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早教 百分网手机站

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研究

时间:2018-04-23 12:28:02 幼教早教 我要投稿

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研究

  家长课堂:五招让孩子成为老师“宠儿”

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研究

  很多家长(微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在校园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其实,我觉得,受人重视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自信满满的孩子,如果您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校园中“出挑”,那就从现在开始培养他的自信心吧!

  “老师的重视”

  “老师的重视”在家长的概念中和在教师的概念中是不同的。从家长的角度和眼光来看,“老师的重视与否”大致是指以下三方面:

  1、家长问孩子“比赛你参加了没有?”“节目表演你有份吗?”等问题,然后从孩子简短的回答中获取零碎的信息。

  2、家长对自己孩子个性能力的理解所作出的结论,如:我的孩子活泼能干,老师注意的机会可能多一点,我的孩子内向不多话肯定老师不会喜欢他。

  3、家长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家长的愿望目的和老师处理方式的结果之间是否达成共识。

  家长通常会综合这三方面的内容,然后形成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受教师重视的概念。但事实上,这只是把“露脸程度”和“老师重视度”划上了等号,家长用自己想当然的猜测和老师的做法划上了等号。

  从教师的角度和眼光来看,“老师的重视”其实是对孩子的及时关注和帮助,这是由幼儿园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幼儿园的孩子身心发展处于自理能力索求帮助的阶段和思想行为的他律阶段;又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习惯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对孩子的重视体现在许多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小细节上。

  自信的孩子很“出挑”

  作为家长,我能理解家长们为什么希望孩子能受到“老师的重视”,家长们的目的是想肯定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挑一点,机会多一点。但我认为老师对孩子重视只是让孩子出挑的一种途径,最根本的还是怎样让孩子自己产生一种让人去重视的特性。就我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来说,那些自信的孩子往往会在一群孩子中显得非常出挑。

  自信心是支撑一个人做任何事的动力,要让别人发现您的孩子并且重视他、相信他,首先您要让他对自己有信心。从孩子的终身发展来考虑,家长如何激发孩子主观上“我能行”的积极因素要比关注他受不受老师重视更重要。您可以参考下面的建议,让您的孩子充满自信,受人重视:

  1、有爱心的孩子受人重视。

  亲人的爱是孩子信心的依附和支持。您要坚持以耐心、爱心去对待孩子。不要嫌他烦,也不要把自己工作生活中不如意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更不要以忙、累为借口疏远孩子。请在一天中抽出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听听孩子的倾诉,让孩子感受到您对他的关心。您的爱心会换来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关爱,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不管在哪里,都讨人喜欢。

  例如,当您的孩子闹情绪的时候,您可以很正式地和他面对面坐下来谈谈。告诉孩子你愿意为他分担他的烦恼,把他当成小大人对待。孩子会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和关爱,不管问题是否能顺利解决,他会渐渐对自己产生信心。

  2、平等,让孩子有自信。

  应该让孩子感到您对他的重视而非保护,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参与家中一些他能理解的事情的决策都是好办法。

  例如,您要给孩子添置一盏台灯,就可以先询问一下孩子“买哪一种灯好看?”如果您想给孩子买图画书,也最好先征求他的意见。不要小看孩子的意见,他的思维能力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如果你问他“你认为今天应该谁洗碗呢?”说不定,他还会愿意自己动手呢!

  您应该允许并鼓励孩子对成人的质疑,并能勇于向孩子认错。在这样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时刻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他的意见被接受、采纳、重视,那么他的自信也会萌发。

  3、多说几遍“我相信你能行”

  请相信这句话对孩子有一种潜在的激励力量,您可以不断强调这句话,并在孩子退缩畏难时用它来鼓励孩子。另外,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做一些需要“跳一跳才可以摘到果子”的事。

  例如,如果孩子会用绳子打一个结,那就让他再学着打蝴蝶结;如果孩子会排列书架上的图书,那就再让他学着整理抽屉;如果孩子会折毛巾毯,就要求他再学着叠薄被子等。生活中有很多“困难”需要孩子去体验,去克服,而当孩子感受到克服困难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时,他会自然产生“我真的行!”“原来我也可以干!”的体验。

