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剧 百文网手机站

各种种类戏曲的特点

时间:2022-02-24 14:43:48 影视戏剧 我要投稿

各种种类戏曲的特点

  导语: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各种种类戏曲的特点,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各种种类戏曲的特点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戏曲发育成长的过程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庙会和瓦舍勾栏对戏曲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民间歌舞《尚书·舜典》上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是一群原始社会的人在出猎以前,或猎获回来之后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人装扮成兽形跳舞,以祈福或酬神。在舞的时候还伴随着欢呼和歌唱。《吕氏春秋·古乐》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里所唱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作物丰登之词。在原始社会里,人们过节日,往往以歌舞祀神,同时也娱乐自己。当时的节日,有纪念战争胜利的,有庆祝丰收的,有驱鬼除疫的,有祭祀祖先的,还有专为男女求爱的,等等。

  由原始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中国有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特点:西方是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的氏族血缘组织也就渐渐解体了;而中国却长期保存着这种组织的残余形式,并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农村组织。与此同时,历代农村里往往保存了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歌舞。《论语·乡党》说:孔子在每年“乡人傩”的时候,自己也恭恭敬敬穿起朝服去参加。这个“乡”,是指孔子出生的老家,也就是他的氏族所在地。这个“傩”,就是每年年三十所举行的逐鬼除疫的仪式。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就是楚国民间祀神歌舞的歌辞。汉代关中地方的民间歌舞,见于记载的有《东海黄公》;南北朝和隋代,北方有《钵头》、《大面》、《踏摇娘》,南方也有《狮子舞》及胡公、昆仑等角色的歌舞。唐代更把这些歌舞加以提高。北宋有《迓鼓舞》,南宋有《旱船》、《竹马》、《花鼓》等。这种歌舞的特点是:①农民在节日才演出;②是业余的;③是在广场或队伍行进中表演的;④载歌载舞,装扮成人物来表演,但还没有构成完整的戏剧性故事;⑤除歌舞外,还包括各种技巧表演,如踩高跷、武术、筋斗等。自宋以来,这种歌舞通称为“社火”。

  农村歌舞从原始社会直到12世纪的北宋,在艺术上虽然也有很大的发展,但始终没有进一步形成为较完整的戏剧形式,其原因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是农村经济水平的低下,农民的艺术始终处在业余状态之中,没有职业化就不能经常地精心地从事艺术创造;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提高十分缓慢,在艺术上也就没有迫切地表现新事物的要求。但到了宋室南迁,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商业城市和港口,附近农村在生活上也起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职业化的艺术团体。于是,早期的戏曲形式──南戏就应运而生了。

  说唱艺术 说唱对于戏曲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说唱文学对剧本创作的影响;一是说唱音乐对戏曲唱腔的影响。

  中国汉民族没有长篇史诗,最早的咏叙部族历史的诗篇见于《诗经》,这些诗是对祖先的颂歌。而真正作为文学作品的叙事诗,篇幅较长的,只有南北朝时代北方的《木兰辞》和南方的《孔雀东南飞》,但也没有证据说明是和着管弦歌唱的。只有两汉时代乐府诗歌的“相和歌辞”中有一部分如《白头吟》(相如、文君的故事)、《陌上桑》(罗敷女的故事)等,是配合管弦歌唱故事的。这一部分乐府诗歌在南北朝时称为大曲。因为这些歌辞是用“大曲”的乐曲来歌唱的。大曲是一种音乐形式,它是以一支曲子反复演唱多遍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大曲前面加引子,名叫“艳”,后面加尾声,名叫“趋”和“乱”(大曲也有不唱故事的,这里不论)。曲的最后,歌辞唱完了,还有由音乐伴奏的一段舞蹈。隋唐时期,大曲在音乐舞蹈上得到很大的发展,形成散板—慢板—快板—散板的乐曲结构形式,而且反复次数很多,最多可达40遍。到了宋代,因前述形式的散板部分太长,用音乐来描写故事不方便,就摘取慢板和快板到尾声的若干遍来叙述一个故事。这种形式名叫“摘遍”,在宋杂剧中成为叙唱故事节目的主要形式。例如《王子高六么》就是用六么大曲的摘遍来叙唱王子高的故事。

