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手抄报内容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
春季来临,气温渐渐回复,自然界各种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欢迎大家参考!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
一、春季常见传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流行传播的机率很高。
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严重时嗜睡、颈部强直、喷射样呕吐、昏迷、休克。
传染源:流脑病人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直接传播。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
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
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
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症状: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有大规模传染病发生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即可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即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如发生上述典型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明确诊断,正确治疗,不要擅自处理,以防延误病情。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 篇1
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流行特点
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虽在同一患者身上但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预防措施
1.个人预防措施
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②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③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①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②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③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④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⑤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⑥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⑦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入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环境消毒要点
(一)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二)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三)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因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它与麻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初起类似感冒,体温在38度左右,一般发烧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疹形细小,且分布稀疏,经过3天左右自然消失。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特征。如果孕妇在早期怀孕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顺口溜
手足口病要赶走,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冷食物都要忌,勤洗澡来勤换衣。
人多热闹少出现,多喝水来常锻炼。
按时休息多通风,快乐健康好轻松。
冬天到,天气凉,流感病毒到身旁。
得流感,发病急,千万不能太大意。
经空气,传播快,扩散速度太意外。
治流感,无奇药,预防知识很重要。
勤洗手、用肥皂、使用流水来冲掉。
勤打扫、多开窗、毛巾多照太阳光。
勤锻炼、强身体、充足休息要牢记。
多喝水、日光浴、均衡饮食最可取。
流感季、少拥挤,出门口罩别忘记。
防流感、打疫苗、提前接种效果好。
得流感,早就医,自我隔离多休息。
种疫苗,强免疫;常锻炼,增抗力;
勤开窗,多通风;戴口罩,少聚集;
勤洗手,不招菌;晒衣被,保清洁;
多喝水,营养丰;学有时,乐有度;
有病歇,须隔离;早求医,对症治。
传染疾病要传染,来势凶猛成灾难;
传染须经三个环,三环相扣才实现。
第一环节传染源,这个环节是首先;
传播途径是二环,控制疾病最关键。
第三环节人易感,没有免疫要传染;
传染病的共同点,控制不力要蔓延。
传染疾病很多见,预防措施很简单;
首先控制传染源,防止病原外扩散。
传播途径要切断,消毒杀虫为重点;
易感人群数要减,接种疫苗最简单。
发现疫情不能瞒,五早措施记心间;
垃圾处理要规范,做好防护防传染。
防病知识多宣传,爱国卫生勤开展;
预防疾病齐动员,健康快乐到永远。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夏季是各种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该类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即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所以应特别注意饮食情况,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以有效预防此类传染病的发生。 下面简单介绍以下肠道传染病的引起原因及症状:
一、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由被细菌及其毒素或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致病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群、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其媒介食物主要为肉类、蛋类、水产品、凉拌菜等。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二、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病菌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食物、水、蝇传播。由于很少的菌量即可感染本病,因此人与人接触传播最为常见。发病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等。有的病情凶险,特别是儿童,可出现高热、惊厥、休克和呼吸衰竭,而此时肠道症状常不明显,但生理盐水灌肠液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称之为中毒型菌痢。细菌性痢疾的表现轻重不一,易形成慢性化,故要及时就诊。
三、霍乱
霍乱由霍乱弧菌所致,经饮用水传播是其重要的途径。河水、井水、池塘水、泉水与自来水均可经地面或地下受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而成为传播媒介。病人可出现无痛性腹泻、呕吐、“淘米水”样大便、脱水等。如不治疗,迅速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休克等。
四、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主要由饮用水受污染所引起,也可经食物
传播。此种散发病例主要由接触传播引起。可出现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皮疹、血白细胞减少等,血液及大便可见沙门氏菌生长。后期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治疗主要是抗菌治疗,并发症防治等。
五、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水源污染或生吃水产品可造成局部地区的爆发流行。患者急性起病,出现乏力、纳差、厌油,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异常等等。治疗上主要是适当休息、营养、护肝等。
六、肠道传染病措施
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须做好以下措施:
1、饮用水消毒、安全给水,搞好厨房、食堂与厕所卫生,粪便和垃圾的无害处理,保持室内外卫生;
2、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内容】相关文章:
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内容02-07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手抄报内容03-08
2023年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手抄报内容02-13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02-23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课件04-19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大全06-22
春季预防传染病手抄报内容02-10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广播稿04-07
小学春季传染病预防手抄报内容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