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
每年的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人很重视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春灯节,是很多家庭团圆的节日。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讲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快来了解吧!
元宵节由来
传说版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野史版
元宵节。“元“ 农历里的元月。“宵” 古代把晚上叫做宵。所以元宵节也有元月十五晚上闹宵夜的意思。
元宵节传说是这样诞生的。
和平总是通过战争换来的。
“平吕”又是一场政治斗争,只有这些政治风暴烟消云散之后,才能踏踏实实,高高兴兴地吃上一碗甜滋滋的元宵,抚慰一下疲惫的身心,享受和平盛世的安详。
话说还在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的时候,刘邦的原配夫人吕雉(zhì),可以说是陪着刘邦从从无到有,走南闯北,历尽艰辛,不离不弃,最后修成了正果,当了皇后,还给刘邦生了个儿子。毫无疑问这儿子就是将来的皇帝了。
眼看自己的生活熬出头,幸福即将到来之时,意外发生了。
刘邦喜欢上了妃子——戚夫人。戚夫人能歌善舞,讨人喜欢。刘邦对戚夫人宠爱有加。本来,当了皇帝,三宫六院的,喜欢个其他的妃子也 没有什么惊奇的,但是问题来了,这个戚夫人给刘邦也生了儿子,而偏偏这个儿子很讨刘邦喜欢,而且也很像刘邦。
当问题延续到了下一代之后,触动了一个极其严峻、可怕的问题——谁是下一个皇帝。吕后,正统皇后 ,儿子刘盈(刘盈,嫡长子,已经立为太子,但有些懦弱,不得刘邦喜欢)。戚夫人,妃子,儿子刘如意。(如意深得刘邦喜爱,再加上戚夫人天天吹枕边风,潜力无限)
大家都知道,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了。戚夫人拼命跟刘邦吹枕边风。吕后也不能袖手旁观,联合了朝里大臣,威逼利诱,一起出谋划策。
在中国古代,皇帝一般会让大儿子继位。一般情况下,认为废长立幼的事,会导致朝廷大乱,所以不管怎样,当时的大臣大部分还是支持刘邦立大儿子刘盈的。
各种计谋,蜂拥而至。比如吕后设计请来了“商山四皓”——四个德高望重的白发老者,来辅佐儿子。刘邦看见了,自然暗暗惊叹,我儿威望不小。好感就这样一点点建立起来。
终于,斗争的结果是吕后胜出。
戚夫人的结果可想而知,被监禁。但是戚夫人很不明智,天天在屋里唱歌抱怨,让吕后知道了,气不打一处来,七尺咔嚓,断四肢。而且还让自己的儿子刘盈来看,估计可能要刘盈提高政治斗争的警惕性吧。但是刘盈看完以后,惊吓过度,当时直接病倒,从此不理朝政,全权由吕后独揽大权,垂帘听政。
客观的说,吕后当政的时候,虽然政治斗争严重,但是对待治理国家和民众的政策上是比较不错的,人民倒是安居乐业,国家经济欣欣向荣。
吕后当权时期,吕氏家族掌握了朝政大全,把以前刘邦开国的那些老臣,全都排挤出朝廷了,而且大有撺掇刘氏江山的意图。
直到吕氏去世,朝中大臣推翻了吕氏家族,重新推立了刘恒为皇帝,为了以后不再出现这种皇帝媳妇家实力过强,以至篡位的情况,朝中大臣特意选了刘恒这个媳妇家没什么背景的皇家后代,看来真是让外戚吓怕了。自此,刘邦的后裔又真正重新掌控了国家,有了以后繁荣的文景之治。在推翻吕氏家族后,汉文帝刘恒深感 太平盛世来之不易,所以就把平定诸吕的这天——正月十五设立为节日,庆祝“平吕”成功,所以有了以后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百姓到了这一天,都会张灯结彩,庆祝元宵节。
元宵节,一碗元宵,品一品那甜甜的粘糯,感受元宵汤那缓缓入胃的温暖。生活在当下,幸福和美满就在身边,传统节日带来的喜悦,当今的我们还要好好珍惜。
听说版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
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
元宵节习俗
走百病
“走百病”,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以祛病延年。并不是为逛街找借口喔!
迎紫姑
紫姑也叫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中,正月十五这天要迎厕神紫姑,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的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等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流传己久的习俗,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代表的意义却大体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虽然南北各异,南方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光滑细腻,而北方的元宵则是滚出来的咬劲十足,做法不同,口感也不同,你更喜欢哪一款呢?
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即送孩儿灯。因为“灯”与“丁”谐音,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果是女儿怀孕,那除了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女儿孕期平安。
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氛围喜气。
舞狮子
舞狮,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因此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为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地都会挂出灯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而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年十八方告结束。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一般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向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和肉放在门前
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会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人家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然后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一边放还要一边念,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元宵节的由来及习俗】相关文章: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01-18
元宵节猜灯谜的由来09-15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及由来09-22
北方元宵节的习俗02-21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习俗及传说10-14
广东元宵节习俗有什么02-21
立冬的由来05-05
网球的由来与发展08-25
瑜伽历史由来08-25
冬至的由来简介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