  4、横向比较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您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把孩子的过去和现在进行纵向参照,及时肯定孩子在任何方面哪怕再小再细微的成功和进步,让他产生自己能行的信心,并不断充实壮大这种信念。

  切忌横向比较,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对比,如,“看,小明上课多会回答问题。”“瞧,小强钢琴比赛得奖了。”“小刚的体育多棒呀,你看看你这样儿,哎……”其实您把您的孩子和所有孩子集中的优势进行了比较,这是不公平的,只会把孩子推向自卑进而否定自己的死胡同。

  5、自信是正视弱点,扬长避短。

  您应该让孩子树立这样的理念:任何人都会有不懂或不会的地方,也都有比别人厉害的本领,大人和小孩都是一样的。例如,孩子唱歌跳舞不行,可他画画还可以;孩子画画不行,可他故事讲得好;孩子故事讲不好,但他会认很多字;孩子不认识字,但是动作灵敏;孩子动作不灵敏,但他心地很善良……

  只要您足够细心,您就会发现,虽然您的孩子有很多地方不如别的孩子,但他总有那么一项比别人优秀。对于他的弱项,只要他尽力而为就可以了,对于他的长处,那您就应该鼓励孩子,使之更强、更好。

  当然,您对孩子的夸奖和鼓励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对于个别自信已经快溢出来的孩子,您不妨在他旁边敲敲边鼓,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自以为是的“超人”宝宝,也不容易讨人喜欢。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核心提示:专家表示: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星星,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星星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在家庭中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一、为幼儿的言语交往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儿童是否敢大胆开口讲话与家庭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家长要创设一个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首先,要让儿童有话敢说。家长的态度和情感要适宜儿童的发展,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营造一种新型的民主关系,使儿童有任何的想法都愿意与家长交流。儿童天生好奇好问,家长切不可因厌烦厌吵让儿童闭上嘴巴,而应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儿童思考、探索。家长要抽出时间与儿童一起游戏、玩耍,增加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如果总是让孩子一人独自玩耍,语言交流又从何谈起呢?其次,家长可制作和设计诱发幼儿说话的材料和游戏,使儿童有话可说。比如游戏“小小录音机”: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或站着,一个人扮录音机,对方在“录音机”上按一下,然后说一句话,表示录音,再按一下表示放音,“录音机”必须模仿重复出来,然后再交换角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既能培养听又能培养说的游戏,其中还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我们要尽可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说话的内容更加丰富。家长可有意识地带孩子出入一些社交场合,多让孩子参与社会交往。如逛商场时让孩子买东西;看病时让孩子自己告诉医生病情;多与同伴交往,开设“生日party”;孩子想办的事情由他自己去办,等等。

  二、在文学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地听和说

  孩子喜欢让家长给他讲故事,但多数家长讲完故事就算完事。对此,我们不妨改一改。首先,在讲完故事后再提问,特别是提一些幼儿感兴趣又能增长知识的问题,效果就会更好。家长所提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提问的范围能大则大,提问的角度能变则变。比如在讲故事“三只小猪”之前,家长可问幼儿,“你从故事的名字中猜猜讲的是谁的故事,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这就比问幼儿“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好很多,因为前者更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又如在引导孩子看图片时,家长通常会问孩子:“图片上有谁?”如果提问改成:“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这就要更好一些,尽管它们两者的含义一样,但后者提问的范围扩大了,幼儿必须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后才能回答,而且答案不会单一、雷同。其次,我们要大力提倡双向提问,即家长提问,孩子回答;孩子提问,家长回答。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而且能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我们都知道提问比回答更难,如果有时讲完故事之后,让孩子提问,爸爸或妈妈回答,家长就更能了解孩子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教育就更有针对性。再者,可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表演欲望。晚饭后,不妨一家人开一个表演会,轮流讲故事或念儿歌。这既能发展儿童的语言

