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制作+保底发行背后的深思
《美人鱼》的保底,对应票房在16-18亿之间,史上最高,一度引发山呼海啸般的质疑。但这部影片最终以33亿的票房拿下了中国电影票房冠军。接下来的《叶问3》,看起来有着类似的交易结构性,但“票房黑幕”引爆舆论,最终,快鹿集团“摇摇欲坠”,发行团队则直接被解散。天壤之别背后,原因是什么?保底发行错了吗?下面由小编来为你解惑。
什么是保底发行?
保底一词最初来源于西方。在海外一部影片制作过程中,一般会有保险公司的介入,担保影片在一定成本范围内制作按时完成。而国内的担保更像是一种完片后的票房保底,担保的是影片制作完成后的票房收益权。
在影片上映前,保底方会按照保底合同预期的票房收益,提前向片方支付现金分成。通过这样的方式,相当于片方提前锁定了风险,稳赚不赔,但同时也放弃了可能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而保底发行方则拥有更大的影片宣发权限。
与普通发行相比,保底发行主要有两大特点:
· 一是投资方在影片上映前就能回收原本在影片下映1年后才能拿到的票房分账款;
· 二是电影项目风险由投资方转嫁到发行方,因而要求保底发行参与者对影片票房有更精准的预期。
2013年,华谊兄弟曾为周星驰《西游降魔篇》保底3亿,票房超出3亿的部分,华谊兄弟的分成为70%;此后,博纳影业也为韩寒的《后会无期》保底3.5亿,票房超出3.5亿的部分博纳按40%分成。
这两部影片的保底显然没有《心花路放》带来的话题度高。2014年,中影与北京摩天轮公司向《心花路放》片方支付1.25亿,保底5亿发行,影片最终票房11.7亿。此后,越来越多的影片开始采用这种方式发行方式。比如,乐视影业为吴宇森的两部《太平轮》保底8亿,剧角映画为《栀子花开》保底4.3亿。
随着影片制作费用不断提高,保底金额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这种一家公司买断发行权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旦失败可能对保底公司带来很大业绩亏损。
为什么保底发行日趋风靡?
尽管保底发行放大了发行环节的风险,但依然有众多冒险者乐此不疲。这与整个电影市场供不应求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目前,中国银幕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去年年底已经超过3万块,一年电影总产量达到六七百部。这样的市场环境刺激了大量中小公司,尤其是一些独立导演工作室的出现。它们拥有高质量的生产能力,但又不愿意与大公司合作。
“这些导演已经越来越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价值,他们不想给任何公司做嫁衣。一部电影背后,一家公司往往可以从电影项目和二级市场上收取双重利益,而导演只拿固定片酬或者超额收益,他们觉得这样很不公平。”
——参与过保底发行的业内人士
当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从大公司开始集中到独立导演工作室的同时,大量的业外资本涌入电影行业。在没有渠道、发行等各方面资源的情况下,高价保底也成为一些业外资本切入影视圈最直接和迅速的方式。
“对于大部分制片人来说,一个电影项目制作时间最短是一年,长的.两三年都很正常。在这段时间跨度中,票房分账是片方唯一的收入,这个风险它是从头承担到尾。而保底发行相当于在这个流程中切开一刀,这就意味着前期片方的投资已经基本安全退出了,然后接力棒递到发行方这里,类似于电视生产中的制播分离。”
—— 制片人王易冰
这背后的另一个事实是,不少独立制作公司在电影创作上把控能力很强,但他们在宣传和发行方面需要更加专业的合作伙伴。制作公司只要在发行的大是大非上保留有say no的权利就可以,其他时间可以专心搞创作。
既然保底发行是对以往发行方权力的一种颠覆,自然会遭到发行公司的抵制。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就态度鲜明的不看好保底发行,理由是:“保底发行总是风险由一方承担,利益向另一方倾斜。所以,绝大多数保底运作是失败的。”但事实上,光线的确以保底的方式参与了《美人鱼》等几部影片的保底发行。
博纳的一位内部人士也表示,博纳自己的片子不会做保底发行,因为公司本身就有很好的发行宣传体系,甚至还有院线,没必要把片子卖给别人去发。但如果追溯博纳的历史,这家公司以发行起家,历史上有太多保底发行的先例,博纳影业CEO于冬也曾表示,保底发行在全球的娱乐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