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

国产电影制作的特效与国外的差距在哪里

时间:2024-07-05 12:33:56 影视制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产电影制作的特效与国外的差距在哪里

  迪士尼的《奇幻森林》已经上映有一段时间。从万牛奔腾到随风而动的细致的动物毛发,采用了好莱坞写实动画工艺和最尖端的动作捕捉技术,以及真人CG技术,并将这三者以全新的方式合在一起,打造出了这片让人惊叹的魔幻森林。

国产电影制作的特效与国外的差距在哪里

  许多观众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回过头去看国产电影的特效,于是有了想法,有一句网友评论是这样说的:“说什么国产大片特效和好莱坞大片特效差距不大,那些斥巨资请外国特效团队的制片商看看奇幻森林的特效,精致到毛发和微表情的动物,再看看你们的胡巴。难道觉不出出来被坑了吗?!”那么,就由小编来谈谈国内的特效行业与好莱坞相比,究竟差在哪?

  电影特效投资欠缺,大的成本不在特效上

  一方面的资金投入不一样。首先特效是一个特别烧钱的活。多年前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奖,特效技术功不可没,但相关的特效公司都倒闭了。所以说,如果回到一部特效电影本身,特效的人力与成本投入太大,也有风险,为特效投入太多,一旦在票房上收不回成本导演自然不会干这事。对于好莱坞来说,都是大片的工业化概念,因为本身好莱坞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不担心收不回成本,其大片成本预算至少在1亿美金以上。

  其次,好莱坞大片一向将其特效技术与能力视为其必不可少的电影竞争力的一部分,好莱坞电影一直都向着大荧幕、超级大片的规格去发展,这是电影产业化与工业化的一个缩影。比如我们看到这次迪斯尼的奇幻森林,几乎就是一部炫技的作品,比如说《阿凡达》据说更是花了近3亿美元做特效,所以在特效的资金投入大,出来的作品质量自然有一定保障。

  在国内,一部电影的最大投入并不在特效上,而更多的是明星演员成本。若投资1亿元,明星片酬估计占据其中大半,占了一部电影的最大花销,特效成本自然被极度压缩,效果自然可想而知。据业内人士谈到,国内制片方花几百万元做特效,就号称大制作了。

  国内制片方在特效上砸钱偏少外,往往急着赶进度,因为时间拖得越长成本越高,投资人就越焦虑,他们都希望尽快上映回笼资金就好。据影评人章赓举例,在好莱坞,一部特效电影从筹备、拍摄到后期制作,时间比国内长好几倍,仅筹备就要一两年,而《变形金刚》前期技术研发花了近十年,而我们的筹备时间可能才两个月。他们留给后期特效制作的时间又长达一两年,而我们才三四个月。

  很显然,在特效技术不如人,制作投入成本低,又要各种赶进度制作,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许多类似于国产科幻片《机器侠》之类的电影,观众自然不会买账。即便是去年票房与口碑爆棚的《捉妖记》,在美国上映的时候却迎来滑铁卢,以《洛杉矶时报》为首的美国媒体也对《捉妖记》“口诛笔伐”,“CG动画制造的妖怪们动作笨拙、不够逼真,并且看起来缺乏可信的形象。”去年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尽管票房超10亿口碑爆棚,但其特效水平仍然不敢恭维,出品方王海峰也表示,为了赶档期,后期制作完成度不够。也如某业内人士表示,细节别抠,一抠就都是事儿,好莱坞会有更多的经费搭在细节上,我们永远是输在这上面。

  缺乏工业化流程,特效从业者和导演制片编剧互相分割,缺乏融合其中的把关统揽全局的人

  国内的导演水平与工业化制作流程上不过关。电影产品也是产品,需要流程上规范化来确保质量。但在国内缺乏成熟的运作模式。比如说,在好莱坞的体系中,电影开拍的前中后期,特效团队都要加入电影的创作中,而不是等影片后期合成才找特效公司制作,好莱坞的制作团队都有一个特效总监来把关统揽全局,视觉指导处于特效范畴的最高层,他和导演讨论设计镜头与特效制作。

  而在国内,许多导演对特效不感冒也不了解。有业内人士谈到,国内导演很少在前期筹备、拍摄时有意识地配合,导演也少见技术控,很难准确描述想呈现的最终效果。在国内,影片后期合成的时候就开始找特效公司制作,导演只会告诉特效团队他想要呈现的结果,而特效就按照对导演意思来制作,很少有视觉指导人员与导演对等的沟通技术细节,因此也缺乏对于电影整体意境与创作的理解。结果是特效质量难以保证。

  所以说,电影特效技不如人,不仅仅是特效公司的原因,导演制片都有责任。中国的导演懂特效的不多。国内的许多剧组一般的工作制作流程是把前期筹备、拍摄和特效制作进行割裂,特效制作往往在后期外包出去给相关的特效团队,导致各个环节没有交集与沟通。而在好莱坞,则是从电影项目启动之时起,制作团队就已经和特效团队融为一体,共同为特效制作把关,这样出来的特效才有质量保证。所以说,特效制作是一个工业化很强需要融合到电影创作之中各个环节的行业,资金、周期、人才、流程、沟通、设计等各环节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好莱坞的电影体系中,从导演、摄影、美术、制作、特效等,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化的、专业性的集成制作输出体系。无论是《变形金刚》系列、《星际穿越》、《速度与激情7》、《碟中谍》、甚至最近的《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等现象级动画电影与大片都体现了这点,这恰恰是国内电影要叫板好莱坞的最大短板。

  而国内的特效工业制作流程并不规范化,人为割裂了各个环节,加之导演的水平参差不齐,对特效缺乏深度的理解,无论工作习惯、细节制作能力、科技水平、工业标准与体系、态度等各方面都输给好莱坞,也是国内特效水平与好莱坞差距大的重要原因。