  能力,又能培养儿童的胆量和表现欲。最后应注意重语言培养中的创造性。比如多让幼儿进行改编、续编和创编儿歌或故事的某一部分,自由选图片、排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让孩子从废旧图书中剪下自己喜欢的图案,贴在白纸上做成小图书,自编故事,进行讲述。总之,只要你留心,就会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我们要做到:能让孩子说的家长不说,该让孩子专心听的家长不去干涉;在与孩子发生意见分歧时,家长不可武断地强迫孩子服从,而应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说服孩子。

  三、适时地在家庭中展开辩论

  我们可以利用餐前饭后的时间来与孩子进行小的辩论。比如对“天上有些啥?”“狮子和熊谁更厉害?”等一些没有具体答案的话题进行辩论,这既能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特别对事事顺从和怯懦的儿童的逆向思维培养大有好处。家长们鼓励孩子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地发表意见,这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宝宝爱讨好小朋友怎么办?

  Q:菲菲已经5岁10个月了,漂亮可爱,但是我感觉她比别的小孩幼稚。她非常想跟小朋友玩,按她的身高应该是领导者,可她总是追随者。在亲人面前有时桀骜不驯,而对别人(主要是小朋友)却殷勤讨好,最担心别人不跟她玩。我想将女儿培养成一个自信、有独立能力、愿意思考的人,尤其担心她将来是一个缺乏个性,易被他人影响和操纵的人。我该怎样做?

  A:小朋友在一起玩,谁应该是领导者,这并不取决于他的体魄,而是源于他的伙伴关系和组织能力。所以菲菲家长认为“按她的身高应该是领导者”,这种观点不太恰当。

  另外,菲菲在亲人面前胆子较大,还有点放任,可是对小朋友却殷勤讨好,这其实也是常见现象。五六岁的儿童对家长和对别人的态度有时会不相同,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怎样表现会让别人(家人、老师、小朋友)喜欢,有点“两面性格”。至于她怕别人不跟她玩,是否她曾感受过被排斥在集体之外的“痛苦”?可能她以前在和小朋友玩时有几次表现不好,以致别人不爱和她玩。她认识到这一点,想改正,所以才好像要去“殷勤讨好”。再说“殷勤讨好”这个说法也不恰当,她只是愿意表示和小朋友友好而已。

  家长想让菲菲成为自信、独立的强者,这是很好的愿望。不过如果孩子的性格就是比较随和,愿意和别人友好,愿意接受别人的领导,也没有什么不好,不能说她就是容易受人影响。

  培养五六岁儿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重视给她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事先知道幼儿园开展什么活动,一定鼓励她去参加。一开始可能做不好,但时间长了会有很大的进步。机会是培养人的好条件。

  和幼儿园老师联系,尽量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在班上表扬她,树立她的威信。

  了解她能力不足的方面,给她补课。比如,动手能力不强,可以在家里训练她搭积木、拼拼图、绘画、写数字等;玩的时候反应慢,可以和她玩比赛的游戏,鼓励她赢等。

  给她一些容易完成的任务,比如摆碗、端菜、给爷爷拿眼镜、到信箱拿报纸等,她做到了就表扬。有时也让她做一些比较困难的事,如洗手绢、擦皮鞋、整理玩具上架等,会做了更要大加表扬,树立她的自信心。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要让她自己穿脱衣服,锻炼独立性。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是抽象的。

  让孩子有一种“我能行”的自我评价。越是认为“我能行”的孩子,就越能行,千万不要把孩子“看扁”了。任何一个孩子都有长项与短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与同龄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这样会有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小宝宝爱说谎 可能是患上“天使综合症”

  核心提示:有些小宝宝喜欢说谎,那么宝贝为什么要说谎呢?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我该如何处理呢?

  * 妈妈烦恼:4岁儿子竟然开始“说慌”

  儿子快4岁了。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发现他会说谎了。明明刚才看了电视,他却硬说没有;看着他不小心把玩具弄坏了,问他却说不是他弄的。宝贝为什么要说谎呢?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我该如何处理呢?

