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培训 百分网手机站

歌唱中呼吸运用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时间:2017-08-09 09:57:40 音乐培训 我要投稿

歌唱中呼吸运用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导读: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和支持力,歌唱呼吸是有控制、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的呼吸。它比说话的呼吸要吸得深,用得长,同时气息随着乐句的长短、情绪情感的喜怒哀乐而变化。因此歌唱呼吸与生理呼吸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歌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不断实践,探讨出了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就是运用胸肋肌肉、横膈膜、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它是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以及欧洲声乐唱法中被普遍采用的最有效、最科学的呼吸方法。

歌唱中呼吸运用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一、歌唱呼吸的误区

  在声乐教学中,许多声乐学生在还没能掌握正确的气息控制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演唱高难技巧的大作品,由于错误的呼吸运用,在学习上导致许多严重的技巧错误问题。因此歌唱呼吸的误区是歌唱理论学习与技巧训练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歌唱的呼吸误区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吸气误区

  1.吸气夸张:错误地认为歌唱呼吸越多越好,具体表现为吸气时声音大,表情不自然,吸气状态紧张,肩膀上端、胸部上提,吸气太饱、太多,吸气时气力同时上提,其上提力量强于腰、腹肌的支持力量,导致肩、背或全身肌肉僵硬。气在上胸,形成颈部肿胀、面部充血、青筋突出的现象,歌唱声音憋闷僵硬,违背了歌唱状态中相对上松与下实的基本原则。

  2.吸气松散:个别学生认为歌唱呼吸要自然,在吸气时就又过于松懈,具体表现为吸气时气息浮、浅,吸气状态相对较为放松,吸气时声音不大,动作表情自然,但吸气状态不积极,气量少,气浮在胸,造成呼吸压力小,不能支持喉咙和腔体的打开,喉位不稳定,共鸣管道不通,容易造成舌根过分用力形成“喉音”,出现扁、白、尖的声音效果。

  (二)呼气误区

  1.拙力呼气:具体表现为呼气时力量太大,太猛力地冲气、推气,即在呼气时,气力不均、不稳,似波浪式冲击力,造成声带张力不足,冲力太大常会出现“破音“及离调现象。这是由于气压增高过猛,声带来不及改变其张力造成的现象;其次是唱高音的心理障碍也会导致这种情况,需从心态和技巧两方面入手解决。

  2.无下支点呼气:具体表现为呼气时支持无力,全身肌肉懒散,使声音虚空,出现漏气或横膈膜松垮的现象,即气、声关系失衡,声带张力不够,气阻相对过小,声带处于松弛、闭合不良的歌唱状态。因此导致全身歌唱器官都不兴奋,整体歌唱状态不积极,声音暗、散,没有亮心以及穿透力。或因过分撑喉致使喉部肌肉组织紧张僵硬,声带张力失衡,致使闭合不好,声音暗、散、沙、虚,使声音丧失美感,虽力气耗尽却徒劳无益,久之会造成声带小结等嗓音病变。

  (三)呼吸控制误区

  1.呼吸控制僵化:常表现为在演唱中滞留气息,用僵化的力量保持住后,强迫横膈肌弹性的,以致发声时横膈膜得不到再扩张的效果。小腹僵硬无法收缩,气息得到控制但全身僵硬,严重时这种拙力可引起全身颤抖,声带也会随之过分紧张,因而不但声音滞凝浊重,也对声带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

  2.呼吸控制滞重:与上述情况相反,在呼吸控制上过分强调“气息深度”而引起“下坐”,形成倒坠力。声音发动失去反弹力而滞重迟缓,并可产生音频低、似电声放慢转的效果,即“大摇”现象。同时声音位置低,呼吸不流畅,在歌唱中呼吸支持失控,气压不稳,发音抖动,使人听觉非常难受。但抖动的现象有时不能片面归结为气息问题,歌唱时存在个性差异,它与喉位不稳、腔体的声音通道闭塞、声带肌能支持无力等因素都有直接关系。需全面协调,有针对性地改善歌唱状态。

【歌唱中呼吸运用的误区及正确方法】相关文章:

1.歌唱中的呼吸及训练方法

2.唱歌呼吸运用的误区及纠正方法

3.歌唱呼吸方法及发声方法

4.歌唱的姿势及呼吸方法

5.声乐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

6.如何在歌唱中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7.学歌唱的呼吸方法

8.民间舞中的正确呼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