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加强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我国许多企业在硬件设施上比较相似,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而在软件质量上,由于企业员工的素质差异等,存在一定的技术堡垒,成为如今企业竞争的焦点。通过质量管理改进,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提升社会效益,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既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又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持续的改进可以重新构建区别于其它行业或企业的竞争力。
1.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种需要有数量上的,也包括质量上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技术和文化含量将越来越高,又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高质量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是现代企业生产目标的唯一选择。
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获利的关键因素,企业产品通过较高质量这个影响,可以进一步开发新的市场,寻求新的机会,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过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成果,是企业业务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质量管理,不仅要管产品质量,而且要管工作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通过改进企业各个部门和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由此,既促进企业各方面专项管理工作的改进,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2.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现状
当前,现代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质量水平。创造“一流质量”就是要把质量贯穿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真正的融入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与中,确立并不断实现质量领先的战略目标。根据产品质量的要求,当前企业质量管理还存在许多尚待改善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2.1没有在思想上真正形成顾客至上的观念。客户服务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重销售、重产品、重管理而轻服务;重口号而轻实践,有些甚至认为客户服务仅仅是销售部门的任务等。这些误区表明,许多企业在思想上并未真正形成顾客第一的观念,尚未真正树立和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2没有全面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企业提供的每一项服务不应是孤立的和随机的行为,它应是一个系统的、标准化的服务过程。服务系统一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要用现代的技术来保障工作流程的实现。缺乏客户期望管理与行为引导导致顾客流失率提高。因为人们往往不能充分认识到老顾客与新顾客的区别。当然,老顾客与新顾客同样都是顾客,企业应以同样的热诚为其提供优良服务,但从较长时期来观察,就会很容易发现,老顾客与新顾客对企业贡献的价值是不同的。由“漏桶效应”可知,企业为了保住原有的营业额,必须从桶顶不断注入“新顾客”来补充流失的顾客。而每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是挽留一个老客户的6倍。
2.3“不断改善”的质量要求没有得到全面体现。一些企业对质量的“不断改善”停留在形式上,比如QC活动只是被动的行为,每次活动之后没有认真总结,更没有对以前取得的成果加以运用,所以每次活动都是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尤其是PDCA质量改进的工作无法进行,最后丧失质量管理的效果。
2.4当前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数处在检查控制阶段,距离全面质量管理还有较大差距。质量不是靠检查来保证的,是需要全面的管理才能实现的。一些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大部分质量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完整系统的质量管理学习培训,没有掌握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没有把有效的数据资料和质量分析应用到实际中去。比如,一些QC小组活动还停留在从结果反写过程或成果的现象比较严重,质量管理必须彻底根除形式主义。
3.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3.1全面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意识,要求全体员工从思想上正确认识质量管理意识对企业及其各个岗位员工带来怎样的好处,正确看待传统管理方式和现代管理体系的异同;从工作上正确处理习惯做法与质量体系要求之间的矛盾;要认真学习新标准,正确理解新体系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立足本企业实际,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强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要做到这些,企业首先要在宣传贯彻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上下工夫,采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牢固树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意识,着力创造质量体系运行环境。
3.2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平台,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执行。为此,应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要坚决摒弃原有的习惯思维和工作方式,严格按照法律、制度、程序办事,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牢固树立“依法治企”的管理思想,强化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二是要明确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要给予充分的职权和利益保障,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本企业本部门的管理理念、管理规律和科学方式,并在创新管理和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激励等机制上下功夫,努力实现质量管理的制度化。三是强化质量奖惩与考核制度。必要的处罚也是对现阶段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一种手段,强化企业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工作质量的考核与奖惩应,并不断完善这种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只有这样,“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质量效率”的思想观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贯标工作的“两张皮”现象才能彻底根除。
3.3建立顺畅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是构成质量管理体系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体系各个要素彼此之间协调联系的桥梁纽带和组织手段。企业应当建立并保持严密有序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相互关系,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充分保证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和体系持续有效运行。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增强体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企业质量管理的自我完善、持续改进。首先,要在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认真记录并保存质量记录,如检验报告,分析报告,审核报告等。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通过记录,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二是要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提升质量体系运行效率,通过定期评审检验人员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熟练程度,加强质量考核工作对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保证产品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三是要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帮助用户正确地使用产品,及时为用户排除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同时发现并纠正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商业信誉。
3.4加强企业的质量管理监督
质量监督检验是指企业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根据产品的技术标准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检督和检验。企业质量监督检验是为了促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而采取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一是严把进货质量关。即对采购物品的质量进行把关,对购进的原材料和包装物根据标准、规格要求,逐项进行检验,合格的准予购进和使用,不合格的不予购进或使用。二是严格工序控制关。工序过程是质量形成的主要程序。工序质量检验应依据生产技术规程要求,按照生产控制检验方法,对各种质量特性及时检验,判断在制品(或半成品)合格与否,决定其是否投入下道工序,或者根据检验结果调整工艺参数。三是严把成品出厂关。产品产出以后,应根据产品质量标准逐项检验,判断其是否合格,并符合质量标准,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进入销售环节。合格产品,在保管期内,也要进行审核性检验,防止错检漏检的不合格品混入,保合格的产品交到用户手中。
3.5打造企业质量文化
所谓质量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由企业管理层,特别是主要领导倡导、职工普遍认同的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化的群体质量意识、质量价值、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采标原则、检测手段、检验方法、质量奖惩制度的总和或集中反映。对企业来说,它不仅对其产品质量、经营质量和服务质量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对企业的环境质量、管理质量以及各方面的工作质量产生连锁反应。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应本着“内外结合,博采众长”的原则,以便形成企业时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多维质量管理构架。同时,要关注在推进质量文化建设中,既要努力探索如何正确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坚持以质量战略为前提的原则来制定经营战略,又要统筹好效益、效率和质量的关系,在经营战略的效益目标指导下制定质量战略。质量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反复强化,共同推进,掷地有声,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与感染力。
结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工作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并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辅以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具体实践手段,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如何加强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相关文章:
如何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11-06
如何加强采购质量管理07-07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07-28
如何加强项目质量管理07-23
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管理10-29
如何加强企业采购管理06-12
如何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06-06
企业如何加强采购管理10-28
如何加强企业品牌管理10-14
如何加强产品质量管理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