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4-08-29 07:35:28 中考 我要投稿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阅读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铭”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 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刘禹锡  。

  3.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1)有仙则名 (2)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 (4)何陋之有

  4.下列加点“之”字的用法与“无丝竹之乱耳”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舜发于畎亩之中 C.何陋之有 D.辍耕之垄上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6.用原文内容填空。

  (1)统领全文的词语是 ;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 ;描写陋室环境之雅的一句是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2)“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文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7.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是否过时了?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

  2.托物言志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3.(1)出名,著名 (2)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3)弹(琴) (4)简陋

  4.A (A.结构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B.助词,的;C.助词,不译,倒装句的标志;D.动词,到)

  5.(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

  (2)没有音乐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6.(1)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示例: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充实的精神生活。洁身自好的志趣和不随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回答此类问题,一要观点明确,二要言之有理,三要语言通顺。要避免因追求标新立异而难以自圆其说。)

  《鱼我所欲也》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万钟于我何加焉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乡为身死而不受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恶有甚于死者

  B.人皆有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人则无法家拂士

  D.故不为苟得也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5.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设喻类比,说明正义比生命重要,在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具有文学趣味。

  B.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

  C.第二段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当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乞人”接受了它,说明人没有丧失“本心”。

  D.结尾举有的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的例子,从反面论证失去“本心”的人之可耻可悲。排比的句式使文章富有文采和气势。

  参考答案

  1.(1)苟且取得(2)祸患,灾难(3)好处(4)停止

  2.(1)“辟”通“避”,躲避

  (2)“辩”通“辨”,辨别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乡”通“向”,从前

  3.(1)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

  (2)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4.D (D.都是动词,做。A.介词,对于;介词,比。B.代词,代指羞恶的本心;结构助词,的。C.连词,就;连词,如果)

  5.C (“乞人”因为坚持不食“嗟来之食”而不接受“一箪食,一豆羹”,说明“本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阅读议论类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并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其表达作用。)

  《出师表》(节选)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3)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工。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此 诚 危 急 存 亡 之 秋 也(划分一处)

  (2)诚 宜 开 张 圣 听,以 光 先 帝 遗 德(划分两处)

  (3)是 以 先 帝 简 拔 以 遗 陛 下(划分两处)

  2.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不宜妄自菲薄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4)必能裨补阙漏

  (5)引喻失义 (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光先帝遗德

  B.恢弘志士之气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C.俱为一体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D.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封为武乡侯,谥号忠武侯,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也叫“奏章”或“奏疏”。

  C.诸葛亮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刘备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D.《出师表》表达出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参考答案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1)时 (2)看轻,轻视 (3)显示 (4)通“缺”,缺点 (5)说话不恰当 (6)给予

  3.B (B.都是结构助词,的。A.连词,以至于;连词,来。C.动词,是;动词,做。D. ……的原因;用来)

  4.(1)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陛下的缘故。

  (2)升赏惩罚,扬善惩恶,不应标准不同。

  (3)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因而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5.C (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建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孟子》是 家经典之一。孟子,名 ,是 时期的 家、 家。

  2.请用“/’’给下列语句划分出节奏。(每个小题划分两处)

  (1)夫 环 而 攻 之,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

  (2)城 非 不 高 也,池 非 不 深 也

  3.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1)七里之郭 (2)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环而攻之而不胜 (4)兵革非不坚利也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里之城 天下顺之 B.委而去之 环而攻之

  C.然而不胜者 二者不可得兼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以天下之所顺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章用“三里”“七里”极言防守地域之小,城却攻不破,运用举例论证突出了“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用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来突出守城的有利条件,结果守城的人却弃城而逃,有力地证明了“地利不如人和”。

  ③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最重要。全文的论述目的在于启发君主如何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④“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文章最后用鲜明的对比论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1.儒 轲 战国 思想 教育

  2.(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3.(1)外城 (2)代词,这 (3)围 (4)泛指武器装备

  4.D (D.都可翻译为介词“凭借”。A.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代施行仁政的君主。B.表顺承的连词;表修饰的连词。C . ……的原因;指代鱼和熊掌)

  5.(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要么不打仗,如果打仗,就必定会胜利。

  6.A (③全文的论述中心在于突出“人和”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其目的是说明“仁政”的主张。④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不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以,不选③、④两项。)

  《爱莲说》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4)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香远益清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5)偕数友 (6)余以为妙绝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忽有大雨倾盆而至

  C.荷花为雨所洗 乡为身死而不受

  D.观荷于湖边亭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不蔓不枝 B.香远益清 C.执经叩问 D.斗折蛇行

  4.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4)

  6.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说”是古代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B.【甲】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用“菊”喻指隐士,用“牡丹”喻指富贵者,用这两者衬托像莲一样身处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的君子。

  C.【乙】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年少时与友人同游西湖,在大雨倾盆和雨过天晴时赏荷的见闻、感受,赞美了荷花的清新明丽。

  D.【甲】文开头中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文末改为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突出了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

  1.(1)多 (2)更加 (3)少,很少 (4)应该,应当 (5)一起,一同 (6)极(在翻译加点词“偕”时,不妨联想课内文言文《满井游记》中的“偕数友出东直”;理解加点词“绝”,可联系《口技》中“以为妙绝”。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迁移运用,形成能力。)

  2.D (D.都是介词,在。A.结构助词,不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表转折的连词,但是;表修饰的连词。C.介词,被;介词,为了)

  3.C (C.没有词类活用,动词,请教;A.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B.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D.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4.B

  5.(1)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一点也不受淤泥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玩弄它。

  (3)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4)每当到了夏天,靠近湖水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记吃饭。(课内文言积累扎实,方能渐渐形成迁移运用的能力,如由“每至夏日”,联想到课内所学《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由“临湖赏荷”,想到《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由“便欣然忘食”,想到《五柳先生传》中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6.A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相关文章: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及答案08-23

中考语文基础复习:文言文阅读08-04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08-29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09-11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08-20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备考方法06-12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重点剖析10-08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重点梳理07-09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含例题)04-12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要点的梳理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