  唐代寺院用边唱边讲的方式讲说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称为“俗讲”或“啭变”,这类讲唱的本子叫做“变文”。变文的文体是一段散文和一段七言或五言的韵文相间。这种文体后来为宋代鼓子词所继承,用以咏唱故事,如《蝶恋花鼓子词》,叙述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就先念诵一段元稹《莺莺传》的原文,接着咏唱一支〔蝶恋花〕词,这样一段散文一首词咏唱下去,直到讲完这个故事。鼓子词的音乐是一支曲调的不断反复,比较单调。北宋中叶,说唱艺人孔三传创造了一种诸宫调来说唱长篇故事。诸宫调的形式是在乐曲上不限于用一支曲子,而且不限于用同一宫调的曲子,而是按故事的情节需要,选用合适的宫调的曲子来表现。这样说一段故事,再唱一段富于表现这段故事情绪的曲子,它的表现能力便大大增强了。

  中国的说唱艺术到了13世纪的金代,出现了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董西厢”的出现,表明说唱艺术无论在文学上还是音乐上都已经完全成熟;而说唱艺术的成熟,则为戏曲的产生在文学上和音乐上铺平了道路。元代钟嗣成《录鬼簿》认为董解元是北曲的首创人。在唱腔音乐上,金代诸宫调是元代北曲的先行者。元杂剧中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文学上正是“董西厢”进一步的戏剧化;在音乐上,四折一楔子的曲牌联套体,也正是诸宫调音乐向戏剧化所迈进的'重大一步。

  滑稽戏 滑稽戏是从“优”发展而来的。优的出现很早,据历史记载,最早是出现在公元前 774年西周幽王的宫廷。优是国王贵族的弄臣,专以讽刺调笑为职务。国王行事不当,不能直接批评,就利用优来进行调笑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优即便说错了话也不算犯罪。这和产生《诗经》那个时代的规矩一样,人们用诗歌来讽刺一个人或一件事也不算犯罪,叫做“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但优不只是说些俏皮话以博一笑,他还会模仿别人的言语行动,例如楚庄王时期的优孟就能装扮成已故的宰相孙叔敖,连楚王一下子也认不出来(见优孟)。

  到了封建时代,优从对帝王进行讽谏,变成帝王用来讽刺臣下的手段。在五胡十六国时代,后赵石勒因一个担任参军的官员贪 污官绢,就令一个优人穿上官服扮成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他。从此,优的表演就被称为参军戏,并从一个脚色发展成两个脚色,被戏弄的叫“参军”,而去戏弄他的就叫“苍鹘”。

  到晚唐时期,参军戏发展成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脚色外,还有女脚色出场。到了唐末五代,又改称“杂剧”,至宋,更出现了五个脚色名目,并各有分工职司,即:①“戏头”,又叫“末泥”,是计划演出的,为一班之首;②“引戏”,是具体安排演出的,又兼“装旦”;③“副净”,就是原来的参军;④“副末”,就是原来的苍鹘。在这四个脚色还不够的时候,就添一个脚色叫“装孤”。虽然有了上述种种变化,但其内容仍属滑稽调笑性质;不过这时多以市井人物为取笑的对象。例如《眼药酸》这个节目就是表现酸秀才用眼药给人治病无效的故事,《老孤遣旦》就是写一个老头和一个年轻妇女之间的纠纷。这些剧目除表现秀才、妇女等外,还表现乞丐、军士、小偷、和尚等人物的种种笑料。因此,在五个脚色中,仍是以副净和副末为主要的表演者。