  专家解读:2-6岁宝宝“说慌”冷处理最好

  对于2-6岁的宝贝来说,很多情况下他们并不明白自己是在说谎,这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能力范围中,并不清楚“真的”与“假的”、“对的”与“错的”之间差别在哪里。在他们的世界里,只要能让自己舒服、高兴的事就是“对的”,而能避免父母生气与责备的事就是“好的”。他们这种说谎行为大都还是处在一种想象阶段。这个阶段父母只要注意宝贝说谎的频率和内容即可,切不可打骂宝贝,要耐心与宝贝分享他所说的世界。同时也可以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自然过渡。

  * 解读低龄宝贝为什么会说谎?

  “天使综合症”

  如果宝贝意识到爸爸妈妈认为他不会做错事,他自己也会开始那么认为:“爸爸妈妈爱我是因为我很棒。好宝贝是不会像那样把牛奶弄洒的。什么牛奶?我没有看到什么牛奶洒了!”

  想象力活跃

  他的创造力正在充分发育,以至于有时候他可能以为自己相信的事情就是真实的。为什么浴缸里不能有会说话的小鱼?或者床下有个公主呢?

  健忘

  一个精力充沛的两岁大宝贝怎么能记得到底是谁先玩天线宝贝的?他只知道自己现在就想要回来。当你因为墙上的笔道而批评宝贝,而他说不是他干的时,这不是他在说谎,他只是忘了自己做过这件事——或者太强烈希望自己没有做过了,以至于坚信自己没有做。

  害怕受到惩罚

  2-3岁的宝贝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来的惩罚。特别是已经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的经验。因此,为了避免惩罚,就会捏造谎话来掩饰错误。

  父母期待过高

  有些父母对宝贝要求很高,如果宝贝表现得好就会很高兴,满足宝贝的一切要求,如果宝贝没有达到期望就会训斥宝贝,长此以往,宝贝为了取悦父母就会说谎。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况,让宝贝撒谎成功,尝到了甜头,会强化宝贝的说谎行为。

  负面影响

  幼儿模仿能力很强,成人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可能被宝贝模仿。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宝贝的面说些小谎话,以后宝贝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说谎。另一种情况是父母有时不经意说了的话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兑现,比如有些父母许诺星期天带宝贝到公园玩,但由于紧急的或特殊的情况未能实现,宝贝就会觉得大人是在说谎,自己以后也可说谎。

  * 面对爱“说谎”宝宝 你该怎么办?

  虽然没必要惩罚,但你也可以巧妙地用他这个年龄可以理解的方式教他自然地去说实话。

  不要随意给宝贝“贴标签”

  宝贝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父母不要轻易将宝贝的说谎行为与宝贝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宝贝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宝贝定性,给宝贝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宝贝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宝贝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宝贝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

  帮助宝贝区分现实和想像

  宝贝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宝贝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宝贝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宝贝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

  证实宝贝是否在说谎

  当父母怀疑自己的宝贝说谎时,应该首先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宝贝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因为有的时候父母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鲁莽行事,可能会给宝贝的心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弄清宝贝说谎的原因

  当宝贝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宝贝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宝贝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宝贝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宝贝沟通互动,多了解宝贝的想法,让宝贝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鼓励宝贝说实话

  与其苦恼于宝贝的不当行为,不如感谢他把一切都告诉你,他很可能会感到诚实得到了认可。如果你因此冲他大叫,他会觉得不该说实话。

  用平常心来对待宝贝

  父母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宝贝与别人的宝贝进行比较,对宝贝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不仅易导致宝贝撒谎,还易使宝贝丧失自信心。父母要根据自己宝贝的实际情况、兴趣和特点施教。只要宝贝每天都有进步,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父母就应该为之高兴和骄傲。

  不要让宝贝压力太大

  当发现宝贝说谎后,父母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味的打骂、训斥等简单的教育方法,只能将宝贝推向愿望的反面。有不少宝贝是发现自己做了错事,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如果父母再一味打骂,反而事得其反,要分析前因后果,发现及时,纠正及时,不至于把谎越说越大。应循循善诱,向宝贝指出说谎的危害性,让宝贝在内疚中知错,在鼓励中改错。

