女诗人格特鲁德·斯坦的"你们全是迷偶的一代"的话用作该书的题词,于是,"迷惘的一代"便成了那些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人的总称,演变为一个文学流派,而海明威也因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二十年代末,海明威返回祖国,1937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的》,1940年写成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海明威定居古巴,继续从事创作,1952年,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作品通过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捕不到鱼,后来好容易捕到了一条鱼,却又被鲨鱼吃掉的故事,歌颂了老渔夫非凡的毅力和坚韧的决心,同时又流自出作者认为在人与大自然或外界努力的搏斗中最后难免归于失败的悲观情绪。海明威希望人在失败中要仍然不失尊严,应该勇敢而不妥协。这个中篇突出地表现了海明威笔下的富有感情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写以及那种作品中的情节与景物之间无与伦比的和谐、融合的高超艺术,叙述简洁凝炼,行文清晰流畅。1954年,作家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金,授奖是"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1958年,海明威迁居美国爱达荷州。1961年,由于不堪忍受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病症所造成的痛苦,海明威自杀身死。1970年出版了他的遗著长篇小说《海流中的岛屿》。

  海明威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好友佛恩特斯被认为是书中主角"老人",以104岁高龄辞世。海明威经典小说《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一书中的主人翁Santiago,据说灵感即是得自好友佛恩特斯。佛恩特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开始,有将近三十年时间充当海明威游艇"El Pilar"的船长,两人并且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海明威生前定居古巴期间,也一直视他为知己,佛恩特斯经常驾驶游艇,沿古巴海岸航行,与海明威从事捕鱼或探险活动,直到1960年海明威离开古巴时才结束。海明威于1961年自杀身亡,之后,佛恩特斯协助古巴政府,建立一个有关海明威的博物馆,并且捐出一些海明威生前的物品。1953年5月,《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1954年10月,海明威更因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富恩特斯的朋友说,尽管超高龄的富恩斯特精神仍然很好,但因为年纪太大以及患有各种老年疾病,13日上午他在位于小渔村科吉马的家中去世。

  赏析评论

  风吹向空寂的海面,一个孤独的老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漂泊在茫茫的海面上活像个大战后的勇士。为了治服那条庞大的马林鱼,他已经费下了自己近乎所有的力气。而今,他带着自己捕获的大鱼航行回家,他希望运气的眷顾,可那些不断袭来的鲨鱼却让这个老人在疲累中一次又一次的奋力作战。他什么也顾不得了,他只是想保住他的鱼,哪怕剩下的再少。

  海明威让这个老人具有了一种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他一次又一次地用他那双伤痕累累的手将粗陋的武器刺进鲨鱼的头颅。即使最终的结果仍是只剩下那十八英尺的`鱼骨架。从老人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海明威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那种灵魂的尊严。

  曾经看过海明威笔下这位老人的原形——他在古巴的好朋友佛恩特斯的照片。他活到104岁,叼着雪茄的手宽大而沧桑,脸上皱缩而斑驳,但深邃的眸子却依然透露着硬朗与坚忍。书中的老人曾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正是海明威借老人的口告诉读者的本书的主题吧,我想,从此看来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寓言而是一部令人折服的现实主义佳作。

  书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的极限可以到达如此的程度,但海明威至始至终没有提醒我们他在表现渔夫的精神,赞美渔夫面对挑战从不屈服的灵魂,他是让我们自己去读懂他。或许每个人对这篇文字见解不同,就好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但当我们翻开书的扉页,就好像打开一个尘封已久的木箱,里面尽藏着珍贵的古器,诉说着曾经的伟岸勇毅,使灵魂洗礼在充满力与美的殿堂中。

  海明威曾说:“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原理去写作。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省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这是并不显现出来的部分”。

  这是个讲述发生在海洋上的故事,你不免会问,书中的老人,海洋,马林鱼又是代表什么呢?忖度你自己的那个冰山吧,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积累着水面以下那八分之七的冰山。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逐渐体味着老人的故事,而今想来,或许我也像是那个漂泊在茫茫海上的老人,我的大海便是那无穷尽的知识的海洋,航行在课堂与图书馆间,而我所捉捕的马林鱼正是那一本本的书吧。有时有着孤立无助的悲凉,有时也有着孤身奋斗的快感。...《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却展现了一个世界。小说内容十分丰富,含义深刻,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读后令人回味...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我的航行究竟结果如何,但作为一个不被击败的人,你看那太阳总是要落下去的,但是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老人与海》读后感】相关文章:

英语读后感03-09

《演讲与口才》读后感11-18

大学英语读后感范文06-06

《春望》读后感(精选6篇)06-18

演讲与口才读后感5篇11-08

《解密》读后感(通用11篇)10-19

太阳熄灭了读后感(通用16篇)08-27

《家庭会伤人》读后感(精选10篇)09-14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通用16篇)09-19

《凉州词》读后感(通用5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