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告别观后感第七期800字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朗读者第七期告别已经开播,下面小编撰写了朗读者告别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1】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一个喜欢孩子的人是心地善良的,一个坚持为孩子写作的人是内心纯净的。作为儿童文学家,他用精雕细琢的诗化语言撰写童年,让优雅的思想内涵启蒙未来。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他桃李天下,培养了刘震云、陈建功等一批优秀学生;作为国家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主编之一,他用行动催生着阅读的成长。曹文轩,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一具有“儿童文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作家。而他多年创作的根基、引路人是自己的父亲。在《朗读者》,他要讲述儿时与父亲的回忆、告别家乡的父亲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她是“微博女王”,“时髦孕妇”、“时尚辣妈”。她勇敢的秀出自己的幸福,自信、踏实、快乐写满她的.笑容。回首青春的过往,从《武林外传》到《潜伏》,从舞蹈到电影,从福建到北京,一路走来,一路精彩!她将怎样告别生命中萍水相逢的人?
别人都在问“为什么是我?”的时候,他们在问“为什么不是我?”作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不仅参加了联合国从筹划到成立的全过程,而且在推动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了重要建设性作用,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自1990年以来,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数万人次。在执行维和任务过程中,中国军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做事拼命、认真是他们的习惯;“绝不放弃为祖国和军队去战斗的机会”是他们的誓言。又是谁,怎样用生命中最后37秒,挽回了战友们的平安?
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剧中文版,像《音乐之声》《猫》《妈妈咪呀》,几乎全部都是经由她之手翻译而来的。程何是一位年轻的译者。而她翻译的对象,是近些年逐渐被大家熟悉并喜爱的艺术形式——音乐剧。她被保送清华生物学博士,却放弃了这条道路。她告别安逸,选择冒险:音乐剧这条路看不到结局,但“要为心而工作,而不是为生活”。
时代裹挟着一颗不老的心灵,困苦折不断梦想的翅膀。历经苦难后的永不言败是他的个性,乐观、风趣、激情、睿智,令人感佩。风雨后的一唱三叹,腾挪跌宕中的沁人心脾,他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呐喊着《青春万岁》;他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品透了《一辈子的活法》,八十多岁《这边风景》依然独好,他就是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
告别北京,告别新疆,再告别妻子,79岁的王蒙回头打量39岁的自己,也让他思考在新疆度过的16年时光。他觉得今天的作家王蒙与那16年大有渊源。“维族人有句极端的话:‘人生在世,除了死亡以外,其它都是塔玛霞儿(玩耍)!’”他说,“这样的人生态度,对我影响深远。”
李立群是受到戏剧文艺青年们顶礼膜拜的大师,会说相声、能演小品,电影电视拍了无数。他是活跃在荧屏上的不挑戏、不等戏的拼命三郎,也是在西餐厅做过表演秀的影帝,他说“酸甜苦辣都是享受人生”,面对告别,他又会与我们分享怎样的人生态度呢?
【2】朗读者告别观后感
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告别是通向成长的苦行之路。
——题记
人的一生,总是在经历“遇见”和“告别”,这是我们成长必经的道路。观看第七期《朗读者》之《告别》,随着董卿的引导,分享了姚晨、曹文轩、王蒙等嘉宾有关“告别”的人生故事,回想自己48年的成长路程,无数次的“告别”成就了自己的成长。
“离家与父母的告别,毕业与老师同学的告别,分手与恋人的告别,转身与陌生人的告别……这是生离。”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心态。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着太多太多的告别。1980年,奶奶搬到了老家居住,每个周末是我们全家重逢的时刻,姐弟聚在一起,欢呼雀跃,睡着奶奶早已晾晒的棉被,吃着奶奶烤好的馍干、炸好的燎豆,听着奶奶总也说不完的故事,偶尔还可以到田地里撒个欢,每个周末于我们姐弟而言不亚于过节。然,相聚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周日的告别是那样不忍,奶奶踮着小脚送了一程又一程,“骑车看着路、躲着车”“在学校好生学习、别饿着”……奶奶一边叮咛我们大的,一边还要紧紧地护着小弟,稍一放松,小弟就像脱缰了的野马,边跑边嚷,吵着闹着要跟我们回去,有时走出村子好远,耳边还回荡着小弟的哭声。面对告别,我想说:如果有个大house,我们再也不分离。
2013年,单位决定对基层劳资员、材料员进行岗位交流,我与供事了23年之久的青稞进行告别。记得那段时间,她每天忙碌地收拾物品、整理资料、进行交接,我则默默地观望,没有挽留、没有劝说,更多的是遥祝和不舍。在告别前两天,听说此事的老妈在电话中与青稞聊了很久,那情形比我还不舍,那是因为在家人心里,早已把青稞视为我生活中的姐妹、工作中的伙伴、情感中的知己。那次告别,非但没有疏离我们的感情,反倒促进了我们的工作,我俩由原来的合作关系转变为现在的同行,工作上越来越多的交集让我们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用同事的话说“岗位调整让基层宣传报道盛开姊妹花”。面对告别,我想说:让我们永远记住彼此,并怀着骄傲,相互注视。
2016年,儿子高中毕业考入天津大学,此时的我更能体会到奶奶当时踮着小脚与我们告别的滋味。开学之初,我和老公、小妹送儿子入学,报名、办卡、领钥匙、看宿舍、参加家长会……办完各种事宜已近傍晚,儿子一个劲地催促我们趁天亮尽早返回,第一次离家独处的儿子面对告别不知心情如何。春节过后,儿子返校,我和老公送至小区门口,本想陪儿子说会儿话,不料儿子一个劲地我们回去,面对告别,我眼睛湿润了。看着儿子拉着行李箱渐行渐远的背影,我想起龙应台《目送》中的话:我慢慢、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面对告别, 我看到了儿子的成熟和成长。
“亲人、爱人、友人离世的告别,这是诀别。”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面对与至亲的生死离别。清明时节,让我想起离我而去的奶奶、婆婆。同事常说我是个女汉子,遇到再大的事情很少见我流眼泪,我也觉得自己心硬、近乎冷血,可面对与至亲的生离死别,我才知道自己是个泪点特别低的小女人。2010年的农历10月15日,最爱我的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永远记得那场大雪,雪花那样大、天气那样冷,当我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后,我泣不成声,在赶回老家的路途中,不是引来乘客一样的眼光,奶奶出殡时,我更是嚎啕大哭。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姐弟四人从小到大属我最让奶奶操心,面对告别,奶奶再不会回头与招呼,再不出声音,温柔的与慈祥的。
2015年7月12日,丈夫失去了最爱的妈妈、我的婆婆,那段时间,丈夫面容消瘦、白了头发,常念叨婆婆没给他这当儿子的孝顺的机会,别人家为给老人治病外债高筑,而我的婆婆,在住院四天时间内便撒手人寰。娘没了,家边没了,婆婆的去世,让昔日的大家庭失去了温暖和亲情,就连俩孩子(儿子和小侄女)相聚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节目当中,曹文轩与父亲的告别再次让我想起我的婆婆,丈夫与婆婆的告别又何尝不是心中最大的遗憾呢?!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痛苦也是希望,一家人好好活着也算是对婆婆最好的告慰。
南飞的大雁告别北方的寒冷是为了生存;秋天的落叶告别炎热夏天是为了孕育;雨季告别干旱是为了生机;凤凰涅盘也是一种告别,那是为了重生……“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每一次告别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感人,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不是流逝,更不是放弃,而是转身,是为了更好的开始!面对告别的最好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更多朗读者观后感相关文章: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第七期8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