  此外父母还应该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学,分清宝贝的话究竟是幼稚的想象,还是故意说谎,两者之间有质的区别,对待也要加以区别。

  适时给予鼓励

  可以告诉宝贝,即使他这一次犯错,但是妈妈很高兴他能有勇气承认,而且相信他下一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可以将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验与他分享,让宝贝知道这不是最糟糕的情况。此外,当宝贝愿意承认错误时,要给予适时的鼓励,让他能继续朝着正向行为发展。

  建立互信

  让你的宝贝知道你相信他,他也可以信任你。对你来说没有什么比诚实更重要。爸爸妈妈应该成为宝贝的榜样。抱着这个目的,你自己要尽量避免说半真半假的话。比如,如果你的宝贝该打疫苗了,不要告诉他不会疼(他立刻就会知道很疼)。还要尽量信守诺言,在你做不到的时候,要向他道歉没有做到。另外最重要的是,在宝贝一说了实话时就要表扬他。如果他承认自己吃了饼干,你要控制住自己不要批评他,而是感谢他的坦诚。积极地强调正确行为会产生令人吃惊的效果。

  父母要做好的榜样

  父母在要求宝贝诚实的同时,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宝贝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宝贝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这样宝贝便可从中学习到好的行为。

  * 孩子“说慌”时,要避免哪些误区

  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宝贝

  一些父母对于这个年龄段宝贝的心理特点不了解,发现宝贝说谎会以责骂的方式进行教育,有的甚至会用武力威慑。认为宝贝撒谎要是不打的话,以后就会变本加厉。但专家却认为,这只是最原始的做法。相反的,宝贝为了避免父母的打骂,反而会加重说谎的频率,发展为习惯性说谎。

  父母在宝贝面前说谎

   爸爸妈妈是宝贝最早的老师,爸爸妈妈的言行影响着宝贝的成长,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论对人对事都真心真意,给宝贝树立良好的榜样。很多研究表明,经常说谎的宝贝往往出自爸爸妈妈经常说谎的家庭。即使父母说的是“善意的谎言”,但是对于小宝贝来说,还无法细致分辨谎言的性质。因此,提醒父母,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要尽量避免在宝贝面前说。

  用说谎与否评价宝贝好坏

  不要以宝贝说谎与否来评价一个宝贝的好坏,小小的谎言不要轻视,要认真加以分析,无法真正认识到宝贝说谎背后的原因,也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破译宝宝最恐惧的8件小事

  恐惧事件1 妈咪走了,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妈咪第一次外出上班的时候,壮壮正跟姥姥玩得高兴呢,所以妈咪悄悄地出门,他居然一点都没有哭闹。等他想起要找妈咪才发现她突然不见了,壮壮好一阵哭闹,最后哭累了,居然迷迷糊糊倒在姥姥怀里睡着了。从此,壮壮每天都把妈咪盯得死死的,只要她一准备出门,壮壮一双小手便铁钩似地揪着妈咪的衣服,死活不肯松手。

  壮胆策略:

  在宝贝分离焦虑开始形成之前就开始训练他学习适应和妈咪之间短暂的分离,每次妈咪离开时都要教他和妈咪道别。每次外出的时候,要明确地告诉宝贝,妈咪要去哪,并以宝贝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什么时候回来,比如到下一次吃饭的时候。不管他懂不懂,都要坚持这样做。和宝贝玩分离的游戏,在跟宝贝告别时给他一个喜爱的玩具,给他一些他感兴趣的许诺等等,让这些带给他一些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与妈咪分离给他带来的恐惧感。