  虽有政策扶持但缺乏落到实处的利益导向,导致人才流失

  而电影工业产业链对特效技术制作投入不多,导演不懂,往往造成了在国内普通的特效师的收入偏低。比如有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普通特效师年薪大概十几万,高级特效是大概在三十万。而在好莱坞,价格翻了六倍。

  当然国内在政策方面也有扶持,早在2010年,国内影视界被《阿凡达》的特效能力刺激了一把。国务院在当年推出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当时国内倡导加强影视特效的教育工作,积极缩短与好莱坞视效大片之间的距离。

  但美国政府对特效制作则是更加落到实处的利益导向性政策扶持,比如对特效电影采取了出口退税政策,促进特效电影成为全球商品。当然,如果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出资甚至从政策上扶持鼓励支持特效研发,对于推动行业的成长必然有很强的导向性。

  韩国就是如此,据某业内人士谈到,韩国政府曾经出钱送了很多导演和专业人才去好莱坞学习,韩国的特效公司也可以拿到韩国政府的补贴。许多韩国人才在出国进修后都会选择回到韩国开设工作室,他们带来了好莱坞最先进的特效制作体系。

  中国影视资本虽热衷于投资好莱坞大片,但更多的是站在票房分账的利润考虑,而很少站在如何提升特效技术与工业化体系等高水平发展模式的演进上,这导致国内特效师等技术人才薪水偏低,许多特效师出国自修后都不再回国,而选择去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美国等特效技术比较先进的地区。

  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有谈到,国内的电影言则谈IP,谈粉丝经济。青春片系列火了,导演扎堆去拍这个主题。直到把这个题材拍烂为止,去年有《栀子花开》和《小时代》《万物生长》、《何以笙箫默》、《左耳》、今年有《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新野蛮女友》等。

  当然,谁都知道,青春片低成本,无需特效,主打粉丝经济,可以通过粉丝电影、贩卖小鲜肉电影与互联网渠道的推广与营销来赚快钱。笔者此前也有谈到,这将导致整个电影产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向着短视化与低工业化模式演进。

  我们知道,好莱坞大片之所以视觉特效技术先进,在于制片公司在科研上的投入毫不含糊。他们即便为一部影片投入上百人的团队来专门研发一款软件也在所不惜,有资料显示,卡梅隆为做《阿凡达》不仅在特效上耗资几亿,而且花了九年时间做一款软件。这种不在乎资金与时间的大投入的研发,国内制片方和特效公司只能望洋兴叹。

  缺乏巨头型的特效公司,来提升行业标准统筹产业链

  其实,说到技术,其实中国特效公司技术也不是特别差,好莱坞各许多科幻片、魔幻片、灾难片等很多都有中国特效公司的参与,但中国的短板在于缺乏巨头型的特效公司,来建立行业标准,推动特效创作与软件开发体系。在美国,有工业光魔、威塔、特艺等许多知名的品牌公司,在好莱坞,环球、华纳兄弟、迪斯尼等每一家电影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特效工作室,掌控世界上最先进的特效技术。大的特效公司团队成员比较国际化,素质与技术稳定,不会因为人才流失导致技术与经验的断层。

  但中国却是小型特效公司多,缺乏科研投入,与好莱坞比,规模和技术不在同一档次。国内特效行业也缺少统一特效工业数据库,一旦某个特定的关键技术人才一走,特效水平就开始下降。比如目前目前国内电影特效公司使用的电脑软件严重依赖进口,电影特效也是拿到国外制作,就在于缺乏大的巨头型公司来统筹整个产业链,建立自身的特效创作与软件开发体系,提升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收入、技术水准与研发创新能力。

  因此,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只是虚假繁荣,用小鲜肉的青春题材的电影对抗好莱坞特效大片,肯定不堪一击,对于整个电影工业而言,这是电影产业虚弱的本质的外露。当然,电影工业的繁荣,需要一个工业化升级的平衡计划体系,需要电影巨头从中充当杠杆作用来撬动整个产业链各端的工业潜力,比如说怀柔中影基地拥有目前全球最大面积的影视摄影棚,和技术先进、数量众多的影视数字化制作装备,如果有专业性巨头型企业来介入整合产业链上各端的技术和人才,便可以有机会在这里打造一个特效产业的集群产业链,带动整个行业标准与人才体系的发展。

  我们的电影产业应该有点雄心,对于好莱坞不能永远是仰视的态度,世界的特效技术已经在日新月异,而你在止步不前、投机取巧的不断制造小成本的青春电影去迎合粉丝经济,一窝蜂去拍同类型的题材,这就是一种倒退。有业内人士曾谈到这一现象表示,“中国的电影投资者讲究赚快钱,它们考虑更多的是成本回收与利润,如果说到用特效,他们首先关心的是,这门生意到底值不值。对票房有多大帮助?”

  这让整个电影产业缺乏一种向技术致敬的态度,也缺乏惊艳的国产特效大片通过鲇鱼效应来带动整个电影产业对特效制作的投入与重视,更无法带动整个电影产业的工业化升级。毕竟,我们也不能永远停留在5毛特效,我们也需要自己的“奇幻森林”。

【国产电影制作的特效与国外的差距在哪里】相关文章:

影视制作的制作特效有哪些09-27

影视的特效制作及处理技术06-26

电影特效合成制作流程08-01

影视特效的制作与处理技术06-13

PPT特效文字的制作教程07-05

烛光动画特效制作教程分享10-06

电影特效制作必用的软件08-16

影视制作:如何实现电影特效10-22

视频特效立体流光字制作方法10-21

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及合成的重要性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