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

中考语文文言文解读

时间:2024-09-12 20:57:08 中考 我要投稿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解读

  文言文阅读是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知识点琐碎,所以学会归纳和总结就特别重要。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中考语文文言文解读,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2016中考语文文言文解读

  综述

  根据《2016重庆语文中考考试说明》中重点掌握的古诗文篇目,特别整理《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重要考点。

  此四篇,均是大家之作,且均为散文——借景抒情的散文。究竟何景何情。且听分解。

  醉翁亭记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1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2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 名之者谁(名,取名,命名)

  ② 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号)

  ③ 至于负者歌于途(歌,唱歌)

  2.名词作状语

  ① 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路,顺着山路)

  ② 有亭亦然临于泉上者(翼,想鸟的翅膀一样)

  ③ 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

  3.意动用法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

  3 理解型默写

  1) 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环滁皆山也

  2) 描写琅琊山四季景色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 远观琅琊山外观的句子:望观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 描写山间朝暮变化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 写醉罢晚归的情景的句子: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6) 对应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与“苍颜白发,颓然乎其见者,太守醉也”。

  7) 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醉能同其乐。(线索。以“醉”为表象,以“乐”为本质)

  4 文章理解

  1.醉翁醉的原因:

  沉醉于山水之乐,宴会之乐,客与太守游时的欢乐以及能与百姓同乐。

  2.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本文的政治境遇相同,但两文均无抑郁之感,你能从中得出哪些人生启示?

  面对人生的坎坷和困难,应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豁达向上,乐观进取,开创自己精彩的人生境界。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所写。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1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为北宋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死后谥号文正。

  2 通假字

  ① 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3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做太守)

  2.名词作状语

  ①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向北,向南)

  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之前;在……之后)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以……为乐)

  3.形同词做名词

  百废具兴(荒废了事业)

  4 理解型默写

  1) 时间上写早晚景色多变(写尽湖光山色)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 空间上写洞庭湖广大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对洞庭湖景观的总体评价: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 登楼时,产生幻觉的句子: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5) 由景入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6) 表达作者的政治抱负(点明中心论点,表明范仲淹仕途进退原则)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 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 文章理解

  1. 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话回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作者借此文委婉表达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叹,有何言外之意?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心存高远;

  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3.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与上文相呼应的句子是?

  收束全文。与“刻唐贤今人诗赋予其上”相对应。

  4. 孟子曾指出士人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否一致?谈谈你的看法。

  相同之处:做官后要忧国忧民

  不同之处:孟子主张被贬谪后要“独善其身”,范仲淹主张“退亦忧”,此主张更高尚更积极。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1 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末期南朝宋政治家、初期诗人、辞赋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为好喝酒,又被称为酒圣陶渊明。

  2 通假字

  便要至田家(“要”通“邀”,邀请)

  3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 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② 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2.名词作状语

  复前行(前,往前,上前)

  3.形容词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异,“以……为异”或“认为……很奇怪”)

  4 理解型默写

  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句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 文章理解

  第一段景物描写的意图: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1 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2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隶而从者(隶,跟着)

  2.名词作状语

  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② 下见小谭(下,向下)

  ③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④ 俶尔远视(远,向远处)

  ⑤ 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

  ⑥ 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像蛇爬行那样)

  ⑦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3.形容词意动用法

  心乐之(乐,以……为乐)

  4.使动用法

  ① 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感到寒冷)

  ② 如鸣佩环(鸣,使……发出声音)

  5.形容词做动词

  近岸(近,靠近)

  3 理解型默写

  1.描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描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的句子: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写鱼儿轻灵的姿态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表现环境使作者忧伤凄凉的句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 文章理解

  同为山水游记,此文所言之“乐”与《醉翁亭记》所言之“乐”有什么不同:

  此文之乐是柳宗元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

【中考语文文言文解读】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解读技巧09-21

解读中考语文复习辅导方法10-09

中考语文作文7个方面解读07-15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07-15

中考语文基础复习:文言文阅读08-04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06-26

中考语文复习只文言文虚词10-30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08-29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爱莲说》07-25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方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