  恐惧事件2 会叫的电器

  那个怪叫着吃灰尘的长鼻子会不会把我也吃进去

  每当妈咪用吸尘器时,丁丁就会在一旁吓得声嘶力竭地大哭大叫。有一次,他甚至亲眼看到它吃掉了一小块纸片呢!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你没看它那长鼻子在地上闻来闻去的,肚子里轰隆隆地怪叫着,好像饿坏了的样子。说不定妈咪没看住,它就会把自己给吃进去呢。

  壮胆策略:

  除了吸尘器,宝贝可能还会害怕其他发出噪声的家用电器。不管宝贝懂不懂,都要简单地向他解释吸尘器的作用以及它“怪叫”的原因,并且告诉宝贝这个东西不会对他造成伤害。耐心地向宝贝演示怎样开关这些电器,让他明白他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开关来控制这个东西,这样可以帮助他理解他们无法伤害他的道理。

  恐惧事件3 观叶植物

  阳台上那盆长着好多眼睛的花会抓住我不放吗

  一些热带观叶植物有着鲜艳的色彩或者纹路,它们大大的叶片有时候会让宝贝觉得非持惧。露露就是这样,她不敢看,更不敢摸阳台上的那盆被妈咪叫做“花”的东西,即使父母把叶片揪在手里,她也会吓得哇哇大叫,一个劲儿往后躲:“妈咪,你看,好多眼睛呢!”……防止幼儿产生害怕心理

  壮胆策略:

  不要强求宝贝去接近他害怕的观叶植物,这样会加重他的恐惧感。父母可以经常当着宝贝的面去摸摸那盆观叶植物,夸夸它漂亮的颜色等,以行动来告诉宝贝,它不会对人构成伤害。等到宝贝敢看那盆植物了,再抱他到跟前看看,慢慢过渡到自己用手摸摸,通过这些让宝贝获得一种有关这株植物的经验,并慢慢地建立起它不会“吃人”的概念。

  恐惧事件4 那个把天撕裂了还大喊大叫的东西会不会把我也撕裂了吃掉

  豆豆望着窗外被闪电撕裂了的天空,听到震耳欲聋的雷声,简直吓呆了。豆豆恐惧地哭叫着躲进妈咪怀里,她用小手捧着耳朵,小脸埋在妈咪胸前,不敢看,不敢听,但是又忍不住悄悄地调转头去瞅一眼窗外。“它把天……撕破了,它生气了!”她就这样翻来覆去说着这两句话,等待那个把天撕裂了大喊大叫的东西消失。

  壮胆策略:

  不常见的雷声或者其它巨大的响声都会让宝贝感觉恐惧莫名。这时候,不管宝贝懂不懂,父母都要向她解释这些声音的来源,并且告诉她这些东西不会伤害到他。 为了帮助宝贝习惯这些声音,平时可以在家适当地和他玩玩噪声游戏,比如给宝贝买个小锣、其他可以敲出比较大的响声的玩具,或者干脆利用家里的厨具比如金属材质的锅盖和锅等,敲一敲,让宝贝习惯这种噪声,并借此向宝贝说明,雷声也不过是一种声音,下雨的时候才会出现,并不可怕。

  恐惧事件5 陌生人

  一个不认识我的人非要抱我亲我,他一定是想把我从妈咪手里抢走吧

  当当在家活泼调皮,常常惹得一家子笑个不停。这个在家活跃非凡的小家伙,出了门可就蔫了。奶奶想抱抱他,他赶紧把头藏妈咪怀里,双手紧紧地拽着妈咪的衣服,生怕被抢了走。叔叔想摸摸他的小脑袋,他哇一声就哭了。家里来个客人,他一定拽着妈咪不松手,碰到长得强悍点的叔叔,他还吓得不停地哭闹,不把人哭走绝不善罢甘休。

  壮胆策略:

  怕生是大多数宝贝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一般到2岁左右,这种现象会得到缓解直至最后消失。对待怕生的宝贝,千万要尊重他的选择。他不想让陌生人抱,就不要勉强他。父母可以将宝贝抱在怀里,在他离陌生人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和陌生人聊聊天,让他慢慢适应那些陌生的面孔,一点点地接受陌生人。平时可以多带宝贝外出玩耍,每次出去都主动跟邻居朋友打个招呼,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陌生人,帮助他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

