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与早教老师学的2方法
很多新手父母都知道,专业的早教机构和宝宝的“玩”,与家长陪宝宝“玩”的最大区别在于:专业的早教机构的“玩”,提倡的是“游戏+体验=学习”的育儿理念,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式“玩”,帮助孩子开发成长中的七大潜能——感官、体能、识别、社交、人格、语言、音乐。只要孩子上了早教课,父母肩上的千钧重担就一朝放下了吗?你要是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一周就上1-2节的早教课,单靠这点时间来贯彻早教的核心理念,是远远不够的。父母应该成为早教课的.主体,只有父母也跟随学习,将早教的核心理念延伸到孩子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为孩子创造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潜能开发效益,早教投资的效益才真正达到最大化。那么,家长们该和早教老师学些什么?具体的我们不谈,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理念。
在游戏中继续多感官体验
对0~3岁的孩子来说,学习是建立在游戏与体验的过程中的。早教不是为了把一个孩子教育成为超级天才,而是通过感官和亲身体验,挖掘出孩子身上的各种潜能,使他拥有更多的经验。因为孩子年龄还小,你不可能把很多知识性的东西塞给他,这个时候培养他对世界的感知、适应能力最重要,而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在游戏中去体验。
多感官的吸收比起生硬枯燥的平面接触更能让宝宝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且能更好地接受新鲜事物。孩子上一些比较好的早教机构,父母会亲身体验到多感官教学的优越性,在他们的课上,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感是齐齐上阵的。回家之后,我们为何不把“多感官教学”进行到底呢?
小妙招: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宝宝能够痛快地享受打击乐器带来的乐趣;回家之后,我们不妨买一套小打击乐器和孩子一起玩,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动作的协调性,使眼手脚高度配合;艺术课上,宝宝会无拘无束地画出他心里的世界,回家后我们给他提供涂鸦板,有意识地保留他的涂鸦作品,在家中的阳台或走廊上替他办一个画展;同样,在家也可以上“育乐课”,让宝宝玩身体滑板,钻软管,过独木桥,尽兴去玩。让宝宝在玩耍中、在摸爬滚打中探索和学习,帮助他们逐渐建立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和适应能力,效果直接而明显,家长只要在旁做好保护工作就可以。
耐心重复,凸现早教成果
早教专家一再提醒家长,在丰富宝宝体验的时候要注意重复性、一致性、适龄性。比如上完早教课回家后,要重复课上的内容,让宝宝重复了解,且每次的行为或标准要保持一致,另外早教的内容要针对宝宝的年龄为宜。因为0~3岁孩子的理解力和接受力都处在刚刚发育的阶段,很多意识和思路,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被他们记住,并将这个游戏所贯穿的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地应用到生活中去,而仅仅上过一次课,对他们是很难形成什么印象的。像每次离开学校,老师都会和小朋友们一一挥手再见,经过多次这样的重复,宝宝一般在7个月大时,一说再见,他就知道挥手了。
小妙招:早教机构也常用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来刺激孩子的听觉神经,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但这项工作光靠一周两小时的课,是根本不够的。家长带孩子回家后,还要耐心重复这一过程,在孩子3个月以前,每天可定时给他放一些优美的古典乐曲,每次15分钟即可。孩子半岁左右,播放音乐的时间可适当延长,除了过于铿锵有力的和节奏疯狂的乐曲不宜给孩子听外,从节奏轻快、富有生气的到舒缓流畅、优雅动人的各种风格的都可以让孩子听一听。悦耳的音乐对孩子的智能发展相当有好处。如莫扎特的音乐,曲式均衡且对称,严谨的风格有一种格式美,的确对宝宝的音乐智能发展有帮助。最好要选择节奏多元的乐曲,才能让孩子的脑波交换进入活跃的阶段。
【妈妈与早教老师学的2方法】相关文章:
8.2岁宝宝如何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