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的调系分类
评剧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1、西路调
西路调系由西路评剧中吸收过来的一种声腔,多为二六板结构形式,曲调奔放、粗圹、活泼、欢快,常常用以增加曲调的力度气派,或作为小花脸、彩旦等行当的唱腔,以突出喜剧色彩。主奏乐器板胡(低音5、2)调高多以正调或越调的调高为据。
2、民歌小调
民歌小调出现在“对口莲花落”时期,它伴随着评剧声腔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而生存下来,并发挥了其作为人物的特定唱段或是插曲的功能。这些小调主要有喇叭牌子、锔缸调、太平调、茨(儿)山调、大悲调以及新编的蜻蜓调、船夫调、降香调等。
3、越调
越调一词尚有待考证,但他既不同于河南湖北的地方戏曲“越调”。评剧的越调是正调上五度宫系统的派生声腔,如正调为G宫,越调即为D宫。从实践中来理解,越调的“越”似乎借用“翻越”之意,亦即翻越正调的一种声腔。越调演唱音域低于正调四度音程,两者曲调基本相同,是一种同腔异调的关系。主奏乐器大板胡定弦(低音5,2)。越调又可分为男腔越调和女腔越调。1、男腔越调:这种声腔是在5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过《秦香莲》《金沙江畔》《夺印》以及《钟离剑》等一系列剧目逐步丰富,发展和形成,板式亦日趋齐全。越调的出现打破了男女同调同腔的局限性,解放了男腔音域偏高的束缚,也打开了中、低音区,开辟了花脸、老生等行当唱腔;与此同时又增强了和丰富了男腔在现代戏中的音乐功能。所以,越调的`出现不能不认为评剧声腔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女腔越调:这种声腔始于着名作曲家马可在为评剧《志愿军的未婚妻》作曲中的锄草调,是在喇叭牌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越调系统中与男腔越调是一种同调异腔的关系,两者调高相同,但曲调结构不同,其乐句与过门相互呼应、对称,曲调欢快、喜悦而又抒情,多为二六板结构形式。反越调:这种声腔是借鉴了女腔反调形成的。它是与越调相对相反的一种声腔(相当于正调与反调之间的关系),多为男腔。反越调是越调上五度宫系统的声腔,故两者之间是一种异调异腔之间的关系,如越调调高为D宫,反越调则为A宫,后者的演唱的音域低于前者四度音程。主奏乐器大板胡定弦(低音1、5)。由于反越调的功能与女腔的反调相同,所以又叫男腔反调。
4、反调
它是与正调相对相反的一种声调,两者之间是一种异腔异调的关系。反调的曲调深沉、细腻、委婉、凄楚。反调调高的演唱音域低于正调四度音程,属于上五度宫系统,如正调为G宫,反调则为D宫。主奏乐器板胡定弦(1,5)。传统反调不如正调丰富,仅有慢板、垛板以及迷子、搭调板式,但是解放后,却有很大的发展变化,不仅板式齐全,并可配套组合,常用于一出戏中主要角色的重点唱段。60年代初,在《无双传》一剧中第一次出现了反调大慢板。
5、正调
它在各类声腔中居于主题位置,是评剧的基本腔,正调调高(以1音为宫)一般在F宫至bB宫之间(因人而异),住奏乐器板胡定弦(低音5,2)。正调唱腔曲调明快、粗旷、清越、高亢,板式齐全(五大主体板与三类附属板)。这类声腔能适应各种戏剧情绪的需要,并具有生动、自然、朴实、流畅以及语言真切等特点,听来明白如述,生活气息浓郁。次外,凡字大慢板即使正调下五度宫系统的派生唱腔。
【评剧的调系分类】相关文章:
3.评剧的唱腔艺术
6.评剧的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