  恐惧事件6 臭巴巴被吸下去了,我也会被那怪叫着的漩涡揪下去吗

  萌萌习惯了坐盆,习惯了用自己的小浴盆洗澡。当妈咪第一次让她学坐马桶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臭巴巴被马桶里的漩涡冲下去,她惊恐地哭叫起来。当天晚上,当她第一次在浴缸洗浴时,另一段类似的恐惧经历再次吓得她吊着妈咪的脖子尖叫起来。

  壮胆策略:

  下水道是很多宝贝无法理解,并因此产生恐惧心理的诱因之一。因此,有的宝贝在家习惯了坐盆,上了幼儿园就可能对幼儿园的小马桶或者便坑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严重的甚至因此不肯再去幼儿园。当宝贝因此恐惧时,父母不要强迫宝贝,让他继续坐盆、盆浴,给他一两周时间缓解这种恐惧心理,同时,在浴缸里没有水的情况下可以特意让宝贝到浴盆里玩耍,让他熟悉浴盆,逐渐消除他对浴盆的恐惧心理。上了幼儿园的宝贝可以跟老师商量,让他先带上自己的小便盆过渡一下。每次用浴盆给宝贝洗澡时,记得一定要在放水之前用浴巾将他包裹好,抱他在怀里,这样也可以降低他的恐惧心理。

  恐惧事件7 小猫竖起身上的毛,弓着背,很不高兴地看着我,它想狠狠地咬我一口吧

  杭杭看到邻居阿姨家的小波斯猫,好奇得不行,他总想去摸摸那只毛茸茸的小动物。这天杭杭总算逮着机会接近了小波斯猫,他的小手刚伸出去,小猫就竖起身上的毛,弓着背,一副不高兴的模样。杭杭立刻吓得大哭起来。从此只要看到毛茸茸的小动物,他就吓得往妈咪怀里钻。

  壮胆策略:

  宝贝这种对外界事物产生警觉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心理成长的表现。如果宝贝害怕小动物到了很过分的程度,可以给他买一些有关小动物的图书、光盘,让他通过这些了解更多有关这些小动物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他消除恐惧心理。平时还可以给他多一些接触这些小动物的机会,尝试给小动物喂食、观看它们玩耍、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去摸摸小动物等等。随着宝贝长大,他会逐渐接受小动物,他对小动物的恐惧心理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恐惧事件8 你看那黑咕隆咚的房间是不是怪物的大嘴巴那些看不见的牙齿一定会把我嚼个稀巴烂吧

  童童怕黑,每天晚上都要开着灯才能入睡。天一黑,他就不敢出门,并且坚持要打开所有的灯,不管他在哪里,每个房间的灯都要大开着,这样他才敢安心地玩耍,否则就会哭闹不休:“妈咪,那个黑怪物会把我吃了。你快开灯吧!”

  壮胆策略:

  因为什么都看不见,随着宝贝生活经验增多,想象力日渐丰富,很多宝贝都会对黑暗的环境无端地生出许多怪异的想象,并因此恐惧万分。因此,父母平时不要给宝贝讲情节恐怖的故事,睡前不要用“你再不睡,大灰狼就会吃了你!”“你再不睡,警察叔叔来抓你了!”之类的话哄宝贝入睡。如果宝贝怕黑,可以在他入睡前给他开个小夜灯,平时可以一家人在黑暗中玩玩摸人游戏,或者蒙上眼睛玩听声抓人的游戏等等。

  幼儿教育:孩子爱说大话该怎么纠正

  孩子爱说大话如何纠正孩子说大话的毛病!很多幼儿都有过说大话的经历,而且他们通常都说得理直气壮。当说大话变成一种习惯,孩子的夸夸其谈、盲目自大就会成为不自觉的行为,而孩子的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

  很多幼儿都有过说大话的经历,而且他们通常都说得理直气壮。当说大话变成一种习惯,孩子的夸夸其谈、盲目自大就会成为不自觉的行为,而孩子的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本篇文章将介绍幼儿说大话的心理和一些方法能帮助孩子少说大话。