  庙会和瓦舍勾栏 上述三类艺术,细分起来,品种很多,统称为“百戏”,又名“散乐”。秦汉以来,百戏有一种集中表演的传统。汉代宫廷中的表演地在平乐观;北魏开始,把这种表演的场所改在寺庙里;隋炀帝将四方各国的“散乐”集中在洛阳,分为 9部:①燕乐,②清商,③西凉,④扶南,⑤高丽,⑥龟兹,⑦安国,⑧疏勒,⑨康国。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在皇宫端门外8里长的地方辟出一处场所,集中各种散乐,令百官和各国来朝贺的使臣随意观看。唐代的歌舞百戏表演场所,除宫廷演出外,也是设在长安几座大的寺庙里。宋钱易《南部新书》中说:“长安戏场多集于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永寿。尼讲盛于保唐。”这里除百戏表演外,还有“啭变”,即说唱变文和说不属于佛经故事的市人小说。到了北宋,商品经济发达,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等地成为繁华的大商业都市。东京除相国寺为游观之地外,还有专为各种艺术表演而设的瓦舍。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所记,12世纪初,东京的瓦舍已遍布东西南北四城,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等若干座,尤其以城东靠近大商业区的瓦舍为最大。在这一带不仅紧连着几家瓦舍,而且每座瓦舍中有好几十座“勾栏棚”,多的有50余座。瓦舍是一个集合多种伎艺长年卖艺的地方。瓦舍的艺人以卖艺为职业,观众主要是市民,即手工业工人、商人,也有知识分子和官僚、贵族。瓦舍虽集合各种伎艺在一处,但分别在各自的勾栏棚里表演。瓦舍勾栏所演出的伎艺范围很广,有小说、讲史、诸宫调、合生、武艺、杂技、各种傀儡戏、影戏、说笑话、猜谜语、舞蹈、滑稽表演、装神弄鬼,等等。也有从滑稽戏发展出来的“杂剧”。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瓦舍勾栏承袭北宋体制,但杂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发展和提高。瓦舍勾栏各种伎艺集中表演,招徕观众,它们互相观摩,互相竞争,也互相吸收,逐渐汇合,这就促进了戏曲的形成。起源于滑稽戏的宋杂剧就是在瓦舍勾栏中吸收了各种伎艺而形成的综合性戏曲艺术。

  关于戏曲起源与形成的各家学说 历来众说纷纭。现举近人有代表性的几说,略述如下。

  戏曲起源于古巫、古优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又说《楚辞》称“巫”为“灵”,“群巫之中,必有象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至于浴兰沐芳,华衣若英,衣服之丽也;缓节安歌,竽瑟浩倡,歌舞之盛也;乘风载云之词,生别新知之语,荒淫之意也。是则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他还认为,“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间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

  戏曲受印度梵剧影响而形成 许地山在《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中,从文心和文体(即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国戏曲与印度梵剧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①梵剧并不是纯正的悲剧,凡事至终要团圆,“团圆主义可以概括梵剧底文心”;“梵剧底表现纯在理想方面,故不能产生真正的悲剧或喜剧。这样的印度思想,我们底《琵琶记》把它完全代表出来”。“中国剧本描写‘全忠全孝’底理想正和梵剧底描写婆罗门思想一点也不合现实,一点也不加批评一样”。②梵剧和戏曲的取材,都有传说(传奇)、创作、杂串。③梵剧在情节的发展上,有10项内容即“起首”、“努力”、“成功底可能”、“必然的成功”、“所收底效果”以及“种子”、“点滴”、“陪衬”、“意外”、“团圆”。许多戏曲(如元杂剧《杀狗劝夫》、《张天师》等)都可以纳入这10项内容。④“梵剧作家对于宾白,不喜纯用雅语,又不喜纯用俗语,故最优美的语言是雅俗参杂底。这与中国戏剧上所用语式,雅中有俗,俗中有雅一样”。此外,许地山还谈到梵剧与中国戏曲在演出形式和脚色称谓的相似之处。他的结论是:“中国戏剧变迁底陈迹如果不是因为印度底影响,就可以看做赶巧两国底情形相符了。” 戏曲起源于傀儡戏、影戏 孙楷第在《傀儡戏考原》中提出:宋傀儡戏、影戏,“为宋元以来戏文杂剧所从出;乃至后世一切大戏,皆源于此。其于戏曲扮演之制,如北曲之以一人唱;南曲之分唱、合唱、互唱,以及扮脚人之自赞姓名,扮脚人之涂面,优人之注重步法等;语其事之所由起,亦莫不归之于傀儡戏影戏”。

