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
体育产业是青春产业、朝阳产业,对促进旅游业、商业的发展及服务业、传媒业、金融业、通讯业、信息业、交通物流业等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很大。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看看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吧!
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共襄体育盛宴
体育事业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源泉和保障,体育事业的结构与规模、资源与人才等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发展的程度和方向。体育和其他很多活动的区别之一就是其稳定的周期性和国际性,因此有利于进行长期持续的市场开发。国际上很多城市特别注意通过体育赛事的举办来为城市赢得持续的发展机遇,获得商机。世界上目前的七个经济大国几乎包揽了最近20年奥运会和世界杯赛事就是一个重要明证。
甚至有体育经济学家认为,一个没有品牌赛事的城市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体育之城,因为体育赛事对于相关产业的联动效应是整个体育产业中最为宽广和深刻的。场馆、交通、通讯、金融、传媒、旅游、教育、培训、环保、机械制造等诸多产业都可以围绕体育赛事而获得扩大产值的商机。
体育赛事表演和体育健身娱乐是体育产业的`两个核心,两者都具有带动相关产业的能力,并且二者也具有相互联动的机制。从整个体育产业的整体效应看,一类体育产业的发展固然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或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但如果不注意发挥其他相关体育产业的自组织能力,也可能造成不同体育产业之间的一种负向影响效应的积累。如德国慕尼黑作为世界体育用品博览会的固定举办地之一,不仅形成了体育用品产业的体系,而且注意从职业和业余体育俱乐部的发展中寻求支持,并将城市内的职业和业余体育作为体育用品的重要消费客户。而国内一些城市在超出自身能力基础上承办国际赛事,一定程度上又不具备将赛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城市的发展失去了无法弥补的良好机会。
把脉中国体育产业
中国的体育产业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有,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全民健身的传统及休闲体育的兴起,对体育产业发展都是良好的契机。同时,发展体育产业也面临诸多问题,困境的症结就在体育产业产业链经营仍有障碍,体育资源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局面仍有待改善。
首先,体育产业属市场经济范畴。我国当前的体育产业资源市场化程度较低,就体育赛事资源和体育明星资源而言,资源还是集中在体育主管部门手中。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将体育资源市场化,通过市场的运作和包装,提升体育资源的价值。其最核心的问题即体育资源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体育资源开发后的价值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企业对体育资源的开发无法作长期投入计划,往往影响到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影响产业链完善的另一个瓶颈来自体育人才紧缺,包括体育经纪、体育赛事经营管理等人才,大批体育事业条件下培养的人才如果不进行知识的更新,很少有人能够胜任参与体育产业工作。一方面,中国的一些体育明星因没有优秀的体育经纪人为其运作,明星的市场价值不高;另一方面,中国的体育经纪人80%左右没事可干。
再者,由于全国性的体育电视传媒资源稀缺垄断,一些体育赛事无法有效传播,还因传媒成本增加提高了赛事经营成本,不利于体育赛事产业的市场培育。在我国,电视媒体对体育赛事的选择主要是基于赛事的影响力和收视率,除影响力大或政府扶持的赛事项目之外,电视传媒经营还是以收费转播赛事为主。因此,这种传媒环境下要培育出自主的影响力大的赛事比较有难度。
体育产业正向休闲化、娱乐化的方向靠近。当体育成为人们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当人们建立起对体育的忠诚度时,这个产业的机会将是极其庞大的。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人们正在以不同途径来选择体育。从国际经验来看,我国的体育产业正迎来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期。
【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关文章:
2.未来物流发展方向