  “上星期叔叔带我捉蚯蚓,在地上挖呀挖呀,挖出好多条,我还把它们放在脚上、手心儿里,可好玩了……”4岁的冬冬眉飞色舞地跟小伙伴讲他的“壮举”。站在一旁的妈妈禁不住皱了皱眉头,因为冬冬的讲述的确夸大其词。其实,不少幼儿都有过“吹牛”的经历,而且他们通常都说得理直气壮。

  孩子为什么会有说大话的行为?

  1、听话“断章取义”

  三四岁孩子的专注时间有限,“听话”也有所侧重。其注意力全在自己关注的事情上面,忽略了妈妈提的条件。同时,要求孩子听一遍,就能把妈妈说过的话全部、清楚地记下来,的确比较困难。由于这个记忆上的“失误”,孩子在回忆妈妈说过的话时,便会用自己希望的样子代替记忆中不确切的部分,说出来的话自然就难免有“吹牛”的成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听话”的丢三落四状况会有所改变,理解力也会提高。

  2、谁都不如我

  如果孩子听到的都是表扬和赞美的声音,久而久之他就确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为了表示自己的“强大”,往往以炫耀和吹嘘使自己表面占上风,以获得心理平衡。也有的幼儿,自尊心强,好胜心切,把话说得大大的,以压倒对方来维护自尊。另外,当三四岁的孩子想引起他人注意,让别人了解他的“壮举”时,也会夸大其词。

  3、想象惹的“祸”

  孩子富于幻想,天马行空。但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认知能力不强,经常将现实、想象和愿望混淆起来,说出一些“大话”,比如想象着自己在海洋馆里穿上潜水员的衣服,和大鲨鱼比赛游泳。这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听到孩子说大话怎么办?

  当说大话变成一种习惯,孩子的夸夸其谈、盲目自大就会成为不自觉的行为,而孩子的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下面这些方法能帮助孩子少说大话。

  1、还孩子一个真相

  一旦孩子的话与妈妈的“原版”相比走了样儿,妈妈一定要还事情一个本来面目。否则,孩子很容易将自己曲解的内容和想当然的成分信以为真。

  2、强化自己的说法

  妈妈讲话时母子一定要对视,语速要慢,确认孩子听明白了。另外,不妨多说两遍,指望这么小的孩子听一遍就能记住是不可能的。

  3、争强好胜与实事求是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夸奖要恰如其分,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父母不妨对孩子的争强好胜给予肯定,但也要策略地告诉他们:争强好胜不能夸大其词。使之明白:实事求是不丢面子,言过其实才是不受欢迎的。同时,恰当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多鼓励。

  4、孩子也要换位思考

  当听到孩子夸耀自己、贬低同伴时,父母应悄悄提醒他:“如果小朋友这么对待你,你心里怎么想,是不是很不舒服?”启发他将心比心、设想一下他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的感受。让他意识到,处处占上风的孩子,会受到同伴的嫌弃,最后就没有朋友了。然后,再给他们一些建议,比如,当他下一次想吹嘘自己有多棒时,就先来告诉爸爸和妈妈吧,“我们愿意做你的听众。”这不但能抑制孩子吹牛,还能帮他学会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

  5、利用“大话”激励孩子

  孩子的“大话”,有助于父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趁机引导他们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自己想象和期望的。告诉孩子,有愿望是好事,我们要从零开始,好好学本领,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比如,要想在海洋馆潜水,就得先学会游泳,且要坚持不懈。学潜水是第二步。

  6、多带孩子去“开眼”

  经常带孩子实地学习,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有了这个基础,即便孩子的思维信马由缰,其想象也能远离不切实际的“吹牛”。

【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研究】相关文章:

1.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教

2.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教

3.孩子进行早教的方法

4.如何对宝宝进行音乐早教

5.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教呢

6.早教需要如何进行

7.浅谈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教

8.外国如何进行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