  戏曲至迟起于春秋,完成于唐代 任二北在《戏曲、戏弄与戏象》中说:“戏曲本身,至迟春秋时已有,是社会上自然产生的东西,而用这二字来代表戏剧,则自明以后小部分人的人为之事。”他不同意王国维关于真正的戏剧起于宋元的观点,认为说真戏剧,不等于说成熟的戏剧。周戏《孙叔敖》(即优孟)虽幼稚,但也是真戏剧(据《唐戏弄·后记》)。他还提出:“在我国古代之伎艺中,先有歌舞,以较为规律之声容著;继有俳优,以较为自由之科白著;二者分别发展,至迟在汉代,声容与科白,即已互相结合为体,而沟通为用,敷演故事,成为歌舞戏。……自后歌舞戏日渐发达,迄唐而受胡乐、胡舞、胡戏之刺激特强,又与当时社会盛行之传奇、小说、讲唱、咏语,种种文艺,互为影响,代言问答等已普遍深入,于是循伎艺发展之自然趋势,已有融乐、歌、舞、演、白五事,以共同推进故事,加强表情,提高效果者,我国戏剧之体制,至此实已完成。”(据《唐戏弄·辨体》)

  这些学说都提出了自己的根据。但中国戏曲的形成,因素是很多的。如巫舞来源的确很古,但原始歌舞不只巫舞一种。傀儡戏和影戏对戏曲也是有影响的,南戏形成时期,温州和东南沿海一带确曾有影戏傀儡戏流行的事实。朱熹在福建曾禁演傀儡戏,他的学生陈淳也在同地禁演南戏(据何乔远《闽书》)。但如说南戏只出自傀儡,也未免举其一而遗其他。其时江南及东南沿海一带,农村各种歌舞艺术甚为发达,这些艺术对于戏曲的影响也是斑斑可考的。至于傀儡戏影戏对元曲形成、梵剧对戏曲形成的影响,还缺乏证据,尚待研究。

  对戏曲形成时间的争论,是一个对戏曲概念有不同看法的问题。一般认为表演艺术与戏曲应加以区别。凡扮演、舞蹈、歌唱、歌舞、相声、说唱、武艺等都属表演艺术;戏曲虽也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形式,但不可将所有的表演艺术说成戏曲。王国维将宋元时期的戏剧说成是真正的戏剧,有厘定概念范围的意思,此戏剧二字,专就中国戏曲而言,应当是无可非议的。

  中国戏曲的起源

  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中后期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时期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朝时期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明清时期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

  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唐代对戏曲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戏曲应运而生。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开元盛世,安居乐业,必然要求更多的文化娱乐,尤其是群众性的戏曲活动,民间散乐的娱乐活动,更多地趋向于农闲“自乐班”式的娱乐,也是他们交流感情,学文化、学历史、学道德的一种形式。

  有关戏曲的俗语谚语

  1、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字不清,唱不明。

  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5、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7、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8、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1、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2、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3、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26、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27、私下练,台上见。

  2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9、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30、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31、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32、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33、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34、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3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6、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37、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38、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39、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40、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41、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42、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43、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44、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45、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46、腔好唱,味儿难磨。

  47、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4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49、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