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技巧 百分网手机站

如何提升自己的演讲技巧

时间:2017-06-21 16:00:16 演讲技巧 我要投稿

如何提升自己的演讲技巧

  引导语:在各种沟通形式中,难度最大的可能要数演讲了。很多人在公开演讲的过程中会感到紧张、慌乱、手足无措、思路不连贯。当众演讲是一种综合能力,既要对讲述的内容充分熟悉,也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克服一定的心理障碍,同时经过充分的练习,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如何提升自己的演讲技巧

  充分练习,消除紧张

  很多人对演讲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有种说法,人类第一害怕的是当众讲话,第二害怕的才是死亡!一些人一站到讲台上,就会出现哆嗦,甚至会出现口干、胃痛、眩晕、胸闷、大脑空白等生理反应。在问及究竟怕什么时,得到的答复通常包括:担心自己表现不好;担心听众对自己不满意;对自己的口吃、话语不连贯感到羞耻;一旦有人质疑,就会产生“完蛋了”的绝望情绪等。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导致人们紧张、焦虑的绝大多数原因,实际上都是我们给自己退缩找的借口。

  应对紧张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习,反复地练习,长时间地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充分的练习和准备,紧张的感觉自然会减轻甚至消除。

  2克服不雅举止

  很多人站在台上演讲时,总有些不自觉的小动作,比如抖腿、挠头、撩头发、揪衣角、单手或双手插兜儿、目光游移等,这些不雅的举止在观众的眼中实在是大煞风景。这些行为的产生通常是不自觉的,是演讲者无意识的`行为。纠正错误的前提首先是发现错误。可以让演讲者做一段简短的发言,一般不需要超过3分钟,内容越熟悉越好,比如针对自己兴趣、爱好的介绍。将他讲述的过程用手机全程拍摄下来。然后,让演讲者自己回看刚刚录下的视频,让他从观众的角度给自己的表现挑毛病。这时,他就能准确地发现自己那些无意识的小动作。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将有助于克服不雅的举止。

  有人说,导致这些小动作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紧张,特别是不知道手该往哪儿放。确实,在演讲过程中让演讲人的双手显得既舒适又自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紧张的情绪,改善演讲者的整体印象。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有讲台的话,人站在讲台后,可以将双手自然地放在讲台上。如果没有讲台, 可以双手持话筒,过程中自然地轮流换作单手持握。如果没有话筒, 也可以自己在手里拿上一支笔。这支笔要双手拿,平时呈自然下垂状态,双手微微靠拢。如果不喜欢拿东西,双手也可以自然下垂,偶尔十指相交放于胸前到小腹之间的位置即可。讲话的过程中还可以自然地慢慢踱步,这也能给人很轻松的印象。

  3平视观众,锁定目光

  有些人在演讲过程中不敢看观众,他们的目光不知该落到何处,不是望天望地,就是斜视周围,总之,缺乏与观众的眼神交流。这会极大地影响演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降低沟通的效率。那么,站在台上演讲时眼睛究竟应该看哪里呢?严格地说,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因为演讲者的目光要保持持续地扫视,照顾到台下的每一个角落。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扫视不是凝视,比较忌讳的是长时间盯着一个人看,这会让被盯着的人很不自在。但是扫视又确实是有一定目标的,就是主动寻找人群中的支持者。

  多数情况下,观众中会有20%的天然支持者,同时也会有20%的天然反对者,剩下60%的观众,则会根据演讲者的表现、内容,决定自己的态度。所以演讲者要有意识地主动寻找到那20%的支持者,尽量多地和他们对视,以增强自己的信心。这些人在人群中并不难发现,他们表现出的特征一般包括:精神集中、面带微笑、频频点头。当演讲者的目光碰到这样的表情,要有意识地稍作停顿,主动与他们对视片刻,在获得善意的反馈后,再继续扫视,寻找下一个自己的支持者。

  当观众中有一些关键人物,比如领导、客户等重要利益相关方在场的时候,演讲者最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长时间地、频繁地和这些人有目光交流,而忽视了其他人。因为是关键人物,演讲者会不自主地更关注他们的反应,甚至把整个身体都转向他们,将对公众的讲话变成了和这些人一对一地单独汇报。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其他人会因为感觉受到了冷落,而对演讲者的内容迅速失去兴趣。在演讲者眼中,所有听众都是平等的, 要确保自己的目光平视,持续地扫视全场,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感觉到自己被关注。

  4有意识地避免“口头语”

  很多人说话会带“口头语”, 最常见的包括“然后”“后来”“那个”“嗯……”等。这些词语在讲话中并不能表达任何有意义的内容,仅仅是语句之间的连接词。如果偶尔使用,既自然,又不伤害话语的连贯性。可是一旦变成了无意识的“口头语”,在讲话过程中频繁出现,就会极大地损害演讲者的形象,甚至会让听众产生厌烦的情绪。

  实际上,很多“口头语”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思考,语句之间加上这些无意义的连接词,能让说话的人在连续讲述过程中获得一个短暂的思考时间,这将有利于后续语言的组织和表达。

  虽然“口头语”本身在连贯表达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产生负面影响。用什么手段可以替代“口头语”帮助思考、缓解思路压力呢?很简单,就是停下来。当演讲者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的时候,什么都不说是一种最好的帮助思考的方法。也许有人会担心,如果突然不说话了,会不会更尴尬,更紧张?其实这种停顿的时间很短,和一句习惯性的“口头语”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一般都不会超过1秒钟。这种话语的中断对于一般听众来说是很难察觉的,完全不用担心。合理控制语速,有意识地少说、不说“口头语”,代之以短暂的停顿,既可以满足表达过程中大脑思考的需要,也能让自己的话语更加连贯、有条理。

  总之,在公开的环境中,通过口头方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能力与素质的体现。从简单的工作例会,到正式场合的宣讲,应该有意识地抓住每次公开讲话的机会,通过不断地练习,让自己的演讲水平得到切实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